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修辞手法
- 格式:pptx
- 大小:199.22 KB
- 文档页数:39
修辞手法知识讲解一、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修辞比喻、借代、拟人、对偶、排比、对比、反复、夸张、反语、引用、设问、反问、顶真、通感、互文、双关二、初中生应掌握的程度1、明确各种修辞的概念并学会判别2、熟练使用各种修辞3、结合语境,分析修辞的作用三、各类修辞(一)比喻1、定义:比喻(即“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2、作用使深刻的事理变得浅显,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生疏的事物变成熟悉。
总之,它可以化深为浅,使文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3、三要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4、句子赏析(1)明喻:本体+喻词(像、如等)+喻体例: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2)暗喻:本体+喻词(是、成等)+喻体例: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3)借喻: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粒粒珍珠。
5、答题格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感情。
[区辨] 有“像”、“仿佛”、“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1、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2、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过去。
3、表示猜度的句子。
例: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4、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二)借代1、定义: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文库独家】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A.远交近攻、顺手牵羊、反客为主B.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偷梁换柱C.打草惊蛇、浑水摸鱼、调虎离山D.暗度陈仓、金蝉脱壳、欲擒故纵【考点】比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喻修辞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比喻本体与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解答】A.“顺手牵羊”比喻顺便拿走了东西.其它词语无比喻;B.“偷梁换柱”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其它词语无比喻;C.“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D.“金蝉脱壳”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其它词语无比喻;故选:C.【点评】做本题时只要找出都有比喻意义的词语即可.2.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列成语都运用了比喻的一项是()A.鼠目寸光星罗棋布气焰嚣张B.意气风发安之若素不毛之地C.芸芸众生珠烁晶莹坚持不懈D.置若罔闻声名狼藉相得益彰.【考点】比喻.【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解答】A.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星罗棋布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罗列着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气焰嚣张是指气焰很盛的样子气焰嚣张十分嚣张.B.不毛之地比喻不长草木的地方;其它词语没有比喻意义.C.珠烁晶莹像珠子闪烁一样晶莹光亮,形容闪闪发光的样子.其他词语没有比喻意义.D.三个词语都没有比喻意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词义,辨析是否有比喻意义.3.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言形式.比喻恰当是大部分歇后语共同的特点.下列歇后语没有借助比喻的一项是()A.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B.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C.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儿 D.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考点】比喻.【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常见修辞手法比喻的判别能力.【解答】A.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壶嘴太小,而饺子要大过壶嘴,比喻肚子里有货说不出话来.B.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指抓住了小的,却把大的给丢了;重视了次要的,却把主要的给忽视了.比喻做事因小失大,得不偿失.C.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儿:张飞喜欢喝酒,也喜欢吃肉,因为张飞以前就是杀猪的.所以,后人就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来形容事情对某人来说很简单.D.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是谐音,不是比喻.故选:D.【点评】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4.“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A.远交近攻顺手牵羊反客为主B.打草惊蛇浑水摸鱼调虎离山C.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偷梁换柱D.暗度陈仓金蝉脱壳欲擒故纵【考点】比喻.【分析】抓住题干中解答的要点“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分析各项中短语的意思,判断运用比喻的内容.【解答】判断比喻,要找到喻体和其与本体的相似点.C项与其它各项不同,三个短语中都有作喻体的事物“蛇”“鱼”“虎”,所以此项每个词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浑水摸鱼: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乘机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好处.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故选:B【点评】要注意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5.下列主要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A.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B.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C.我们班的张亮同不长得特像他爸爸D.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考点】比喻.【分析】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选择.【解答】A.不是比喻句.B.本句是比喻句,把“玩具”比喻成“儿童的天使”.C.不是比喻句.D.不是比喻句.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需要熟知比喻的特征,明确本体、喻体以及喻词.6.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B.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C.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考点】比喻.【分析】本题要结合修辞手法来分析.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拟人就是把没有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解答】A.把“春天”比作“小姑娘;B.找不出本体和喻体;C.把”瓦“比作”树叶;D.把“每一朵盛开的花”作“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7.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____,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A.仿佛利箭般离弦B.如同猛虎般出山C.像陀螺样打转转D.好似炮弹样出膛【考点】比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理解和把握,注意本题和喻体要有相似之处.【解答】A.利箭离弦,和后面的“飞旋”不搭配,比喻不当;B.猛虎意象太大,比喻不当;C.“云雀飞旋”和“陀螺打转”有相似之处,比喻恰当;D.“炮弹出膛”直线射出,和后面的“飞旋”不搭配,比喻不当.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比喻修辞的恰当运用,注意体会恰当性.8.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C.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考点】比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喻修辞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比喻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解答】A.把“梦”比作“雪花”,都有稍纵即逝的意思,比喻贴切;B.“脚踩在棉花上”不可能有“轻快地”感觉,“脚步”和“棉花”无相似之处,比喻不贴切;C.把“白花”比作“明珠”“星星”,都闪闪烁烁的,比喻贴切;D.把各种声音的混合比作“交响曲”,给人的听觉效果相似,比喻贴切.故选:B.【点评】做本题时注意考虑本体和喻体有无相似之处.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考点】比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语修辞的把握,注意揣摩.【解答】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是比喻;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没有修辞;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把“顶着白花的树尖”比作“日本看护妇”;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把“盛开的花”比作“张满了的帆”.故选:B.【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比喻要有相似之处.10.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A.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B.远远的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支利箭,奔着东南去了C.苏州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D.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覆盖着银灰色的薄纱【考点】比喻.【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喻修辞的运用,注意平时的训练积累.【解答】A.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把“弯弯的金水河”比作“一条玉带”,恰当)B.远远的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支利箭,奔着东南去了(“小船”比作“利箭”突出其快,比喻恰当)C.苏州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小船”和“史诗”无相似之处,比喻不当)D.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覆盖着银灰色的薄纱(把“朦朦胧胧的大地”比作“银灰色的薄纱”,比喻恰当)故选:C.【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比喻要有相似之处.11.对《春》的结尾的三个比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个比喻是表现春天是生命的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给人以希望.B.第二个比喻是描写春天给人带来美的想象力.C.第三个比喻是强调春天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D.这三个比喻生动地提示了春天的个性:“新”“美”“力”,热情洋溢的赞美了春天,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热烈追求.【考点】比喻.【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热烈追求”不确切,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春》文章内容的把握.12.阅读《岳阳楼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7.(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A.B.C.D.【考点】一词多义.8.(2分)下面各项中,没有比喻的是哪一项?()A.静影沉璧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C.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D.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考点】比喻.【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A.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映衬在水面上,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把月影比作玉璧.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原指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C.猛浪若奔: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快马,把巨浪比作快马.D.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的,好象有光.这里没有本体和喻体.故选:D.【点评】要注意准确掌握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不能似是而非,判断失误.二.填空题(共2小题)1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有时只是一个微微的点头,有时只是一次默默的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微微一个点头,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默默一次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考点】排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仿写,注意分析例句,所写的句子与例句,结构要一致,语义连贯,与例句组成排比句.【解答】①有时只是一个微微的点头;②微微一个点头,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一定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注意句子前后衔接恰当.1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的人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考点】排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排比修辞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排比句式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句式相同的句子连用,增强气势.【解答】分析:经分析句子可以提炼为以下形式:××家的灵感常常变成××的××,××家的灵感常常变成××的××,××家的灵感常常变成××的××,而一般的人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答案:音乐家的灵感常常变成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常变成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常变成完满的构图,而一般人的灵感则是霎时的喜悦【点评】做本题时注意结合原句改写成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三.解答题(共2小题)15.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注意书写工整、规范)给予是一种幸福.溪水的幸福,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大地的幸福,是能让万物茁壮成长;天空的幸福,是能让鸟儿展翅翱翔.【考点】排比;仿写语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排比修辞及仿写句子的运用,注意仿写结构一致、内容相关.【解答】示例:大地的幸福,是能让万物茁壮成长【点评】解答本题时注意答题规范“…的幸福,是能让…”,前后省略的部分,是活动场所和什么怎么活动的关系.16.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欣赏一处小小的风景,会让你体会心灵的静谧与安宁;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考点】排比;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排比及仿句的运用,注意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结构一致、内容相关、语句通顺.与前后组成排比句.【解答】示例一: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与愁苦;示例二:欣赏一处小小的风景,会让你体会心灵的静谧与安宁;示例三:欣赏一缕红红的晚霞,会让你感悟自然的绚丽与美好.【点评】回答本题时,注意格式“欣赏一(量词)+(形容词叠音词)+的+名词,会让你+动词+名词+的+形容词并列短语”.。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反复、对偶等。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通常分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比喻的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比拟比拟是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夸张有三种形式,即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专题六修辞手法与仿写(含语法)(时间:15分钟满分:30分)1.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B )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导析: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B项,没有使用修辞;C项,运用了借代、反复修辞;D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2.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3分)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 , ;若要有宽广的胸怀,请多接纳别人的忠言。
答案:(示例)若要有聪明的头脑请多学习别人的优点3.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4分)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2分)(2)写一段话,描写你熟悉的某个场景。
(要求:运用画线句子的修辞方法;50字左右)(2分)答案:(1)句子运用了排比及拟人的手法,体现了安塞腰鼓的动态美,形象地表现了安塞腰鼓的艺术美。
(2)看那风中的树木,时而如战士匍匐前进,时而像诗人仰天长叹,时而如画家凝神聚力,时而变换的姿势,都让人感到一种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4.同学们拍摄了下面一组重庆“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张,参考示例,给它配上一句优美的话。
(要求:体现物件特征,用上修辞,句式不限)(3分)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
“老玩意儿”照片:木梳茶壶折扇灯笼答案:(示例)折扇——扇着扇着,扇出一个清爽的世界。
5.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2分)优秀的书法作品,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芒。
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修辞手法答题方法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
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小编整理了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修辞手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修辞方法专题训练(选择题)901-10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B.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2.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比喻、夸张)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3.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B.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C.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4.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排比)C.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比喻)D.在灾难面前,我们能对受灾的同胞置之不理吗?不能。
(设问)5.下面选项中对诗句的朗读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棵树枝也别碰!(朗时要缓慢、深情,要读出诗人那真挚的祈盼的语气)B.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朗读“何年何月何日”要快速读出,从而突出诗人急切回归“故国”的情感)C.星光因你而闪烁/波光因你而摇曳(两句的“你”朗读时要读出重音,是表明星光闪烁、波光摇曳的必要条件,也是重点突出“你”)D.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朗读时,在读了含着两句的“笑”后面,要有节奏的停顿,以突出表现“她”的勤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6.选出下列语句运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修辞手法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或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四军司令员粟裕《渔光曲》情有独钟....,经常用手风琴即兴伴唱,以此消除战斗中留下的伤痛,指挥千军万马去夺取更大的胜利。
B.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开播时,选《渔光曲》作为开播曲。
渔光点点,犹如暗夜中的璀璨光芒,照耀着中国前行的方向。
C.2020年央视春晚,伴随着《渔光曲》,一群温婉柔美的江南女子上演了一段美得惊心动...魄.的舞蹈,将东方美学演绎到了极致。
D.嵊州中学的教学楼——迎光楼,巧妙地运用谐音手法,表达了莘莘学子对任光殷切..的怀念之情。
2.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
”这是一个假设复句。
B.“秋天也许就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也许藏在火通通的柿子里,也许藏在绿油油菜地间。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C.“敌人夹着尾巴逃走了。
”这句话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3.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比喻)B.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反问)C.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拟人)D.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比喻、设问)4.下列各句中,对修辞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比喻)B.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远方。
(对比)C.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通感)D.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疑问)5.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词曲小知识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文库独家】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及运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B.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环境的寂静凄清.)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安东尼奥对冷酷凶狠的夏洛克的愤怒.)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汉字与标点的喜爱之情.)【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A.分析正确;B.分析正确;C.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安东尼奥对冷酷凶狠的夏洛克的愤怒,不是设问;D.分析正确.故选:C【点评】要注意掌握常见的比喻、拟人、对偶、反问、设问等等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2.下列选项中修辞运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不幸的峡谷,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像德都县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连池”那样,轻而易举就可赢得人们的赞美.(比喻)B.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引用)C.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整个小城都笼罩在一片红云中.(比喻、拟人)D.烈日炎炎,充足的阳光让植物疯狂的生长,辛勤的汗水让我的理想拔节.(夸张)【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解答本道题首先要了解有哪些修辞手法及其特征,据此分析各句.【解答】A.“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把峡谷比作明珠似的小湖,属于比喻;B.“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和“蒿草青青,报之春晖”,属于引用;C.“开得那么热闹”属于拟人,“一片红云”属于比喻;D.没有任何修辞手法.故选:D【点评】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情境以及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顶针)等.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证.(改“保证”为“条件”)B.近年来,不少出版社纷纷推出了许多四大古典名著的新版本供读者选择.(修改:把“许多”调到“新版本”之前)C.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如果努力了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就离目标总会近了一些.(“如果…就…”改为“尽管…但是…”)D.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呢?(删去“就不”)【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要结合病句的类型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悉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意思重复、前后矛盾、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式杂糅、句意不明、顺序颠倒等,然后通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辨析句子是否存在语病.【解答】A.前后不一致,“是”仅包含一个方面,“能否”包含两个方面,去掉“能否”;B.语序颠倒,修改正确;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修改正确;D.滥用否定词,修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然后结合句子逐项进行辨析.尤其要注意语序颠倒这种病句,将顺序调整的符合逻辑即可.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米感到像犯了罪似的,赶紧说道:“我只是在找玉米罢了.”(《山米与白鹤》)B.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石榴》)C.一座玻璃的峻岭映照出金属和水泥的悬崖绝壁,也映照出朵朵白云.(《走进纽约》)D.孤注一掷的滑铁卢搏斗正在连行,炮弹便是投下来的铁色子.(《滑铁卢之战》)【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要结合比喻的知识来分析.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其中本体和喻体最为重要.【解答】A.虽然有“好像”这个词语,但是找不到本体和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B.把“石榴”比作“心脏”,所以是比喻句;C.把“玻璃”比作“峻岭”,把“高楼大厦”比作“悬崖峭壁,所以是比喻句;D.把“炮弹”“铁色子”,所以是比喻句.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根据比喻句的基本结构找出本体和喻体,如果找不到本体和喻体,就不是比喻句.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排比)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比喻、对偶)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设问)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解答】A.本句没有排比,排比至少句式相同的3个句子连用,这里只有2个;本句把鱼和熊掌,比作常见廉价的东西和珍贵稀有的东西.B.鸢飞戾天者比喻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经纶世务者比喻治理政务的人,上下句组成对偶句,所以正确;C.本句不是设问,一问一答是设问,本句后面的“止增笑耳”并不是回答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没有修辞.D.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本句写“河流”并没有以物征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6.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1)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2)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3)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4)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A.排比对偶比喻拟人B.比喻拟人对偶排比C.拟人排比比喻对偶D.比喻排比对偶拟人【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解答】(1)把“鸟窝”比作“黑色蘑菇”,是比喻修辞;(2)“心中有数,无言静观”“怡然泰然悠然坦然”“含笑面对”这些词语是写人的,用来指丝瓜是拟人修辞;(3)“新荷初露田田叶”与“垂柳始曳丝丝烟”上下词性一致,句式一样,是对偶;(4)“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连用,是排比修辞.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国家旅游局近日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全国30个省市区1801个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信得过”景区B.《跑男》到了第二季,游戏设计愈发变得“丧心病狂”了,不仅在体力挑战上变本加厉,还频出智力题考验人的智商,密室逃脱来了,荒野求生还会远吗?C.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外形如同金色麦浪D.我们要以劳动谱写中国梦,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解答】A.无修辞;B.自问自答,答案包含其中,属于设问修辞;C.把“中国馆的外形”比作“金色麦浪”;D.三个“劳动最…”的句式连用,是排比修辞.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8.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体现了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D.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可悲的厚障壁”形象地表达出“我”与闰土之间因观念、地位、生活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注意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逐项分辨括号内分析修辞运用的正误,逐项排除,选出正确答案.【解答】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本句没有排比的修辞,排比修辞至少有3格句式相同的句子连用,而本句只有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连用,不是排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9.对下面句子修辞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夸张)B.她读出来的调子总是软软的,奶声奶气的,好像写信的不是穷孩子万卡,而是个爱撒娇的小姑娘.(比喻)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反问)【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要结合修辞手法来分析.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拟人就是把没有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寓于问话之中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解答】A.正确;B.该句不是比喻,虽然有比喻词“好像”,但没有本体和喻体;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10.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A.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B.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显而易见的好处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呼唤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大爱D.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交通安全”公益广告)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人们出行平安、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本题要结合修辞手法来分析.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拟人就是把没有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寓于问话之中.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对称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解答】A.表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不是“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11.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手掌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飞溅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燥热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D.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解答】A.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手掌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透过树叶的光斑”比作“碎汞”,是比喻)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引用)C.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飞溅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燥热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冰冷”和“飞溅”,“恬静”和“燥热”不对应.应为“使冰冷的空气立刻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改后是夸张修辞)D.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升沉荣辱”指都市,“神经系统”指农村,运用拟人修辞)【点评】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12.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③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作品哲理性很强,语言朴实无华,我们应多读一点林清玄.④他处乱不惊,荣辱皆忘,这难道不正是佛家苦修深修的境界吗?A.拟人比喻借代反问B.比喻拟人借代设问C.拟人比喻夸张设问D.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常见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解答】①句“推着挤着”把花当作人来写,是拟人.②句把“茂密的须发”比作“热带森林”,是比喻.③句以人名代著作,第二个“林清玄”代指他的作品,属于借代.④句无疑而问,不需回答,是反问.故选:A【点评】修辞手法要严格掌握其定义,根据定义来判别.13.对下列句予中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B.我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反问)C.小南货店门口挂出了一只绿色的邮箱,也办包裹邮寄,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比喻)D.父亲这样准备了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的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夸张)【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等.其中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学生要明确其各自特点,并加以判断.【解答】A.正确,‘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是人的动作行为,所以此处是拟人.B.有误,句中是设问.C.正确,句中把邮箱比喻成血脉.D.正确,“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是夸张.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14.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A.“我”突然发觉,“我”与闰土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B.攀登科学高峰,就像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的C.那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次都抓不着,劲儿就像飘走的气球似的全没了D.站在柳丝轻拂的龙水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比喻修辞的掌握程度.【解答】A.用“厚障壁“比喻自己与闰土之间的隔阂,正确;B.”攀登科学高峰,就像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而且具有相似性,比喻贴切;C.“像飘走的气球似的全没了”,这里飘走了的要改为泄气了的,大虫经过三次没有抓到人,自然是泄气了,而不是飘走了,不贴切;D.把自然景物比作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比较贴切.故选:C【点评】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15.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手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如果春天是珠圃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你不觉得它像一个乡村美人么?乍得了远隶姨祖母的首饰箱,遵天真地在人前尽量炫弄了.于是枝头挂上了红玛瑙似的小果子,藤问缀上了紫水晶似的葡萄珠,亮闪闪地耀着你的眼.秋天是豪华的,慷慨的,它给予人们的唯恐不多不够,它献出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如果说春天像一个恋人,秋天不是更像一个母亲么?A.文段开始,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的特点B.文段中“炫弄”一词,赋予秋天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刻画出秋天向人们展示果实时的天真可爱的样子C.文段中把果实比喻成“红玛瑙”“紫水晶”,写出了果实的色彩美,形态美,突出了秋天到处结满累累硕果的特点D.文段最后,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语气,强调了秋天就像母亲一样,尽其所能地给予,唯恐不多不够【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常见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解答】C项没有比喻.比喻要严格的按照其含义来辨析,这里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于是枝头挂上了红玛瑙似的小果子,藤问缀上了紫水晶似的葡萄珠”,这里是说树上的水果有玛瑙、紫水晶一样的颜色,而不是说水果像红玛瑙、紫水晶.不是比喻.故选:C【点评】要注意常见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含义,根据其含义来辨析.16.下列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A.他好像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一样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C.燕山雪花大如席D.“圆规”愤愤不平地说…【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解答】A.他好像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一样(没有用修辞手法)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上下句句式相同,词性相同,是对偶修辞)C.燕山雪花大如席(把“雪花”比作“席”,运用比喻、夸张修辞)D.“圆规”愤愤不平地说…(“圆规”代指杨二嫂,是借代)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17.选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错误的一项()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夸张)B.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比喻)C.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反复)D.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拟人)【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等.【解答】C.有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组成排比.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18.相声是一种中国曲艺表演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引人发笑.阅读下面一段相声,对组成“包袱”的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乙:小孩儿们住哪儿啦?甲:都在河边“公馆”里住着呢.乙:公馆?甲:…嚯,还真不错,一排四间,上下两层.乙:简易楼房?甲:洋灰管子.乙:那叫公馆哪?甲:管子是谁的?乙:公家的.甲:公管(馆)嘛!(“包袱”)乙:嘿!﹣﹣选自《棒打与溺爱》(节选)A.重复 B.否定 C.谐音 D.夸张【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解答本题要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解答】“公馆”和“公管”都读“gōng guǎn”,两词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这是采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答案:C【点评】做好本题本题需要熟知修辞的类型,并会使用和辨别区分.19.下列对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他委屈的泪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哗地流出来.(夸张)B.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比喻)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D.这天,小乌龟看到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排比)【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这天,小乌龟看到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相同的句子连用,“最美丽、最盛大”这是两个词语连用,不是排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20.下面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池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B.顽皮的雨滴在雨伞上尽情地跳着舞.C.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D.春尚浅,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考点】修辞手法及运用.【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常见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解答】C项句子是比喻的修辞,而ABD都是拟人,故选:C【点评】要注意掌握常见修辞的特点,准确辨析.21.下面各句与例句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