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P4文件的视频流关键帧索引播放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67.15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关键帧提取算法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视频数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
视频关键帧提取算法在视频内容分析、视频检索和视频摘要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关键帧提取算法,探讨了其原理、方法和实现过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对视频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海量的视频数据使得人们在观看和搜索视频时面临着困难。
视频关键帧提取算法能够从视频序列中自动选择表达视频内容的关键帧,以便于用户快速浏览和搜索视频,提升用户体验。
2.相关工作2.1 传统方法传统的视频关键帧提取算法主要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
这些方法通常使用手工设计的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来进行关键帧的选择,但往往面临着通用性差、效率低和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关键帧提取算法通过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学习视频特征表示,能够提高提取效果和适应性。
3.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关键帧提取算法3.1 数据预处理在深度学习算法中,数据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于视频关键帧提取,首先需要将视频转化为图像序列,并进行大小归一化和图像增强等处理。
3.2 特征表示学习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等深度学习模型,提取视频图像序列的特征表示。
深度学习模型能够自动学习到更具有判别性的特征,从而提高关键帧提取的准确性。
3.3 关键帧选择在学习到的特征表示基础上,利用聚类、分类或回归方法进行关键帧的选择。
聚类方法通常将相似的特征聚集到一起,从而选取代表性帧作为关键帧。
分类方法则通过训练一个分类器来判断每一帧是否为关键帧。
回归方法则是通过回归模型预测每一帧的关键帧得分,从而选取得分最高的帧作为关键帧。
4.实验与评估通过实验比较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关键帧提取算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差异。
视频镜头分割及关键帧提取技术研究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视频内容的处理和分析变得日益重要。
其中,视频镜头分割和关键帧提取技术是视频内容分析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视频镜头分割是指将视频划分为不同的镜头,每个镜头代表了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具有相似的内容和视觉特征。
镜头分割的主要目标是找到镜头间的转换点,即镜头边界。
传统的视频镜头分割方法通常基于颜色直方图、运动特征和纹理特征等,但是由于视频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传统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视频镜头分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模型,可以从视频中自动学习到更加丰富和抽象的特征表示,从而提高镜头分割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关键帧提取是指从视频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意义的关键帧,以表示整个视频的内容。
关键帧提取的目标是识别出最能够代表视频内容的帧,并且尽量减少冗余信息。
传统的关键帧提取方法通常基于图像质量、颜色直方图和运动特征等,但是这些方法往往无法充分考虑到视频的语义信息。
因此,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也被应用于关键帧提取领域。
通过使用循环神
经网络(RNN)等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对视频的时序信息进行建模,从而提取出更加具有代表性和语义信息的关键帧。
总的来说,视频镜头分割和关键帧提取技术在视频内容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两种技术的性能和效果。
未来,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发展和优化,视频内容分析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们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视频内容处理和分析方法。
关键帧的原理及应用一、什么是关键帧关键帧(Keyframe)是动画制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表示在动画序列中,关键帧是一个具有显著变化或重要动作的帧,该帧被用来定义动画序列中其他间隔帧的外观或状态。
关键帧可以看作是动画中的重要里程碑,决定了目标对象在特定时间点的形态或位置。
通过关键帧的设定,利用插值算法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中间帧,从而使得目标对象在动画过程中呈现出自然流畅的运动。
二、关键帧的原理关键帧的原理基于时间插值和空间插值。
1. 时间插值在动画序列中,每个关键帧都有一个对应的时间点,而关键帧之间的时间点是通过插值算法计算得出的。
时间插值主要根据关键帧之间的时间差和动画效果的要求,计算出各个中间帧的时间点。
2. 空间插值关键帧除了时间点的设定外,还需要定义目标对象在该时间点的形态或位置。
空间插值即是通过关键帧之间的空间变化,计算出相应的中间帧的形态或位置。
常见的空间插值算法有线性插值、贝塞尔曲线插值等。
线性插值会直接连接两个关键帧之间的形态或位置,而贝塞尔曲线插值则会通过调整控制点的位置来实现更加平滑的过渡效果。
三、关键帧的应用关键帧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动画制作:在动画制作中,关键帧被用来定义目标对象在每个时间点的形态或位置。
通过设定关键帧,并利用插值算法计算出中间帧,可以使动画呈现出流畅的运动效果。
•视频编码:在视频编码中,关键帧用于标记视频序列的关键点。
通常情况下,视频序列中的每个关键帧都会存储完整的图像信息,而其他非关键帧则通过引用关键帧和相应的差异信息来进行压缩。
•物体跟踪:在计算机视觉中,关键帧可以用于物体跟踪任务。
通过在时间序列中设定关键帧,可以减少跟踪过程中的计算量,并提高跟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动作识别:在人体动作识别中,关键帧可以用来表示人体在特定时间点的关键动作。
通过提取关键帧的特征,可以实现对人体动作的准确识别。
四、总结关键帧作为动画制作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什么是视频关键帧?流媒体服务器如何提取视频的关键帧?我上⼀篇⽂章写了关于视频直播点播服务器中调整关键帧间隔的⽅法,同时也发现也是有⼀部分的开发者是有这个需求的。
我记得之前我粗略写过I帧的判断:,但也是粗略的写了⼀下,本篇⽂章我决定就关键帧来做个详细点的说明,最基本的就是——什么是关键帧。
关键帧,就是说这⼀帧是连接两段不同的内容,这⼀帧后⾯的视频内容会有新的变化或过渡;在时间轴上这⼀帧带有⼩⿊点标志;空⽩关键帧,跟关键帧作⽤相同,但是这⼀帧没有内容,在时间轴上,这⼀帧没有⼩⿊点标志;在这⼀帧填充内容后,就变成关键帧了;普通帧是⽤来计量播放时间或过渡时间⽤的,不能⼿动设置普通帧的内容,它是播放过程中由前后关键帧以及过渡类型⾃动填充的,⼿动插⼊或删除普通帧,会改变前后两个关键帧之间的过渡时间。
视频关键帧分为I帧,P帧,B帧,这⾥介绍下区别,也是我搜索得到的,仅供参考。
I帧才是关键帧,P,B算不上关键帧。
I帧是帧内压缩编码得到的,通常是每个GOP组的第⼀帧/基础帧,在⼀组中只有⼀个I帧,I帧所占信息量⼤,解码时仅有I帧即可完整重构图像,所以才叫关键帧。
P帧与B帧是帧间压缩,P帧没有完整图像数据,只有与前⼀帧的差别信息,因此也叫预测帧,B帧则是考虑前后帧的差别(故⽽也叫双向预测帧),因此B帧解码时间最长,压缩⽐最⼤。
那怎么提取视频的关键帧呢?其实提取关键帧⽐提取视频帧快很多倍,下⾯我就基于Android系统来讲⼀下提取视频帧的⽅法:第⼀个参数是传⼊截取时间,只能是us(微秒)第⼆个参数OPTION_CLOSEST在给定的时间,检索最近⼀个帧,这个帧不⼀定是关键帧。
OPTION_CLOSEST_SYNC在给定的时间,检索最近⼀个同步与数据源相关联的的帧(关键帧)。
OPTION_NEXT_SYNC在给定时间之后检索⼀个同步与数据源相关联的关键帧。
OPTION_PREVIOUS_SYNC在给定时间之前检索⼀个同步与数据源相关的关键帧这⾥为了提取我们想要的帧,不使⽤关键帧,所以⽤ OPTION_CLOSESTpublic Bitmap getFrameAtTime()//如果不加参数的话,提取第⼀个关键帧public Bitmap getFrameAtTime() {return getFrameAtTime(-1, OPTION_CLOSEST_SYNC);}/*** 获取视频⽂件截图** @param path 视频⽂件的路径* @return Bitmap 返回获取的Bitmap*/public Bitmap getVideoThumb(String path) {MediaMetadataRetriever media = new MediaMetadataRetriever();media.setDataSource(path);Bitmap frameAtTime = media.getFrameAtTime(1 * 1000 * 1000, MediaMetadataRetriever.OPTION_CLOSEST);if (frameAtTime == null) {frameAtTime = media.getFrameAtTime(3 * 1000 * 1000, MediaMetadataRetriever.OPTION_CLOSEST);}return frameAtTime;}。
关键帧提取方法在视频编辑和动画制作中,关键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定义动画或视频序列中重要位置的帧,通过关键帧,我们可以轻松地控制运动的轨迹和物体的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关键帧提取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
一、手动提取关键帧1.观察法:通过观看视频或动画序列,手动挑选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帧作为关键帧。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适用于关键帧数量较少的情况。
2.时间间隔法: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提取关键帧,如每秒提取一帧。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键动作或变化较为均匀的场景,但可能导致关键帧遗漏或冗余。
二、自动提取关键帧1.基于阈值的方法:通过设定像素变化阈值,自动检测出相邻帧之间的差异,当差异超过设定阈值时,将该帧作为关键帧。
这种方法适用于画面变化较为明显的场景,但可能对细微的变化不够敏感。
2.基于光流的方法:利用光流算法计算相邻帧之间的像素运动,根据运动信息提取关键帧。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捕捉到物体的运动轨迹,但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
3.基于图像特征的方法:通过提取图像特征(如SIFT、SURF等)来表示帧之间的相似性,根据相似性提取关键帧。
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适用于多种场景。
4.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模型,自动提取关键帧。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
三、关键帧提取技巧1.结合多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多种关键帧提取方法,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2.优化关键帧数量: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关键帧数量,避免冗余和遗漏。
3.关键帧插值:在关键帧之间进行插值处理,使动画或视频过渡更加平滑。
4.人机交互:在自动提取关键帧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调整和优化,确保关键帧的质量。
总结:关键帧提取是视频编辑和动画制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掌握不同的关键帧提取方法,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创作任务,提高作品的质量。
简述两种视频关键帧提取作者:左璐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07期一、ffprobe的下载安装(一)下载ffprobe到/projects/ffprobe/页面,下载ffprobe源码。
(二)解压源码#tar -xzvf ffprob-53.tar.gz(三)安装一般Linux软件,从源码编译、安装过程为 :#./configure //检查环境,生成makefile#make //编译#make install //安装,一般可能需要root权限二、关键帧的提取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已经有了提取视频关键帧的思路:利用ffprobe定位关键帧的位置(即pkt_dts),利用ffmpeg将这一关键帧转换为png格式的图片。
有两种做法。
(一)不改变源代码,而是利用shell脚本编程,从ffprobe -show_frames命令输出的信息中提取出pkt_dts的值,然后利用ffmpeg将这一帧转换为图片我所写脚本中的关键语句:./ffprobe -show_frames $1 > ffprobetmp 2>>/dev/nullDTS=`awk 'BEGIN {FS="\n" ; RS="\["} {if($0~/codec_type=video/ && $0~/pkt_flag_key=K/) print substr($13,9)}' ffprobetmp`for singledts in $DTSecho $singledtsffmpeg -i $1 -sameq -ss $singledts -vframes 1 -y -vcodec png ./png/$singledts.pngdone解释:./ffprobe -show_frames $1 > ffprobetmp 2>>/dev/null 使用ffprobe命令显示帧信息,并写入文件ffprboetmp,错误信息不显示DTS=`awk 'BEGIN {FS="\n" ; RS="\["} {if($0~/codec_type=video/ && $0~/pkt_flag_key=K/) print substr($13,9)}' ffprobetmp` 使用awk处理ffprobe输出的信息。
视频摘要生成中的关键帧提取方法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随着视频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观众们在浏览视频时也希望能够快速了解视频内容,节省时间。
因此,视频摘要生成技术应运而生,它能够通过提取视频中的关键信息,将视频内容压缩成短小精悍的摘要,方便用户快速了解视频内容。
在视频摘要生成中,关键帧提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对视频摘要生成中的关键帧提取方法进行探讨。
一、视频摘要生成技术概述视频摘要生成是一种通过自动分析视频内容,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生成视频摘要的技术。
它可以在不影响视频主要内容的情况下,将视频内容进行压缩,节省用户的观看时间。
视频摘要生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比如视频检索、视频推荐、视频监控等。
在视频摘要生成技术中,关键帧提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关键帧是视频中包含了最重要信息的帧,通过提取关键帧,可以有效地概括视频内容,提高视频摘要的质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关键帧提取方法。
二、基于颜色直方图的关键帧提取方法基于颜色直方图的关键帧提取方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提取方法。
它通过计算视频帧的颜色直方图,然后比较相邻帧之间的颜色直方图的相似度,从而确定哪些帧是关键帧。
这种方法计算简单,速度较快,但对视频内容的理解较为肤浅,容易受到噪声干扰。
三、基于运动信息的关键帧提取方法基于运动信息的关键帧提取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
它通过分析视频帧之间的像素变化,提取视频中发生较大运动的帧作为关键帧。
这种方法对视频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较好地把握视频的重要信息。
然而,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速度较慢,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
四、结合深度学习的关键帧提取方法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深度学习的关键帧提取方法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深度学习模型可以通过学习大量视频数据,提取视频中的特征信息,从而准确地识别关键帧。
这种方法对硬件要求较高,但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怎样从视频影像文件中提取指定的帧武汉工业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管庶安在视频图像识别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从视频文件(如MPEG1~4、A VI等)中提取任一时刻的一帧图像,简称为帧。
以便分析该帧中感兴趣的目标。
Microsoft 的DirectShow 提供了这一功能。
1 DirectShow概述DirectShow属于DirectX家族中的组件之一(DirectX还包括Direct3D、DirectInput、DirectDraw、DirectSound等组件)。
在使用DirectShow前,必须安装DirectX SDK开发包。
这里推荐安装的版本是DirectX8.0 SDK,可以从微软的网站上下载得到。
安装前,你的计算机上应已安装了VC++6.0。
安装后,将在C盘的根目录下生成一个mssdk目录,该目录下有lib子目录(含DirectX 的函数库)、include子目录(含头文件)、samples子目录(各种源程序例子)、doc子目录(使用说明文挡)等。
同时,还会自动在VC++系统中设置好DirectX SDK的Include路径和Lib 路径,你可以启动VC查看。
方法是选择菜单“Tools/Options…”,在弹出的Options对话框中选择Directories选项卡,看看Include files和Library files中是否包含有DirectX SDK的Include路径和Lib路径。
由于DirectX SDK是用COM的方式发布的,所以还应对COM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
关于此,你可以从下面的实现步骤中领悟。
2 实现步骤2.1 建立MFC AppWizard[exe]工程。
以下假设工程名为Mpg。
在第1步选Single document(单文档),第2~5步选默认设置,第6 步的Base Class栏选CformView,完成工程的设置。
上述操作中,未提及的选项一律取默认值。
于是,MFC为我们建立了如右图所示的文件。
mp4info参数index
mp4info是一个用于查看MP4文件信息的命令行工具。
它可以用来获取关于MP4文件的各种元数据信息,比如视频和音频流的格式、时长、比特率等。
参数index在mp4info中用来指定要显示的轨道(track)的索引号。
轨道是指MP4文件中的视频、音频或者字幕等不同类型的媒体数据流。
通过指定index参数,可以只显示特定轨道的信息,而不是整个文件的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快速查看特定轨道的详细信息,比如视频的分辨率、音频的采样率等。
使用index参数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MP4文件的内容,对于处理和编辑MP4文件也非常有帮助。
总之,index参数在mp4info 中是用来指定要显示的轨道索引号的,通过这个参数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特定轨道的信息。
视频内容分析中的关键帧提取与跟踪技术综述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内容分析成为了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视频内容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取并跟踪视频中的关键帧。
关键帧是视频中具有重要信息的帧,通过提取关键帧可以有效地减少视频数据量,提高视频内容的表达效果。
本文将对视频内容分析中的关键帧提取与跟踪技术进行综述。
关键帧提取是视频内容分析的一项基础任务,其主要目标是从视频序列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信息丰富度的帧。
在关键帧提取中,常用的方法有基于图像质量评价、基于运动分析和基于帧间相似度的方法。
基于图像质量评价的关键帧提取方法主要利用图像特征和质量评估算法来衡量帧的重要性。
其中,图像特征可以包括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质量评估算法可以是传统的像素差异度或者是深度学习模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静态场景的视频内容分析。
基于运动分析的关键帧提取方法主要利用帧间的运动信息来确定关键帧。
常用的方法有基于光流和基于运动轨迹的方法。
光流法通过计算连续帧之间的像素位移来获得视频序列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像素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确定运动帧。
运动轨迹法可以跟踪视频序列中的对象运动,根据运动轨迹的连续性和方向来选择关键帧。
基于帧间相似度的关键帧提取方法主要利用帧与帧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关键帧。
相似度可以通过计算帧之间的像素差异、颜色直方图匹配、感知哈希算法等来衡量。
相似度越高的帧被认为是关键帧。
此方法适用于动态场景的视频内容分析。
关键帧跟踪在关键帧提取的基础上,通过跟踪相邻帧之间的目标运动来实现。
关键帧跟踪是一种目标跟踪算法,其目标是通过连续帧图像中的目标检测和位置预测来追踪视频中的目标对象。
关键帧跟踪可以通过基于特征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来实现。
基于特征的关键帧跟踪方法主要利用目标对象的视觉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来完成目标跟踪。
常用的方法有卡尔曼滤波器和粒子滤波器。
基于深度学习的关键帧跟踪方法主要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来提取目标对象的特征表示。
ijkplayer中accurate_seek逻辑
ijkplayer 是一个基于 FFmpeg 的开源跨平台音视频播放器。
在 ijkplayer 中,accurate_seek 逻辑通常用于实现精确的视频跳转功能。
accurate_seek 的逻辑大致如下:
解析时间戳:首先,播放器会解析用户输入的时间戳,这个时间戳代表了用户想要跳转到的具体位置。
时间戳可以以多种格式提供,比如秒、毫秒等,具体取决于播放器的接口和实现。
确定关键帧:接下来,播放器需要找到最接近目标时间戳的关键帧。
在视频编码中,关键帧(也称为 I 帧)是完整的帧,不依赖于其他帧进行解码。
因此,跳转到关键帧可以确保解码的正确性。
播放器可能会通过扫描视频的索引(如果存在)或使用其他方法来确定关键帧的位置。
执行跳转:一旦找到关键帧,播放器就会执行跳转操作。
这通常涉及到设置解码器的状态,以便从关键帧开始解码。
播放器可能还会更新用户界面,以反映新的播放位置。
微调:在某些情况下,跳转可能不会完全准确。
例如,如果目标时间戳位于两个关键帧之间,播放器可能会跳转到前一个关键帧。
为了提高准确性,播放器可以进行微调,比如通过快速解码并丢弃一定数量的帧,直到达到更接近目标时间戳的位置。
反馈和更新:在跳转完成后,播放器可能会向用户提供反馈,比如更新播放进度条。
此外,播放器还可能更新其内部状态,以便在后续操作中考虑到新的播放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accurate_seek 的具体实现可能会因播放器的版本和配置而有所不同。
上述逻辑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但具体细节可能会有所差异。
MP4⽂件格式的解析,以及MP4⽂件的分割算法MP4⽂件格式的解析,以及MP4⽂件的分割算法 mp4应该算是⼀种⽐较复杂的媒体格式了,起源于QuickTime。
以前研究的时候就花了⼀番的功夫,尤其是如何把它完美的融⼊到视频点播应⽤中,更是费尽了⼼思,主要问题是处理mp4⽂件庞⼤的“媒体头”。
当然,流媒体点播也可以采⽤flv格式来做,flv也可以封装H.264视频数据的,不过Adobe却不推荐这么做,⼈家说毕竟mp4才是H.264最佳的存储格式嘛。
这⼏天整理并重构了⼀下mp4⽂件的解析程序,融合了分解与合并的程序,以前是c语⾔写的,应⽤在linux上运⾏的服务器程序上,现在改成c++,⽅便我在其他项⽬中使⽤它,⾄于⽤不⽤移植⼀份c#的,暂时⽤不到,等有必要了再说吧。
这篇⽂章先简单介绍⼀下mp4⽂件的⼤体结构,以及它的分割算法,之后再写⽂章介绍如何把mp4完美应⽤在点播项⽬中。
⼀、MP4格式分析 MP4(MPEG-4 Part 14)是⼀种常见的多媒体容器格式,它是在“ISO/IEC 14496-14”标准⽂件中定义的,属于MPEG-4的⼀部分,是“ISO/IEC 14496-12(MPEG-4 Part 12 ISO base media file format)”标准中所定义的媒体格式的⼀种实现,后者定义了⼀种通⽤的媒体⽂件结构标准。
MP4是⼀种描述较为全⾯的容器格式,被认为可以在其中嵌⼊任何形式的数据,各种编码的视频、⾳频等都不在话下,不过我们常见的⼤部分的MP4⽂件存放的AVC(H.264)或MPEG-4(Part 2)编码的视频和AAC编码的⾳频。
MP4格式的官⽅⽂件后缀名是“.mp4”,还有其他的以mp4为基础进⾏的扩展或者是缩⽔版本的格式,包括:M4V, 3GP, F4V等。
mp4是由⼀个个“box”组成的,⼤box中存放⼩box,⼀级嵌套⼀级来存放媒体信息。
box的基本结构是: 其中,size指明了整个box所占⽤的⼤⼩,包括header部分。
mp4 seek 原理
MP4seek原理指的是在MP4视频播放中,实现快进、快退、跳转等操作的原理。
当用户进行快进等操作时,播放器会根据用户指定的时间点,通过查找 MP4 文件中的索引表,快速定位到相应的位置,实现快进等操作。
在 MP4 文件中,索引表又称为 moov box,它包含了 MP4 文件的大部分信息,包括媒体数据的位置、长度、时间戳等信息。
当播放器打开 MP4 文件时,会先读取 moov box,将其中的信息加载到内存中,以便后续的播放操作。
而当用户进行快进等操作时,播放器则会根据用户指定的时间点,在 moov box 中查找对应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定位到相应的媒体数据位置,从而实现快进等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 MP4 文件没有正确的索引表,或者索引表损坏,那么快进等操作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在制作 MP4 文件时,一定要确保索引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 1 -。
(30)成功在MP4封装的H264视频中提取能播放的裸流首先说明一下,本人只是从MP4(AVC)封装的h264视频流中成功把裸流提取出来并进行播放,而这一段MP4封装的流中是不含音频流的,因为项目并不需要实现这个,所以我也就偷懒了,需要从含有音频流的MP4当中提取h264的裸流,还请详细阅读ISO/IEC 14496系列文档,特别是12和15部分。
原理说明如下,.h264文件只需要写入sps,pps以及后面的视频裸流(nalu)就可以播放了,播放器可以选择VLC或者迅雷看看播放器,其它的没有测试过。
MP4文件是由一个一个box组成的文件,每个box的开头是box 的length(4 byte),紧接着是4 byte的box type,如果length是0x01的话,那么在box type后面接着的就是8 byte的box length,再剩下的就都是box所包含的内容了,注意,box length包含box length本身的字节数。
当然,如果length是0x00的话,我就不是非常了解了,因为没有测试过,具体还是看一下的标准吧。
以下是ISO/IEC 14496-12 4.2对于box的定义。
aligned(8) class Box (unsigned int(32) boxtype, optional unsigned int(8)[16] extended_type) { unsigned int(32) size;unsigned int(32) type = boxtype;if (size==1) { unsigned int(64) largesize;} else if (size==0) {// box extends to end of file}if (boxtype==‘uuid’) {unsigned int(8)[16] usertype = extended_type;}}上面的图片当中,第一个box的长度是0x18,类型是ftyp,第二个box的长度是0xa3c0,类型是mdat。
mp4readsample函数
mp4readsample函数是一个读取MP4文件中帧样本的函数。
该函数通常用于视频处理和分析的应用程序中。
函数的输入参数通常包括MP4文件的路径以及要读取的帧的索引。
函数会打开MP4文件并定位到指定的帧位置,然后读取该帧的数据。
函数的输出通常是一个包含帧数据的缓冲区。
帧数据可以是视频帧的像素数据或音频帧的采样数据,具体取决于MP4文件中包含的媒体类型。
该函数的实现可能会使用一些基于MP4文件格式的库或解码器来解析和提取帧数据。
例如,可以使用FFmpeg、libmp4v2或其他类似的库来实现mp4readsample函数。
需要注意的是,MP4文件是一种复杂的多媒体容器格式,包含了视频、音频、字幕等多种媒体流。
因此,mp4readsample函数的具体实现可能需要处理不同类型的媒体流,并根据需要解码和处理相应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