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6.46 KB
- 文档页数:3
特种经济动植物年期平贝母的病虫害防治●肖秀屏王小兵姜淑兰唐丽萍(通化市园艺研究所吉林通化134001)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
平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咯痰带血、痰黏胸闷等症。
其鳞茎中含西贝素、贝母辛、平贝碱等成分。
平贝母与粮、豆、蔬菜等作物进行间种,可获双丰收。
当地农民把平贝母称作“摇钱树”,本文对平贝母的病虫害防治进行阐述,希望对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1病害1.1黑腐病黑腐病又名菌核病,是为害平贝母鳞茎最严重的病害。
病发区有零星无苗斑块区。
感染本病的鳞茎全部变黑腐烂,并顺水流方向传播感染,造成大面积缺苗,造成减产绝产。
染病植株早期叶片边缘变成紫色或黄色,整个叶片逐渐变黄变紫,最后全株枯死。
1.1.1预防方法合理轮作,通过建立无病种子田生产无病种栽;选排水良好的高畦地种植,加强田间管理;肥料要腐熟;及时拔除病株并撒石灰消毒病穴。
1.1.2药剂处理种茎消毒:用青枯立克150倍液进行种茎消毒。
畦面消毒:定植时使用青枯立克喷施畦面和畦沟消毒。
病害高发期(高温多湿季节是各种病害的高发季节)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 兑水15kg 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1.1.3治疗方案1.1.3.1发病初期发现病株后用青枯立克100~150mL+大蒜油30mL+沃丰素25mL 兑水15kg 喷雾,每隔3天喷1次,连喷2~3次,同时进行病健区进行隔离,对病区及病区周围5m 内的植株,按喷雾配方进行灌根2~3次,每次间隔3~5天。
1.1.3.2发病中后期用青枯立克150~250mL+大蒜油30mL+沃丰素25mL ,兑水15kg ,每隔3天喷1次,连喷2~3次,同时进行病健区进行隔离,对病区及病区周围5m 内的植株,按喷雾配方进行灌根2~3次,每次间隔3~5天。
1.2锈病锈病又名“黄疸”,是为害平贝母较重的病害之一。
平贝母的功效作用
可能我们很多人到了冬天都不注重保暖,导致遭受了流感病毒的侵袭,给我们带来头痛发烧的情况,还有一些人经常出现咽喉肿痛的问题,可以用平贝母泡水,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缓解疼痛的效果,详细的来为大家普及一下平贝母的功效作用吧。
平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主治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等。
平贝母是药用贝母的一种,主产于东北,已有百余年历史,功效与川贝母类同.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伊贝母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伊贝母生于海拔1300-1780m的林下或草坡上。
鳞茎圆锥形,较大。
表面稍粗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基部微凹陷。
质稍松脆,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微苦。
性微赛,味苦、甘。
功能与主治:: 润肺、化痰、散结。
用于肺热咳嗽、胸
闷痰粘、瘰疬、痈肿。
川贝母百合科植物。
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
川贝母主产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
暗紫贝母主产四川阿垻藏族自治州。
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了解了平贝母的功效作用才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平贝母的功效为我们自身带来更多的好处,同时我们日常出现的慢性咽炎的症状也可以用平贝母来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治愈老年人上了年纪经常出现的神经衰弱的症状。
中药川贝母与平贝母的鉴别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鳞茎入药,种类有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伊贝母等,主要功效为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在《本经逢源》中载有“贝母,川者味甘最佳”;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谓川贝味甘而补肺,治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平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东北珍贵的药用植物,应用历史悠久,栽培技术成熟并大面积推广。
川贝与平贝都是止咳化痰良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中医处方用量较大。
以川贝和平贝为原料的中成药有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露、平贝胶囊和复方平贝口服液等。
虽然川贝与平贝的外形十分相似,但两者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上均有不同,主治功能也各有所长,使用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
从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功能主治等方面,分析对比川贝母与平贝母的主要区别,旨在为正确识别两者提供理论依据。
1 来源鉴别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前三者按药材性状分别习称“松贝” “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故简称“川贝”。
平贝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川贝与平贝均来自于百合科植物不同贝母的干燥鳞茎,但其生产地域和生长条件不同。
川贝主产于四川高海拔地区,海拔高达3 500 m;平贝主产于东北三省,在平原和低海拔地区均可种植。
川贝和平贝都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
但川贝对肥力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种植于排水性比较好、土壤肥沃的高山土壤;平贝对肥力的要求比较少,在贫瘠土壤也有分布,人工栽植面积很大。
川贝栽培要求较高,多为天然野生。
野生物种的产品质量、生化指标、稀有元素、内含物功能强度等都高于栽培品种,零售价格可达300~400元/50 g。
平贝可人工栽培,零售价格为10~20元/50 g。
2 性状鉴别川贝与平贝的性状区别见表1。
较小平贝与川贝外观极其相似,主要区别是颜色和贝母结构表面固有的“怀中抱月”形态,详见图1。
平贝母与川贝母区别关于《平贝母与川贝母区别》,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活一世都是有多多少少的高低不平,要了解全部的人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上也都一样会出现不一样艰难,除开这种身外的事情之外自身的人体也是有许多的状况产生,而这类状况便是大伙儿所了解的病症了.而每个人都生不一样种类的病症.而这种不一样种类的病症必须用不一样的药品来医治.光从平贝母和川贝母这几个字上边看来大伙儿可能都是认为它是一种能够用于服用的贝类的食材,实际上这类观点是十分不正确的一种观点.平贝母和川贝母,实际上全是一种中药药材,小孩川贝枇杷露里边就会有枇杷叶这类中药材,平贝母具备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主冶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肾阴虚劳嗽,血痰带疬,乳痈等.平贝母是药用价值贝母花的一种,主产区于东北地区,现有百余年历史时间,作用与川贝母相似.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平贝母平贝母为百合科绿色植物新疆省贝母花或新疆伊犁贝母花的干躁球茎,平贝母生在海拔高度1300-1780M的林下或草坡上.球茎锥形,很大.表层稍不光滑,浅黄乳白色,表层鳞尖部微凹痕.质稍酥脆,横断面乳白色,粉性.气微,味有点苦.性微赛,味道微苦、甘.作用与主冶:润肺止咳、止咳化痰、消结.用以风热咳嗽、胸闷气短痰粘、瘰疬、痈疮.川贝母百合科绿色植物.为止咳润肺的名贵药材,运用有悠久的历史,功效出众,闻名中外川贝母主产区四川、西藏自治区、云南省等省份.暗紫贝母花主产区四川阿垻藏族自治区.甘肃省贝母花主产区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等苦、甘,生寒.归肺、心经络.主冶: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用以肺热燥咳,干咳少痰,肾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咳痰咯血、胸怀郁积、肺痿、肺痈、喉痹、乳痈.中药方剂: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牛黄清肺散、铁笛丸、珍宝锭、蛇胆川贝胶襄、贝母瓜蒌散.养生药膳:枇杷叶老冰糖汤、枇杷叶酿梨.以上常说的便是平贝母和川贝母的差别,及其她们的功效及功效.针对全部中药药材的药效仅有充足掌握才可以更强的服务于人民.但是即使掌握这种中药材的特点,假如在得病的情况下也不可以盲目跟风的去用中药材来医治,应当要遵照医师的叮嘱和建议,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应用.。
平贝母种植技术和管理
平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平贝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对于保证其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平贝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1. 土壤选择和改良
平贝母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并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 种植方法
平贝母的种植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播和移栽。
直播是将平贝母种子直接撒在土壤中,而移栽则是将平贝母幼苗移植到土壤中。
直播适用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而移栽适用于土壤贫瘠、排水不良的地区。
3. 管理技术
平贝母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施肥方面,应该选择有机肥和矿质肥进行施用,以提高土壤肥力。
在浇水方面,应该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进行适量浇水,避免过度或不足浇水。
在除草方面,应该及时清除杂草,以免影响平贝母的生长。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平贝母的健康生长。
总之,平贝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对于保证其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只有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够获得高品质的平贝母。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贝母的介绍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鳞茎供药用。
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贝母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仅供参考。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贝母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陶弘景谓:其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
因来源和产区的不同及其性状的各自特点,商品主要有浙贝、川贝、平贝、生贝四大类。
1、浙贝母别名:大贝、珠贝、元宝贝、象贝。
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干燥的鳞茎。
均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浙江宁波地区的鄞县、奉化象山等地。
采收加工:立夏(5月上旬)前后采挖。
洗去泥土,摘除心芽,分成二片呈元宝状(商品“元宝贝”):个小的,不摘除心芽(商品称“球贝”),分别放入特制的“木闯笼”内,悬空挂起,进行闯动,使贝母相互摩擦约20~30分钟,将表皮擦净。
至贝母有极少的淡黄色液汁外溢滴下时为度。
然后每百斤贝母加石灰粉或贝壳粉3~4斤,使灰粉均匀地粘在贝母之上,以吸上擦出的浆液,再晒干或烘干。
性状鉴别:(1)元宝贝:均为单一的鳞瓣,半圆形,外凸内凹。
高约1.7~2厘米。
直径约3~4厘米,厚约0.6~1厘米。
外表面黄白相兼,显粗糙如泛碱状或被有白色粉末。
内表面凹陷部分黄棕色,质坚实。
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
气微,味较苦。
(2)珠贝:鳞茎呈不规则的扁球形。
高约1~1.5厘米,直径2~3厘米,略如算盘球故称“珠贝”,由于2~4片鳞瓣及芽心组成,外层两片较肥厚,内层鳞片幼,中间带有芽心。
白色,气味同元宝贝。
以鳞片肥厚,粉质、坚实、色洁白者为佳。
性味:苦寒。
归经:人心、肺经。
功能:清肺热化痰,止嗽,解毒。
主治:外感及内热咳嗽,肺痈,肺痿,乳痈,发背及一切疮疡肿毒。
2、川贝类包括松贝、青贝、炉贝三种。
(1)松贝别名:尖贝、珍珠贝。
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暗紫贝母干燥的鳞茎。
均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黑洼、若儿盖、毛儿盖、黑水,理县、马尔康等地。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平贝母(学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止咳、祛痰止咳等功效。
平贝母的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农艺措施,人工进行平贝母的种植和生产,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平贝母的人工栽培技术。
1. 地点选择:平贝母适宜在海拔1000-2500米、丘陵和山区的独立山岗、沟壑旁、山脊或阴处种植。
选择土地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经过长期人工施肥和管理的良好土壤,以保证平贝母的生长发育。
2. 土壤要求:平贝母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中,对土壤pH值要求较严格,适宜pH值在6.5-7.5之间。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翻耕,添加有机肥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3. 种子处理:平贝母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催芽处理。
催芽处理可采用冷藏或浸种法,将种子放入湿润的沙土或木屑中,保持在5-10摄氏度的温度下,保持湿润状态,进行冷藏一段时间(一般为2-3个月),然后取出晾干,即可进行播种。
4. 播种方式:平贝母常采用扦插繁殖的方式进行人工栽培。
在春季或秋季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播种槽中或种植床上,然后轻轻覆土,厚度为种子的1-2倍,最后覆盖草帘或稻草,保持湿润。
避免阳光直射,也可采用小棚覆盖。
5. 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平贝母苗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灌溉过度。
在草帘覆盖下,及时除草,保持生长环境的整洁。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是防治灰霉病、蚜虫和螟蛉的侵害,可以采用相应的药剂喷洒进行防治。
6. 收获与储存:平贝母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4年才能进行首次收获。
成熟的平贝母地上部分开始枯黄时,即可进行挖掘。
挖掘出地上部分后,将平贝母根茎洗净晾干,然后进行储存。
储存期间,要注意保持通风、防潮和避光。
以上就是平贝母的人工栽培技术的相关介绍。
通过合理的土地选择、催芽处理、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平贝母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平贝母的经济效益。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川贝母和平贝母?二者如何辨别?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鳞茎供药用。
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别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产于青海、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
贝母的种类有很多,那么什么是川贝母和平贝母?二者如何辨别?一、什么是川贝母和平贝母?1、川贝母,又叫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因主产于四川,故一般称为川贝母,简称川贝,品质较优,奉为地道药材。
古时有人认为川贝以底平、头尖者最良,故有尖贝母一说。
其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2、平贝母,又叫平贝,是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本药最初用于关外,为地方用药,19世纪中期咸丰年间东北的汉、朝、满、回等民族即有“贝母梨”治疗肺热咳喘等民间验方流传。
20世纪初吉林市已有平贝母等药材经营,并转销关内,于是平贝母开始进入关内药材市场,供应各地药用。
其性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等症。
3、平贝广泛应用的时间较短,以其“辛能发散”,“辛入肺”,故在中医临床中多用于治肺病、痈疮等,可用于配制复方贝母片、小儿牛黄清肺散等多种中成药,用量较大。
川贝应用时间较长,性凉而甘,较浙贝润,故多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之症。
近年来还从平贝母的茎、叶、花、果中提取出具有镇咳、化痰作用的生物碱,用以制成治疗气管炎的新药,效果良好,展示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两者无论是从原料、产地还是功效、主治上都有区别,由于个人体质和疾病性质的不同用的药物也不一样。
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学会区分平贝母与川贝母。
平贝母种植技术和管理平贝母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其根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平贝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平贝母的种植技术1. 土壤选择:平贝母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中,PH值在5.5-6.5之间。
土壤应该松软、排水良好、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2. 水分管理:平贝母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过度浇水,避免土壤积水引起根部腐烂。
在干旱季节,需适当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3. 温度管理:平贝母适合生长在10-25℃的温度下,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
在高温季节,需遮阳防晒,防止叶片被晒伤。
4. 施肥管理:平贝母生长期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可以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等进行施肥。
但要避免过度施肥,以免影响品质。
5. 病虫害防治:平贝母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叶斑病、灰霉病、根腐病等。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二、平贝母的管理1. 除草:平贝母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需要避免杂草的生长,以免影响品质。
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除草剂进行处理。
2. 筛选:平贝母生长周期长,一般需要3年以上才能进行收获。
在生长期间,需对平贝母进行筛选,选择生长良好、品质优良的植株进行保留。
3. 竹篾覆盖:平贝母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叶片干燥。
可以在平贝母植株周围铺设一层竹篾,起到保湿、防止杂草生长的作用。
4. 收获处理:平贝母一般在秋季进行收获,需将根茎挖出,去除杂质,晾晒或烘干后进行存储。
在存储过程中,需注意防潮、防虫害等问题。
平贝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对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土壤选择、水分管理、温度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并且进行除草、筛选、竹篾覆盖、收获处理等管理措施,才能获得优质的平贝母药材。
平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目录*一、平贝母的简介*二、平贝母的功效与作用*三、平贝母的市场信息1. 平贝母的价格2. 平贝母的选购方法3. 平贝母的保存方法
平贝母的简介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 的干燥鳞茎。
平贝母又名坪贝、贝母、平贝。
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为一种常用中药,与川贝母、浙贝母同属贝母属,但在药用上有一定差别,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种植历史较久,现在许多地区开始栽培,效益颇丰。
野生平贝喜冷凉湿润的气,多生长在山区林下及河流两岸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较湿润的地方;人工栽培平贝喜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粘土地、砂地及低洼地不宜种植。
平贝母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
鳞茎含西贝母碱-3β-D-葡萄糖甙(sipeimine-3β
-D-glucoside),贝母辛碱(peimisine),西贝母碱(sipeimine),平贝碱甲(pingbeimine A),平贝碱乙(pingbeimine B),平贝碱丙(pingbeimine C)及平贝碱甙(pingbeimine glucoside)。
茎、叶含贝母辛碱,平贝碱甲,平贝定甙(pingbeidinoside),及24α-羟基薯蓣皂甙元-3-O-α-rhamnopyranosyl-(1→2)β-D-吡喃葡
萄糖甙〔24α-hydroxydiosgenin-3-O-α-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花含贝母辛碱、去氢浙贝母碱(peiminine),及贝母属碱A(fritillarine A)。
全草含平贝七环碱(ussuriendine),平贝七环酮碱(ussuriendinone),平贝七
环碱甲醚(ussurienine),平贝七环酮碱甲醚(ussurienone),平
贝酮(pingbeinone),黑龙江贝宁(beilonine)。
2、功效作用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血,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3、临床应用
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用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
平贝母的市场信息
1、平贝母的价格平贝母的价格约为500元/千克。
2、平贝母的选购方法扁球形,高0.5~1cm,直径0.6~2cm。
表面乳白色或淡黄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
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
气微,味苦。
3、平贝母的保存方法平贝母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