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业油烟采样原始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669.00 KB
- 文档页数:2
粮油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范本实例1.检验项目:大米原始记录:在进行大米检验前,我们先进行了取样。
我们从不同产地购买了5种不同品牌的大米样品,并将它们混合,以获得一份代表性的取样。
然后,我们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样品进行了以下检验:外观检验:大米颗粒饱满,色泽自然,无异味。
水分含量检验:样品经烘干后,水分含量均低于14%。
脂肪酸值检验:样品中脂肪酸值均在1.5以下,符合国家标准。
总谷氨酸含量检验:样品中总谷氨酸含量均在0.2以上,符合国家标准。
检验报告:经过以上检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样品中大米的外观、水分含量、脂肪酸值和总谷氨酸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正常销售。
2.检验项目:油原始记录:我们从市场上购买了3种不同品牌的油样品,分别为大豆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
我们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样品进行了以下检验:外观检验:各样品油应呈均匀清亮的液体,无异色、异味,无杂质。
酸价检验:样品中酸价均在2.0mgKOH/g以下,符合国家标准。
过氧化值检验:样品过氧化值均在10.0m mol/kg以下,符合国家标准。
检验报告:经过以上检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样品中油的外观、酸价和过氧化值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正常销售。
3.检验项目:小麦粉原始记录:我们从市场上购买了5种不同品牌的小麦粉样品,将它们混合,以获得一份代表性的取样。
然后,我们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样品进行了以下检验:外观检验:小麦粉颜色均匀,无杂质、虫眼等问题。
水分含量检验:样品经烘干后,水分含量均低于14%。
脂肪酸值检验:样品中脂肪酸值均在1.5以下,符合国家标准。
总谷氨酸含量检验:样品中总谷氨酸含量均在0.3以上,符合国家标准。
检验报告:经过以上检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样品中小麦粉的外观、水分含量、脂肪酸值和总谷氨酸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正常销售。
红外光度法测定饮食业油烟的方法确认报告1.目的经过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食业油烟中的油的精美度、加标回收率等,来判断本实验室此方法能否合格。
2.职责2.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保证丈量过程正常进行,除去各样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不测要素,掌握检出限、精美度、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
2.2 技术负责人审查检测结果和方法确认报告。
3.合用范围及方法标准依照3.1 本方法合用于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建立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论、环境保护设备完工查收及其经营时期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员工食堂,参照本方法履行。
3.2 本方法依照标准GB 18483-2001 附录 A 履行。
4.方法原理将采集了油烟的采集滤芯置于带盖的聚四氟乙烯套筒中,在实验室顶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超声冲洗,移入比色管中定容,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含量。
5.仪器和试剂5.1 仪器5.1.1 华夏科创OIL460红外分光光度计,配有4cm带盖石英比色皿;5.1.2 超声冲洗器;5.1.3 容量瓶: 50ml、25ml;5.2 试剂5.2.1 四氯化碳:天津傲然精美化工研究所,环保专用试剂;5.2.2 标准油:高温回流食用花生油(在500ml三颈瓶中加入 300ml的食用油,插入量程为 500℃的温度计,先控制温度于 120℃,敞口加热 30min,而后在其正上方安装一冷凝管,升温至 300℃,回流 2小时,即得标准油)。
5.2.3 油标准储备液( 20g/L):正确称取标准油 1.0000g于50ml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稀释至刻度,得标准储备液(20g/L)。
5.2.4 油标准使用液(400mg/L):取标准储备液1.00ml于50ml容量瓶顶用四氯化碳()稀释至刻度,得标准标准使用(400mg/L)。
6.方法操作步骤6.1 样品办理:用适当的四氯化碳浸泡聚四氟乙烯杯中的采样滤筒,盖上并旋紧杯盖后,将杯置于超声器上冲洗5min,将冲洗液倒入 25ml比色管中,再用适当的四氯化碳冲洗滤筒 2次,将冲洗液一并转入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即获得样品溶液。
水质石油类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1.方法依据饮食业油烟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GB 18483-20012.方法原理用等速采样法抽取油烟排气筒内的气体,将油烟吸附在油烟雾采集头内。
将收集了油烟的采集滤芯置于带盖的聚四氟乙烯套筒中,回实验室后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超声清洗,移入比色管中定容,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含量。
3.仪器3.1 红外分光光度计:能在 3400 cm —2400 cm 之间进行扫描,配有4cm带盖石英比色皿。
3.2 超声清洗器。
3.3 容量瓶:50ml、25ml。
3.4 油烟采样器与滤筒。
3.5 比色管:25ml。
3.6 带盖聚四氟乙烯圆柱形套筒。
3.7 烟尘测试仪,其采样系统技术指标要求参照GB/T 16157-1996。
4.试剂4.1 四氯化碳:在2800 cm -1—3100 cm-1之间扫描,不应出现锐峰,其吸光度值应不超0.03(4cm比色皿、空气池做参比)。
4.2 石油类标准贮备液:ρ=1000 mg/L,可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4.3 石油类标准使用液:使用四氯化碳将石油类标准储备液(4.2)稀释为ρ=100mg/L的标准使用液,临用前配置。
5.样品测定5.1 采样:采样步骤参照GB/T 16157-1996的烟尘等速采样步骤进行。
(1)采样前,先检查系统的气密性。
(2)加热用于湿度测量的全加热采样管,润湿干湿球,测出干、湿球温度和湿球负压;测量烟气温度、大气压和排气筒直径;测量烟气动、静压等条件参数。
(3)确定等速采样流量及采样嘴直径。
(4)装采样嘴及滤筒。
装滤筒时需小心将滤筒直接从聚四氟乙烯套筒中倒入采样头内,特别注意不要污染滤筒表面。
(5)将采样管放人烟道内,封闭采样孔。
(6)设置采样时间,开机。
(7)记录或打印采样前后累积体积、采样流量、表头负压、温度及采样时间。
(8)油烟采样器采集油烟。
5.2 样品保存:收集了油烟的滤筒应立即转入聚四氟乙烯清洗杯中,盖紧杯盖;样品在24小时内测定,可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7天。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采样记录
采样单位:
采样编号:采样日期:年月日时分
样品名称:商标:
生产单位名称:
生产单位详细地址:
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
判定标准:
被采样单位:
被采样单位地址:
营业执照证号:许可证号:法人/负责人:被采样单位联系人:被采样单位电话:邮编:
样品分类: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罐头□冷冻饮品□酒类□
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蛋制品□水产制品□豆制品□
餐饮具□生活饮用水□其它食品□
样品包装情况:即食预包装□非即食预包装□散装□
采样单位类型:餐饮店□食堂□饮品店□其他
采样数量:
储存条件:
采样说明:
采样单位经手人:被采样单位经手人(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备注:本记录一式三联,第一联留存检验单位,第二联交被采样单位,第三联留存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红外光度法测定饮食业油烟的方法确认报告1. 目的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食业油烟中的油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来判断本实验室此方法是否合格。
2. 职责2.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
2.2 技术负责人审核检测结果和方法确认报告。
3. 适用范围及方法标准依据3.1 本方法适用于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设立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经营期间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职工食堂,参照本方法执行。
3.2 本方法依据标准GB 18483-2001附录A执行。
4. 方法原理将收集了油烟的采集滤芯置于带盖的聚四氟乙烯套筒中,在实验室中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超声清洗,移入比色管中定容,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含量。
5. 仪器和试剂5.1 仪器5.1.1华夏科创OIL460红外分光光度计,配有4cm带盖石英比色皿;5.1.2超声清洗器;5.1.3容量瓶:50ml、25ml;5.2 试剂5.2.1 四氯化碳:天津傲然精细化工研究所,环保专用试剂;5.2.2标准油:高温回流食用花生油(在500ml三颈瓶中加入300ml的食用油,插入量程为500℃的温度计,先控制温度于120℃,敞口加热30min,然后在其正上方安装一冷凝管,升温至300℃,回流2小时,即得标准油)。
5.2.3油标准贮备液(20g/L):准确称取标准油1.0000g于50ml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5.2.1)稀释至刻度,得标准贮备液(20g/L)。
5.2.4油标准使用液(400mg/L):取标准贮备液1.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5.2.1)稀释至刻度,得标准标准使用(400mg/L)。
6. 方法操作步骤6.1 样品处理: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浸泡聚四氟乙烯杯中的采样滤筒,盖上并旋紧杯盖后,将杯置于超声器上清洗5min,将清洗液倒入25ml比色管中,再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清洗滤筒2次,将清洗液一并转入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即得到样品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