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整本书阅读七下《骆驼祥子》指导课课堂实录
- 格式:pdf
- 大小:13.67 MB
- 文档页数:16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材解读《骆驼祥子》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这是作者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作品塑造了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这一形象。
祥子最大的愿望是拥有自己的一辆车,可是生活却将他的希望摔得粉碎。
在人生三起三落中,祥子与命运进行抗争,最终一步步走向精神的毁灭。
健壮、勤劳、善良、朴实的祥子变成了懒惰、自私、堕落、麻木的行尸走肉,成为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作者以自然鲜活、简洁淳朴的语言写出了旧北京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著作。
学情分析在县城学校,师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还不够重视。
学生受阅读习惯、阅读水平、时间分配、教师引导等方面的原因,对整本书阅读兴趣不大,也没有较为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兴趣阅读,会更多地关注情节,还不会去分析鉴赏,对于书中的人物和主题还不能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目标1.了解祥子的人生经历及追逐梦想的过程。
2.多角度、个性化分析祥子的悲剧命运原因。
3.熟练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4.引领精神成长,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1.运用圈点批注法对《骆驼祥子》进行深入的阅读。
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障碍和疑惑。
3.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祥子悲剧原因的相关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理解层次。
附:《圈点与批注》阅读任务单教学方法圈点批注法、活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一、导入新课骆驼在广袤的沙漠中行走,无惧恶劣的天气;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便跑到城里,开始了他的追梦之旅。
二、追梦(情节内容)梦想是如此美好,这个梦想让祥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梦想最终有没有实现呢?请围绕祥子的梦想,结合你的批注,写出他的追梦经历。
1.同屏展示学生完成的追梦经历图(希沃授课助手)。
【课堂实录逐字稿】谁之过?——《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学习目标1.运用圈点批注法,探究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2.思辨明理:明确通往理想的路径。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回顾“始末”师:同学们,《骆驼祥子》这部名著我们已经逐字逐行读过三遍。
今天我们采用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深入小说的核心,重点探究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并明确通往理想的路径。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祥子初到北平时的理想。
生: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
师:这个理想实现了吗?最终结局是怎样的呢?生:最终也没有买上属于自己的一辆新车。
师:祥子的理想最终没有实现。
作为一个车夫,祥子具备实现理想的条件吗?二、圈点勾画,探究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一)跳读,分析祥子实现理想的主观条件师:请同学们用跳读的方法,从书中寻找答案。
预设1:在第一章,作者这样评价祥子说:祥子从来都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仿效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特别是从来这个词表明祥子与生俱来的不怕吃苦,而不是一时。
可见祥子具备实现理想的客观条件。
因为车夫要能吃苦。
预设2:还是第一章,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老看着自己的心。
只要他的注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的那条路儿走。
可见祥子的意志很坚定,坚定自己的理想。
预设3: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
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祥子拉车的苦,但他不怕。
可见祥子真的不怕吃苦,没有心疼自己,面对困难没有退缩。
预设4:带着乡间小伙子的粗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
他有力气,年纪正轻。
可见他有当车夫的身体条件,健壮。
预设5:他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
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下,就站住了。
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车夫奋斗泪乱世悲凉歌课堂实录【教学重难点】1.梳理祥子的坎坷命运,感受祥子的前后变化。
2.以学生为主体,探讨形成祥子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学情分析】小说情节曲折,通俗易懂,但离学生所处时代和现实生活较为久远。
教师引导学生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对形成小说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深刻探讨,帮助学生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目的。
【课堂实录】一、导入同学们已经读过《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老舍先生在这部作品中给人物取名似乎颇有深意。
你们看,“祥”是指吉祥如意,但祥子的一生总是与“不祥”联系在一起;再比如,你们看二强子坚强不?小福子这一生和福气沾过边儿吗?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却安排一个截然相反的结局,老舍先生到底为何这么安排呢?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骆驼祥子》,看看这些人的命运,探讨老舍先生的良苦用心。
二、教学过程1.梳理情节,回顾祥子坎坷的命运。
师:首先让我们对照插图复述故事,一起来看看主人公祥子的人生故事。
(依次投影何大齐插图版《骆驼祥子》中的三幅插图,分别为祥子被乱兵抢劫,祥子被孙侦探敲诈,虎妞的葬礼。
)生1:第一张是祥子用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崭新的黄包车后,车却被溃败的逃兵抢走了,人也被抓走了。
生2:第二张是祥子积攒了卖骆驼和拉车的钱,都存在闷葫芦罐(瓦罐)里,结果受曹先生被特务跟踪的牵连,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孙侦探就是原来逃兵的排长。
师:这位同学很细致地说明了第二幅插图的隐含信息,很好。
生3:第三张图是虎妞的葬礼。
为了筹集葬礼的钱,祥子把虎妞为他买的车子卖了。
师:其实这三幅图以及幕后的故事就是我们常说的祥子的——(学生齐答)三起三落。
师:回顾祥子的前半生,我们发现,他以破产农民的身份入城务工,(板书:破产农民)努力工作,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但他的三次买车,都以失败告终。
大家一起来看看祥子在此过程中的变化,请大家用下面的句式做个小结。
《祥子向谁低了头》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祥子的特有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
2.结合人物心理,分析祥子的悲剧根源。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梳理《骆驼祥子》这本书,大家已经读了一个寒假了。
这本书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主要写了来自农村的祥子先后经历三次买车都失败了,最后失去做人的底线,彻底堕落了的故事。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以“祥子”为中心,感受这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来自乡间的小伙子,在社会发展的变幻中,如何被扭曲,以至彻底堕落的。
(二)根据动作探讨人物性格师:来大家回忆一下,这个乡村青年最习惯的动作是什么?生:我觉得是拉车。
生:拉车是他做的事情,不是动作。
生:我觉得是他喜欢蹲着。
生:我觉得他喜欢低头。
师:大家来找找他在什么情屏幕显示:1、过了马路,来到东便道上,贴着公园的红墙,祥子——还没忘了在乡间的习惯——蹲下了。
“你干吗来了?”——《骆驼祥子》第九章2、“这么冷的……”祥子的眼瞪得发了火。
“我告诉你别动,就别动!滚!”祥子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推门走出来。
雪已下了寸多厚,祥子低着头走。
处处洁白,只有他的身后留着些大黑脚印。
——《骆驼祥子》十一章3、长叹了一声,无可如何的把钱揣在怀里,然后他把铺盖和那几件衣服抱起来,去找小福子。
“这几件衣裳,你留着穿吧!把铺盖存在这一会儿,我先去找好车厂子,再来取。
”不敢看小福子,他低着头一气说完这些。
——《骆驼祥子》第二十章4、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
——《骆驼祥子》第二十四章生:我觉得祥子喜欢在出大事后低头,如知道虎妞怀孕,虎妞死等。
生:我觉得他丧失生活的希望的时候也喜欢低头。
师:可以说的更具体一点吗?生:我觉得祥子向虎妞低头,虎妞先是假怀孕缠上了祥子,然后结婚后过于强势,压迫祥子。
生:我觉得祥子向曹先生低头,因为曹先生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给了他很多帮助的人,所以在曹先生面前他也是低着头。
高中语文《骆驼祥子》教学实录(精选8篇)高中语文《骆驼祥子》教学实录(精选8篇)《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面对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多舛,老师在教学应如何抓住重点呢?以下是小编提供的一篇《骆驼祥子》的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骆驼祥子》教学实录篇1一、教学目标(一)了解上世纪初解放前老北京的社会背景,体会当时的人生百态,关心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命运。
(二)提高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朗读、赏析京味十足,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
二、教材分析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推荐书目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需要,节选小说第一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四章内容,即“三起三落”前的祥子和“三起三落”后的祥子,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认知人物变化,探寻变化原因。
三、阅读活动准备:(一)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小组重点阅读展示课题。
(二)利用课外时间,认真研读《骆驼祥子》,并且在书上,做标注,写评析。
(三)运用多种方式搜集有关《骆驼祥子》的资料。
(四)小组成员合作,确定新颖的、适合自己小组特色的方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同学们说)自行车,公交车,私家车等。
(老师说)好,那你们知道旧中国人们的出行的交通工具又是什么?(同学说)黄包车。
(老师说)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篇关于拉黄包车的人给大家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连名字都没有的保姆,有吃不饱穿不暖的车夫,有落魄的父亲,有用尽一生精力才造好一座新屋的老农民,还有一年四季颠沛奔波的乡村信客。
这些真实的小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人生百态。
它就是《骆驼祥子》。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像老舍先生这样平民出身的并不多。
他在老北京的大杂院中长大,从小就接触小商人、小手工业者、人力车夫、旧艺人、巡警等下层平民,熟悉他们的生活和心理。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从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整体的艺术框架,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难点第一阶段初读:重点应该是完成整本书的初次阅读,梳理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第二阶段细读:进一步了解祥子的个人经历并能去分析小说中祥子的人物形象,为后面的教师导读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导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研究祥子的命运轨迹,探讨祥子的命运悲剧,理解小说的深刻主题。
第四阶段个性化阅读:通过阅读任务的设计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方法略读(圈点勾画的批注阅读、资料助读)、精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师生共读)、活动助读(自由回读)教学过程一、阅读内容:《骆驼祥子》整本书二、推荐版本:人教版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由温儒敏、王本华先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阅读时间:8-12周四、阅读方法:四读法初读→细读→研读→回读第一阶段:初读阅读时间:寒假4周阅读策略:圈点勾画资料助读阅读任务:1.制定读书计划。
(见附件1)2.结合名著导读按计划完成第一阶段的自主阅读。
3.以祥子为核心人物,按照小说中人物的出场顺序绘制一张人物关系图。
(准备A4纸)4.根据每个章节的主要事件,给各章节拟写小标题。
对祥子人生奋斗历程影响最大的故事情节有哪些?(见附件2)5.活动安排:利用阅读课对任务3、4进行分组展示,并对优秀作品进行收集展示。
第二阶段:细读阅读时间:2周阅读策略:任务助推批注细读阅读任务:1.细读各章节内容,填写祥子个人简历。
新课标(2024年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考点练习(一)本文主要内容是《骆驼祥子》的考点练习,包含阅读理解、句子理解与赏析、人物形象分析三大板块,旨在深化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精心设计的问题和分析,覆盖小说的核心主题和人物心理,助力学生深入掌握考试要点。
无论是老师备课,家长辅导,学生备考,这份文档都是您不可或缺的资源。
一、阅读理解题(共10题)1.阅读下面文字,分析祥子为什么会产生“像是个梦,梦里还有梦”的感受?2.结合全文,分析“那辆车是他的骨头、他的肉,是他的命”一句中的“命”字含义。
3.结合祥子三次买车的经历,谈谈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变化过程。
4.老舍在小说开头描述了祥子对拉车职业的认同,这对理解祥子一生的追求有何帮助?5.小说中祥子对小福子产生了情感依恋,这一情节对推动祥子命运的悲剧性结局有何作用?6.祥子在小说中的结局是什么?这个结局揭示了怎样的社会主题?7.老舍对“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的性格如何刻画?这种性格在祥子命运中扮演了什么角色?8.分析小说中的虎妞形象,她在祥子一生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她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9.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小福子这一人物的悲剧性特征,她的命运对祥子产生了什么影响?10.小说以“骆驼祥子”为题,象征意味是什么?如何理解骆驼在祥子身上的象征意义?二、句子理解与赏析题(共10题)11.请分析“他像一根草,没人疼,没人爱”一句的含义,这里“草”喻指什么?12.赏析“自己没了影子,就不算一个人”一句,祥子“影子”的消失表达了他的怎样的心理状态?13.解释“只关心眼前利益,目光短浅”这句话是如何表现祥子的性格的。
14.如何理解“像是个梦,梦里还有梦”一句在小说中的作用?15.“自己没了影子,就不算一个人”一句对表现小说的主题有何作用?16.分析“他像是一个被掏空了的人,外面还有皮,里面已经什么都没有”一句的内涵。
17.赏析“祥子不怕死,他怕的是失去自己的车”一句,这句表现了祥子的什么心理?18.请结合情节分析“祥子的挣扎像是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一句,这句如何刻画祥子的处境?19.分析“那辆车是他的骨头、他的肉,是他的命”一句,老舍在此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祥子怎样的感情?20.分析“他似乎成了一个行尸走肉般的人”,这里“行尸走肉”有什么含义?在祥子身上意味着什么?三、人物形象分析题(共10题)21.祥子从最初的自尊自强到最终的自暴自弃,这一性格变化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每个阶段的转折点是什么?22.结合全文,分析祥子对虎妞的情感态度有何变化?23.祥子对车的执着在小说中有哪些表现?这种执着是怎样一步步被毁灭的?24.小福子是祥子心中的一线希望,她的出现对祥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5.小说中的刘四爷象征了怎样的社会势力?分析他在祥子生活中的作用。
《骆驼祥子》导读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紧紧围绕“是谁让祥子一步一步走向堕落,变成个人主义末路鬼”的主题设计教学思路。
《骆驼祥子》的主题探究课已经有很多经典的课例,本人希求另辟蹊径,以“施虐与被施虐者”二元对立的话题切入,审视祥子的心灵世界,感知他的苦与悲。
本堂课,由祥子的画像作为开端,将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出来,同时设想祥子的理想画像。
当现实画像与理想画像产生距离冲突的时候,那股饱含着“不公、压迫、被虐、自虐、反向施虐”的张力无限放大。
我们既欣赏祥子,又同情祥子、可怜祥子,最后痛恨祥子的自甘堕落。
课堂循序渐进,学生自然感同身受,教学目标也逐渐浮出水面。
二、课堂实录(一)课程导入《骆驼祥子》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经典著作,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让人又爱、又可怜、又憎恨,多重阅读情感的交织,让我们对祥子的认识越发深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祥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他的悲苦与狭隘。
(二)祥子的画像1.同学们,当你读完老舍写的《骆驼祥子》,你眼中的祥子是什么样?(从容貌、体格、品质、生活状态等方面去谈)生1:我个人认为祥子青年的时候,是个很有体格的男子,肌肉特别强壮的那种,然后脸很黑。
因为长期在暴风雨中暴晒,他可能又有点瘦弱,因为长期营养不良。
生2:我认为他是一个沉默木讷、做事老实的人,有很多人喜欢他。
可是,后面他变得堕落了。
生3:祥子坚韧中带着一丝懦弱。
他热爱生活,但是梦想破灭后,就变成了英雄主义的末路鬼了。
老师:纠正一下,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注意准确的表达。
同学们,回顾三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发现他们对祥子的人生不自觉地划分了不同的阶段。
老师: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三幅画像,看看能发现什么玄妙之处?2.PPT呈现三幅画像,由作者讲述出于什么考虑会这样画祥子?老师:播放第一张画像,询问作者为何把祥子画成这个样子?生1:因为他刚进入社会的时候,我觉得他有那种年轻人的奋发向上,眼里有光,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我就把他的眼睛画的比较炯炯有神。
拿什么拯救你,祥子——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作者怀着深深的同情描写了从农村流亡到城市的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祥子从“朴实、勤劳、体面、要强、正直”的青年变成“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除了文本中塑造的自身性格局限外还有社会原因,评论家赵园指出“恶魔般的社会环境……残酷地、一点一点地剥掉祥子的农民美德,将他的性格扭曲……”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帮助理解学生理解社会制度对人影响,本教学案例尝试从逆向思维角度来进行思考,创设情境,设置两个“假如”问题贯通课堂。
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2022新课标明确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在本节阅读课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信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设计富有思考、探究特点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散思维,自由表达,开拓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文本解读《骆驼祥子》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推荐阅读书目,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性作品。
小说以祥子为主人公,描写了他三起三落最终堕落的悲惨遭遇,塑造了围绕在祥子周围的各种人物,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遭遇十分凄惨的老马小马、诈骗祥子的孙侦探,还有围绕在祥子周围的各种人物。
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也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貌的世态图。
主人公祥子的不幸遭遇引人同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祥子遭遇如此不幸,祥子又为何由一个勤劳朴实、体面要强、善良正直的车夫沦落为懒惰狡猾、自甘堕落的人呢?为此,本节课,尝试引导同学们找出根源。
二、学情分析名著《骆驼祥子》的阅读已经接近尾声,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整书的故事情节。
然而部分学生阅读兴致不高,敷衍式完成任务,对问题的思考也浮于表层,引导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致,初步形成有透过现象看问题本质的能力是本节课设计的导向。
三、教学目标1.梳理情节,重温祥子买车过程的三起三落;2.借用互联网、多媒体平台,创设语境,引导学生认识祥子不幸遭遇的根源;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热爱当下生活的高尚情趣。
部编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七年级》教学实录3一、选择题1.“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在我心中转来转去。
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A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以上这段文字中A是_____________。
“到自由通行的海了”这句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_____________。
之后他们相继经历了两个险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先后买了三辆车,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
B.刘四爷变卖了人和车厂的车外出享福,虎妞继承车厂的计划落空,只好向二强子买了一辆旧车给祥子拉。
虎妞难产死后祥子只好卖车安葬虎妞。
C.当祥子遇见了忙碌一生却依然穷困潦倒的“老马”后,他对前途感到了失望,但最终使他彻底走向堕落的却是得知了小福子的死讯。
D.《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3.《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和曹太太对祥子怎样?()A.很和气B.很粗鲁C.常骂祥子D.常打祥子4.《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几匹骆驼?()A.二匹B.三匹C.四匹D.五匹5.下列对名著《骆驼祥子》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这部作品描写了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最终堕落到生活谷底的故事。
C.这部作品中的虎妞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
D.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6.《骆驼祥子》中祥子的“骆驼祥子”的外号是在什么时候起的?()A.祥子卖了骆驼之后B.祥子偷骆驼之前7.在《骆驼祥子》一书中,下面这一段文字中的A是()听到这个报告,A更火啦。
一个人力车夫的心酸往事——《骆驼祥子》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导读》教学实录 02 湛江谭晓明【教师】上课!【学生】起立。
【教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教师】6班的同学,请坐。
《第一现场》视频激趣导入【教师】大家有没有觉得这声音、画面很熟悉?【学生】有。
【教师】有,是的。
这是我们深圳卫视《第一现场》栏目的片头,特别熟悉。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工问题成为了国家、百姓特别关注的话题。
千千万万的农民怀揣着梦想挤进城市,成为了社会的底层者。
大家好!我是《第一现场》的记者谭晓明。
今天请跟随我的步伐,我们一起走进20世纪20年代末的北平,共同关注“农民工城市生存之系列报道”。
经过多次的调查,我把采访的对象锁定为“祥子”,但调查发现,祥子现有的户籍信息很不完整,同时我也想对祥子的能力进行评估,看看祥子有没有可能实现他的梦想。
走进现场,初识祥子好!下面我们来——“走进现场,初识祥子”。
请大家翻开名著第一章,快速阅读《骆驼祥子》第一章1-10页,筛选信息,完成下面2个问题(时间:6分钟)。
1.祥子的户籍信息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业、梦想;2.祥子有无实现梦想的可能,为什么?(在找到的相关内容旁贴上便利贴,并做批注。
交流时请说明:第几页第几段。
)(学生阅读,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教师】好了,时间到。
我发现我们有些同学任务完成得非常快。
在这里收集了两位同学所完成的的户籍卡,现通过投影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邓可欣同学的。
我们来看一下,姓名:祥子;性别:男;出生年月:没有;职业:车夫;梦想:买到自己的车。
邓可欣同学完成得不错。
我们再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学向南玥完成的户籍卡:姓名:祥子;性别:男;出生年月:无;梦想:无。
我发现,两位同学都没有找到祥子的出生年月,名著有没有说明?【学生】没有。
【教师】没有,对。
那么我们就写“无”或“不详”。
那他的梦想是什么?我看到向南玥同学犹豫了一下,没写。
部编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实录8名著复习一、选择题1.根据《骆驼祥子》内容填空《骆驼祥子》讲述的是北平城里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洋车自己养活自己。
可是他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的第一辆车被匪兵夺走;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准备买第二辆新车攒的钱又被孙侦探洗劫了;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第三辆车。
梦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
使祥子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毁灭的一件事是①______(不超过20字)从此,诚实可爱的祥子变成了②______(至少两个形容词)的行尸走肉。
2.名著《骆驼祥子》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塑造了一群像祥子一样处在城市底层的“小人物”形象。
请根据下面具有特征性的文字,写出小说中人物的姓名。
A.她的气派很老到,绝不像个新出嫁的女子,正像虎妞那样永远没有过少女的腼腆与温柔。
她烫着头,穿着高跟鞋,衣服裁得正好能帮忙她扭得有棱有角。
(________)B.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
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________)C.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________)3.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样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
A.祥子成亲 B.雨中拉车 C.买羊肉包 D.大兵抢车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4.《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________的代表作。
小说中描写了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祥子的最大梦想不过是___________。
小说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________。
5._______是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课堂实录|〔<骆驼祥子>导读〕课堂实录执教:陈哲例谈遇见师:上课!生齐:起立。
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有一句话说:人生最美,莫过于遇见。
比方遇见一处美丽的风景,比方老师今天在这堂课上遇见大家,亦或是在学习的旅途中遇见一本书。
那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的记忆中,曾经遇见过哪本书呢?你对这本书的印象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
生1:我遇见过〔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具有探险性,里面情节也非常危险,主人公也非常有趣味。
师:这位同学说了危险和有趣味性。
只有真正阅读了,才能有这些感受,带给他这些新的词语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你遇见过哪些书?这位同桌,请你说一说。
生2:高尔基的〔童年〕。
这本书讲述了高尔基的童年——他的童年是很凄惨的,阐述了对俄国沙皇时期黑暗总揽的批判。
师:你还讲到了这本书中的社会背景,只有阅读过了才能给你带来这么多深刻体会是不是?阅读能拓展我们的知识面。
或许,有同学和我一样,对我们这学期共同阅读的〔骆驼祥子〕有着深刻印象。
有没有?生:有。
师:今天啊,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来重新走进〔骆驼祥子〕,重新遇见〔骆驼祥子〕。
看看在今天的相遇过程当中,我们又能重新读出些什么。
〔板书遇见〔骆驼祥子〕〕02遇见祥子师:首先,同学们,我们在这本书中遇见了谁?生齐:祥子。
师:那祥子又遇见了谁?发生了哪些事情,你读完这些情节之后有怎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回忆书中情节,举手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3:祥子花了三年买到车后,不久就连人带车被大兵掳了去,然后车就没了。
师:首先花了很大的力气买了一辆车,但被大兵连人带车一起拉走了。
那么读完这个情节你有怎样的感受?生3:同情他。
师:那他买到车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3:愉快。
师:好,请坐。
老师看到这位女生脸上充满愉快的表情,请你说一个。
书中你遇到的有关祥子的情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生4:遇到虎妞。
感觉祥子很可怜。
生5:书中我遇到的印象最深的情节是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前言:受着快餐文化的冲击,学生又处于青春萌动期,名著不被初中学生重视。
学生更愿意看唯美、煽情、童话般的言情小说或者看偶像派的青春小说,再或者是看娱乐杂志、笑话、故事书等,也有专注于升学的,首选是作文素材或考场满分作文等。
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看名著,他们也知道名著内涵丰富,但觉得太长,主题也较复杂而深奥,大多都打上了写作时代的烙印,跟自己的生活比较远。
而作为一个老师,我深知读名著对学生的文学素养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耐得住岁月的考验。
基于此,我以中考有名著阅读题为突破口,让学生相对重视,趁热打铁组织他们阅读“中学生必读名著书目”(每周一节堂上阅读、周末作业大多是读书并做读书笔记或摘抄),当然还通过小组合作做读书卡片、手抄报、PPT等方式促进有效阅读,读完一本书后开展一次全班范围内的读书交流活动,由做得好的小组上台组织。
接下来是其中一次活动的设计与总结。
《名著共赏,采撷芬芳》——《骆驼祥子》读书交流活动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加强合作交流,促进班级形成浓厚的阅读名著氛围;(重点)2、学会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角度品读名著,促进高效阅读;(难点)3、交流读书成果,总结读书方法;二、活动过程师导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但是,读书一定要有选择,毕竟我们的时间有限,读好书就能事半功倍,而名著是时间淘洗后沉淀下来的经典,价值深厚,我们不应错过。
上初中来我们也组织大家读了不少名著,先来个小小检测吧!准备好了!(看课件)师:大家平时就可以通过这种出题的形式互相考一考,轻松的记住一些细节,也增强了彼此的交流。
今天我们就最近大家阅读的《骆驼祥子》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请大家拿出书本与导读案。
先明确活动目标,做事情有了方向,也才有效率。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第一个目标我们已经完成一半,每个组都有不同形式的成果,读书卡片、手抄报和课件,朱柳萦、陈心怡、潘俊婷组的我们已经张贴在后边黑板上供大家借鉴学习,而今天大家要在每组负责人的组织下做全班交流,都可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