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
- 格式:ppt
- 大小:4.47 MB
- 文档页数:48
课题1 空气一、空气的组成1.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反应原理实验一:汞+氧气氧化汞(银白色)(红色)实验二:氧化汞汞+氧气(红色)(银白色)(2)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
5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知识拓展实验成功的关键(1)红磷要足量:若红磷不足,氧气不能耗尽,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2)装置不能漏气: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3)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并塞紧塞子:伸入过慢会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高。
(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过早打开止水夹会使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偏高,压强偏大,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3.空气的组成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知识拓展(1)洁净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净化后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洁净的空气、新鲜的空气等都是混合物。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依据是看该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
(3)状态不是区别的标准,如冰水共存物是一种物质两种状态,所以不是混合物。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氧气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
氧气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如下:(1)能供给呼吸,如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等。
(2)能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宇宙航行等。
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①连接装置;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后,把集气瓶剩余容积五等分;④用弹簧夹夹
紧胶皮管;⑤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⑥燃烧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并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冷却到室温并打开弹簧夹后,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方法常见装置方法常见装置
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或容器内水的体积破底集气瓶内水
面上升,
的体积约占其内
空气总体积的
测密
闭容
器内
气体
体积
的减
少量
白磷燃烧,
(燃烧放热,气体膨胀,推动
活塞先向右侧移动)
活塞向左侧移至大约刻度
红磷燃烧,
室温后,
夹,
气瓶,
内空气体积的
铜粉变黑,
动,
约为气体总体积的
实验室应交替推动注射器活
塞,使氧气与细铜丝充分反
应,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细铜丝空气
后,将气体推入一个注射器
内,根据刻度读出体积。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重点难点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活离不了。
(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二、实验导学探究原理空气如此重要,它的成分有哪些?是怎样发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二百多年前,一起看看科学家们当年是如何工作的,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多媒体展示)人类认识空气的历程[板书]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现在我们能否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呢?【课前提供的信息】【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根据提供的内容设计了实验方案,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演示实验】2-1【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三、归纳总结形成概念板书设计课题 1 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拉瓦锡与空气成分的发现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实验原理②实验现象③实验结论3.空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