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对讲系统信号覆盖的设计依据及原则
- 格式:docx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无线对讲机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方案设计无线对讲机覆盖系统是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的无线对讲机通信网络,这项技术的应用已经涵盖了各行各业,如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航空航天、能源电力、教育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就无线对讲机覆盖系统的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无线对讲机覆盖系统前,首先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覆盖范围: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的大小和形状要求,确定覆盖范围。
2.通信质量:根据使用人员对通信质量的要求,确定信号传输范围及强度。
3.部署要求:根据实际场地环境,确定系统设备的摆放位置和数量。
4.功能需求: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确定系统所需功能,如群组通话、单呼、语音提示等。
二、系统设计1.系统拓扑结构设计根据实际场景需求,可以采用星型、扇形、环形、蜂窝状等多种拓扑结构。
通过无线对讲机与中央控制台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信息传递和数据交互。
根据需求确定各个辐射点及接收点的位置,并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信号覆盖。
2.基站设备选型与部署基站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场景需求和预算来确定。
在选择无线对讲机时,需要考虑信号传输范围、防水性能、电池续航时间、耐用性等因素。
在部署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和地理环境确定每个基站设备的位置,以确保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
3.信道规划与频率管理在建设无线对讲机覆盖系统时,需要对频率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
根据通信质量要求和使用密度,采取合适的信道划分方案,以避免频率干扰和信道冲突。
在进行频率管理时,应与相关机构进行协调,遵守国家的频率管理规定。
4.硬件设备选购和配置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选购合适的硬件设备。
包括无线对讲机、中继站、基站、天线、配件等。
根据系统设计中需要覆盖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配置,以保证信号覆盖范围。
5.系统集成与测试在进行无线对讲机覆盖系统工程时,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
首先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连接,然后进行设备调试和配置,确保各个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无线对讲覆盖系统工程方案说明一、系统概述信息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无线通信在世界范围内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应用日益广泛。
用户要求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能和任何人利用无线通信交换任何信息。
这就产生了一项新的需求---无线信号室内覆盖系统。
无线信号室内覆盖系统作为移动通信的设备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系统主要用来解决大型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通过覆盖使信号在有关空间区域内有效,使客户不在受建筑物空间和屏蔽束缚,实现在有效域内的工作协调和指挥调度需求。
由于建筑原因(多为大型建筑物,钢筋水泥结构屏蔽较严重),特别是一些大型地下建筑(地下1-4层),往往是覆盖盲区,因此,如何解决好室内无线覆盖,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网络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一个焦点。
室内无线覆盖问题从广义上来讲,不仅仅是对室内盲区的改善,同时也应包括对室内无线通信质量、网络质量、系统容量的改善。
室内无线对讲通信对大楼物业管理的高效率带来可能;也是业主和保安管理大楼最简洁和方便的一种通信工具。
室内无线对讲通信的改善,对于业主提高大楼(建筑)形象、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办事效率和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完美的服务具有很大意义。
无线对讲系统的无线对讲信号有效覆盖区域为地下及地上建筑,以确保无线对讲系统通信之清晰、流畅。
保障业主内部管理、物业使用和维护,以及保安、消防、紧急通信之要求等,使其内部管理、维护以及保安、消防人员之间方便、快捷地保持联系、通讯。
二、需求分析*****位于上海****路****号(滨江区域),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
涵盖江景豪宅、国际知名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公寓、主题商业等物业类型,共同构成浦江黄金岸线上耀眼的城市综合体。
本项目由于面积较大,在今后入驻的客户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多,所以安全保卫工作和供电、电梯、消防工程保障工作的落实反应速度要求较高。
应付突发性事件的处理,都离不开快速反应的无线电对讲调度联系。
对讲无线覆盖工程方案一、无线覆盖工程设计原则1.需求调研:在进行无线覆盖工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工程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覆盖区域的大小、形状和地形地貌特点;使用场景的特殊要求,例如特定楼层、地下室或封闭式场所的覆盖需求;用户数量和通信数据量的估算;业务类型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等。
2. 基础设施评估:进行无线覆盖工程设计时,需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评估。
如果已有通信基站、室分系统等基础设施,需评估其覆盖范围、信号强度、干扰情况等因素;如果是新建项目,需评估可供利用的通信基站、电源、传输线路等设施。
3. 技术方案选择:根据需求调研和基础设施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比如,针对需要覆盖的场景和业务需求,选择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室内小微基站系统、覆盖扩展系统等技术方案。
4. 设备选型:根据技术方案确定所需的设备,包括信号发射设备、接收设备、室内天线等设备。
需考虑设备的性能指标、相容性、可靠性、兼容性等因素。
5. 合规性考虑:设计无线覆盖工程时,需考虑各种技术、设备的合规性。
包括对国家通信管理规定、无线电频率使用规划、环境保护、辐射安全等方面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二、无线覆盖工程技术要点1. 信号传播特性:了解信号在不同环境下的传播特性,包括自由空间传播、绕射、反射、折射、多径效应、衰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位置,优化覆盖效果。
2. 干扰与防护:评估现有的无线网络和其他电磁设备对无线覆盖工程的干扰情况,采取合适的干扰抑制措施,确保通信质量。
3. 覆盖规划:根据需求和环境特点,进行合理的覆盖规划,确定覆盖区域的边界和覆盖角度,确保覆盖完整性和一致性。
4. 网络优化:在实际覆盖工程中,需要在设计完成后进行网络优化。
通过调整天线方向、增减设备功率、优化覆盖范围等措施,提高网络的覆盖效果和容量。
5. 系统集成:无线覆盖工程通常需要多种设备和技术的集成应用,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兼容性、连接方式和协议,确保整个系统能够协调工作。
无线对讲系统方案一、功能要求1.实时通信:无线对讲系统应能够提供实时的语音通信,能够满足实时指挥和调度的需求。
2.语音质量:无线对讲系统的语音质量应该清晰、稳定,避免噪声和截断现象。
3.多用户支持:无线对讲系统应支持多用户同时通话,并具备灵活的通话组成员管理机制。
4.广域覆盖:无线对讲系统应具备较大的通信覆盖范围,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5.安全保密:无线对讲系统应具备安全保密的机制,确保通信内容不被窃听和篡改。
二、技术原理1.调幅调制: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利用调幅调制技术将语音信息调制到载频上进行传输。
2.频率分配和信道管理:通过频率分配和信道管理机制,合理利用无线频谱资源,确保通话质量。
3.数据传输编码解码:对传输的数字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压缩和解码处理,以提高传输效率和语音质量。
4.信号传输: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设备,将编码后的语音信号传输到接收设备。
三、部署方案1.硬件设备-对讲终端:提供语音输入、输出功能,可由手持对讲机、车载对讲机等组成。
-基站:提供信号传输和处理功能,负责接收和发射对讲信号。
-无线网络设备: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包括无线AP、中继器等。
-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保证通信的稳定和覆盖范围。
2.网络结构-无线对讲系统可以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或者混合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由基站和多个对讲终端组成,信号通过基站中继到其他对讲终端;混合结构则是在星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讲终端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
-确定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合适的天线和信号中继设备位置。
3.系统架构-确定通话组成员以及通话组的设置,根据实际需求分配不同的对讲终端到不同的通话组中。
-配置通话组的权限,确定哪些用户可以发起通话、哪些用户可以监听等。
-确定通信加密机制,对对讲信号进行加密保密,防止信息泄露。
-设定信道管理机制,避免频谱资源的冲突,确保通信质量。
在部署无线对讲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及可用资源来对系统进行设计和配置。
MOTO数字常规无线对讲系统覆盖方案一想起MOTO数字常规无线对讲系统,我就想起了那些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工人,他们需要稳定的通信设备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无线对讲系统覆盖方案呢?我就用我那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我们得明确一下覆盖范围。
这次方案的目标是覆盖整个工地,包括办公区、施工区、仓储区等。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布置基站和天线,确保信号稳定、覆盖全面。
1.基站选址基站位置应尽量靠近覆盖区域的中心,以减小信号衰减;基站周围不能有高大建筑物遮挡,以免影响信号传播;基站附近应有稳定的电源供应,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将基站安装在工地中心位置的一座高楼顶上,这样可以保证信号覆盖到整个工地。
2.天线布局天线高度要足够,以覆盖整个工地;天线方向要调整好,避免信号盲区;天线间距要适当,以免相互干扰。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信号覆盖无死角。
3.信号增强安装信号放大器,提高信号强度;使用分布式天线系统,将信号均匀分布到整个工地;增加基站数量,缩小覆盖范围,提高信号质量。
4.通信设备选型设备性能:选择具有良好性能的设备,确保通信质量;设备品牌:选择知名品牌,保证售后服务;设备价格:合理控制成本,避免过度投资。
5.系统调试与优化检查基站和天线是否正常工作;调整天线方向和间距,消除信号盲区;监测信号强度和通信质量,必要时进行调整;对用户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无线对讲设备。
6.后期维护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调整天线,保持信号覆盖效果;更新软件和硬件,提高系统性能;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覆盖整个工地的MOTO数字常规无线对讲系统,实施起来可得注意几个关键点,免得后期出现麻烦。
是基站选址,得找个信号能均匀发散的地方,别让信号死角成了大问题。
1.注意事项:基站位置选择要避开信号干扰源,比如高压线、大型金属结构等。
无线对讲系统原理与安装要求无线对讲系统是现在企事业单位管理中重要的信息传输系统,其原理就是建立局域网络,在此网络中实现多条信号传输,让沟通变得快捷有效,从而节省人力资源,那么,对于无线对讲系统来说,其具体的安装有哪些要求呢?一、无线对讲系统原理1、发射部分: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2、接收部分: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从天线输入的信号经过收发转换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进行射频放大,在经过带通滤波器,进入一混频,将来自射频的放大信号与来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第一本振信号在第一混频器处混频并生成第一中频信号,第一中频信号通过晶体滤波器进一步消除邻道的杂波信号。
滤波后的第一中频信号进入中频处理芯片,与第二本振信号再次混频生成第二中频信号,第二中频信号通过一个陶瓷滤波器滤除无用杂散信号后,被放大和鉴频,产生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带通滤波器、去加重等电路,进入音量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驱动扬声器,得到人们所需的信息。
3、调制信号及调制电路:人的话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音频的电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电路、预加重电路及带通滤波器进入压控振荡器直接进行调制。
4、信令处理:CPU产生CTCSS/DTCSS信号经过放大调整,进入压控振荡器进行调制。
接收鉴频后得到的低频信号,一部分经过放大和亚音频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整形,进入CPU,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其结果控制音频功放和扬声器的输出。
即如果与预置值相同,则打开扬声器,若不同,则关闭扬声器。
二、无线对讲系统安装要求机房安装一般要求1、室内温度:机房应该安装空调,保持机房温度为18℃—24℃。
2、环境湿度:保持在30%~55%。
3、防尘要求:机房建设与日常维护应有防尘要求。
4、机房防水:机房的建设中必须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漏雨以及其它进水现象。
无线对讲系统设计规范要求范本1.系统概述1.1以提供建筑中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检查、维护方便、快捷地保持通讯联系和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多系统间通信的需求。
1.2在覆盖建筑的公共区域范围基础下,厂区内所有生产厂房内、运输通道和走廊、调度指挥中心,同时保安部所涉及的所有保安区域范围均获信号覆盖以确保无盲点。
1.3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建议本项目采用400MHz中继无线对讲系统以符合长距离通信和室内信号穿透的要求,但仍需要以建设当地无线电管理局对频率的规划为前提。
1.4无线中继设备及合路平台须装设于通风良好或空调的弱电机房,设备须设于独立金属柜体和保持适当分隔以确保最佳的工作状态;1.5整体系统须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招标图纸所示无线对讲系统分布仅供参考,承包人须根据现场实测的电场分布情况提供足够的天线、有关之设备及配件以确保本系统可覆盖所需的范围。
承包人须顾及到大楼的结构有可能会妨碍信号的传送。
➢天线的位置、数量和输出功率须合理设计,以确保使用合理数量的天线,保证较小的天线端口输出功率,达到良好的覆盖效果,室内天线的输出功率须小于15dB,接收信号信噪比大于20dB,以避免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以符合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综合考虑天线的数量、位置和输出功率,以及所需覆盖的范围,确保信号的均匀分布,要求酒建筑内所有区域可测得的对讲机信号电平强度不低于-85dBm;➢在覆盖室内基础上并包括建筑所辖区域内移动台呼出和接听正常,建筑室外区域可测得的对讲机信号电平强度不低于-95dBm,若有独立建筑,需要考虑建筑内部信号覆盖。
1.6本系统如遇停电等意外情况发生,须保证通讯畅通,中继台需要配置不间断电源,停电时自动切换至后备电源供电,来电时自动恢复充电,至少保证两个小时的备用电力。
1.7防干扰:本系统须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时避免建筑强电设备对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1.8设计中需考虑到无线对讲系统不可对本项目弱电系统、其它通信和网络系统产生任何影响。
无线对讲系统设计规要求本1.系统概述1.1本项目需设计一套6信道(12个时隙)数字无线对讲系统,整个项目围覆盖率98%以上,以提供建筑中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检查、维护方便、快捷地保持通讯联系和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多系统间通信的需求。
1.2在覆盖建筑的公共区域围基础下,酒店的所有机电房设备房、供配电机房、弱电机房、电梯机房等,同时保安部所涉及的所有保安区域围均获信号覆盖以确保无盲点。
1.3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且部结构复杂,建议本项目采用400MHz中继无线对讲系统以符合长距离通信和室信号穿透的要求,但仍需要以建设当地无线电管理局对频率的规划为前提。
1.4无线中继设备及合路平台须装设于通风良好或空调的弱电机房,设备须设于独立金属柜体和保持适当分隔以确保最佳的工作状态;1.5整体系统须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招标图纸所示无线对讲系统分布仅供参考,承包人须根据现场实测的电场分布情况提供足够的天线、有关之设备及配件以确保本系统可覆盖所需的围。
承包人须顾及到大楼的结构有可能会妨碍信号的传送。
➢天线的位置、数量和输出功率须合理设计,以确保使用合理数量的天线,保证较小的天线端口输出功率,达到良好的覆盖效果,室天线的输出功率须小于15dB,接收信号信噪比大于20dB,以避免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以符合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综合考虑天线的数量、位置和输出功率,以及所需覆盖的围,确保信号的均匀分布,要求酒建筑所有区域可测得的对讲机信号电平强度不低于-85dBm;➢在覆盖室基础上并包括建筑所辖区域移动台呼出和接听正常,建筑室外区域可测得的对讲机信号电平强度不低于-95dBm,若有独立建筑,需要考虑建筑部信号覆盖。
1.6本系统如遇停电等意外情况发生,须保证通讯畅通,中继台需要配置不间断电源,停电时自动切换至后备电源供电,来电时自动恢复充电,至少保证两个小时的备用电力。
1.7防干扰:本系统须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时避免建筑强电设备对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无线对讲系统设计方案引言无线对讲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通信的技术工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语音对话。
在今天高度便捷和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无线对讲系统成为了许多行业和机构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
本文将提出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对讲系统设计方案,以满足各种行业和机构的通信需求。
一、系统设计目标在设计无线对讲系统时,需要明确相关的设计目标,以确保系统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以下是设计无线对讲系统的主要目标:1. 实时通信能力:系统应具备实时的语音通信能力,能够确保用户在任何时刻都能够进行高质量的对讲。
2. 覆盖范围:系统应具备足够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用户在大范围内的通信需求。
3. 语音质量: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语音质量,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提供清晰的语音通信。
4. 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的扩展和适应。
5. 安全性: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够确保通信内容不被未授权的人员获取。
二、硬件组件设计无线对讲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设计无线对讲系统所需的主要硬件组件:1. 主控制台:主控制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无线对讲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它应具备良好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2. 无线对讲设备:无线对讲设备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负责接收和发送语音信号。
它应具备良好的接收和传输能力,以保证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无线基站:无线基站是系统中的中继节点,负责无线信号的转发和扩大覆盖范围。
它应具备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和稳定性。
4. 电源系统:无线对讲系统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源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备份能力,以应对突发的停电情况。
三、系统架构设计无线对讲系统时,需要合理的系统架构,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设计无线对讲系统的常见架构:1. 集中式架构:集中式架构是最常见的无线对讲系统架构之一,所有的无线对讲设备都连接到一个中心控制台上。
中心控制台负责管理和控制整个系统。
对讲机信号覆盖方案1.引言对讲机是一种用于短距离通信的无线设备,常用于救援、建筑工地等需要实时沟通的场合。
为了保证对讲机的正常使用,确保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对讲机信号覆盖方案,以满足不同场合对信号覆盖的需求。
2.问题描述在一些复杂的环境中,如建筑工地、山区、地下室等,对讲机信号容易受到阻挡和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无法通信。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对讲机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3.解决方案3.1 使用高功率对讲机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高功率的对讲机设备。
相比于传统低功率设备,高功率对讲机具有更大的输出功率,能够穿透障碍物,扩大信号覆盖范围。
使用高功率对讲机可以有效解决信号覆盖范围受限的问题。
3.2 建立信号中继站在信号覆盖范围较大或信号受阻的区域,可以考虑建立信号中继站。
信号中继站位于信号覆盖范围的边缘或障碍物后方,通过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发射,以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
信号中继站可以提供更远距离、更稳定的信号覆盖。
3.3 预先规划信号覆盖区域要保证对讲机信号的覆盖范围,需要提前规划信号覆盖区域。
通过在关键位置设置信号采集设备,可以收集到不同区域的信号强度和质量数据。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进行信号覆盖的预测和优化,确保信号在整个区域内的覆盖稳定。
3.4 使用天线增益器天线是对讲机信号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使用天线增益器,可以增加对讲机信号的传播距离和强度。
在信号覆盖范围较大或信号受限的区域,使用天线增益器可以提高信号的穿透能力和覆盖范围,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3.5 优化信道选择对讲机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还与所选择的信道有关。
一些信道由于受到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因此,通过对不同信道进行测试和评估,可以选择最适合的信道,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4.结论对讲机信号覆盖是确保对讲机正常通信的重要因素。
通过使用高功率对讲机、建立信号中继站、预先规划信号覆盖区域、使用天线增益器以及优化信道选择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讲机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对讲机信号覆盖方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无线对讲信号覆盖通讯工程报价陕西保诚工贸有限公司一、系统概述:无线对讲机系统以其特有的实时效果,在管理、保安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已被世界各地的铁路、警察、物业、酒店管理、港口码头、娱乐场所、体育场馆、银行、工厂等广泛使用,并已成为现代化安全管理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
二、设计思想及依据:1、先进性原则:系统整体上从资源配置(包括硬件设备,技术手段)到功能用途等均要有一定的领先水准。
2、可靠性原则:系统的各项资源包括硬件设备等的可靠性要有一定的高标准,工作稳定,易于维护;在出现硬件故障时,要有可靠的备用手段。
3、技术成熟性原则:系统应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使之建成后就能投入实际使用,达到设计的使用效果。
4、可扩展原则:系统总体架构合理,设计容量适度,并且要有可扩展性,在保护原来投资的前提下可增加资源扩容,包括通信覆盖及距离的增加。
三、信道及信号覆盖要求要求有三个独立的信道进行工作,信号覆盖地下室一、二层,以及地上部分和各楼层之间。
根据以上要求,特制定以下系统方案:根据贵处要求,我们拟选择以下方案:采用常规中转台工作模式,其具有设备简单、无人值守、工作稳定可靠等的优点。
整个通讯网为400MHZ无线通信系统。
根据用户的要求,我们拟建伍KENWOOD TKR850作为中转台,可增加手持机的通信范围和能力,快速、简便、经济地解决特殊的覆盖范围的问题,它为建立满足多种频段与功率等级要求的转发器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安装方便,结实耐用,在任何苛刻环境下均可体现优越性能。
可适用于多种场合。
该方案能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人员可以在覆盖范围内进行呼叫通话,不需专人值班,无需传话,直接对讲。
新增两台中继台,分别负责两个信道的独立工作,天馈系统选用400M全向高增益天线,保障信号强度,天线安装位置在大楼顶部,保障室外信号的覆盖。
数字双向无线通讯系统室内信号覆盖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无线对讲数字系统 (2)第一节MOTOTRBO数字技术简介 (2)第二节MOTOTRBO性能介绍 (10)第三节数字系统功能 (14)第二章数字双向无线通信中继系统设计 (20)第一节数字双向通讯系统覆盖的设计依据及原则 (20)设计内容 (22)数字系统设备的选用、原理简介、电气性能 (23)第一节系统设备介绍 (23)第二节有关设备电气性能 (29)第三章数字中继系统安装说明 (30)第一节室内系统说明 (30)第二节设备安装说明 (30)第一章无线对讲数字系统第一节MOTOTRBO数字技术简介随着都市社会的文明发展,人们对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生活与办公区域的物业管理上,安全防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满足社会要求,快捷安全及时有效的通讯工具已成为安全保障必不可少的工作伙伴。
在这样的前提下对讲机作为一种快捷方便的指挥调度工具,在国内众多领域已经广泛使用,它以稳定的通讯安全保障和强大的综合调度功能大大方便了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并在紧急和意外事件出现时可以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调度和指挥、实现高效、即时的处理、成为指挥调度、资源调配、应急联络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1.1、数字双向无线通信系统MOTOTRBO专业数字双向无线通信系统是一个数字通信平台,它有机地结合了双向无线通信和数字技术的优点。
提高系统容量 – 12.5 KHz TDMA 系统频率time12.5kHz Channel频谱辐射屏蔽频率12.5kHz Channel时隙 1时隙 1 时隙 1 时隙 2 时隙 2时隙 2 12.5kHz TDMA1.将现有的信道分为两个时隙2.通过中继台将信道将信道容量增加至两倍3.性能相当于甚或优于12.5kHz FDMA 系统4.1台中继器完成2台的工作量5.不再需要合成设备6.使对讲机的电池工作时间延长了40%(更长通话时间而不会降低射频覆盖范围)12.5kHz FDMA 系统(1).1个12.5kHz 信道可支持1路语音信号(2).1台中继器支持一个信道1.2、数字中继系统在对讲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讲机射频信号受到各种地形、地物及其它电波的干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钢材、混泥土、硅钙结构、玻璃等材料对信号造成的穿透衰减及屏蔽),造成众多盲区。
无线对讲系统方案全解一、无线对讲系统的基本原理无线对讲系统主要由对讲机、基站和中继器组成。
对讲机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基站是对讲机的控制中心,中继器用于扩大无线信号覆盖范围。
当用户需要进行对话时,通过对讲机按下对讲键,与基站或其他对讲机进行通话。
二、无线对讲系统的工作模式1.直连模式:所有对讲机直接连接到同一个基站,通过基站进行通话。
适用于小型场所或人数较少的团队。
2.中继模式:在大范围的场所中,使用中继器将基站的信号传输到其他位置,以扩大无线信号覆盖范围。
3.对讲组模式:将用户按照不同的工作组或部门划分为多个对讲组,实现组内对讲和组间对讲。
三、无线对讲系统的特点1.即时通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即时对讲,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2.群组通话:支持多人同时进行对讲,方便团队内部沟通。
3.广播通知:基站可以向所有对讲机发送广播通知,方便进行紧急通知和指示。
4.全双工通话:支持同时收听和说话,模拟真实面对面的对话。
5.良好的语音质量:通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保证通话声音清晰且不受干扰。
6.多通道选择:支持多个频道选择,避免频道冲突和信号干扰。
四、无线对讲系统的应用场景1.工地施工:工地上人员分散、环境嘈杂,无线对讲系统可以提高工作协调性和安全性。
2.物流仓库:对讲机可以用于调度货物、协调作业人员,提高物流效率。
3.酒店服务:酒店员工可以通过对讲机实时沟通,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
4.学校校园:对讲机可以用于学校内部的教学和管理,方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5.旅游景区:旅游团队可以使用对讲机进行导览和团队协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五、无线对讲系统的选型要点1.覆盖范围:根据使用场所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无线对讲系统,确保信号覆盖到每个角落。
2.频率选择:根据当地法规和频谱资源选择合适的频率,避免频道冲突和干扰。
3.功率选择:根据使用场所的复杂程度和通信距离选择合适的功率,保证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无线对讲系统信号覆盖的设计依据及原则一、无线对讲系统信号覆盖的设计依据:1.通信距离:无线对讲系统要能够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实现可靠的通信,通信距离是信号覆盖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2.环境条件:无线对讲系统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室内、室外、山区、城区等,不同环境对信号传播有不同的影响。
3.信号强度:信号强度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程度,可以通过信噪比来表示。
信号强度要满足通信需要,保证通信质量。
4.抗干扰能力:无线对讲系统应该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保持稳定的通信,避免干扰对信号覆盖造成影响。
5.频谱资源:设计无线对讲系统时需要考虑可用的频谱资源,合理规划频率,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和互相干扰。
二、无线对讲系统信号覆盖的设计原则:1.基站布设合理:基站是无线对讲系统的核心设备,布设位置应合理选择,以实现最佳的信号覆盖效果。
基站的选址要考虑到地势、建筑物等因素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2.合理规划信道:合理规划信道是保证无线对讲系统信号覆盖的关键。
要避免相邻频道之间的干扰,合理划分信道,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3.室内外覆盖结合:无线对讲系统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合理规划室内外信号覆盖,从而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4.适当增加功率:在信号覆盖受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发射功率,提高信号覆盖范围,但要注意遵守国家相关规定,避免超出规定范围。
5.优化天线布设:合理布设天线可改善信号覆盖效果,要考虑天线的方向性、增益、高度等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信号的传播距离和强度。
6.网络优化技术:利用一些网络优化技术,如功率控制、干扰抑制等,可以提高信号覆盖的质量和容量。
7.安全性考虑:无线对讲系统信号的传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设计时要考虑加密技术等手段,确保通信内容的安全性。
总结:无线对讲系统信号覆盖的设计依据包括通信距离、环境条件、信号强度、抗干扰能力和频谱资源等。
在设计无线对讲系统信号覆盖时,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合理布设基站、规划信道,并采用适当的增功、优化天线布设和网络优化技术,同时考虑安全性因素,以实现最佳的信号覆盖效果。
无线对讲系统无盲区信号覆盖(专网通信)制 作 日 期: 2021年08月01日目 录1.导言 (3)1.1本文目的 (3)1.2本文定义 (3)1.3本文背景 (3)2.概述.........................................................................................................................................................3.组网主要设备材料及用途 (4)4.组网原理 (6)5.系统分析................................................................................................................................................. 5.1.0传输损耗计算.............................................................................................................................5.1.1 功率的绝对值..........................................................................................................................5.1.2 信号源射频参数......................................................................................................................5.1.3干扰分析................................................................................................................................5.1.4 天线........................................................................................................................................5.1.5本底噪音与接收灵敏度........................................................................................................5.1.6 双向放大器............................................................................................................................5.1.7手台的选用............................................................................................................................5.1.8信号分配................................................................................................................................ 5.1.9 波段选用..................................................................................................................................6.方案设计...............................................................................................................................................6.1.0 信号强度测量........................................................................................................................6.1.1 明确覆盖范围........................................................................................................................6.1.2 明确信号标准........................................................................................................................ 6.1.3明确手台数量...........................................................................................................................6.1.4 明确基站系统信道数量........................................................................................................6.1.5 明确走线路径........................................................................................................................6.1.6 明确基站位置........................................................................................................................6.1.7明确施工难度........................................................................................................................6.1.8明确预算限制.........................................................................................................................7.施工. (4)779101114171925252628282828292929292929308.无线对讲系统基站功率大小的选用建议及保持收发平衡的计算..........................321.导言1.1目的该文档的目的是描述无线对讲系统实现信号全覆盖的常见理论及实践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实际环境分析●传输路径布局●信号强度预算●干扰分析本文档的预期的读者是:●集成商●对讲机销售商●信号源制造商●设计院1.2本文定义该文档主要定义了一般性项目无线对讲系统差频组网方式信号全覆盖。
1无线对讲系统信号覆盖的设计依据及原则
1.设计依据
①国家无委核发《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②信部无[1998]178《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③FCC标准;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2.设计原则
①在保证质量系统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造价方式设计方案;
②合理设定天线的位置、数量和输出功率,保证使用较少的天线,较小的输出功率,来达到良好的覆盖效果;
③由于高层切换频繁,掉话率高,设计中尽量做到室内场强均匀,信号强度好;
④建立较完美的无线覆盖网络;
⑤同时考虑施工比较容易实现及施工功率,特别是合理排走线;
⑥链路满足在覆盖区域载噪比≤15dB
3.无线频率的选用
根据实际情况及目前无线频率的使用条件,我们可以选用(VHF135-170MHz)或(UHF400-470MHz)频段作为本办公楼的无线通信频率。
本方案暂选用400-420MHz频段进行设计,由具体选用什么频段、什么频率需由用户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待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才能决定。
4.天线选址原则
天线选址的原则按越重要越排前的原则如下:
①隐蔽保证:在无线站点之间的天线应该将以隐蔽,达到美观的效果
②馈线长度:在保证隐蔽的前提条件下,尽量选择馈线长度最短的位置以减少损耗,为客户降低成本
③尽量不要装在楼顶最高处
④天线安装施工容易
5,馈线走弱电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