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学教学课件2-药事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
- 格式:ppt
- 大小:626.00 KB
- 文档页数:10
药事管理学第一章绪论1.药事:一般泛指一切与药品有关的事物。
2.药事管理:是指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
药事管理有宏观与微观之分。
3.药事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1)社会药学;2)医药企业管理学;3)药物经济学:其常用的分析法有:最小成本分析法CMA、成本效果分析法CEA、成本效用分析法CUA和成本效益分析法CBA。
4)药物政策学。
4.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5.“药物”与“药品”的区别:无本质区别,“药物”用来表述尚未进入流通领域的物质;“药品”表述进入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
6.药品的分类:①从药学的发展角度分类,将药品分为现代药和传统药。
传统药在我国指中药和民族药。
②从药品使用途径与安全管理角度分类,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是指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③从国家对药品注册管理的角度分类,将药品分为新药、仿制药、进口药和医疗机构制剂。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置、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④从国家对药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角度分类,分为合格药、假药和劣药。
7.执业药师注册机构:省药监局。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注册期3年内累计不得少于45学分。
8.执业药师的职责:(1)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以对药品质量负责,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为基本准则。
(2)必须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政策,对违法行为或决定,有责任提出劝告制止、拒绝执行或向上级报告。
(3)在执业范围内负责对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参与制定、实施药品全面质量管理及对本单位违反规定的处理。
课程名称:药事管理学(二)课程代码:01763(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药事管理学是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事管理、医疗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由药事概论、药事法规和药事部门管理三部分构成。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的分支科学,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药事管理学应用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等多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广告、信息、监督等药事活动的管理及其规律,以及药事管理的一般方法与技术,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以及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药事管理的法制观念,初步了解药事管理和医药文化的融合,提高药学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药事行政及合理用药水平。
基本要求:理解药事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及以《药品管理法》为核心的药事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技能,解决药事活动中的一般管理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学习本课程的考生必须先掌握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天然药物化学等的相关知识,只有了解药品质量的基本知识才能掌握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健全药事法律制度的重要性,从而为药物设计、相关专题研讨及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药事管理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掌握药事、药事管理、药事管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基础知识。
了解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与发展方向。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药事管理概述(重点)识记: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理解:药事,药事管理。
(二)药事管理学科的发展、性质和内容(次重点)识记:美国药事管理学科的发展,药事管理学科与药学其他学科的不同点。
理解: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定义、研究内容及发展。
(三)药事管理学科与《药事管理学》课程(一般)识记:药事管理学科课程体系,《药事管理学》教材的结构和特点,学习研究药事管理学科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