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语文园地集锦(完整版)
- 格式:pptx
- 大小:873.07 KB
- 文档页数:35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想象例句描写的情景,并能进行仿写。
3.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句的表达特点,再进行仿写。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赞颂母爱的古诗词名句。
重点难点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情景描写句和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进行仿写。
3.积累描写母爱的古诗。
课时安排2课时1.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2.体会情景描写句的特点,并进行仿写。
1.把握体会课文情感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总结情景描写句的特点。
一、交流平台1.激趣谈话,导入主题。
导语: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课文所描绘的景物、记叙的故事中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师生交流,学习方法。
示例:生1: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生2:读《祖父的园子》时,我从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生3: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生4: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了,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师总结:你们分别是抓住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文中描写的具体事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语气、语调等的变化表达出文中的情感。
除此之外,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还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读《梅花魂》时,我们可以从描写外祖父语言、神态的句子中体会他眷恋祖国的深情。
二、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读《月是故乡明》时,从“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中的“立刻”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故乡的月亮在作者心中的独特地位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习题精选)一、交流平台。
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在的不太一样,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 2.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知道大致的意思就行了。
() 3.读古典名著,一定要把所有的字、词、句都弄懂。
() 4.可以借助名著的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 5.古典名著的语言太难懂了。
我们不用看书,只看电影、电视剧就行了。
() 二、词句段运用1.你知道下面的词语现在的说法吗?写一写。
榜文( ) 客舍( )郎中( ) 掌柜( )伙计( ) 客官( )印信( ) 官府( )官人( ) 娘子( )2.读句子,说说加点部分的意思。
(1)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 )(2)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3)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 ) 3.根据描写,猜猜写的是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写一写。
(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3)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 ) 三、日积月累鸟鸣涧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
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3.诗中突出了春夜山涧的什么特点?()A.热闹B.幽静4.诗中属于静态描写的诗句是哪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古诗两首《村居》、《渔歌子》)、《祖父的园子》、《草船借箭》、《景阳岗》;2.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成语接龙)、《金字塔》、《索溪峪的“野”》、《刷子李》;3.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文言文两篇《学弈》、《两小儿辩日》)、《将相和》、《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4.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古诗词三首《村晚》、《游子吟》、《鸟鸣涧》)、《杨氏之子》、《手指》、《牧场之国》;5. 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趣味语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6.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古诗两首《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晨》、《草虫的村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学习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词语、句子,丰富语言表达;3. 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诗词的鉴赏、作文写作技巧的运用;2. 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理解、词语成语的积累、句子的仿写与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作文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2. 阅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结合实际例题,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六、板书设计1. 课文及作者;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成语、句子;3. 课文结构及主题;4. 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成语接龙;(3)翻译文言文;(4)作文:以课文为素材,进行创作。
部编版语文教材目录五年级下册全册(完
整)
1
部编版语文教材目录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稚子弄冰
村晚
2祖父的园子
3*月是故乡明
4*梅花魂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草船借箭
6景阳冈
7*猴王出世
8*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作: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1部编版语文教材目录五年级下册全册(完整)2 第三单元
综合性研究:遨游汉字王国汉字真有趣
我爱你,汉字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青山处处埋忠骨11军神
12*清贫
作:他____了
语文场地
第五单元
13人物描写一组
摔交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两茎灯草
14刷子李
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部编版语文教材目录五年级下册全册(完整)2
3第六单位
15自相矛盾
16田忌赛马
17跳水
作:神奇的探险之旅语文场地
第七单位
18威尼斯的小艇
19牧场之国
20*金字塔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语文园地
第八单位
21XXX之子
22手指
23*童年的发现
口语社交:我们都来说见笑作:漫画的启示
语文场地
识字表
3部编版语文讲义目录五年级下册全册(完整)4 写字表
词语表。
第八单元各课与园地知识点详解汇总及课内阅读练习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作者与作品: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撰有《世说新语》,记述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
原有集,已失传。
主要作品:《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是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书中所载人物言谈行事,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原书有八卷,刘孝标作注分为十卷,今本作三卷。
杨氏之子》就选自该书。
理解词语: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同“慧”。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
诣(yì):拜访。
乃:就,于是。
为:在文中表示行为的对象,替的意思。
设:摆放,摆设。
示:给……看。
曰:说未闻:没有听说过。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这个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句子解析: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3、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园地词句段运用练习(含答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练语文园地一一、想象情景,表达感受1.冷天实在太冷了,麻雀在雪地上跳脚,大黄狗不敢出门,花喜鹊躲在窝里不出来觅食。
2.教室里安静极了,地上落根针都能听得见,回响着的只有心跳的声音,令人有些害怕。
3.这个辣椒太辣了,他面红耳赤,流出了眼泪,不断地大口喝水。
4.他太忙了,忘记了吃饭、喝水,连走路都带着小跑。
5.太吵了!嘈杂的声音像一群蜜蜂在耳边嗡嗡,又像是蝉吱吱地叫个没完没了,更像XXX念的紧箍咒使我头痛。
6.他跑得真快,像骏马,如疾风,似闪电。
二、对比描写1.花生长在地下默默无闻,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也不像牡丹、百合把艳丽的肢体绽放在众人前。
2.我的家乡是一座偏僻的小城市,不如大城市喧嚣,但它是我梦中的天堂。
3.月是故乡明。
这里的月亮再大,也比不上家乡小水坑里的月亮。
这里的月亮再圆也比不上院子里的月亮圆。
语文园地二一、理解生词1.吃:喝筛酒:斟酒2.勿:不要误:耽误、伤害虽然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2、他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想,一边写作业。
他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想,一边写作业。
3、XXX的妈妈告诉他,明天要去上学了,他很高兴。
XXX的妈妈告诉他,明天要去上学了,他很高兴。
4、他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玩着手机。
他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玩着手机。
大拇指虽然是五指中最短的一个,但却是最肯吃苦的。
比如弹拉XXX,其他四指按弦,而大拇指却要扶住琴身;喷水时,大拇指要死力抵住,流血时,他要拼命按住;搬重物时,大拇指要用力扳住;读书时,大拇指要翻书页;进门时,大拇指要揿电铃。
在日常生活中,大拇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虽然不起眼,但却是不可或缺的。
嘴巴在五官中是最活跃的,它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忙碌。
无论是说话、吃东西还是喝水,都需要嘴巴的参与。
就像一扇门一样,它可以向人们敞开,让我们与他人交流。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语文要素】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语文要素】3.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4.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
5.朗读、背诵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难点]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2.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重点)一、学习“交流平台”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小组讨论,梳理方法。
(1)教师明确学习任务:读读“交流平台”,看看其中介绍了哪几种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画出关键语句并作批注。
(2)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并作批注,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4)教师小结:阅读文章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不仅能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还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结合课外阅读,拓展阅读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你读过的课外书和文章中,有哪些描写人物的片段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是怎样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1.让学生自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明确要求。
2.引导学生通过例句体会人物内心。
(1)小组讨论:从这三个例句中,你分别体会到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板书。
预设1:从第一个例句中的“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等动作描写,能体会到毛主席的悲伤、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