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散文和小说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初探

一、组织答案的原则:

1.尽量采用原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带修辞格的句子一般不出现在答案中。

3.在有限的答题区域内,尽量要点化,用数字分开层次。

4.将否定的转化为肯定的,一般不用否定句答题。

二、解题前的准备条件----四个切入点

1.边读边标画自然段的序号

2.勾画出每个自然段的首句。

3.圈出全文的形容词

4.勾划出议论抒情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三、题型:

1.词义题

2.句义题

3.作用题

4.用意题

5.目的题

6.原因题

7.概括题

8.方法题或表达效果题或妙用题或好处题 9.探究题

用几个字概括,便于记忆------因妙目概义用法探

㈠词义题

词的意义包括两层。第一层:表层。一般意义上,通常意义上的字面的含义。第二层:深层,文本中的具体语境中的特殊的含义。是修辞格的还原其本来意义。

《故宫里的小苦荬》第1题第⑥段中说“我的脚步声唤醒了那些沉睡的脚印”,这里“沉睡的脚印”指的是什么?该句在第6段,由下文可知答案区域。“脚印”是比喻,是指人和事。它的意识应是“指历史上曾经生活在故宫大院的人们和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事件。”

㈡句义题

技巧.1.出现词格,还原成本来意义。

2.解释句子的支撑部位,也就是大体上解释句子中的重点词。

例1.“鲁迅的灵柩,埋到夜阴里去了,东方出现了微红的新月”的含义。支撑部位是“微红的新月”,把它还原成本意即可。鲁迅先生逝世了,震惊了国人和民族,让人从中国工农红军身上看到了古老中国的隐约的不清晰的希望与未来。

例2.“沙漠中的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的含义。

支撑部位是“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把其还原为本来意义,即“沙漠中的红柳在高原严酷的环境中,依然自信自立地坦然活着,坚强地立于天地之间。”

㈢作用题(用意题/目的题/意图题)

技巧1.形式(结构)+内容。内容即段意或句意概括。

2.明确形式上采用的固定语言。

开头部分:点题/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伏笔)/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段意(句意)

中间部分:承接上下文怎样的内容,为下文怎样的内容做铺垫+段意(句意)

结尾部分:照应题目或上文/总结上文/深化主题——+段意(句意)

综合部分(某一句话反复在文中出现):线索/相互照应/强化主题+句意

例1.P152《走向胡杨》第一句话“去新疆,第一个想起的便是胡杨”的作用。

答案为固定语言+句意

点题、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表现对胡杨的热爱崇敬之情,说明胡杨在人的心目中分量之重,印象之深。

例2. 《走向胡杨》第1题文章第六段一句话“被谈到的当然还有胡杨”,单独成段,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①承上启下,从上文写兵团人、写与周涛谈酒,过渡到下文在塔克拉玛沙漠看到的胡杨

②单独成段起突出强调作用,突出本文写作对象“胡杨”,点明主旨。

㈣原因题

整合答案时注意检索区域,一般为本段、上段、下段。尽量从原文中提炼,答题的角度为内因外因或形式内容或主观客观。

例1.《净土上的狼毒花》第2题“它们就是这草原上因家族集体的勃发二创造的美的奇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奇迹”发生的具体原因。

本句在第一节,检索区域散见于全文。首先从内因方面考虑。第4节谈狼毒花的特点“根系大,吸水能力极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周围的草本植物很难与之抗争。”。再次从外因方面考虑。第6节的毁牧种粮(或“稻改”),第7节的过度发展畜牧业,第8节的旅游业兴起。

㈤概括题

技巧.1.根据题目的要求或提示,确定答题区域。

2.尽量用原文中的形容词或带形容词的句子。

3.带修辞格的句子一般不出现在答案中。

例1. 第2题联系全文看“小苦荬”有何特点?

根据提示,答题区域是全文,那就从每个自然节中去寻找形容词,然后再加以整合。第1段“纤弱、虚幻”,第3段,“一丛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第4段“来自乡村、来自大地深处”。

例2. 《江南陶公柳》第2题,结合全文,写出陶公柳的特点?

第2段中的段美,第3段中的历史悠久,第4段中的坚韧,第5节中的宽容,第7段的经济价值、医药价值和环保价值。

㈥方法题

1.整篇文章。某篇散文整体上的写作特点是形散神聚,“神”就是散的线索或主旨,形就是所采用的材料,也就是说,散文围绕怎样的主旨或根据怎样的线索,写了哪些材料或联想到了哪些材料。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记叙一般是叙述某件事,描写一般是描绘景物、场面、人物。议论抒情是表达态度、抒发感悟。说明就是介绍类似于写在药盒上的成分、用法、注意事项。

例1. 《江南陶公柳》第7段。说明其经济价值、医药价值、环保价值。

例2. 《净土上的狼毒花》第9段,文章前4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写出了狼毒花的哪些主要特点?

第1段写狼毒花的个体和群体是描写,第4段介绍狼毒花的特性,是说明。

3.描写.描写景物或场面,一般采用白描、细描、辞格。

白描是简单的勾勒,非常的简洁,不展开来具体描写。细描,细致地展开来描写。

例1. 《净土上的狼毒花》第1节,采用的是细描、排比、比拟。

例2.郭沫若《王昭君》,“淡淡妆,天然样,就是这样一位农家姑娘”,这就是白描。

4.表达方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方法

①联想想象,也可以说是虚实结合(相生)

例1.《故都的秋》,写故都的秋,联想到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

①增强了画面感②使行文产生对比,摇曳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