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53.00 KB
- 文档页数:28
图形的变换一、判断:1、直角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2、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对称轴。
()4、数学书的封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5、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6、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7、汽车方向盘的运动不是旋转现象。
()8、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9、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两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填空: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圆有()条对称轴,椭圆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菱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条对称轴。
3、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
三、下面大写字母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打“√”。
A()B()F()K()M()W()S()O()E()N()四、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90度的图形;图3:画出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的图形;图4:画出向下平移3格的图形;图6:画出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180度、270度的图形。
六、填一填:1、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汽车的运动是()现象,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5)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
(6)推开窗户。
()(7)钟面上的分针。
()(8)飞机的螺旋桨。
()(9)工作中的电风扇。
()(10)拉动抽屉。
()2、(1)图形1绕A点()旋转90。
到图形2。
(2)图形2绕A点()旋转90。
到图形3。
(3)图形4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2。
(4)图形3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1。
3、看右图填空。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五年级解决问题
姓名学号成绩
1、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5dm,高是10 dm,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分米?表面积呢?
2、工人叔叔挖一个长8m,宽6m,深2m的游泳池。
如果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部贴上瓷砖,
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3、五年(1)班学生进行队列表演,每行12人或16人都正好整行,已知这个班的学生
不到50人,这个班有多少人?
4、小明跑操场一圈要6分钟,爸爸跑一圈要3分钟,妈妈跑一圈4分钟。
如果小明和
妈妈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此时小明、妈妈分别跑了多少圈?
5、一个长方体机油桶,长8分米,宽2分米,高6分米.如果每升机油重0.72千克,可装机油多少千克?
6、一个长方体水缸,长10分米,宽8分米,水深4.5分米,放入一块石头,这时水面上升到6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7、为了帮助四川地震灾民,工厂赶制一批救灾帐篷,第一车间完成了这批帐篷的1
5
,
第二车间完成了这批帐篷的1
4
,还剩下这批帐篷的几分之几没完成?
8、一本科技书,小明看过80页,还剩下31页没有看,看过的和没有看过的各占这本书总页数的几分之几?
9、有张长方形花纸,长80CM,宽50CM,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
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能剪出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10
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整理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二、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 能被b 整除,那么a 就是b 的倍数,b 就是a 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1)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课题:总复习观察物体第1课时三折线统计图授课时间:【研究目标】1、能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并得到相应的形状。
反过来,根据从这三个不同方向得到的形状,能推测出所摆几何体的形状。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
【研究流程】■自主复习:知识梳理: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还能清楚地看出()。
3、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合作探究:1、把5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右侧的样子。
从哪两面看到的外形相同?分组说一说。
2、照样子,用5个正方体,搭成从上面看是4个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正方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右面看也是3个正课题:,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授课时间:方形的立体图形。
试试看!数学广角-找次品(组内比赛,看谁搭得符合条件的情况最多)3、小明从家出发到书店买书,当他快到书店时,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回家取钱,然后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上面的情景。
■展示交流:对合作研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和第117页的第4题。
【自主反思】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研究目标】1、能熟练地说出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熟记奇数与偶数加法、乘法运算的规律。
4、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找次品”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构成本人的认知结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计算综合复习含答案完整1.直接写得数。
27+37= 1-59= 78-58= 89+411+19= 35+45= 12+12= 712-112= 2-916-716= 2.直接写得数。
71106-= 5164+= 338-= 254799++= 3355-= 8299-= 731010+= 155288+-= 3.直接写得数。
2799+= 511616-= 2136-= 1145-= 7599+= 4152-= 7112-= 3147-= 1132+= 123-÷= 4.直接写得数。
912÷= 1244+= 0.520.48+= 22107-= 50.1258-= 51399+= 5118-= 4 2.5⨯= 53a a += 734101011++= 5.直接写得数。
31=44+ 5899+= 6277-= 50.6258-= 225-= 1134+= 14155--= 11116666+-+= 6.直接写出得数。
1388+= 1566+= 8113-= 5299-= 2132-= 1164+= 7.口算。
3÷5= 7÷3= 59-29= 1.8×3= 180-6.5= 17×40= 2+13= 3.6÷3= 8.口算。
5166+= 519-= 441111-= 31144-+= 3-17= 9155+= 50.78-= 3+16= 2.35+35= 2626913913+-+= 9.直接写出得数。
1139-= 1162+= 7299-= 731010-= 3348+=2113-= 1455+= 1178-= 1243+= 235-= 10.直接写得数。
317-= 4899+= 3142-= 15166--= 5183+= 31105-= 3588+= 255797++= 11.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111468+- 81199100⎛⎫+- ⎪⎝⎭ 3671107107++- 17250.612512⎛⎫-+- ⎪⎝⎭ 1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________)。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平方米,如果底和高都扩大到它的2倍,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4、5.74的10倍是(__________); 3.25的一半是(___________)。
5、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1716,这三个自然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已知a=2×2×3×5,b=2×5×7,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最大公约数是_____.7、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扩大______倍.8、一个等腰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高是4米,下底是3米,上底是()米。
与它等下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只大象大约重5(______)。
(2)1个哈密瓜大约重2(_____)。
(3)沙发大约长18(______)。
(4)杯子的高大约是9(_____)。
(5)妈妈刷牙大约用了3(_____)。
(6)张东跑100米用了16(____)。
10、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_______)厘米;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杯。
A.1 B.5 C.2002、下面各题的商小于1的是。
( )。
A.6.04÷6 B.0.84÷28 C.76.5÷453、甲、乙、丙、丁四个篮球队打球,每两个队要打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场比赛。
A.4 B.6 C.8 D.104、6.8×101=6.8×100+6.8是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加法结合律5、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小质数与最大质数的积是()A.98 B.94 C.47 D.49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考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①对应点在对称轴的两边②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考点:画对称轴,注意用尺画虚线;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注意根据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先找对应点,再连线。
例题见书本P4 例2)3、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或轴的运动叫做旋转。
(考点:钟面上指针的旋转;画一个图形的旋转后的图形。
注意,找到中心点,看清题意要求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钟面上一大格是30度,画图时找3、6、9、12时四个时刻的指针方向的边。
例题见书本P5 例3 例4)4、平移: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的运动称为平移。
二因数和倍数1、3×7=21,3和7是21的因数,21是3和7的倍数,不能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5、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6、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7、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8、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9、能同时被2、3、5整除(同时有因数2、3、5)的最小数是30,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10、100以内的质数:二三五七和十一,(2、3、5、7、11)十三后面是十七,(13、17)还有十九别忘记,(19)二三九, 三一七,(23、29、31、四一,四三,四十七,(41、43、47)五三九, 六一七, (53、59、61、67)七一,七三,七十九, (71、73、79)八三,八九,九十七。
2015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一、因数与倍数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例如:3×6=18,那么3和6就是18的因数,18就是3和6的倍数。
24÷6=4, 那么4和6就是24的因数,24就是4和6的倍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说一个数是因数,一个数是倍数,必须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例如:⑴ 5是因数,15是倍数。
(×)⑵ 5是15的因数,15是5的倍数。
(√)3、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看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要求的数,这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要从自然数1开始,一对一对去找不要遗漏。
) (2)列除法算式找。
(这个数除以那些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例: 18的因数有哪几个?4、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用这个数乘以不是0的自然数得到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要从自然数1开始。
) (2)列除法算式找。
(哪个数除以这个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那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 4的倍数有哪些?50以内8的倍数有哪些?5、倍数和倍的区别:倍可以运用于整数、小数、分数,而倍数只能运用于整数。
例:15是3的5倍,可以说15是3的倍数。
1.5是0.3的5倍,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
6、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例如:12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 12 )。
7、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例如:18的最小倍数是( 18 )。
8、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最小倍数,又是它本身的最大因数。
例: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⑵一个数(0除外)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⑶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8,这个数是( 18 )。
9、如果两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
14和21的和也是7的倍数。
64是8的倍数,32是8的倍数。
64和32的差也是8的倍数。
1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例:按2的倍数的特征,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奇数是( 1 )。
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11、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5的倍数。
1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只能是0。
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只能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例如:(1)同时2、3和5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 30 ,最大的两位数是 90 ,最小的三位数是 120 ,最大的三位数是 990 。
(2)从4、3、0、5四个数字中取出三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奇数()偶数() 2的倍数()3的倍数() 5的倍数()既是2倍数又是3的倍数()14、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15、⑴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质数只有( 2 )个因数。
⑵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合数至少有( 3 )个因数。
⑶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6、按因数的个数,把非零的自然数分成 1、质数和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2是唯一的偶质数。
最小的合数是( 4 ),20以内的质数有2、3、5、7、9、11、13、17、19.20以内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17、质数和合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
18、100以内质数表。
例:①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9 )。
②在7、17、27、37、47、57、67、77、87、97这10个数中,质数有: 7、17、37、47、67、97。
合数有27、57、77、87。
③判断: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两个质数相乘,积是合数。
( √ )19、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是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30分解质因数。
方法一:树状图式分解法。
(先把30分解成两个数(1除外)相乘的形式,30分解成2×15, 2是质数,不需要再分解,15是合数,需再进行分解,15可以分解成3×5.直到所有因数都是质数为止。
方法二:短除法。
除数和商都不能是1,因为1不是质数。
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
1、树状图式分解法。
2、短除法。
2303 1530=2×3×5例:⑴三个不同质数的积是385,这三个质数的和是多少?385=5 × 7 × 115 + 7 + 11 = 23⑵小明和弟弟的年龄都是质数,积是65.小明和弟弟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65 = 5 ×13小明:13岁 弟弟:5岁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 分数 )来表示。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例:⑴34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这样的( )份是( )。
它的分母是( ),分数单位是( )。
⑵把9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
★方法:有单位,份数分之总数,无单位,份数分之一。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分子÷分母 (除数不能为0)用字母表示:a ÷b=b a (b ≠0) 7÷8=()() 98=( )÷( )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求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用( )÷( )=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4、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 真分数 )。
真分数小于1。
例52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 假分数 )。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例 56 和 88 被除数除数( 带分数 )是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
带分数大于1。
例 231 5、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分子一定是分母的倍数。
如:714的分子是14,分母是7,14是7的倍数,所以714=( )=2。
6、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做分子,分母不变。
如:314=( )=4……2,分子除以分母商是4作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2作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是原来的分母3,所以314=14÷3=324。
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
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
例 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15 58 723 950 1243 2069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例 课本78页第8题 同步指导44页第一题第3、4、5小题。
8、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9、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 求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特殊情况:课本81页做一做。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所有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因数。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和7 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和9 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和8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时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前后分数的大小不变。
例 把4515化成最简分数。
12、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数才大。
13、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常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合适。
例 把125和83通分后再比较大小。
14、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成分数:有限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是几位小数,就在1后写几个0作分母,把小数点去掉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化成小数:(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21=0.5 41=0.25 43=0.75 51=0.2 52=0.4 53=0.6 54=0.8 81=0.125 83=0.375 85=0.625 87=0.875 把下列的小数化成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0.4= 0.05= 0.37= 0.45= 0.013=87 =127 =329 =73 =165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结果再约分。
如:113+116 = 75—72= (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方法:分母不同,先通分,把分母变相同,再加减,结果要约分。
如:1613—85 = 31 +51 = (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一样,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例49—45﹢52 1121—(41﹢43) 15—65+61(四)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加减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加减分数部分,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例 231﹢331= (五)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
简便计算:52+31+53 41+31+43+32 32—41—43 109—(101+52) 43—(65—41) 7—115—116 43—83+41(六)解方程X -52-72=53 ⅹ-(51+65)=2 41+21-ⅹ=83 (七)列式计算与的和,再加上,结果是多少?从的和里减去,差是多少?从里面减去,差是多少?有一个数比与的差多,这个数是多少?加上减去的差,和是多少?比减去的差多的数是多少?(八)解决问题1. 一个等边三角形,它的一条边长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2. 华英牛奶厂第一季度平均每天产牛奶吨,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平均每天少产吨,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平均每天多生产吨,第三季度平均每天产多少吨?3.老师讲课用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