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仪器操作课
- 格式:ppt
- 大小:22.40 MB
- 文档页数:27
电泳培训计划内容一、前言电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要想有效地应用电泳技术,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和操作技能。
因此,本电泳培训计划旨在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的电泳实验培训方案,帮助他们掌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培训内容1. 电泳技术基础知识(1)电泳原理:介绍电泳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包括DNA/RNA蛋白质电泳的原理以及电泳在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电泳仪器设备:介绍电泳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电泳槽、电源、电泳槽冷却系统、电泳柜等,并详细介绍其结构和功能。
2. 样品制备和加载(1)样品制备:介绍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提取、纯化和浓缩方法。
(2)样品加载:详细介绍样品在准备电泳样品时的操作技巧,包括样品混合、加荧光标记、样品乳化、制备电泳样品板。
3. 准备电泳缓冲液(1)缓冲液的选择:介绍在不同类型的电泳实验中所需的缓冲液种类、配制方法和作用机制。
(2)缓冲液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电泳实验中常见的缓冲液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包括pH 值不足、i瓜体问题、管风机问题等。
4. 电泳分离操作(1)电泳条件设定:介绍电泳条件设定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包括电压、电流、时间、温度等参数的合理选择和调节。
(2)电泳分离效果评定:介绍电泳分离效果的评定方法,包括凝胶染色、成像分析和结果解读。
5. 电泳实验操作技巧(1)电泳样品处理技巧:介绍电泳实验中样品的处理技巧,包括取样、稀释、冻存、运输等操作。
(2)电泳仪器操作技巧:介绍电泳仪器的操作技巧,包括电极装配、稳定电压、调整电流、温度控制等操作。
6. 电泳实验数据分析(1)电泳实验数据的获取:介绍电泳实验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成像记录、数据导出、结果统计等操作。
(2)电泳实验数据的分析:介绍电泳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峰值识别、泳线识别、峰宽测量、分子量测量、电荷测量等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电泳教案
实验目的:掌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电泳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电泳仪、电源供应器、琼脂糖凝胶板、DNA样品、电极、荧光染色剂、载体
实验步骤:
1. 将琼脂糖凝胶板放入电泳仪中,使用载体固定好凝胶板。
2. 准备DNA样品,将样品加入荧光染色剂中。
3. 将样品加入凝胶槽中,注意不要溢出。
4. 连接电泳仪的电源供应器,设定合适的电压和电流。
5. 开始电泳操作,根据样品的大小和电荷情况来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6. 等待电泳完成,观察电泳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
1. 观察DNA样品在凝胶板上的迁移情况,根据样品的大小和电荷情况来判断电泳的效果。
2. 分析不同样品之间的迁移速度差异,探讨可能的原因。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注意避免触电和溢液。
2. 注意保护个人安全,避免导致意外伤害。
3.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拓展:
1.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DNA样品,比较它们的电泳效果。
2. 可以改变不同的电泳条件,如电压、电流、电泳时间等,观察对电泳结果的影响。
3. 可以探讨电泳在基因组学、生物技术等领域中的应用。
师生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师生可以共同讨论电泳的原理和应用,深化对分子生物
学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分享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的实验能力
和探究精神。
通用电泳仪电源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电泳是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而通用电泳仪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使用电泳仪的过程中,安全操作和保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通用电泳仪电源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1. 电源插头符合要求在使用电源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插头和插座,并确保插头插入插座无松动。
2. 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检查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使用前需要检查,确保无破损、无接触不良等安全隐患。
3. 操作前检查在进行电源操作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检查,以确认电源和连接线的状态是否正常,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4. 操作过程中不能离开当电源正在使用时,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如需离开,必须关闭电源,以免出现安全隐患。
5. 不得私自更改设备不得对电源进行私自更改或调整,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悲剧发生。
保养规程1. 定期清洁外观通用电泳仪电源的外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积累灰尘、污垢等杂物,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清洁。
应使用干净的抹布或者软刷进行清理,避免使用含有腐蚀性的气体和液体。
2. 避免接触湿润的环境通用电泳仪电源不能接触液体或潮湿的环境,以避免发生短路等安全事故。
3. 定期检查设备安全性能切勿忽略对电源设备整体性能状态的检查,确保所有电子元器件都处于完好无损的状态。
4. 安全存放通用电泳仪电源不使用时,需要安全存放。
存放时应注意放置位置,避免摔落、震动等情况,影响其正常使用。
5. 定期检查连接线仪器连接线经常因频繁插拔而损坏,所以需要定期检查,以确保在使用期间完好无损,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总结通用电泳仪电源作为科研实验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安全操作和保养都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操作和维护,不仅可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还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电泳作业流程1. 准备电泳凝胶
-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
- 准备浓缩胶和分离胶溶液
-将溶液倒入凝胶夹层板中,使其固化成型
2. 制备样品
- 取适量样品,加入上样缓冲液
- 加热变性蛋白质(如需要)
- 离心,使样品完全溶解
3. 装载样品
- 将凝胶放入电泳仪的缓冲液槽中
- 使用专用器具将样品装载到凝胶的样品孔中
4. 运行电泳
- 将正负极与电源正确连接
- 设定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开始电泳分离
5. 显色
- 将凝胶浸入显色液中,使蛋白质带显色
- 必要时用脱色液脱去背景颜色
6. 分析结果
- 观察并记录蛋白质带的迁移位置和样式
- 利用分子量标准曲线估算样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7. 保存凝胶图像
- 使用适当的方法保存和存档凝胶图像,以便分析和交流
以上是电泳实验的一般流程,具体步骤可根据实验目的和方法作调整。
正确操作和数据分析对于获得可靠结果至关重要。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2实验项目名称:电泳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师范)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班级:实验时间:2013-12-20实验报告提交时间:教务处制一. 实验目的:1、掌握电泳法测定Fe(OH)3溶胶电动电势的原理和方法;2、通过实验观察并熟悉胶体的电泳现象。
二. 实验原理:在胶体溶液中,分散在介质中的微粒由于自身的电离或表面吸附其他粒子而形成带一定电荷的胶粒,同时在胶粒附近的介质中必然分布有与胶粒表面电性相反而电荷数量相同的反离子,形成一个扩散双电层。
在外电场作用下,荷点的胶粒携带起周围一定厚度的吸附层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运动,在荷电胶粒吸附层的外界面与介质之间相对运动的边界处相对于均匀介质内部产生一电势,为 ζ电势。
它随吸附层内离子浓度,电荷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它与胶体的稳定性有关,ζ绝对值越大,表明胶粒电荷越多,胶粒间斥力越大,胶体越稳定。
本实验用界面移动法测该胶体的电势。
在胶体管中,以KCl 为介质,用Fe(OH)3溶胶通电后移动,借助测高仪测量胶粒运动的距离,用秒表记录时间,可算出运动速度。
当带电胶粒在外电场作用下迁移时,胶粒电荷为q ,两极间的的电位梯度为E ,则胶粒受到静电力为 f1=Eq胶粒在介质中受到的阻力为 f2=K πηru若胶粒运动速率u 恒定, 则 f1=f2 qE=K πηru ....................................(1) 根据静电学原理 ζ=q/εr .................................... (2) 将(2)代入(1)得 u=ζεE/K πη (3)利用界面移动法测量时,测出时间t 时胶体运动的距离S ,两铂极间的电位差Φ和电极间的距离L ,则有 E=Φ/L , u=s/t ……………………………… (4) 代入(3)得 S=(ζΦε/4πηL)·t作S —t 图,由斜率和已知得ε和η,可求ζ电势。
电泳仪电源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电泳仪电源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供操作人员参考和遵守。
一、注意事项1.操作前请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
2.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拆卸、修改设备。
3.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安全防护设备。
4.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并持有合法的操作证书。
5.在操作中严禁戴手环、手表等金属饰品,并保持操作区域无杂物、易燃物品等。
6.严禁在设备周围吸烟、使用火源等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二、设备操作1. 开机操作1.接通电源后,检查设备的配电箱、电缆、接地电阻、电源开关和保险丝等是否正常。
2.操作前应检查冷却水是否充足、添加饱和亚硝酸钠溶液是否充足,并确认冷却水进水口和排水口的阀门开关是否正确。
3.操作前应检查电源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并确认输送带、加热器等功能装置是否正常。
2. 操作过程中1.载物手套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载物表面产生外来污染物。
2.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及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注意设备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调整操作。
3.设备运行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区域,定期巡视设备运行状况。
4.如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如无法处置,请立即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关机操作1.停机前应先将输送带上的载物全部运出,再关闭电源开关。
2.停机后关闭冷却水进水口和排水口的阀门,待冷却水流完全停止后关闭冷却水泵电源。
3.关停一切电源后,确认设备内减速机油位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机器的清洁工作。
三、维护保养1.操作过程中,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对设备进行清洁、紧固、润滑、防腐等工作。
2.设备间隔一段时间检查设备内可燃物、易燃物是否累积,并及时进行处理。
3.定期检查总配电柜、微调配电柜和变频电源等是否正常,电缆接头是否松动、氧化等,如有问题及时反馈给负责人。
四、应急处理1.在设备操作过程中,若出现设备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设备并进行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