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的基本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22.33 KB
- 文档页数:1
校本教材编写的大致格式和要求一、校本教材的基本结构包括1.封面:自行设计(主要包括课程名称、主编人姓名)。
2.课程说明:包括该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标、知识系统、方法系统和训练系统的特点,以及编写人员情况介绍等。
3.学习指导:包括该课程对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要求;所追求的课程三维目标;学习需注意的事项;评价要求等。
4.目录5.正文部分:应包括知识系统、方法系统和训练系统三部分。
大标题(3号宋体加粗);副标题(4号宋体加粗);正文(5号宋体);.版式:A4纸张,行距16磅;页边距上下2.0cm,左右2..0cm。
6.附录:主要的参考文献、给学生的参考资料等。
教师开设校本课程申报表紫竹园中学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写)实施方案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2-04一.指导思想贯彻党的十七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二期课改方案及学科改革行动纲领为向导,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以“三个研究”为内容,以“双五环节”为载体,建设我校课程体系、开发我校校本教材,改善课堂教学,提升我校办学质量。
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并在课改与校本课程的开设中凸现我校美术教育的艺术特色,突出两纲教育,重视人文、环境、科技等内容,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本课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达到走科研兴校之路,实现我校的内涵发展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三年内争取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有利于形成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课程框架雏形,编写为我校学生量身定做的校本教案、校本课程。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到新的高度,培养其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爱国情怀、人文精神、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
1、强化基础型课程,着重学生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的培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考试方向的基础上对语、数外、美术等考试出口学科进行系统化的校本教案的编写,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型课教材体系。
初级电子琴教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一、介绍初级电子琴教材是为初学者设计的校本课程开发教材。
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研究电子琴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
通过系统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电子琴的基本操作,了解乐理知识,培养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材特点1. 简单易学:本教材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编排,针对初学者的特点设计,使研究过程更加轻松和愉快。
简单易学:本教材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编排,针对初学者的特点设计,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和愉快。
2. 系统完整: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巧的研究,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系统完整: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巧的学习,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3. 实用性强:教材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大量的练曲目和练题,让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演奏能力。
实用性强:教材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大量的练习曲目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演奏能力。
4. 全面深入:教材内容包括基本乐理知识、音阶和琶音练、手指灵活性训练、和弦和和声练等方面,涵盖了电子琴研究的各个方面。
全面深入:教材内容包括基本乐理知识、音阶和琶音练习、手指灵活性训练、和弦和和声练习等方面,涵盖了电子琴学习的各个方面。
三、教材结构本教材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以下内容:1. 导学部分: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研究目标和重点。
导学部分: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理论知识:介绍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
理论知识:介绍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
3. 练乐曲:提供适合本单元研究内容的练乐曲,供学生进行实践。
练习乐曲:提供适合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练习乐曲,供学生进行实践。
4. 题练:提供一些题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习题练习:提供一些习题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 评价测试:每个单元结束时设有评价测试,用于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评价测试:每个单元结束时设有评价测试,用于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好习惯》校本教材内容简介教材研发背景我校是一所新办小学,又处在城郊的地理位置,学生来源广泛,“移民”成份居多,父母、长辈接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生行为习惯差异性大,抓养成好习惯教育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
因此,学校提出了“育人为本,养成为先”的德育理念。
为了更进一步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学校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组织了几位深入开展养成教育的骨干教师们,编写整理了这本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旨在为外国语小学的学生提供不同场合下的行为指南,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优雅大方、文明守信的小公民。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日常教育实践,着力于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养成教育校本课程。
体例结构与主要内容本课程一共分为个人篇,交际篇,安全篇三个篇章。
个人篇分为:站姿和坐姿、执笔和读书姿势、个人卫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四课。
交际篇分为:与家人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同学相处、与陌生人相处四课。
安全篇分为:路队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灾难避险四课。
站姿和坐姿内容包括:正确站姿和坐姿的标准执笔姿势内容包括:执笔姿势的具体要求,写字姿势得体,人才感到舒适、灵便。
姿势正确,松肩振臂,凝神静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坐着写字要做到“头正、身直、两臂撑开、两脚平稳读书姿势内容包括:在读书写字时,要求先坐好、头正、肩平、身要直、胸稍挺起,两肩自然下垂、两条大腿平放在椅面上,两条小腿并拢,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读书的正确姿势。
读书时,双手捧着书本,书本上端稍抬高与桌面成45度角,头稍向前倾,这易看清字体,还能避免颈部肌肉紧张和疲劳。
把书竖直或平放在桌上都是不正确的。
个人卫生内容包括:每天衣着整洁,红领巾至少要一周清洗两次。
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注意用眼卫生;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咬笔头和手指科学的六步洗手法等内容。
与家人相处内容包括: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关心家人,是与家人沟通、亲密相处的秘诀。
与老师相处内容包括:1、见老师主动打招呼。
校本教材定义
校本教材是以学校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和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
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
而统编教材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辑,通用于全国各地学校的教材。
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编制主体、使用范围以及编制目的。
首先,从编制主体上看,统编教材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编写,而校本教材则主要由学校教师自主研究和编制。
其次,统编教材是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覆盖范围广,而校本教材主要针对具体学校的课程需求进行编制,使用范围较窄。
最后,统编教材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要求,而校本教材的编制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学校特定的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规范和加强我校校本教材建设与管理,切实提高教材建设与管理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立体化教材、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的研发与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材〔2019〕3号《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校本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校本教材包括立体化教材、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要充分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区域性等特点,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便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突出专业特色,体现原创。
校本教材的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一)专业性针对性强。
教材必须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编写。
校本教材具有创新性,展现新思想,新理念。
专业针对性要强,突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等。
(二)以培养能力为主。
教材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
对学生所要达到的素质、知识、能力目标为教学设计环节,并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等原则,同时,教材的编排设计应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深度加强校企合作。
教材建设应适应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注重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教材,结合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规划,大力锤炼精品教材,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坚持创新与汲取新方法和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四)坚持保护知识产权。
严禁翻印、抄袭他人出版物,确需引用国家法规、标准、规定及他人材料时,必须加以说明,且总数一般不超过教材内容的20%,宏幅引用的材料应列入附录内容。
二、校本教材建设的基本特征与编写要求(一)立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主线和纽带,融合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立体化学习环境,助力教育教学,实现智慧课堂。
初中思品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
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中,与别人打交道,不仅要学会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艺术,而且必须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学习交往的继续,是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强法律意识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一定分量。
”因此,我们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构建本册的结构。
八年级(下册)教材的具体结构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维护人身权利、维护文化经济权利、崇尚公平正义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设置了十课教学内容:“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崇尚公平”“我们维护正义”。
二、教材主要内容介绍和分析
本册教材由“权利义务伴我行”“我们的人身权利”“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四个单元组成。
下面对每个单元的内容做具体介绍和分析。
11。
初三物理理校本教材编写要求初三物理理校本教材编写要求:1. 教材内容:教材应围绕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进行编写,覆盖初中物理的各个方面,如力学、光学、热学等。
教材内容应科学准确,紧扣教学大纲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材结构:教材应按照模块化的方法编写,每个模块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实例分析、思考题、习题等。
教材的结构应清晰明确,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
3. 知识框架:教材应按照层次递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点的学习顺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材中的知识点应有详细的解释和示例,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实验与实践:教材应注重实验和实践的内容和设计,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实验来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材中应提供丰富的实例和实验指导,方便教师进行实验教学。
5. 深化拓展:教材应适度深化和拓展物理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教材的深化拓展内容应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增加趣味性和启发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现能力。
6. 语言表达:教材语言应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句式。
教材的语言应富有感情色彩,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7. 评价与反馈:教材应为学生提供形成性和终结性的评价和反馈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
教材还应提供答案和解析等参考资料,方便学生检查和巩固学习成果。
以上是初三物理理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教材的编写需要结合具体的学校和学生情况,充分考虑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
教材编写团队需要经过认真研究和论证,确保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促进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全面发展。
校本教材编写的大致格式和要求一、校本教材的基本结构包括1•封面:自行设计(主要包括课程名称、主编人姓名)。
2•课程说明:包括该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标、知识系统、方法系统和训练系统的特点,以及编写人员情况介绍等。
3•学习指导:包括该课程对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要求;所追求的课程三维目标;学习需注意的事项;评价要求等。
4•目录5 •正文部分:应包括知识系统、方法系统和训练系统三部分。
大标题(3号宋体加粗);副标题(4号宋体加粗);正文(5号宋体);.版式:A4纸张,行距16磅;页边距上下2.0cm,左右2..0cm。
6•附录:主要的参考文献、给学生的参考资料等。
教师开设校本课程申报表紫竹园中学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写)实施方案作者(来源):[暂无]发布时间:2010-12-04一•指导思想贯彻党的十七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二期课改方案及学科改革行动纲领为向导,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以“三个研究”为内容,以“双五环节”为载体,建设我校课程体系、开发我校校本教材,改善课堂教学,提升我校办学质量。
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并在课改与校本课程的开设中凸现我校美术教育的艺术特色,突出两纲教育,重视人文、环境、科技等内容,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本课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达到走科研兴校之路,实现我校的内涵发展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三年内争取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有利于形成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课程框架雏形,编写为我校学生量身定做的校本教案、校本课程。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到新的高度,培养其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爱国情怀、人文精神、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
1、强化基础型课程,着重学生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的培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考试方向的基础上对语、数外、美术等考试出口学科进行系统化的校本教案的编写,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型课教材体系。
校本教材的基本体例校本教材的基本体例1.页面设置(按高等教育出版社制订要求设置)纸张A4;页边距:上边2.5cm,下边2.5cm,左边(装订边)2.5cm,右边2.5cm;页码数字设置在页面的下面,并居中放置;页眉页脚格式可用也可不用,但要统一。
2.行间距(按高等教育出版社制订要求设置)行间距的设置程序是:从电脑的桌面上按“格式”→“段落”→“行距选最小值”→“设置值选20磅”→“确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即可完成。
3.字体和字号(1)一级标题“章、单元、项目、模块”。
一般选3号宋体字体,黑体。
(2)二级标题“教、学、做、评、练”。
一般选小3号宋体字体,黑体。
(3)三级标题。
一般选4号宋体字体,字可以是黑体(或不是黑体)。
(4)四级标题。
一般选小4号宋体字体,字可以是黑体(或不是黑体)。
(5)正文。
一般选小4号(或5号)宋体字体,字不是黑体。
4.编写体例(1)一级标题“章、单元、项目、模块”。
居中书写,下空1行。
“章、单元、项目、模块”的序号绝不能采用计算机自动排序程序,一定要采用手动排序方式(2)二级标题“教、学、做、评、练”。
居中书写,上下各空一行。
“教、学、做、评、练”的序号绝不能采用计算机自动排序程序,一定要采用手动排序方式。
(3)三级标题“一、二、三、……节”。
一般采用汉字数字进行编号,例如:一、金属材料×××××……二、非金属材料×××××……三、高分子材料×××××……“标题”应另起一段,开头向左靠,空2个汉字书写。
如果“三级标题”下面有正文,则正文另起一行,开头向左靠,空2个汉字书写。
正文的第二行顶格书写,不空空格。
如果后面有第二段、第三段……,照第一段落书写,但所有行的间距要大小均匀统一,绝不能使用网络版进行编排。
(3)四级标题。
顺序号应采用汉字数字加括弧(或阿拉伯数字加“.")进行编号,例如:(一)普通车床主要部件×××××……(二)切削运动×××××……(三)切削用量×××××……或者是(层次少时选用)按下列体例编写:1. 普通车床主要部件×××××……2. 切削运动×××××……3. 切削运动×××××……“标题”应另起一段,开头向左靠,空2个汉字书写。
中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教材本文档旨在为中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提供指导和建议,并提出一些建议的内容和结构。
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目标和目标教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目标和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素养。
2.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供实际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研究中。
4. 引导学生研究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5.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安全意识和道德责任。
教学内容和结构教材应包括以下内容和结构: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等。
2. 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包括电子表格、数据库、信息检索等。
3. 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制作等。
4. 网络技术和应用:包括互联网基础、网站设计和建设、网络安全等。
5. 编程和算法:包括基本的编程概念、算法设计和实现等。
教材应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每个模块包含基础知识、实例和练。
建议教材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研究特点和兴趣,采用多媒体和互动的方式呈现内容,提供实际的案例和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
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方法和评估应与教材的内容和目标相匹配。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合作,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
2. 项目和实践活动:提供实际的项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课堂讲授和演示:通过课堂讲授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和解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4. 作业和考试:通过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中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技能,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应模块化,提供实际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思维。
以上仅为一些建议和指导,具体的教材编写应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目录第一部分:词法 (1)一、名词的复数: (1)二、不可数名词: (1)三、名词的所有格: (1)四、名词作句子成分: (2)五、名词专项练习 (2)第二章冠词 (6)一、a和an的区别 (6)二、不定冠词的用法 (6)三、定冠词的用法 (6)四、零冠词的用法 (7)五、用与不用冠词的差异 (7)六、冠词专项练习 (8)第三章代词 (10)一、人称代词: (10)二、物主代词. (10)三、反身代词 (11)四、指示代词 (11)五、不定代词的区别. (11)六、代词专项练习 (14)第四章数词 (18)一、基数词. (18)二、序数词 (18)三、数词的应用. (18)四、数词专项练习: (20)第五章介词 (22)一、介词at/ in /on . (22)二、介词in /on / to 表方位: (22)四、after / in 在......之后. (23)五、with / in / by 表示“用......” .. (23)六、across / through / over / by 经过 (23)七、in front of / in the front of (23)八、其它介词的用法: (24)九、不用介词的情况: (25)十、介词专项练习 (26)经典训练 (29)第六章连词 (31)一、并列连词和连词短语 (31)二、从属连词 (32)三、连词专项练习 (32)第七章形容词副词 (34)I 形容词 (34)一、形容词的一般用法 (34)二、形容词常用句型 (34)Ⅱ副词 (35)一、副词的分类 (35)二、副词的基本用法: (35)三、常见副词用法辨析 (35)Ⅲ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 (37)一、规则变化 (37)二、不规则变化 (37)Ⅳ形容词,副词等级的用法 (38)一、原级的用法 (38)二、比较级的用法 (38)三、最高级的用法 (38)四、级别的转换 (38)五、级别的惯用法 (39)六、形容词专项练习 (40)七、副词专项练习 (41)经典练习 (43)第八章动词时态 (44)一、一般现在时 (44)二、一般过去时 (44)三、现在进行时 (45)四、过去进行时 (45)五、现在完成时 (45)六、过去完成时 (46)七、一般将来时 (46)八、过去将来时 (47)第九章被动语态 (48)I (48)一、被动语态的时态 (48)二、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的变法 (48)三、特殊情况的被动语态 (48)四、注意事项 (49)II 被动语态专题 (49)一、被动语态概述 (49)二、被动语态的构成 (49)三、被动语态的用法: (50)四、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51)五、动词的主动形式表示被动之意 (52)六、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举例(以动词do为例) (52)七、动词时态和语态专项练习 (53)第十章情态动词 (62)一、情态动词的用法 (62)*二、情态动词后跟完成式和进行式的用法 (63)三、情态动词的同义转换. (64)四、情态动词专项练习 (64)五、初中英语总复习专项练习之动词及其短语 (65)六、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项训练 (68)第十一章非谓语动词 (70)一、动词不定式 (70)二、动名词 (71)三、现在分词 (71)四、过去分词 (72)五、不定式专项练习 (72)第二部分:句法 (76)第一章句子种类与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76)一、句子种类的划分 (76)二、句子的成分 (78)第二章主谓一致 (79)一、主谓一致概述 (79)二、主谓一致的处理原则 (80)三、主谓一致专项练习 (82)第三章倒装句 (86)一、倒装句概述 (86)二、倒装句专项练习 (86)第四章感叹句 (88)一、感叹句的结构 (88)二、感叹句的变法 (88)三、what引导的感叹句 (88)四、how引导的感叹句 (88)五、what 与how引导的感叹句之间的转换 (88)六、几个常见的感叹句 (88)七、感叹句中常见的不可数名词 (89)第五章反意疑问句 (90)一、反义疑问句的结构: (90)二、反义疑问句的原则: (90)三、反义疑问句的变法: (90)四、特殊的附加疑问句: (90)五、反义疑问句的回答: (91)六、反义疑问句练习 (91)第六章状语从句 (94)一、引导词的选择: (94)二、状语从句与主句的时态问题 (94)三、状语从句专项练习 (95)第七章宾语从句 (99)一、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 (99)二、宾语从句的考查 (99)三、宾语从句专题 (101)四、宾语从句专项练习 (103)第八章定语从句 (108)一、定语从句(一) (108)二、定语从句(二) (108)三、定语从句(三) (109)四、注意事项: (109)五、定语从句的简化 (110)六、定语从句专项练习 (110)第三部分中考各题型解题技巧分析 (112)第一章补全对话专题 (112)考点1.打电话用语: (112)考点2.购物用语: (112)考点3问路及应答的用语: (113)考点4.看病的用语: (114)考点5.问候的交际用语: (115)考点6.介绍的交际用语: (115)考点7.告别的交际用语: (115)考点8.感谢和应答的交际用语: (115)考点9.祝愿、祝贺和应答的交际用语: (115)考点10.意愿及应答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11.道歉与应答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12.遗憾和同情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13.邀请与应答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14.提供(帮助)和应答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15.请求允许和应答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16.表示同意和不同意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17.表示肯定和不肯定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18.喜欢和厌恶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19.谈论天气的交际用语: (116)考点20.询问时间或日期和应答的交际用语: (117)考点21.请求的交际用语: (117)考点22.劝告和建议的交际用语: (117)考点23.禁止和警告的交际用语: (117)考点24.表示感情的交际用语: (117)考点25.就餐的交际用语: (117)考点26.约会的交际用语: (117)考点27.传递信息的交际用语: (117)考点28.求助的交际用语: (118)考点29.处理交际中的障碍: (118)考点30.常见的标志和说明: (118)考点31.中考补全对话汇编专项练习: (118)第二章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123)一、把握文章事实、查找细节型:(细节题) (123)二、逻辑推理型(逻辑推理题) (123)三、归纳主旨:(主旨归纳题) (123)四、理解词句含义型 (124)第三章中考英语综合填空题题型讲解及做题技巧分析 (126)一、中考英语综合填空题的必备基础 (126)二、中考英语综合填空题的答题技巧 (126)三、中考英语综合填空题解题思路实例分析 (127)四、中考英语综合填空题练习 (129)第四章中考英语写作分析与详解: (136)一、训练方法 (136)二、应试策略 (136)三、注意事项 (138)四、写作训练步骤: (138)五、种简单句:句子的基本结构 (139)六、中英语写作常用句型,句式以及典型主题 (140)七、中考写作评分标准: (144)第五章听力部分的解题技巧及做题思路分析 (145)一、中考对听力理解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45)二、如何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做好听力题? (145)第六章历年各区中考完成句子模拟试题 (148)大港(一) (148)南开(一) (148)南开(二) (149)南开(三) (149)北辰(一) (149)北辰(二) (150)东丽(一) (150)河西(一) (150)河西(二模) (151)河北(一) (151)河北(二) (151)河北(三模) (151)红桥(一) (152)红桥(二) (152)塘沽(一) (152)塘沽(二) (153)河东(一) (153)河东(二) (153)西青(一) (154)南开(一) (154)南开(二) (154)第四部分初中英语必备知识汇总 (156)第一章初中阶段部分英语近义词辨析: (156)第二章七年级至九年级的非谓语动词搭配 (164)一、接动词不定式(to do/ do sth ) (164)二、接动动名词(doing sth ) (165)第三章中学英语短语汇总 (166)第四章外研版初中英语1-6册重点短语归纳 (169)一、七年级上下册 (169)二、八年级上册 (169)三、八年级下册 (170)四、九年级上册 (171)五、九年级下册 (173)六、Book 3 (174)七、Book 4 (175)八、Book 5 (177)第五章初中阶段课本文章汇总 (179)第六章初中阶段词汇汇总 (196)七年级上册 (196)七年级下册 (199)八年级上册 (204)八年级下册 (210)九年级上册单词 (214)九年级下册 (218)第七章初中阶段不规则动词表 (222)第八章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不规则表 (224)第一部分:词法第一章名词一、名词的复数:1.名词变复数的规则形式1).一般情况下直接加s book------books cup-----cups2).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先变y为i再加es .city-------cities family-----families3).以s、x、sh、ch结尾的加es .bus-----buses wish------wishes watch------wathes4).以o结尾的多数加S 初中阶段只有三个单词加es .tomato-----tomatoes potato------potatoes hero-----heroes5).以f、fe 结尾的,先把f、fe变v 再加es .leaf----leaves self---selves shelf----shelves life----lives thief---thieves2.少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是不规则的。
(第二版)校本教材审核标准一、前言校本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校本教材的质量和符合我国教育政策的要求,特制定本审核标准,以规范校本教材的编写、审核和出版过程。
二、审核标准1. 编写规范校本教材应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科特点,体现学校特色。
2. 内容质量校本教材的内容应严谨、准确、简明易懂,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编委构成校本教材的编委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成员结构合理,确保教材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4. 教材结构校本教材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包括封面、目录、引言、正文、练习、拓展阅读等部分,符合教学实际需要。
5. 插图与实例校本教材的插图和实例应与内容紧密结合,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6. 教材修订校本教材应定期进行修订,根据教学实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三、审核流程1. 初步审核教材编写完成后,由学校组织初步审核,重点审查教材的编写规范、内容质量、编委构成等方面,确保教材符合基本要求。
2. 专家评审学校将初步审核通过的教材提交给教育行政部门,由专家评审组对教材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教材结构、插图与实例、教材修订等方面。
3. 公示与反馈专家评审结束后,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反馈。
如有需要,学校可根据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修订。
4. 审批与出版经过公示无异议或异议处理完毕后,学校将教材提交给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学校可组织教材的出版工作。
四、附则本审核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原有相关规定与本标准不符的,以本标准为准。
五、修订历史1. 第一版:发布于[[今天日期]]2. 第二版:待补充{content}。
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包括
一、校本教材的基本结构包括
1、封面:自行设计(主要包括课程名称、主编人姓名)。
2、课程说明:包括该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目标、知识系统、方法系统和训练系统的特点,以及编写人员情况介绍等。
3、学习指导:包括该课程对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要求;所追求的课程三维目标;学习需注意的事项;评价要求等。
4、目录
5、正文部分:应包括知识系统、方法系统和训练系统三部分。
大标题(3号宋体加粗);副标题(4号宋体加粗);正文(5号宋体);、版式:A4纸张,行距16磅;页边距上下2、0cm,左右2、0cm。
6、附录:主要的参考文献、给学生的参考资料等。
二、通过以下6个方面编写校本教案、校本教材
1、基本要求:个体研究、集体合作
2、研究重点:优化校本教研内容、实现轻负高效
3、基本结构: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研课
4、关键问题:以教材分析、试卷分析、学生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形式
5、五环节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优质校本教案
6、时间节点:要做到“段段清"。
学校校本教材编写规范教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现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编写校本教材时应遵循一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教材编写的目标、内容选择、编写流程、评审标准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1. 教材编写的目标教材编写的目标是确保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写教材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以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2. 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的要求。
学校校本教材应包括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和应用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教材编写的流程教材编写应遵循科学的流程和纪律。
首先,确定编写教材的学科领域和适用年级,并进行详细的课程标准分析。
其次,对已有教材进行全面研究和总结,确定编写的重点和难点。
然后,制定编写计划和时间表,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最后,进行教材的编写、审查和修改工作,并与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际使用的反馈。
4. 教材编写的组织结构教材编写的组织结构应符合教材的整体逻辑和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
教材应该按照单元、章节、课时等进行组织,内容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同时,教材应注意知识的前后关联,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5. 教材的语言风格教材的语言风格应简练、准确、生动。
教材中应包含适当的实例和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以免给学生造成困扰。
6. 教材的图表设计教材的图表设计应清晰、美观、具有一定的知识性。
图表应配合文字解释,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材中的图表应精心制作,图形清晰,标注准确,避免给学生造成困惑。
7. 教材的评审制度教材的编写应建立评审制度,确保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评审团队应由学科专家、教师和教材研究者组成,进行全面的评审。
惠南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草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焦点。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1.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
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
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应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3.当今社会需要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科技人才,学校必须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
4.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开设个性化课程。
二、奋斗目标: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
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