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秦高炉薄壁炉衬研究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
设计高炉开题报告一、引言高炉是一种重要的冶金设备,用于将铁矿石转化为炼铁生铁。
设计高炉的目标是提高炉内的冶炼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保证炉内的操作安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着重介绍设计高炉的相关内容。
二、研究背景高炉作为铁矿石冶炼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对于炼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炼铁产能居世界前列,因此高炉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台高效、节能、环保的高炉,实现高炉冶炼效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增加产量。
2.降低高炉的能源消耗,节约资源。
3.减少高炉的排放,保护环境。
四、研究内容4.1 高炉结构设计通过对高炉结构的优化和改进,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生产能力。
这包括高炉内部炉体的设计、燃烧系统的改进、炉体冷却系统的优化等方面。
4.2 燃料选择和利用选择适合的燃料,并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研究如何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浪费,降低高炉的能源消耗。
4.3 冶炼工艺优化对高炉冶炼工艺进行优化,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研究如何减少冶炼过程中的损耗和副产物的产生,提高炉渣的利用率。
4.4 环境保护措施针对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问题,研究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这包括废气净化、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对已有的高炉设计和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查阅和分析,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软件对高炉内部流场和化学反应进行模拟和分析,定量评估各种设计和优化方案的效果。
3.实验研究:在高炉实验室中进行高炉冶炼工艺和设备的试验研究,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优化设计方案。
4.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和经济性。
六、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1.设计一台高效、节能、环保的高炉,提高冶炼效率和生产能力。
高炉技术人员分析、讨论材料之2#高炉炉体温度分析方法单位:首秦公司炼铁部作者:炼铁技术质量室日期: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一日目录1 前言 (3)2 炉体温度的分析 (4)2.1 炉底中心点温度分析 (4)2.2 炉基炉底温度分析 (6)2.3 1段炉衬温度分析 (9)2.4 2段炉衬温度分析 (12)2.5 3段炉衬温度分析 (14)2.6 4段炉衬温度分析 (16)2.7 7段炉衬温度分析 (19)2.8 8段炉衬温度分析 (21)2.9 6、7、8段冷却壁温度分析 (23)2.10 9段炉衬、冷却壁温度分析 (27)2.11 10段炉衬、冷却壁温度分析 (31)2.12 11段冷却壁温度分析 (35)2.13 12-15段冷却壁温度分析 (37)3 总结 (44)4 下步工作重点 (45)1 前言高炉炉体温度能够反映炉缸的工作状态,也能反映出炉墙的粘结及渣皮脱落情况,将炉体温度分析与高炉炉况表现结合起来,对稳定高炉操作、制定合理的高炉操作方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秦1#高炉与2#高炉冷却壁构成不同,炉体各部位对应的冷却壁段数也不同,本文以2#高炉2011年9月份炉体温度为例,通过对炉体各段日平均及小时温度数据的分析,对分析的重点及分析方法做出说明,以供参考、交流。
2 炉体温度的分析炉体温度数据包括日平均及小时数据,其中小时数据采用整点瞬时值,日平均为当天小时数据的平均值。
高炉工长处还能显示连续炉体温度曲线。
炉体温度分析需将此三种数据曲线结合起来,以尽可能准确地反映炉体温度波动趋势,并与炉体冷却水流量(风口、中缸、炉门高压水及炉底、炉体软水)、装料制度等结合起来,找出炉体温度波动的原因,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日平均温度曲线可以抓住大趋势,看出炉体温度在历史中所处的位臵;小时温度曲线可以查找具体波动原因。
2.1 炉底中心点温度分析2#高炉炉底为2层陶瓷垫(400mm+800mm)+2层微孔炭砖(400mm*2)+2层半石墨质高炉炭块(400mm*2)结构,中心点有三处,分别为TE3004(4.85m)、TE3009(5.7m)和TE3034(6.1m),位于第二层半石墨质高炉炭块及微孔碳砖下方。
浅析高炉铜冷却壁磨损与氢脆关系铜冷却壁分为轧制铜冷却壁和铸铜冷却壁,本文只讨论轧制铜冷却壁。
1999年12月首钢2高炉炉腰(B2段)进行工业性试验,安装2块铜冷却壁,试验取得初步成功。
2021年10月中冶赛迪设计的本钢5高炉投产,这是在国内高炉设计中率先正式采用铜冷却壁实现薄壁高炉,该铜冷却壁为芬兰Outokumpu Group供货,采用连铸铜坯铸孔后焊接铜管。
铜冷却壁大面积使用目前在中国使用尚不足16年,本钢5高炉铜冷却壁在使用11年后的2021年已全部更换,但该高炉至今仍未进行过大修,炉缸运行良好。
因此,目前铜冷却壁尚未达到一代炉役,尚未实现采用铜冷却壁替换铸铁冷却壁的初衷。
对铜冷却壁破损机理的认识在逐渐深入中,这些认识将有助于今后铜冷却壁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
1 氢氧定量分析和测定近年来不少高炉出现铜冷却壁异常破损,尤其是异常磨损,铜冷却壁的“氢脆”问题被广大炼铁工作者提出,为此,有大量相关报道和分析文章。
鞍钢3高炉破损调查并于2021年发表数篇文章,利用RH600氢分析仪测定氢元素含量从0.0001%增加到0.0042%,利用TC600氮氧分析仪测定氧元素含量从不超过0.003%增加到0.0038%,据此认为铜冷却壁在服役过程中,杂质元素尤其是氢向铜冷却壁基体渗透,并认为氢含量过高导致Cu2O在晶界破裂产生氢脆,利用SEM扫描电镜中EDS能谱分析测定裂纹处杂质氧含量,渣铁相进入裂纹[2-4]。
2 铜冷却壁材质的选择正因可能存在“氢脆”风险,国内主要设计单位和铜冷却壁制造商均要求铜冷却壁本体氧含量不超过0.003%,以尽量降低“氢脆”风险。
最新GB/T*****-2014《铜冷却壁》关于铜冷却壁成分中氧含量亦是不超过0.003%,该氧含量与GB/T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规定》,中无氧铜TU2一致。
铜冷却壁材质无氧铜TU2,一般认为无氧铜中氧和杂质的含量极低,无“氢脆”或极少“氢脆”,特别适合应用于可能产生氢脆的领域。
第38卷 第1期2003年1月钢 铁IRON AND S TEELVol.38,No.1January2003钒钛高炉渣对炉衬材料的侵蚀研究杜鹤桂 徐国涛 孙希文 刁日升 (东北大学)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摘 要 通过不同温度、碱度、TiO2含量的钒钛渣对不同耐火材料的侵蚀实验,分析了攀钢高炉强化冶炼后炉渣组成的变化及其对炉衬耐火材料的影响,评价了冶炼钒钛矿条件下耐火材料的性能与适宜的使用结构。
关键词 高炉 炉衬 侵蚀 钒钛炉渣⒇ON EROSION OF BF LINING BYTITANIUM-VANADIUM C ONTAINING SLAG DU Hegui XU Guo tao SUN Xiw en DIAO Risheng(Northeastern University)(Panzhihua Iron&Steel Gro up Co.) ABSTRACT The erosio n of different refracto ry materials was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basicity,titanium co ntent,to analy ze the cha nge and effect o f slag com positio n o n lining erosio n caused by intensified opera tion.The proper ties of refracto ry ma terials and suitable lining desig n is propo sed.KEY W ORDS blast furnace,lining refracto ry,ero sion,slag containing tita nium and v ana-dium1 前言钒钛炉渣利于延长高炉寿命,攀钢高炉自生产以来,炉龄普遍较长,用粘土砖砌筑的炉底就可延长10年以上寿命[1,2],一般认为:钒钛炉渣护炉是由于高温还原生成TiC、TiN或Ti(C、N)等高熔点化合物,在炉衬表面形成沉积保护层所致。
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及其预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高炉冶炼是指将铁矿石经过还原反应,得到铁和副产物的冶炼过程。
高炉冶炼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如氧化、还原、固相–气相反应、液相–气相反应等。
这些过程的复杂性直接影响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提高高炉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需要深入研究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及其预测方法。
本研究选题目的在于探究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为其预测和控制提供科学基础。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分析:通过分析高炉冶炼过程中物理化学过程的复杂性,建立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模型,探究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
2. 高炉冶炼过程的预测方法:根据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深入研究高炉冶炼过程的预测方法,包括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基于数学模型的预测模型等。
3. 高炉冶炼过程的控制方法:根据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高炉冶炼过程的控制方法,包括传统PID控制和现代控制理论等。
4.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和模拟仿真,验证预测模型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三、研究意义1. 深入研究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有助于揭示高炉冶炼过程的本质规律,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研究高炉冶炼过程的预测方法和控制方法,为高炉冶炼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立高炉冶炼过程的预测模型和控制方法,对于提高高炉冶炼的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实验验证和仿真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及其预测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全面地阐述高炉冶炼过程的复杂性机理和规律。
2. 建立高炉冶炼过程的预测模型和控制方法,实现高炉冶炼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3. 提高高炉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为高炉冶炼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炉冶炼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一、实习背景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某钢铁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高炉炉前工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高炉炉前工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钢铁生产过程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
二、实习单位简介某钢铁公司是我国一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
公司主要生产钢铁、钢材等系列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家电等行业。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高炉炉前工理论培训,学习了高炉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高炉炉前工的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现场实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跟随师傅进行了现场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观察高炉运行情况,记录各项数据,如炉温、炉压、炉渣成分等。
(2)协助师傅进行炉前操作,如出铁、出渣、加料等。
(3)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了解高炉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3. 实际操作在师傅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以下操作技能:(1)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2)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如铁锹、钩子、铁锤等。
(3)掌握出铁、出渣、加料等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对高炉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高炉炉前工工作的理解。
2.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各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一起工作,学会了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4. 培养安全意识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高炉炉前工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我国钢铁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秦2号高炉定量化停开炉操作实践马洪斌(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066326)摘要:本文介绍了首秦2号高炉15天检修定量化停开炉的操作实践,高炉检修前结合首秦2号高炉的生产实际,进行了定量化停开炉的研究,制定了定量化停开炉的方案,首秦2号高炉停开炉实践表明定量化停开炉顺利、高效,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炉;停开炉;定量化前言随着首秦1号、2号高炉炉龄的增长,炉体冷却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减缓炉体冷却壁的损坏,两座高炉定期进行喷涂造衬,但是在停开炉工作中存在开炉操作随意性强、人为性强的特点,导致各次停开炉操作的参数变化大、开炉时间长短不一、开炉后的经济技术指标提升缓慢等问题。
随着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国内外高炉龄的高炉越来越多,这部分高炉普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停开炉过程的随意性导致对资源的浪费、对高炉长寿的损害,各高炉的停开炉经验、技术难于系统化、难于共享。
因此量化停开炉技术,将停开炉过程量化,使高炉停开炉过程顺利、高效,开炉后经济技术指标快速提升。
本文主要介绍了首秦2号高炉15天检修定量化停开炉的操作实践,高炉检修前结合首秦2号高炉的生产实际,进行了定量化停开炉的研究,制定了定量化停开炉的方案,首秦2号高炉停开炉实践表明定量化停开炉顺利、高效,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1高炉量化停炉技术的研究1.1高炉量化停炉技术的理论分析降料面停炉过程中,为避免因风量水平与料层厚度不匹配造成炉内煤气不稳定而出现顶压冒尖现象,按降料面阶段对风量水平进行主动控制。
以炉内存在的炉料情况为依据,降料面过程分为以下阶段:正常料期、焦炭料期,正常料期又可分为炉内存在正常料的前、后两个时期,焦炭料期又可分为炉内全部为焦炭且料面在炉身下部、炉内全部为焦炭且料面在炉腰、炉内全部为焦炭且料面在炉腹及炉缸上部的前、中、后三个时期。
降料面过程炉内炉料复杂,自风口带向上依次为死焦堆焦炭、正常料及盖面焦,且各段炉料压缩率不一,炉内焦炭数量的计算困难。
第22卷第3期2010年3月钢铁研究学报Jour nal of Ir on and Steel ResearchV ol.22, No.3 M ar ch 2010作者简介:郑坤灿(1971)),男,硕士; E -mail:z heng kunch an@; 收稿日期:2008-10-13高炉炉衬侵蚀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郑坤灿1,2, 温 治1, 刘训良1, 任雁秋2, 武文斐2(1.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摘 要:高炉炉衬的侵蚀是影响高炉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有关高炉炉衬侵蚀的研究已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综述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高炉炉衬侵蚀的数值模拟和控制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详细陈述了低维到高维模型的应用情况和使用方法,尤其指明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并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炉;炉衬侵蚀;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 F 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963(2010)03-0001-05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Lining Erosion of the Blast FurnaceZH ENG Kun -can 1,2, WEN Zhi 1, LIU Xun -liang 1, REN Yan -qiu 2, WU Wen -fei2(1.Scho ol of M echanic Eng ineer ing,U 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2.Schoo l o f Ener gy and Env iro nment,Inner M ongo lia U niv 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Baot ou 014010,Inner M ongo lia,China)Abstract:L ining erosio n is one of the key fact ors affect ing t he cam paig n life o f blast furnace.W ith the improv e -ment o f the co mputer har dw are and t he CFD (Computational F luid Dynamics)dev elo pment,numerical simulatio n has alr eady been the main way to study the refr actor y er osion o f blast furnace.T he latest r esear ch results of nu -merical simulatio n and contr olling on blast furnace lining corr osio n w er e r eview ed at ho me and abr oad fr om 1960s.T he applicatio n and usag e o f all models (from 1-D to 3-D )wer e summarized in details.Especially,the apply ing conditio n and disadvantage o f all kinds of the model wer e sho wn clearly.Some im po rtant ex isting pr oblems w ere discussed and so me pr oposes fo r future develo pment tr ends w ere g iv en.Key words:blast furnace;lining ero sion;numerical simulatio n长期以来高炉炉衬侵蚀一直是国内外钢铁公司普遍关注的问题,任何一次造衬、中修或者大修都将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首秦一号高炉多环布料系统精度提升及布料方式改造【摘要】本文介绍了首秦一号高炉多环布料系统的工作方式,针对现有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造方案。
通过此次改造使首秦一号高炉布料更加准确和均匀,降低了高炉波动次数,达到控制煤气流,提高煤气利用率,低耗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高炉;多环布料;精度0.前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对钢铁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的钢铁工业得以迅猛发展,钢铁产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与国外钢铁企业相比,我国的钢铁生产成本高、冶炼效率及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首要矛盾。
如何提高冶炼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满足当下节能减排要求,业已成为设备维护改造的首要任务。
首秦高炉布料系统采用当下广泛使用的无钟式炉顶溜槽布料系统,该系统有着密封性能好,可提高炉顶压力,从而提高冶炼强度;布料灵活,能比较准确地控制炉料在炉内的分布等优点。
但由于首秦一号高炉投产较早,设备精度相对较低,导致布料角度及布料圈数难以准确控制,因而影响高炉料面分布,降低煤气利用率,从而影响料比,提高生产成本。
针对首秦高炉存在的上述缺点,利用首秦一号高炉中修的机会对首秦一号高炉进行了精度及布料方式的升级改造。
1.改造方案1.1 现有系统介绍如图1所示,首秦一号高炉角度采集通过角机将炉顶角度传送到过程站控制柜内,通过角机与编码器连接将角度信号送入开关量输入模块进行角度计算。
图1 角度传送方式1.1.1节流阀工艺要求节流阀在高炉布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控制料流速度,配合布料溜槽来进行有序的按要求布料,节流阀的开度直接影响布料的圈数。
首秦高炉节流阀采用比例调节阀控制1.1.2比例阀调节控制原理比例阀又叫电液转换器,他与伺服阀不同,是输入模拟量信号,输出为开关量信号。
高炉比例阀是双闭环控制调节系统,如图2所示,内环主要是以比例放大板和比例阀来完成,由阀心的位置反馈来调节阀位开度的大小。
高炉炉衬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研究高炉是钢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到钢铁工业的发展。
而高炉炉衬材料是高炉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效果和性能也与高炉的运行状况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炉炉衬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高炉炉衬材料的开发需求、开发途径和应用效果三个方面阐述高炉炉衬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炉炉衬材料的开发需求高炉炉衬材料是用于高炉内衬的一种特殊材料,其主要功能是保护高炉炉壁,防止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腐蚀和烧坏。
由于高炉中存在着高温、高压和剧烈化学反应等极端条件,炉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高性能特点。
而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炉炉衬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1.更好的性能随着高炉的规格不断扩大和产量的提高,高温、高压下炉壁的腐蚀和烧坏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开发更好的高炉炉衬材料成为钢铁工业的重要课题。
新型炉衬材料需要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耐蚀性能、耐磨损性能和抗压性能等。
2.更长的使用寿命高炉的停机检修是一项非常耗费时间和资源的任务。
因此,开发更长寿命的高炉炉衬材料是极其重要的。
材料的长寿命可以减少高炉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3.更高的经济效益钢铁工业是一个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
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成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高性能的高炉炉衬材料可以降低高炉的能耗和排放,提高产量和效益,对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炉炉衬材料的开发途径高炉炉衬材料的开发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来说,高炉炉衬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材料本身性能改进通过材料本身的性能改进来提高炉衬材料的耐磨损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等,为高性能炉衬材料的研发提供基础。
2.材料加工技术改进在材料加工技术方面的改进,可以提高炉衬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成形能力,使得炉衬材料的使用性能更好。
首秦1号高炉煤气分布紊乱的治理实践【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首秦1号高炉煤气分布紊乱的治理实践丁汝才,马洪斌(首秦金属材料)摘要:本文对首秦1号高炉煤气分布紊乱的治理过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首秦1号高炉炉况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高炉;煤气分布;炉缸工作前言2021年4月26日,首秦1号高炉白班后期炉温转热,气流不稳,料尺工作差,塌料后中班炉温低,减风、停氧,同时附加焦炭稳定气流,27日夜班3:00以后气流逐渐稳定,逐步回到全风状态,之后高炉炉况稳定性偏差,炉内多次出现严重的气流状态,导致高炉炉芯温度持续下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退步。
5月份,炉内调整以控制边缘煤气为主,高炉能够维持5.0焦炭负荷、27.5吨矿批,但边缘煤气稳定性欠佳,主要表现在边缘煤气不均匀,高炉间隔几天就出现气流,并伴随着渣皮的脱落。
6月初,炉内调整以疏导边缘煤气为主,炉况稳定性恶化,炉内几乎天天出气流,高炉处于持续亏产状态,风量萎缩,铁水物理热、硅稳定率和一级品率明显下行,且炉况有从“上部不稳”向“下部不活”转变的趋势,炉缸炉芯温度下行较多。
6月中旬,渣皮稳定性有所好转,炉芯温度止跌回升,气流次数较上旬明显减少,中心煤气开度偏大,间隔几天也会出现气流,但出气流时渣皮脱落的次数较少。
7月3日,高炉例修,送风后煤气重新分布,边缘煤气有所发展,煤气分布趋于均衡,炉内逐步加重焦炭负荷。
本文回顾了首秦1号高炉煤气分布紊乱的治理过程,划分了煤气分布紊乱的各个治理阶段,分析了煤气分布紊乱各个治理阶段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首秦1号高炉炉况存在的问题和调整的方向。
1炉况趋势分析1.1煤气分布趋势分析首秦1号高炉从炉体热负荷分析,从6月初开始炉体热负荷下降至5月份的一半左右,表明炉内煤气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将炉体热负荷、十字测温、冷却壁温度相结合进行分析,可以将炉况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5.1~5.30,炉体热负荷高,边缘煤气不稳定,冷却壁温度波动较大:第二阶段5.31~6.8,炉体热负荷较高(受此阶段风量、氧量降低,产量下降影响,此阶段后期热负荷降低),边缘煤气不稳定,冷却壁温度波动大;第三阶段6.9~7.3,炉内热负荷低,边缘煤气较稳定,冷却壁温度波动小;第四阶段7.4~7.9,炉内热负荷低,边缘略有发展,冷却壁温度波动小。
首秦高炉吉布森块使用小结
根据首秦总公司资源平衡,首秦高炉将于12年 1月1日开始配吃部分吉布森块替代澳块入炉,现对吉布森块对高炉的影响做简要分析如下:
一、吉布森块与PB块的性能对比
1、化学成分
表1 化学成分
表1中数据反映吉布森块MgO高于PB块,Al2O3高于PB块,有害元素S、P含量较低,仅从化学成分角度考虑,MG块矿与PB块相差不大。
2、还原性、还原粉化指数与热爆裂指数
表2 RDI、RI、DI
表2中数据反映吉布森块还原度指数明显低于PB块,属于还原性较差的矿种;粉化指数(RDI)也比PB块略低;热爆裂指数基本相当。
3、熔滴性能
表3 熔滴性能
表3中数据反映,从综合炉料的熔滴性能看,吉布森块熔滴区间ΔT2较宽,最大压差ΔPm高,最后表现为较高的总特性值S值,其熔滴性能总
体比PB块要差。
二、吉布森块的高炉配吃计划安排
据公司进料计划,13北将于1月1日夜班4-5点吃空,1月1日白天吉布森入仓(1炉已经用上)。
1、吉布森块入炉配比调整计划
表3 入炉比例调整计划
2、要求和变化
①使用吉布森矿分3%、5%、8%三步配比逐步添加,观察时间为两个周期,若两个周期后炉况允许,则按计划增加吉布森比例;若条件不允许,可适当拖后。
②配吃吉布森期间,高炉严格按要求做合适炉温,以度过改料对高炉影响。
③吉布森块代替PB块后入炉MgO提高,注意炉渣内MgO变化情况,防止MgO出现急剧升高现象。
④吉布森块配吃后,高炉透气性可能受一定影响,但根据以往经验,应该不会出现透气性指数大幅下降的现象。
⑤吉布森块Al2O3含量较澳矿略高,使用后渣中Al2O3应该上升,观察变化。
高炉炉衬传热模型及渣皮给热系数测试系统的开发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高炉是钢铁冶炼的主要设备之一,它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冶炼对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炉衬是高炉冶炼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决定了高炉内部反应过程的有效进行,直接影响着高炉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对高炉炉衬的传热特性和渣皮给热系数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高炉炉衬传热模型和渣皮给热系数测试系统的开发方法,以提高高炉生产的效益和降低能源消耗。
具体地说,本研究将:1.建立高炉炉衬传热模型,分析炉衬的传热特性,并优化炉衬材料和结构,提高高炉内部反应的效率;2.设计渣皮给热系数测试系统,通过对渣皮的形态和组成分析,测定渣皮的热传导和热辐射特性,为高炉操作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本研究将为高炉冶炼的优化提供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为高炉生产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高炉炉衬传热模型的建立和优化高炉内部的复杂反应过程需要在高温、高压、强氧化、还原等复杂条件下进行。
因此,对高炉炉衬传热的分析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材料、结构、形态等方面入手,考虑炉衬的热传导机制、热辐射机制、热对流机制和辐射对流耦合机制等方面,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提高高炉内部反应的效率,同时降低能源的消耗。
2.渣皮给热系数测试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渣皮是高炉内部的一个复杂介质,其形态和组成分布非常动态,对高炉内部反应过程的影响较大。
因此,对渣皮的热传导和热辐射特性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可以为高炉操作提供实时数据支持,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主要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法:通过热力学理论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建立高炉炉衬传热模型和渣皮热传导和辐射特性模型,定量分析高炉内部反应过程的热传导和辐射特性。
2.数值模拟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等数值模拟方法,求解高炉内部的渣皮流动和温度场分布,优化炉衬材料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