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经典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789.56 KB
- 文档页数:10
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第2类气体分为3个项别。
下列气体类型中,未列入该标准的气体分类项别是()。
A.易燃气体B.非易燃无毒气体C.毒性气体D.压缩气体【答案】D【解析】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第2类气体分为3个项别,即易燃气体、非易燃无毒气体、毒性气体。
2.粘贴、拴挂或喷印在危险化学品的外包装或容器上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旨在向接触危险化学品的相关人员提示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以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危险性标志表示各类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每种化学品只可选用一个标志B.化学品的危害警示词可选用“危险”“警告”“注意”三个词中的多个C.易燃危险化学品应提示有效的灭火剂和禁用的灭火剂以及灭火注意事项D.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可以用中文或中文加英文标明危险化学品的通用名称【答案】C【解析】A项,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险性类别。
B项,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2~3000.29),选择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的信号词。
D项,需用中文和英文分别标明化学品的化学名称或通用名称。
3.2017年某大型化工企业进行了经营战略调整,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产品结构等实施了变更。
下列变更中,不属于管理变更的是()。
A.工艺操作规程更新B.供应商更换C.工艺总负责人更换D.主要负责人更换【答案】A【解析】管理变更主要包括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标准发生变化等。
4.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过氧基(—O—O—)生成过氧化物的工艺叫过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之一,下列各组工艺参数中,含有不属于重点监控工艺参数的是()。
第一章化工安全生产概述第一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例题】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决定了夯实化工企业安全基础、实现化工行业安全发展、必须实行分类指导,因企制宜等工作的重要性。
以下不属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主要特点的是()。
A.事故紧急救援难度大B.原料和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放射性C.生产工艺复杂、操作条件苛刻D.化工生产装置的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
选项B错误。
原料和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
第二节化工生产过程安全【例题】化工过程安全生产信息是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内容的是()。
A.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B.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C.确定风险辨识分析内容D.全面收集安全生产信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工生产过程安全。
选项C,“确定风险辨识分析内容”属于“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一)全面收集安全生产信息;(二)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三)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一)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二)确定风险辨识分析内容;(三)制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
【例题】企业要制定化工过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规定风险分析结果应用和改进措施落实的要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其中,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一般每()年进行一次。
A.1B.2C.5D.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工生产过程安全。
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要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
对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针对装置不同的复杂程度,选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HAZOP技术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可每5年进行一次。
2022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化工防火防爆根本措施之一是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控制工艺参数的是()。
A.移走反应热量B.选择传热介质C.设置紧急停车系统D.控制投料速度和数量【试题答案】C【正确解析】AB属于控制温度的措施,D属于控制投料措施。
2.醋酸与氯反应生成一氯乙酸,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中的氯化工艺。
关于该工艺危险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有腐蚀性,无燃爆危险性B.氯气作为氯化剂,无氧化性C.反应速度快,需热量大D.尾气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试题答案】A3.二氟一氯甲烷热裂解制四氟乙烯,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中的裂解工艺。
关于此工艺宜采用的控制方式正确的是()。
A.将裂解压力与锅炉给水流量、稀释蒸汽流量之间形成连锁关系B.将裂解炉温度与锅炉给水流量、稀释蒸汽压力之间形成连锁关系C.将裂解炉进料流量与锅炉给水流量、稀释蒸汽数量之间形成连锁关系D.将裂解炉电流与锅炉给水流量、稀释蒸汽数量之间形成连锁关系【试题答案】D【正确解析】将裂解炉电流与锅炉给水流量、稀释蒸汽流量之间形成联锁关系;一旦水、电、蒸汽等公用工程出现故障,裂解炉能自动紧急停车。
4.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预先危险性列表的基础上,分析系统中存在的危险。
危险产生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后果,然后确定其风险等级。
关于评估安全风险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安全风险等级与该危险发生的概率无关B.每一个危险的严重程度随所影响的目标不同而不同C.每一个危险发生概率与其可能,随暴露时间、目标、人员或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无关D.危险发生概率的确定在一定程序上有主观性,不需各专业的专家或工程师协商决定【试题答案】B5.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关于危险区域划分与电气设备保护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建筑施工安全)》真题及详解【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某工程项目部组织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前,对顶升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下列交底内容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顶升作业前,塔式起重机下支座与顶升套架应可靠连接B.顶升作业中,应调整变幅小车位置进行配平操作C.顶升作业中,应保证塔式起重机的平衡D.顶升作业中,不应进行回转操作【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196—2010)第3.4.6条规定,自升式塔式起重机的顶升加节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顶升前,塔式起重机下支座与顶升套架应可靠连接。
②顶升前,应将塔式起重机配平;顶升过程中,应确保塔式起重机的平衡。
③顶升过程中,不应进行起升,回转、变幅等操作。
2.施工升降机拆卸作业是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
下列关于施工升降机拆卸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全部拆除附墙架,再拆除导轨架B.夜间进行拆卸作业时,应保证充足的照明C.拆卸作业是安装作业的逆过程,可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D.拆卸作业不能连续完成时,应根据拆卸状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2010)的规定:①拆卸附墙架时施工升降机导轨架的自由端高度应始终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②夜间不得进行施工升降机的拆卸作业。
③施工升降机拆卸作业应符合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④施工升降机拆卸应连续作业。
当拆卸作业不能连续完成时,应根据拆卸状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某工程项目部组织高处作业吊篮验收,填写了《高处作业吊篮使用验收表》。
下列验收结果中,不合格的是()。
A.锦纶安全绳直径为10mmB.悬挑机构抗倾覆系数为2C.离心触发式安全锁制动距离为200mmD.超高限位器止挡安装在距顶端800mm处【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2010)第8.2.2条规定,高处作业吊篮应按《高处作业吊篮使用验收表》的规定逐台逐项验收,并应经空载运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化工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中级)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关于安全生产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直接责任C、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不承担责任D、安全生产责任由上级单位统一承担2、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A、生产设备运行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B、生产设备运行温度高于正常工作温度C、生产设备运行压力低于正常工作压力D、生产设备运行压力高于正常工作压力3、题干:某化工企业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决定引进一套先进的安全生产监控设备。
以下关于该设备的描述,错误的是:A. 该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B. 该设备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报警C. 该设备不具备远程监控功能D. 该设备可以自动记录和存储生产数据4、题干:某化工企业新建一套生产装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需要进行安全预评价。
以下关于安全预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安全预评价是针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的B. 安全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项目的可行性C. 安全预评价不需要对项目进行现场调查D. 安全预评价的结果不能作为项目审批的依据5、某化工厂采用间歇式反应器生产某化工产品,该反应器存在明显的放热反应,为防止反应失控,以下哪种措施最为有效?A. 提高进料温度B. 减少进料量C. 增加冷却器面积D. 提高反应器压力6、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设备,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导致设备发生爆破?A. 设备设计不合理B. 设备运行过程中温度超过设计温度C. 设备运行过程中压力超过设计压力D. 以上都是7、某化工企业新建一套年产10万吨的甲醇装置,根据《化工(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导则》(AQ 3035),该项目的安全评价等级应定为: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8、某化工厂在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存储了100吨甲苯,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化工厂应采取以下哪项措施?A. 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检查B. 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C. 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D. 每天进行一次安全检查9、在进行化工厂的安全评估时,下列哪一项不是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A. 识别潜在的危险源B. 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C. 制定经济效益提升计划D. 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10、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关于压力容器的操作,下列哪一项做法是错误的?A. 在操作前检查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是否完好B. 超过设计温度和压力运行以提高生产效率C. 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维护保养D. 操作人员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11、某化工厂采用液氨作为制冷剂,液氨储罐的容积为100m³。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实务化工安全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60题)1、关于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正确说法是()。
A.PHA只能用于预评价项目B.PHA只能用于现状评价项目C.PHA只能用于验收评价项目D.运用PHA分析目主要是辨识系统中潜在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等级,并制定相应安全对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答案】 D2、近几十年来,化工生产采用大型生产装置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化工生产装置的特点不包括()。
A.小型化B.自动化C.智能化D.连续化【答案】 A3、下列关于开停车安全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开车过程中装置依次进行、气密试验、清洗、吹扫B.在正常开停车、紧急停车后的开车前,都要进行安全条件检查确认C.开停车前,企业要进行风险辨识分析D.严格控制进退料顺序和速率【答案】 A4、下列关于铁路装卸设施说法正确是()。
A.铁路装卸作业线分为厂外线和厂内线B.铁路专用线是作为罐车、货车对准鹤位或货位进行装卸用C.装卸栈桥是装卸作业地面上操作场地D.在使用轨道衡时,被衡量罐车牵引进出轨道衡时速度不大于3km/h【答案】 D5、无论化工企业规模有多大,安全生产都是时刻需要考虑的内容。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特点不包括()。
A.原料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B.生产工艺复杂C.操作条件苛刻D.施工时无法正常生产【答案】 D6、在一些可能产生缺氧场所,特别是人员进入设备作业时,必须进行含氧量监测,含氧量低于()时,严禁入内,以免造成缺氧窒息事故。
A.10%B.12%C.15%D.18%【答案】 D7、裂化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高温下分子发生分解反应过程,分为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
热裂化存在主要危险性是()。
A.裂化过程产生大量裂化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B.裂化过程中,活化催化剂不正常时,可能出现可燃一氧化碳气体C.裂化过程中,若温度过高或落入少量水,容易引起突沸冲料或爆炸D.裂化过程中,生成过氧化物副产物,它们稳定性差,遇高温或受撞击、易分解,造成燃烧或爆炸。
1.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有毒气体的浓度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A.25%爆炸下限B.50%爆炸下限C.30%爆炸下限D.35%爆炸下限答案:A【解析】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的浓度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2.化工厂内部一般分为工艺装置区.罐区.公用设施区.运输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和管理区。
下列关于各区块布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方便事故状态下的应急救援,工艺装置区应靠近工厂边界B.储存物料为常温常压的储罐,应布置在工厂的下风区域C.为防止洪水影响,罐区应设置在地势比工艺装置略低的区域D.装卸运输区应设置在工厂边缘地区答案:A【解析】工艺装置区应该离工厂边界一定距离,而且应该集中分布,)工艺装置区是一个易燃易爆.有毒的特殊危险的地区,为了尽量减少其对工厂外部的影响,一般布置在厂区的中央部分。
储存容器可能释放出大量的毒性或易燃性物质,务必将其置于工厂的下风区域;罐区应设在地势比工艺装置区略低的区域,绝不能设在高坡上;装卸运输区应设置在工厂边缘地区。
3.化工生产中,通常采用热裂解制烯烃,重油催化裂化制汽油.柴油.丙烯.丁烯,以及乙苯裂解制苯乙烯等裂解(裂化)工艺。
下列关于裂解(裂化)工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裂解(裂化)工艺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裂解过程中,同时伴随缩合.环化和脱氢等反应C.影响裂解的基本因素主要为温度和反应的持续时间D.裂解产物往往是多种组分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裂解是指石油系的烃类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烯烃及其他产物的过程。
其反应类型为高温吸热反应。
在裂解过程中,同时伴随缩合.环化和脱氢等反应。
由于所发生的反应很复杂,通常把反应分成两个阶段。
裂解产物往往是多种组分的混合物。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实务化工安全通关练习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下列选项中,关于开停车安全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选项中,关于开停车安全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A.在正常开停车、紧急停车后的开车前,都要进行安全条件检查确认B.开车过程中装置依次进行吹扫、清洗、气密试验时,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C.停车过程中的设备、管线低点的排放要按照顺序缓慢进行D.直接引进蒸汽、氮气、易燃易爆介质【答案】 D2. 环境危害中,对水环境的危害由3个急性类别。
急性水生毒性一般的判定方法是用鱼类96hLC#50试验,甲壳类48hEC#50试验和/或藻类72h或96hErC#50试验进行测定,测定完之后需要进行分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急性水生毒性的是()。
环境危害中,对水环境的危害由3个急性类别。
急性水生毒性一般的判定方法是用鱼类96hLC#50试验,甲壳类48hEC#50试验和/或藻类72h或96hErC#50试验进行测定,测定完之后需要进行分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急性水生毒性的是()。
A.急性Ⅰ对水中生物有剧毒B.急性Ⅱ对水中生物有毒性C.急性Ⅲ对水中生物有害D.急性Ⅳ对水中生物有害【答案】 D3. 应急中心即通知各应急组织赶到指定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各应急组织在不知道是演练情况下,迅速组织人员作出相关应急响应行动,此种演练称为()。
应急中心即通知各应急组织赶到指定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各应急组织在不知道是演练情况下,迅速组织人员作出相关应急响应行动,此种演练称为()。
A.单项演练B.综合演练C.“预知”型演练D.“非预知”型演练【答案】 D4. 试生产前的环节众多,对它们进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试生产前的安全管理的是()。
试生产前的环节众多,对它们进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试生产前的安全管理的是()。
A.系统吹扫冲洗安全管理B.气密试验安全管理C.单机试车安全管理D.开停车安全管理【答案】 D5. 下列关于本质安全层次说法,不正确是()。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实务化工安全练习题库包含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当需要进行动火作业时,有关负责人和单位必须签发动火作业许可证。
关于作业许可证存在问题不包括()。
当需要进行动火作业时,有关负责人和单位必须签发动火作业许可证。
关于作业许可证存在问题不包括()。
A.作业许可证代签字B.填写不认真,有些内容无法辨识C.作业许可证级别与实际不符合D.尽可能将动火作业时间、动火部位及内容与实际相符合【答案】 D2. 甲化工厂设有3座循环水池,采用液氯杀菌。
挥发液氯对操作岗位员工造成职业危害,因此,该企业决定将液氯杀菌环节采用半封闭式操作.规定人员不得进入液氯杀菌环节。
这种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措施属于()。
甲化工厂设有3座循环水池,采用液氯杀菌。
挥发液氯对操作岗位员工造成职业危害,因此,该企业决定将液氯杀菌环节采用半封闭式操作.规定人员不得进入液氯杀菌环节。
这种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措施属于()。
A.替换B.变更工艺C.改善操作条件D.保持卫生【答案】 C3. 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内容的是()。
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内容的是()。
A.全面收集安全生产信息B.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C.建立风险管理制度D.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答案】 C4. 石油烃类裂解,裂解炉出口温度高达()℃。
石油烃类裂解,裂解炉出口温度高达()℃。
A.500B.850C.950D.1200【答案】 C5. 企业要制定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加强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管理,下列不属于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是()。
企业要制定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加强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管理,下列不属于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是()。
A.生产事故征兆B.计划性停车C.异常工况D.泄漏【答案】 B6. 某年3月31日,某市石油化工厂渣油罐发生爆炸火灾事故,波及20m处的两个容积为1800m3的汽油罐发生爆炸起火,造成16人死亡,6人重伤。
炸毁油罐三个,烧毁渣油169吨,汽油111.7吨,还有电气焊具、管道等,直接经济损失45万余元,全厂被迫停产达两个多月。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实务化工安全测试卷提供答案解析单选题(共20题)1. 下列关于干粉灭火剂说法,错误是()。
下列关于干粉灭火剂说法,错误是()。
A.堆垛不宜过高B.正常环境下储存有效期为3年C.放置在干燥、通风40℃以下环境中储存D.应用塑料袋包装,热合密封,外层加保护包装【答案】 B2. 合成氨是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
下列不属于合成氨工艺特点是()。
合成氨是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
下列不属于合成氨工艺特点是()。
A.液氨大规模泄漏形成大范围中毒,遇明火发生空间爆炸B.高温高压加速设备金属材料发生蠕变。
使其机械强度减弱C.电解溶液腐蚀性强D.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扩宽,引发爆炸【答案】 C3. 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江水污染事件。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D石油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江水污染事件。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D石油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A.抽检制度B.监督制度C.审批制度D.代管制度E.审查制度【答案】 C4. 某发电厂因生产需要购人一批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氢气、液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上述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为()。
某发电厂因生产需要购人一批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氢气、液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上述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为()。
A.爆炸、易燃、毒害、放射性B.爆炸、粉尘、腐蚀、放射性C.爆炸、粉尘、毒害、腐蚀D.爆炸、易燃、毒害、腐蚀【答案】 D5. 下列关于开停车安全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21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化工安全
经典习题
【例题1】近年来,危化品事故频发,因此,全国各地均展开了为期一年的危化品气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下列关于“两重点一重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点监管场所、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隐患排查
B.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C.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危险化学品重大隐患排查
D.重点监管场所、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答案】B
【解析】“两重点一重大”指的是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例题2】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内并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这种危险特性属于()。
A.化学性
B.腐蚀性
C.毒害性
D.放射性
【答案】C
【解析】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①燃烧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过氧化物等,在条件具备时均可能发生燃烧。
②爆炸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危险化学品均可能由于其化学活性或易燃性引发爆炸事故。
③毒害性: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当其在人体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④腐蚀性:强酸、强碱等物质能对人体组织、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坏死而造成灼伤。
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⑤放射性:放射性危险化学品通过放出的射线可阻碍和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例题3】复杂分解爆炸类可爆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其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
下列危险化学品中,属于这一类物质的是()。
A.乙炔银
B.可燃性气体
C.叠氮铅
D.梯恩梯
【答案】D
【解析】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可按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复杂分解爆炸类可爆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
其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
例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例题4】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可造成人体血液窒息,影响机体传送氧的能力。
典型的血液窒息性物质是()。
A.氰化氢
B.甲苯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刺激;过敏;窒息(包括单纯窒息、血液窒息、细胞内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
氰化氢会导致人体细胞内窒息;甲苯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过敏;典型的血液窒息性物质就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导致单纯窒息。
【例题5】毒性危险化学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并对人体产生危害。
危害的表现形式有刺激、过敏、致癌、致畸、尘肺等。
下列危险化学品中,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A.苯
B.滑石粉
C.氯仿
D.水银
【答案】A
【解析】接触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例题6】下列属于可燃气体的是()。
A.N2
B.CO2
C.Ar
D.CO
【答案】C
【解析】一氧化碳是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标准状况下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在理化性质方面,一氧化碳的熔点为-205.1℃,沸点为-191.5℃,微溶于水,不易液化和固化,在空气中燃烧时为蓝色火焰。
【例题7】根据国家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的要求,下列关于重点工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光气泄漏事故时,应立即开启自来水喷管进行喷淋并启动通风排毒系统
B.光气生产环节应采用双路电源供电,防止突发断电
C.氯化工艺的重点监控单元是氯化反应釜、氯气储运单元
D.氯化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尤其在较高温度下反应更为剧烈
【答案】A
【解析】A选项中,光气生产工艺应安装自动氨或碱液喷淋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应开启氨水、碱液喷淋,启动通风排毒系统,将事故部位的有毒气体排至处理系统。
【例题8】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
下列不属于合成氨工艺特点的是()。
A.液氨大规模泄漏形成大范围中毒,遇明火发生空间爆炸
B.高温高压加速设备金属材料发生蠕变,使其机械强度减弱
C.电解溶液腐蚀性强
D.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扩宽,引发爆炸
【答案】C
【解析】C选项中,电解溶液腐蚀性强是电解工艺危险特点。
【例题9】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流程。
合成氨工艺的反应类型为()。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吸放热平衡反应
D.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