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一、制定背景及目的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药材经加工制成后方便服用,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目前,中药饮片已经成为了中医药领域的主要制剂形式之一,因此,对中药饮片进行调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是为了规范中医药行业中对中药饮片进行调剂的工作流程、标准化操作、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保障广大患者的健康安全。
本制度的出台旨在规范、统一、使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更规范化、严谨化、科学化。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医药门诊、中药房和中药饮片加工厂等中医药机构和药房,从事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的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三、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1.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目的是保护患者健康,确保处方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2.所有调剂中药饮片都应在有良好的基础之上进行,除非处方要求外,不得进行添加、减少、更换中成药品的操作。
3.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药品质量与有效性,同时应当遵循相应的工艺流程和步骤,保证药物质量及安全性。
4.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过程中,应当参照标准处方、处方解读和合理用药的相关规范进行调剂,以确保百分之百正确性。
5.中药饮片调剂前应进行严格的入库管理及饮片质量检验,根据规范要求的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调剂。
6.调剂药品的数量应与处方一致,涉及药品包装的应当注意正确确定药品的有效期限与过期药品的严格处理。
7.中药饮片调剂后应当进行清点、质量检验,并在相应记录表册中记录调剂人员、药品名称、药品批号、数量等必要信息,记录完整且准确。
8.中药饮片调配后应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写入相应的记录册中,并发送给患者。
四、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范1.接到患者处方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患者处方的调剂工作,以保证患者的用药时间。
2.开票和调剂时应当确认和核对处方的有效性,如发现疑问需及时向中医师进行咨询,并及时调整处方。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规范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重要剂型之一,其具有方便携带、易于服用、疗效确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治疗。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规范的制定,有助于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提高药物疗效,保护患者的健康。
本文将从中药饮片处方选择、原料药验证、调配操作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操作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药饮片处方选择1.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择适宜的中药饮片处方。
2.对于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饮片,需严格按照处方的比例准确调配。
3.考虑患者的体质和对中药的耐受性,选择适宜的剂量。
二、原料药验证1.对于中药饮片的原料药,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其他相关药材质量标准的要求。
2.对于有毒药材或有药材混伪问题的,需按照规定进行药材鉴别和质量分析,并记录相关结果。
3.关于药材的采购,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
三、调配操作1.在调配操作前,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确保操作环境符合药物生产的要求。
2.对每批次的中药饮片原药进行称量,确保准确与处方要求相符,记录相关称量信息。
3.严格控制调剂工艺,确定水量、浸泡时间及温度等参数。
确保中药饮片的提取效果。
4.在调配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工具,避免不同药材之间的混淆。
四、质量控制1.在调配完成后,对调剂好的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外观质量、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等检测项目。
2.对于复方饮片,要进行相应的相互作用的药材的质量控制,确保配伍合理。
3.建立合适的质量档案,对每批次的中药饮片进行记录和保存。
以便追溯和检验。
4.定期进行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跟踪,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处理和整改。
五、安全使用提示1.中药饮片调配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安全。
避免药物误食、误吸和误接触。
2.对于有毒药材,应严格控制其使用比例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中药饮片使用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信息,确保安全使用。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临床应用中的常用剂型,其使用需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调剂操作,以确保其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
以下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的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根据临床方剂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并查验其有效期和质量合格证明。
2.将需要使用的中药饮片按照方剂中的比例准备好,确保精准配比。
3.准备好称量所需的各种工具和器材,如电子天平、容器、勺子等。
二、称量药物1.使用电子天平称量中药饮片,确保精度达到规定要求,并记录好所称量的药量。
2.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称量一次药物后要将容器和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三、包装容器准备1.使用无毒、无异味、无反应的容器作为包装容器。
2.清洗包装容器并消毒,确保无杂质及微生物。
四、包装及贴标1.将所称量好的中药饮片倒入包装容器中,并平整均匀。
2.将包装容器盖好,确保密封,避免进入空气和湿气。
五、存储条件1.存放中药饮片的地方应干燥、通风、无异味、无害虫。
2.避免暴晒、潮湿、高温环境,防止中药饮片质量变化。
六、操作记录2.记录调剂的日期、操作员姓名等信息,以备查证。
七、质量控制1.每批中药饮片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异物、变色等现象。
2.对每批中药饮片进行检测,包括质量指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等,确保符合药典标准。
3.对于一些易氧化和易挥发的中药饮片,在调剂操作之前,可以采用密封包装,以保持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效。
八、严格落实操作要求1.在调剂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
2.注意操作的卫生条件,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
3.必要时可以采取单独区域调剂,避免交叉感染。
以上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可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药物基础。
同时,也能够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中医药临床的规范化管理和中药疗效的有效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中药处方调剂工作的管理,包括中药饮片的配方、审核、调剂、质量控制等环节。
第二章工作流程第三条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流程1.患者就诊并取得中药处方;2.员工按处方开立配方;3.主治医生审核处方;4.药师按配方要求调剂中药饮片;5.质量控制员进行质量检查;6.客户取药并记录相关信息。
第四条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要求1.处方应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症、用量等信息;2.配方应准确无误;3.药师应按处方要求调剂,并记录相关操作信息;4.严格控制处方的质量,确保配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职责和要求第五条员工职责1.主治医生负责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2.药师负责按要求调剂中药饮片;3.质量控制员负责中药饮片的质量检查。
第六条工作要求1.员工应具备相关中药知识和操作技能;2.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七条监督与奖惩1.医疗机构设立监督部门,负责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工作的监督与管理;2.对不按规范操作或发生质量问题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纠正。
第八条违规违纪处理员工若出现以下情况,将按照医疗机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理:1.故意虚报处方信息;2.超过规定的药品调配时间;3.未按规定检查处方的合理性;4.擅自调整处方中的中药饮片用量。
第五章附则第九条其他事项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必要,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和补充。
第十条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本制度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
若发生与本制度相关的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关部门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第十一条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审批通过之日起生效。
公司名称:1.中药饮片处方模板2.质量检查记录表3.处方调剂操作记录表法律名词解释:1.医疗机构:指具备相关资质和设备,从事医疗服务和处方调剂的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等。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和工作流程中药饮片调剂是中药成方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组合调剂成方,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在进行中药饮片调剂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工作流程,以确保调剂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和工作流程。
一、中药饮片调剂规范1.遵循中药调剂的理论和原则:中药调剂需要根据中医理论和诊断结果,科学地选择中药,确保方剂的疗效。
2.熟悉中药饮片的药理、药性及临床应用:中药饮片的药理和药性是调配药方的基础,了解每味中药的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项,确保调剂方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严格遵循方剂的处方:根据医生的处方要求,严格按照比例和剂量选取中药饮片,确保方剂的准确性。
4.特殊人群的调剂操作: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并注意调剂过程中的严谨性和注意事项。
二、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流程1.接诊与登记患者信息:患者到药店或医院调剂中药饮片,首先需要进行接诊,并登记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描述等。
2.诊断与方剂选择: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方剂。
方剂选择时需要参考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经验,确保方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药材筛选与确认:药房药剂师根据方剂要求,进行药材的筛选和确认。
药材选择时需要注意药性和功效的匹配,确保调配出来的方剂的药效可靠。
4.配药和调剂:根据方剂的要求,药房药剂师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按照比例和剂量进行配药,然后进行调剂。
调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材的粉碎和搅拌,确保药效的均匀分布。
6.患者交代和付费:药房药剂师将调剂好的中药饮片交给患者,并告知其用法和注意事项。
患者完成付费后,方可离开药店或医院。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和工作流程的介绍。
中药饮片调剂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药房药剂师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只有在严格遵循规范和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调剂方剂的安全性和疗效。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
分述如下。
一、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
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1、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2、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
3、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4、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5、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缺位等。
二、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三、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
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整齐清洁等。
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
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四、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符合资质的主管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
经核对无误后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一、调剂环境的准备1.调剂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并保持空气流通。
2.提供所需药材和配料的储存设施,以确保其干燥、无虫、无霉变。
二、调剂工具的准备1.秤量:准备电子天平和药物秤。
电子天平校准后即可使用。
2.洗漱用具和手套:应具备洗漱各类用具和工作时必须佩戴的医用手套。
3.药杯:准备干净无异味的玻璃药杯,用于称量饮片。
4.药袋:准备无污染和无异味的药袋,用于装饮片。
三、操作流程1.取药:按照处方,准确取出所需的中药饮片。
每次检查和确认取药是否准确,避免混淆。
2.称量:将取出的中药饮片放入药杯中,通过电子天平逐一称量,确保每味中药的用量准确。
3.混合:根据处方,将不同药味的中药饮片混合在一起,使用手套或者无菌铲子进行混合,避免交叉污染。
4.包装:将混合好的中药饮片按照处方给定的用量分装到不同的药袋中。
每个药袋上应标注中药名称、用量、次数等信息。
5.封口:合理选择封口方式,保证药袋的密封性。
常用的封口方式有热封、塞贴、压焊等。
7.清理:调剂结束后,清理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调剂环境的整洁。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剂,保证用药准确。
2.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药品或外界污染物,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中药饮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4.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应密封处理,避免污染。
5.调剂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卫生安全。
6.调剂室应定期清洁、通风,以确保环境卫生。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饮片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剂型,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剂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具有成方稳定、易于储藏、便于调剂和服用等优点,因此得到了临床中医师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随着中药饮片越来越普及,饮片制剂的质量问题和服用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用药效果,对中药饮片的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制度化。
本文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一、处方调剂制度中药饮片的处方调剂制度是保障饮片制剂的品质、规范中药配制的法定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中药饮片的处方调剂制度做出了规定。
具体包括:1、处方应当和医学临床实际相适应,必须注明剂量、煎服方法、服法及制需等要求。
2、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实行中西药饮片二分法管理,充分保护处方权利,保证处方调配的权益,提高饮片制剂的品质。
3、处方调剂前,应进行校对验方,保证处方书写准确无误。
4、合法进货,生产企业和中间单位均应留存进货单据、货物验收记录、货物留样等资料。
5、配药过程中,规范操作,按要求进行称量、筛选、清洗、炮制、混匀、包装等工作,确保中药饮片质量。
6、配制的饮片应标明商标、批号、生产厂家、剂量标准规范等,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7、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监管和操作规范,确保中药饮片的使用安全和有效。
二、操作规范在中药饮片的制剂过程中,为保障饮片制剂的品质和配方的规范,应遵循一系列操作规范。
包括:1、人员素质。
制剂人员应当全面了解中药药性、炮制方法和中药制剂工艺。
并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并有一定的从业经验。
2、器械设备。
要进行器械设备的清洗并确保器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3、原料处理。
原料购进后,应进行檢验,剔除不良品,检查是否有虫咀等问题。
4、炮制过程。
炮制应符合药典和处方规定,应掌握炮制的温度、时间、加工力度等,保证炮制适宜。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调剂的一样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
分述如下。
一、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
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关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缘故,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1、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晰,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2、药名书写是否清晰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
3、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4、需专门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 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差不多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5、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缺位等。
二、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刻。
三、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依照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
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专门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认真,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整齐清洁等。
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
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四、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符合资质的主管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专门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专门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
三甲医院中药饮片调剂制度
一、中药调剂应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认真审核处方内容是否准确无误。
若发现处方内容不符合规定的,应和处方医师取得联系,经更正后方可调配。
二、中药饮片的调配必须用戥称称药,保证误差不超过±5%。
三、调配中药饮时,应按照规定要求或传统方法进行调配,生炙应注意分辨清楚,不能生炙不分,以生代炙。
四、调配中药饮片时,对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特殊用法的饮片应单剂分包,并向患者交代清楚,说明煎制、服用方法。
称取贵重药品和毒性药品时计量要准确无误。
五、矿物类、贝壳类、果实种子类等质地坚硬的饮片应捣碎后再分剂量,凡捣碎有毒中药或有气味的中药后,应及时清洗药缸。
六、对调配外用中药时,应特别交待清楚用法,以免患者误用。
七、调配中药饮片时,应注意核实饮片质量,对已霉变、虫蛀、走油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饮片,不能调配。
八、调配好的中药饮片应进行核对,经核对无误后才能发给患者。
九、调剂好的中药饮片应用清洁卫生的药袋盛装,并写明患者姓名、煎服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十、调剂中药,调配员和复核员应在处方上签字以示负责。
中医院(一)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为了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依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
中药饮片调剂管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一、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室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二、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着装整齐,佩戴胸卡,态度和蔼,服务周到。
药房要营造安静舒心的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秩序,避免喧哗、打闹。
三、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
药品名称应当符合《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
标签和药品要相符。
停药及增添新药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四、中药饮片装斗前要清斗,防止药屑过多沉积造成生虫变质,影响药品质量及调剂质量。
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以不超过药斗的3/4为宜),不得错斗、串斗。
五、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严禁以手代秤。
六、准确划价处方划价人月应及时掌握最新饮片价格,准确划价。
不得委派非划价人员代为划价。
计价方法是1/4将每一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角。
七、领方调剂人员必须按中药房规定,按顺序、按张数领取处方;不得多拿处方,不得挑拣代煎中药处方,讲规矩、讲制度、讲道德;不得因任何原因(如:遗忘)压方,造成患者久等。
八、调剂 1.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
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背景中药饮片是一种将中草药研磨成细末后制成的剂型,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治疗中。
由于中药饮片是生物性制剂,质量易受到环境、工艺、储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药饮片的质量与安全性成为制约中药饮片应用的重要因素。
中药饮片的调剂过程是指药师按照医生开具的中药方剂配制所需给药剂量的过程。
为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调剂过程应遵循中药饮片调剂制度。
内容1. 调剂原则中药饮片调剂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精准:药师应根据医生开具的中药方剂和药监部门公布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科学精准地调配中药饮片。
•规范标准:药师应按照药监部门发布的相关规定进行调剂,确保调配的中药饮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安全有效:药师应按照方剂要求和用药规范,进行调剂,确保调剂的中药饮片的药效稳定和安全有效。
2. 调剂程序中药饮片调剂程序应包括以下内容:•领药:药师应核对医生开具的中药方剂和用药数量,检查药品标签和保质期,并登记领药情况。
•称药:药师应按照医生开具的中药方剂,根据药品的质量标准,精准地称取所需的中药饮片。
•混合:药师应按照方剂要求,将称好的中药饮片混合均匀。
•包装:混合后的中药饮片应按照医生开具的用药剂量进行包装和标识,并获得医生确认和签字。
3. 质量控制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药品质量控制:药师应在领药时检查药品标签和保质期,并对药品进行质量检查,保证调剂的中药饮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环境质量控制:调剂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和照明设备,保持清洁整洁,避免附着污染和交叉感染。
•操作质量控制:药师应在调剂过程中按照规范操作,避免药品污染和误差,保证中药饮片调剂质量和稳定性。
4. 监督管理中药饮片调剂应设立专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严格遵守标准和规范。
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中药饮片调剂设施、设备、操作工艺和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进行整改和纠正。
结论中药饮片调剂制度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药师应严格遵循制度规范调剂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1.目的:根据卫生部第53号令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为规范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结合处方调剂制度,特制定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2.使用范围:中药饮片调剂人员3.定义:无4.内容:4.1 审方4.1.1 审核处方上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日期、药价、医师签字等,审阅药品名称、剂量、付数,以及处方书写是否清楚,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四查十对”制度等要求逐一进行审核。
项目不全或不清楚的须请处方医师补充。
4.1.2 审查处方中如有相反、相畏及禁忌药物,毒剧药物超过规定使用剂量或改动时,需医师再次签字确认。
4.1.3 审阅处方中,如有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处方医师,药剂师无权随意将相似疗效药品种互为代用。
4.2 配方4.2.1 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应详细审查处方中相反、相畏、禁忌和毒剧药物及付数,还需核对药品别名、脚注等,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4.2.2 中药饮片调剂人员调配中药饮片时,应选择合适的戥子,并确保称量准确,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成一堆。
4.2.3 调配的各种饮片,应保证洁净、没有杂质,无发霉、变质、虫蛀、不合格药品。
4.2.4 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布包另煎、冲服等品种,均应按照煎药常规单包并注明。
4.2.5 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劈”等脚注说明捣碎方可入药。
4.2.6 分戥时,逐剂复戥,处方中并开药品,应分别称量。
凡细料药品或毒性药品,可用递减分戥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戥,并按剂分包。
4.2.7 称量检查时,每剂误差不得超过士5%,细料或毒性药物不得超过士1%。
4.2.8 调配完毕,详细查对无误后,调剂者签名或盖章.4.3 复核4.3.1 首先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所开的药味剂量和剂数,确保无多配、漏配、错配或掺混异物的现象。
4.3.2 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
4.3.3 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果实类药未捣碎等现象。
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常用剂型,其调剂管理制度对于确保中
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制度的详
细说明:
一、中药饮片调剂管理的流程
1.收货管理:对于采购的中药饮片进行验收,包括检查饮片的外观、
色泽、气味以及包装完整性等,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数量与采购合同一致。
2.存储管理:对于验收合格的中药饮片进行分类储存,根据药材性质
和要求,采取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线等措施,确保饮片的质量不受影响。
3.调配管理:根据临床需求,按照医嘱和处方进行中药饮片的调配。
调剂人员应具备相关背景知识,掌握中药的性能和功效,确保调剂的准确
性和合规性。
4.核对管理:在调配中药饮片后,需要经过二次核对,确保所调剂的
药品名称、剂量和数量与医嘱和处方一致。
5.包装管理:将调配好的中药饮片进行包装,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卫
生条件,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二、中药饮片调剂管理的要求。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一)中药饮片调剂的管理1、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的设施,应与调剂工作量相适应,配置相应的除尘设备,以保证调剂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2、中药饮片保管养护条件较为严格,注意通风干燥,并有防鼠防虫措施,易生虫和霉变的饮片应少量多次购入,易虫蛀和泛油的饮片宜冷藏。
3、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
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
标签字体工整规范,标签与内装药品相符,防止调剂差错。
4、药斗中装入的饮片不宜太满,应空出约2cm高度的空间,避免窜斗。
每次上药前必须清空药斗,以免积压残渣发生变质。
逐步实现按批号管理。
5、中药饮片供应情况可能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应主动及时将饮片供应情况(如品种、规格、加工炮制、缺药等)介绍给临床,以便医生正确处方和选用代用品。
(二)中药处方的调配1、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品、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调配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
(4)如有相反、相畏药物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5)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6)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2、调配(1)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2)根据药物不同体积重量选用适当的数子,一般用克威,称取贵重或毒性药,克以下的要用毫克戢,保证剂量准确。
称量前检查定盘星准。
(3)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河北省中医院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为了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
中药饮片调剂管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一、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室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二、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着装整齐,佩戴胸卡,态度和蔼,服务周到。
药房要营造安静舒心的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秩序,避免喧哗、打闹。
三、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
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
标签和药品要相符。
停药及增添新药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四、中药饮片装斗前要清斗,防止药屑过多沉积造成生虫变质,影响药品质量及调剂质量。
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以不超过药斗的3/4为宜),不得错斗、串斗。
五、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严禁以手代秤。
六、准确划价处方划价人月应及时掌握最新饮片价格,准确划价。
不得委派非划价人员代为划价。
计价方法是将每一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角。
七、领方调剂人员必须按中药房规定,按顺序、按张数领取处方;不得多拿处方,不得挑拣代煎中药处方,讲规矩、讲制度、讲道德;不得因任何原因(如:遗忘)压方,造成患者久等。
八、调剂 1.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
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2.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称量,分包要等量,不得估量拿药,更不得以手代称,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
不得将虫蛀、发霉、变质药品调配入药。
3.中药饮片调剂要迅速,不得无故拖延时间,以缩短患者候药时间。
不得在该处方未完成时上卫生间、长时间接听电话、接见客人或处理其它事务;确实需要处理其它事情,必须完成该处方的调配。
4.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顺序调配饮片,顺序间隔摆放。
调配完毕必须先逐味自行核对,确保无误后签字,送达复核处。
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服用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九、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
由主管中药师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复核工作(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当为中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复核人员必须签字以示负责。
复核率应当达到100%。
禁止不复核发药。
做好窗口发药工作,把好关,杜绝疏漏。
复核内容包括:
1.药味、付数等相关内容,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它药或异物等现象。
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
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走油、以生代制、未捣碎等。
4.特殊用法药品是否单包。
5.抽查剂量准确程度,要求每剂重量差异不超过±5%,贵重药和毒性药不超过±1%。
十、医院定期对中药饮片调剂质量进行抽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
十一、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并签全名后方可调配。
设专人专柜保管,立卡登记,定期检查。
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十二、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克。
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十三、发药做好向患者(煎药室)的发药交待工作。
核对患者姓名和取药号牌,询问患者开药剂数,以便再次核实。
发药交待要详细说明用法用量,药品外包装袋上印刷常规煎药方法,特殊煎煮药品如先煎、后下等需向患者特殊
交代。
工作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注意与患者的交流技巧,维护药房和医院形象。
十四、严禁非窗口取药严禁非窗口取药现象(煎药室领药除外)。
为堵塞漏洞,调剂完成后的中药必须从发药窗口发药,严禁从后门(或其它渠道)取药。
十五、处方统一保管处方调剂完毕经复核后,处方必须由中药房统一保管,普通处方保存一年。
不允许自己单独留存处方。
十六、饮片质控小组每周检查一次,按月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解决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河北省中医院
2012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