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设计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451.00 KB
- 文档页数:16
路基、路⾯设计说明(设计院模板)路基、路⾯设计说明1 ⼀般路基设计1.1 设计原则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象等⾃然条件,结合《⼯可报告》,依据相关规程、规范及有关指导性意见等进⾏设计。
初步设计⽂件编制及组成内容执⾏交通部颁2007年10⽉实施的《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编制办法》,图表格式参照《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图表⽰例》。
1.2 路基横断⾯布设及加宽超⾼⽅式1、路基标准横断⾯主线⼀般路段为26m路基标准横断⾯,采⽤平原微丘区双向四车道⼀级公路标准,整体式断⾯,其断⾯组成为:中间带3.5m(其中左侧路缘带2×0.75m,中央分隔带宽2.0m),两侧⾏车道2×3.75m,硬路肩2×3m(含右侧路缘带2×0.5m),⼟路肩2×0.75m。
图1 路基标准横断⾯图2、路基超⾼及加宽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本项⽬对于平曲线半径⼩于4000m的路段均设置2%超⾼;全线未设置加宽路段。
3、路基边坡、护坡道及边沟填⽅路段:主线填⽅路段H≤6.0m,采⽤1:1.5的边坡坡率,护坡道1.0m。
路基横断⾯各部分线条连接处折点均宜作圆弧处理,形成流畅优美的视觉效果。
挖⽅路段:坡底设5m宽碎落台,碎落台下设置矩形边沟,路堑边坡坡率为1:2。
⼟路肩、边坡坡脚⾄边沟均采⽤圆弧流线形连接。
4、公路⽤地界填⽅路段路基边沟外边缘以外1.0m为公路⽤地界,挖⽅段路堑边坡顶部以外1.5m为公路⽤地界。
沿(压)河、沟、塘路段,河塘边坡防护基础外缘以外0.5m为公路⽤地界;桥梁段落⼀般不设边沟,⽤地界为桥梁正投影。
1.3 路基设计1、路基填料与路基压实根据路基⼟调查成果,项⽬区域5⽶以浅多为低液限黏⼟,局部为低液限粉⼟。
结合本项⽬取⼟条件进⾏分析,路基填筑时主要采⽤以下填料:低~⾼液限粘⼟。
初步填料处理⽅案为:低~⾼液限粘⼟采⽤掺⽯灰处治可以满⾜填料强度要求。
一、路基(挡土墙)设计1.1 设计资料某新建公路重力式路堤墙设计资料如下.(1)墙身构造:墙高8m,墙背仰斜角度,墙身分段长度20m,其余初始拟采用尺寸如图1—1所示.图1—1 初始拟采用挡土墙尺寸图(2)土质情况:墙背填土为砂性土,其重度,内摩擦角;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地基为整体性较好的石灰岩,其容许承载力,基底摩擦系数。
(3)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重度,砌体容许压应力,容许剪应力,容许压应力。
1.2 劈裂棱体位置确定1.2.1 荷载当量土柱高度的计算墙高6m,按墙高缺点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
按照线形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则:1.2.2 破裂角的计算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因为,则有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时破裂角的计算公式:1。
2。
3 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破裂棱体长度:车辆荷载分布宽度:所以,,即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符合假设.1。
2。
4 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可利用解析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则有其中,,,.对于砂性土可取,即,则:所以,路基边坡稳定性满足要求。
1。
3 土压力计算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的土压力计算公式:1.3.1 土压力作用点位置计算表示土压力作用点到墙踵的垂直距离。
1.3.2土压力对墙趾力臂计算基底倾斜,土压力对墙趾的力臂:1.4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1.4.1 墙体重量及其作用点位置计算挡土墙按单位长度计算,为方便计算,从墙趾沿水平方向把挡土墙分为三部分,右侧为平行四边形,左侧为两个三角形(如图1-2):图1—2挡土墙横断面几何计算图式1。
4.2抗滑稳定性验算对于倾斜基底,验算公式:所以,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
1。
4。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公式:所以,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1.5 基地应力和合力偏心矩验算1。
5.1 合力偏心矩计算上式中,弯矩为作用于基底形心的弯矩,所以计算式,需要先计算对形心的力臂:根据之前计算过的对墙趾的力臂,可计算对形心的力臂。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路基设计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主要包括对道路纵、横断面、几何图形的确定,路基宽度和边坡的确定等。
2.轴线设计:轴线设计是将道路纵、横断面的几何要求与过程地物条件相结合,确定道路轴线位置的一种设计。
需要充分考虑到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3.路基宽度设计:路基宽度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地形条件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的一种设计。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大,而次干线和支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小。
二、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地理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能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2.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路面层等级和层厚度的一种设计。
根据交通量、承载能力以及设计速度等要求,合理确定路面结构的组成及层厚度,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路面平整度设计:路面平整度会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根据设计速度和交通量等要求,确定合适的平整度标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排水设计1.雷达模拟评估:通过雷达模拟评估,确定道路纵、横断面的泄水要求,包括水流速度、水深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和尺寸。
2.排水系统设计:根据排水要求和地形条件,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
3.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如开挖沟槽、铺设管道等。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质量和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通过充分考虑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并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层厚度,确保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雷达模拟评估和合适的排水系统设计,保证道路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和水流横穿的情况的发生。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才能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行车。
同时,对于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改进和优化,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交通需求和提高道路的安全、舒适性。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英语授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道路工程中涉及的路基路面理论知识及施工实践,为路基路面工程的后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周围社会带来来高效可靠、安全稳定的道路基础设施。
课程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路基路面理论知识。
该部分主要讲授有关路基路面的基础理论,包括路基工程概念、路基构造、路基材料和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等。
第二部分:路面施工实践。
本部分特别强调路面施工的实践,强调基础路面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把握,以及路面建设抗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其他道路基础设施经常使用的技术。
本部分包括常用支撑材料、维护技术以及道路拓宽这些常用项目等。
第四部分:课程项目。
学生将分而治之,最终完成一份有关路基路面工程的仪器检测报告,提交完成后老师会进行评议,并给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的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最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知识到路基路面施工中,具备了建设和设计高质量可靠安全的路基路面的能力,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公路设计工作内容
公路设计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对公路的路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等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
公路设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路线设计:确定公路的走向和长度,选择最佳的路线方案,考虑地形、地质、气候、环境等因素,确定路线纵坡、横坡、曲线等参数。
2. 路基设计:确定路基的宽度、高度、厚度等参数,考虑土壤性质和承载力,选择合适的路基建设方案。
3. 路面设计:根据公路的使用要求,确定路面的类型、厚度、强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结构形式,考虑路面的排水、防滑、降噪等性能。
4. 桥梁设计:根据公路的路线和地形,确定桥梁的类型、跨度、高度、承载力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桥梁设计方案,考虑桥梁的美观和安全性。
5. 隧道设计:根据公路的路线和地形,确定隧道的长度、高度、宽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隧道设计方案,考虑隧道的通风、照明、消防等性能。
6.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根据公路的使用要求和交通流量,确定交通标志、标线、护栏、路灯等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
数量、规格等参数,考虑设施的美观、安全、易用等性能。
7. 环境保护设计:考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环保设计方案,包括噪声、废气、废水等污染防治措施。
8. 经济性分析:根据公路设计的各项参数和建设成本,进行经济性分析,确定公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以上是公路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具体的设计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1.重力式挡土墙设计2.边坡稳定性设计3.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目录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4)设计参数 (4)车辆荷载换算 (4)土压力计算 (4)挡土墙计算 (6)二、边坡稳定性设计 (8)初始条件 (8)表格数据 (9)三、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12)轴载分析 (12)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14)结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和劈裂强度 (15)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15)设计指标的确定 (15)设计资料总结 (16)四、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9)交通分析 (19)初拟路面结构 (19)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20)混凝土板应力分析及厚度计算 (20)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21)接缝设置 (22)路肩及路面排水设施 (22)一、重力式挡土设计1 设计参数1.1几何参数:挡土墙墙高H=4m, 取基础埋置深度D=1.5m, 挡土墙纵向分段长度取L=10m ; 墙面与墙背平行, 墙背仰斜, 仰斜坡度1:0.25, =-14.04, 墙底(基底)倾斜度, 倾斜角;墙顶填土高度=2m, 填土边坡坡度1:1.5, , 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 1.2力学参数:墙后填土砂性土内摩擦角, 填土与墙背外摩擦角, 填土容重;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 墙身砌体容重,砌体容许压应力,砌体容许剪应力,砌体容许拉应力;地基容许承载力[0σ]=250kPa 。
2 车辆荷载换算按教材公式, 把车辆荷载换算为等代均布土层厚度。
3 主动土压力计算 3.1 计算破裂角θ直线形仰斜墙背, 且墙背倾角较小, 不会出现第二破裂0000=+-=35+17.5-14.04=38.34ψϕδα22011(a )(24)1822A H =+=+=,001111ab (2)tan =224+62222B H a H α=++⨯⨯+⨯⨯⨯=(224)tan14.040tan tan tan 38.340.79-2.37θψ=-=-=或(舍)038.31θ=3.2 计算主动土压力a E 及其作用点位置3.2.1计算主动土压力a E 计算a E 及其水平分量x E 、竖直分量y Ea 000cos()(tan )sin()cos(38.3135)18(18tan 38.316)sin(38.3138.34)43.68k E A B Nθϕγθθψ+=-++=⨯-⨯+= 00cos()43.68cos(17.514.04)43.60x a E E kN δα=-=⨯-=00sin()43.68sin(17.514.04) 2.64y a E E kN δα=-=⨯-=3.2.2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位置100tan 32tan 38.31 2.63tan tan tan 38.31tan14.04b a h m θθα--===--214 2.63 1.37h H h m =-=-=经试算取1 1.20b m =00110tan tan 1.20 1.20tan14.04tan10.76 1.26B b b m αα=+=+=32211213222(33)3(2)42(343 2.634 2.63)342(24 2.63)1.38x H a H h H h Z H a H h m+-+=⎡⎤+-⎣⎦+⨯⨯-⨯⨯+=⎡⎤⨯+⨯⨯-⎣⎦= 0tan 1.26 1.38tan14.04 1.61m y x Z B Z α=+=+=因墙底(基底)倾斜, 需把求得的、修正为、, 取进行修正:0110tan 1.38 1.20tan10.76 1.15x x Z Z b m α=-=-= 11tan 1.20 1.15tan14.040.91y x Z b Z mα=-=-=3.3 被动土压力墙前的被动土压力忽略不计。
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主要包括路基设计和路面设计两个方面。
路基设计是指对公路路基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稳定和安全;路面设计是指对公路路面材料进行选择和设计,确保其耐久性和平稳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要点。
一、路基设计1.地质勘察:在进行路基设计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的性质、厚度、压实度等。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路基的设计参数。
2.路基宽度:路基宽度应根据设计交通量、道路等级和标准荷载来确定。
一般来说,路基宽度应满足车辆行驶安全的要求,并考虑到路基的稳定性。
3.路基坡度:路基坡度的选择应根据地理条件、土质条件、路基高度和路段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路基坡度应控制在1%~2%之间,以保证水流顺畅。
4.路基厚度:路基厚度的确定应考虑到路基的承载能力和路基稳定性。
一般来说,路基厚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交通量来确定。
5.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是路基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路基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如设置排水沟、排水管等。
二、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路面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环境条件和经济性来确定。
常见的路面材料有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
2.路面厚度设计:路面厚度的设计应根据设计交通量、路面材料的承载能力和路面的使用年限来确定。
一般来说,路面厚度应满足路面的耐久性和平稳性要求。
3.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包括基层、底基层、面层等的选择和厚度设计。
根据路面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结构设计。
4.路面施工工艺:路面施工工艺的选择应根据路面材料的特性和施工条件来确定。
包括路面铺设、压实、养护等环节。
确保路面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是确保公路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路基和路面设计,可以提高公路的耐久性和平稳性,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设计人员应根据地理和土壤条件、交通量、设计速度等因素来确定路基和路面的参数,以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1路基、路面结构设计1.1.1路基设计(1)路基设计原则路基设计坚持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
路基设计要符合项目总体规划的要求,与城市的发展、沿线地块的开发相协调,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路基设计应根据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周边环境的具体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等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法。
还应该满足城市防洪的要求,结合城市排水系统完善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
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应采用美化、绿化环境的措施,以增强景观效应;并使用环保的材料、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减少对城市造成的危害,努力保护环境。
路基工程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并能够抵抗各种因素的影响。
路基支挡防护工程和地基处理应根据路段周边的控制条件和环境要求综合考虑,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必要的检算和论证。
采取必要的挡护工程,减少填方,节约用地。
充分考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路床上部应达到干燥或中湿状态。
严格执行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
(2)一般路基设计路基施工前,先去除表面耕植土碾压达到要求后,再进行路基施工。
路基顶面设计回弹模量:支路≥20MPa。
路基内的树根、草根、垃圾土和埋在地下的木板等必须清除,路基不得用腐殖土、垃圾土或淤泥填筑。
路基压实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相应标准进行,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不低于下表列数值。
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3)特殊路基处理由于本次改造,主要为管道开挖后的路面及人行道修复工程,道路路基已成型,仅需对管道开挖道路进行路面恢复,不涉及特殊路基处理位置。
(4)路基边坡防护及加固工程由于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均按照旧路现状设计,路基边坡维持现状边坡形式。
1.1.2路面结构设计(1)路面结构设计原则1)路面设计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
2)路面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总结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介绍路基路面课程是一门工程训练课程,其主要内容涵盖路基路面领域的各种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路基基础理论、路基结构及设计、路面构造与施工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有基本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以及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
二、教学内容1、路基基础理论:路基土的基本性能、路基结构及其相关设计要求、路基稳定分析。
2、路基结构及设计:路基结构的选择、桩基结构的设计、桩基工程的施工,湿路基设计与施工、半湿路基设计与施工,挖掘基础设计与施工等。
3、路面构造与施工:路面结构的选择、路面层结构的设计、路面层结构的施工、路面层结构的试验、路面层结构的维护等。
三、教学安排1、以讲授为主,主要内容为路基路面工程基础理论及其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2、实验室实践,按课程安排设计并实施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3、实地考察,通过实际考察路基路面工程,了解施工工艺与技术;4、课程论文,根据实验室实践、考察、资料整理等内容,完成相关论文。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基于授课的基本要求,认真讲授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结合教学安排,做到讲授的主题清晰,知识点牢固;2、实验室实践法:结合实验室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能够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路基路面工程,以及施工技术与过程;4、论文撰写法:完成论文撰写,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五、教学评价1、理论成绩考核:按照课程安排,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2、实验报告考核:按照实验报告要求,考核学生实验室实践情况;3、论文考核:按照论文格式要求,考核学生论文写作技能;4、实地考察考核:考核学生实地考察报告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六、总结本课程是一门工程训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有基本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以及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道路二班姓名:黄叶松指导教师:但汉成二◦一五年九月目录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3)(一) ............................................设计内容和要求3(二) ................................................. 设计内容3(三) ................................................. 设计资料3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1. 车辆换算荷载 (4)2. 主动土压力计算 (5)3. 设计挡土墙截面 (9)4. 绘制挡土墙纵横截面(附图1) (30)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1. ........................................................................................................................... 设计资料.. (12)2. 轴载分析 (12)3. 拟定路面结构方案 (16)4. 各材料层参数 (16)5. 设计指标确定 (17)6. 确定设计层厚度 (18)7. 底层弯拉应力验算 (21)8. 防冻层厚度验算 (29)9. 方案可行性判定 (29)10. 绘制路面结构图 (31)一、重力式挡土墙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的目的要求通过本次设计的基本训练,进一步加深对路基路面工程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将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及全部设计计算图表编好目录,装订成册。
(二)设计内容①车辆荷载换算;②土压力计算;③挡土墙截面尺寸设计;④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三)设计资料1 •墙身构造拟采用细粒水泥混凝土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如草图1),墙高H=? m,墙顶宽b i = ? m,填土高度2.4m,填土边坡1: 1.5,墙背仰斜,1: 0.25 C =—14° 02'),基底倾斜1: 50= —11° 18'),墙身等厚,b o =7.0 m。
第一章新建沥青路面设计1.1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1.1.1基本资料区;当地多年平均最大冻深为0.5 米。
①气象资料:该公路地处V2②水文情况:地下水位1.5米,有翻浆;③地质资料:粉质轻亚粘土;④筑路材料供应状况:沿线可采集各种砂、石料;附近有矿渣、炉渣可利用;水泥、石灰、沥青等材料当地可供应。
⑤道路等级:高速公路⑥交通资料(辆/日):表1.1.1-1注: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9%.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1.2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 ①轴载换算轴载换算公式如下:35.4211⎪⎪⎭⎫ ⎝⎛=∑-p p n C C N i i Ki式中: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i n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 ——标准轴载,KN ;i P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 K ——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1C ——轴数系数,C1 =1+1.2(m -1),m 是轴数。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 时,应考虑轴数系数; 2C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a.解放CA10B35.4211⎪⎪⎭⎫⎝⎛=∑-p p n C C N i i Ki =1.0×1.0×160×345.1810085.6035.4=⎪⎭⎫⎝⎛次b.解放CA30A35.4211⎪⎪⎭⎫⎝⎛=∑-p p n C C N i i Ki 036.12210075.362100.10.11005.292104.60.135.435.4=⨯⎪⎭⎫⎝⎛⨯⨯⨯+⎪⎭⎫ ⎝⎛⨯⨯⨯=次c.东风EQ14035.4211⎪⎪⎭⎫⎝⎛=∑-p p n C C N i i Ki =301.381009.621900.10.135.4=⎪⎭⎫⎝⎛⨯⨯⨯次d.黄河JN15035.4211⎪⎪⎭⎫ ⎝⎛=∑-p p n C C N i i Ki 169.16310060.1011200.10.11000.491204.60.135.435.4=⎪⎭⎫⎝⎛⨯⨯⨯+⎪⎭⎫⎝⎛⨯⨯⨯=次e.黄河JN16235.4211⎪⎪⎭⎫ ⎝⎛=∑-p p n C C N i i Ki =994.4501001151800.10.11005.591804.60.135.435.4=⎪⎭⎫⎝⎛⨯⨯⨯+⎪⎭⎫⎝⎛⨯⨯⨯次f.黄河JN36035.4211⎪⎪⎭⎫ ⎝⎛=∑-p p n C C N i i Ki 03.56821001101700.10.1100501704.60.135.435.4=⨯⎪⎭⎫⎝⎛⨯⨯⨯+⎪⎭⎫⎝⎛⨯⨯⨯=次g.长征XD16035.4211⎪⎪⎭⎫ ⎝⎛=∑-p p n C C N i i Ki 919.17221002.851500.10.11006.421504.60.135.435.4=⨯⎪⎭⎫⎝⎛⨯⨯⨯+⎪⎭⎫⎝⎛⨯⨯⨯=次h.交通SH14135.4211⎪⎪⎭⎫⎝⎛=∑-p p n C C N i i Ki 335.71001.55800.10.110055.25804.60.135.435.4=⎪⎭⎫⎝⎛⨯⨯⨯+⎪⎭⎫⎝⎛⨯⨯⨯=次1431335.7919.17203.568994.450169.163301.38036.12345.18=+++++++=N 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查表1.1.2-1得车道系数为0.4,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9%.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为:()[]η⋅⋅⨯-+=136511N rr N te式中:e N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 t ——设计年限(年);1N ——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 r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9%);η——与车道数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
路基路面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是指在公路建设中,针对地基和路面进行的一系列施工工程。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公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着重介绍路基路面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施工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一、路基路面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1.路基工程路基工程是指对于路基进行改造和加固,使其适应所要求的公路使用功能和使用条件的工程。
路基工程主要包括勘测、设计、开挖、填方、压实和排水等。
其中,勘测和设计是路基工程的前提,它们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其他工序。
2.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是指对于路面进行改造和加固,使其具备所要求的使用性能,以及在使用寿命期内各项性能指标稳定达标的工程。
路面工程主要包括面层和底层两部分。
其中,面层是公路的直接行车面,负责承受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力的作用;而底层则是托底、分散荷载和限制不均匀沉降的层次。
二、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1.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1)勘测与设计路基的勘测与设计是路基工程的前提,它们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到之后的其他工序。
在勘测过程中,要对路基的地质和地形进行详细的调查,并综合采用现场勘测、试验,比较各种勘测资料,进行初步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则要根据勘测结果,结合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制定路基的工程方案。
(2)开挖与填方在进行路基的开挖和填方时,要根据勘测和设计确定的施工总量、施工的时间和工艺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另外,还要对挖方土进行分级、分类、搬运、堆置和填方土进行均匀分层、压实等处理。
(3)压实分层路基的压实分层是路基工程的重要工序。
在进行压实分层时,要控制压实的厚度、振动力、振幅和振动频率,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实后的检验和评价,以保证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4)排水工程路基的排水工程是路基工程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排水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采取各种排水设施,控制土壤含水量,使路基能够在不良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2.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1)面层的施工在进行路面面层施工时,要均匀分布沥青混合料,精确控制施工厚度和表面平整度,并在施工过程中适时加湿、加热和振动等操作,以保证路面的均匀性和紧实度。
可将路基路面工程划分为几大模块内容提要一、路基设计与施工路基是公路工程中承受交通荷载的基础部分,其设计与施工是确保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路基设计与施工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地基处理、路基厚度设计、路基平整度控制等。
1.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公路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路线所经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确定路基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地质参数,如土质、地层分布、地下水位等,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填筑、加固、加土等。
填筑是指在地基上填充土石料,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加固是指利用加固材料或结构物对地基进行加固,如灌浆、搅拌桩等;加土是指在地基上加设一层土层,起到分散荷载、减小沉降的作用。
1.3 路基厚度设计路基厚度设计是根据设计交通量、设计速度、土质条件等因素确定路基的合理厚度。
通过合理的路基厚度设计,可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降低路面的损坏和变形风险。
根据不同的交通量和土质条件,路基厚度设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标准。
1.4 路基平整度控制路基平整度是指路基表面的平整程度,对于确保道路行车安全和舒适性具有重要作用。
路基平整度控制主要包括平整度要求的确定和平整度检测方法的选择。
平整度要求的确定需要考虑交通流量、车辆类型、路面状况等因素,平整度检测方法的选择可以采用激光测量、摄像测量等技术手段。
二、路面设计与施工路面是公路工程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部分,其设计与施工是保证道路平稳、耐久的关键环节。
路面设计与施工主要包括路面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路面平整度控制等。
2.1 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是确定路面结构层次、材料种类、厚度等参数的过程。
根据交通荷载、地理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结构的层数和厚度,以确保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路面结构设计包括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种类型,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要求根据不同的路段和设计要求而定。
山东交通学院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院(系)别土木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二○一一年十二月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新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系(部) 土木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12 月12 日至12 月16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2010 年12月15日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交通学院第1章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1.1交通资料根据设计任务书的交通资料表1-1要求,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以及确定设计弯沉值。
根据交通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交通调查资料为2007年,设计计算年限的起算年为2009年,预测其交通增长率在前五年为8%、之后十年取7.2 %、最后三年为5%。
交通资料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P i 的作用次数n i ,均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式中 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n 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 P ——标准轴载(kN );C 1——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的轴数系数。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轴数m ;当轴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C 1,i =1+1.2(m-1); C 2——被换算轴载的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38。
3.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各级轴载P i 的作用次数n i ,匀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式中:C 1’——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的轴数系数。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轴数m ;当轴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C 1,i =1+1.2(m-1);C 2‘——被换算轴载的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1.2轴载分析:4.35121()ki i i p N C C n P==∑'''8121()ki i i p NC C n P==∑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3.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累计当量轴次累计换算轴次:2009年N 总=16.7+26.56+10.52+11.81+107.6+572.93+120.62+213.59+348.21+1506+73.23+206.88=3214.56 2012年N1=N 总⨯ ()33(1)=3214.6518%=4049.53γ+⨯+ 2022年N2=N1⨯()1010(1)=4049.5317.2%=8116.2γ+⨯+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四车道系数是0.4—0.5,在此取0.4511365(1)1te N N γηγ+-⎡⎤⎣⎦=+总121223365(1)1365(1)1ttN N γγηηγγ+-+-⎡⎤⎡⎤⎣⎦⎣⎦+=3102365[(18%)1]365[(17.2%)1]3214.650.45+4049.530.458%7.2%365[(15%)1]8116.20.45137246255%⨯+-⨯+-⨯⨯⨯⨯⨯+-+⨯⨯=(次)1.3.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累计换算轴次:2009年N 总=2.27+0.524+0.489+17.01+604.93+29.20+66.37+155.97+1506+30.09+333.75=2728.58(次)2012年N1=N 总⨯ ()33(1)=2728.5818%=3437.22γ+⨯+ 2022年N2=N1⨯()1010(1)=3437.2217.2%=6888.98γ+⨯+'''8121()ki i i p N C C n P ==∑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四车道系数是0.4—0.5,在此取0.4511365(1)1te N N γηγ+-⎡⎤⎣⎦=+总121223365(1)1365(1)1ttN N γγηηγγ+-+-⎡⎤⎡⎤⎣⎦⎣⎦+=31010365[(18%)1]365[(17.2%)1]365[(15%)1]2728.580.45+3437.220.456888.980.45=103545608%7.2%5%⨯+-⨯+-⨯+-⨯⨯⨯⨯+⨯⨯(次)1.4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计算得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次约为1000万左右,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结合沿途有大量石灰碎石供应。
因此,路面结构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5cm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16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待定厚度)。
规范中高速公路的面层由三层至两层组成,查规范可知表层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 cm ,中面层采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 cm ,下面层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1.5各层材料的抗滑模量与劈裂强度抗压模量取20℃的抗压模量,各值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400 MPa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取1200Mpa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取1000Mpa ,水泥稳定砂砾取1500Mpa ,石灰土取550Mpa ,天然砂砾取180Mpa ;抗压模量取15℃的抗压模量,各值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2000 MPa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取1800Mpa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取1400Mpa ,水泥稳定砂砾取1500Mpa ,石灰土取550Mpa ,天然砂砾取180Mpa ;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取值: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取1.4 MPa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取1.0Mpa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取0.8Mpa ,水泥稳定砂砾取0.5Mpa ,石灰土取0.225Mpa 。
1.6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该路段处于Ⅱ2区为粘性土,稠度取0.95-1.1,现取稠度为1.05,该区的土基回弹模量为28Mpa ,提高20%,结果为33.6Mpa 。
1.7设计指标的确定对于高速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
1.7.1设计弯沉值:A c ---设计年A C 公路等级系数。
高速公路为1.0;A S ---面层类型系数。
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沥青表面处治为1.1;中、低级路面为1.3A b ---基层类型系数,对于半刚性基层为1.0设计弯沉值为1.7.2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为沥青混凝土面层:σR =σsp /K s K s =0.09A a ·N e 0.22/A c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σR =σsp /K s K s =0.09A a ·N e 0.22/A c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K s =0.09·1.0*N e 0.22/A c =0.09×1.0×(71.03510⨯)0.22/1.0=3.14 σs =σsp /K s =1.4/3.23=0.4334MP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K s =0.09·N e 0.22/A c =0.09×(71.03510⨯) 0.22/1.0=3.14 σR =σsp /K s =1.0/3.23=0.3096MPa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K s =0.09·N e 0.22/A c =0.09×(71.03510⨯) 0.22/1.0=3.14 σR =σsp /K s =0.8/3.23=0.2477MPa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σR =σsp /K s K s =0.35N e 0.11/A c 水泥稳定砂砾:K s =0.35N e 0.11/A c =0.35×(71.03510⨯) 0.11/1.0=2.07 σR =σsp /K s =0.5/2.09=0.2392MPa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类:σR =σsp /K s K s =0.45N e 0.11/A c 石灰土:K s =0.45N e 0.11/A c =0.45×(71.03510⨯) 0.11/1.0=2.66 σR =σsp /K s =0.225/2.66=0.0846MPa1.8设计资料总结:设计弯沉值为22.44(0.Olmm),相关设计资料汇总如表:()0.20.2760060011122.42(0.011.03510d c s b el A A A mm N ==⨯⨯⨯=⨯)1.9 确定石灰土厚度通过计算机得到石灰土厚度为39.4cm,实际路面结构的路表实测弯沉值为27 (0.01mm),沥青面层的层底均受压力,水泥稳定砂砾层底的最大拉应力为0.109Mpa<0.2392Mpa,石灰土层底最大拉应力为0.05<0.0834Mpa上述设计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第2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2.1 交通分析和轴载换算通过调查、预测确定初期交通量和交通组成,见表3-1,以及设计使用年限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并换算成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 e 。
利用当地交通量观测和统计资料,获得所设计公路的的车型、轴型和轴载组成数据,分析计算设计车道使用初期的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分析计算可采用轴载当量换算系数法。
式中:N S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P i ——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双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N i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δi ——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 δi =1;单轴-单轮、双轴-双轮组、 三轴-双轮组分别按相应公式计算。
2009年的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 N 总=1638次/日拟建一级公路,查《路基路面工程》(万德臣 著)417页表18.3.2(各级公路的可靠度设计标准)可知路面的设计年限为30年。
设计基准期内水泥混凝土面层临界荷位处所承受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 e 可161100∑=⎪⎭⎫⎝⎛=ni i i i sP N N δ22.081024.2--⨯=ii P δ三轴双轮组:43.031022.2-⨯=ii P δ单轴单轮组:22.051007.1--⨯=ii P δ双轴双轮组:按下式计算:式中:N e ——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t ——设计基准期;γ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η ——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11307[(1)1]365365[(16%)1]16380.22 1.04106%ts e N N γηγ⨯+-⨯=⨯+-=⨯⨯=⨯2.2初拟路面结构交通(交通量和轴载大小)是路面设计的基本依据。
为了区分使用年限、混凝土强度、面板厚度、基层类型和模量等各项要求在程度上的差别,按相应的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 e ,将交通划分为特重、重、中等和轻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