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纵横周嵘:从刘邦 唐僧终成霸业解读整合人才秘诀
- 格式:docx
- 大小:263.81 KB
- 文档页数:3
秦朝与楚汉之争与刘邦的崛起秦朝与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战争时期。
而在这场战争中,刘邦的崛起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秦朝与楚汉之争的背景、战争过程以及刘邦的崛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背景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统一了六国。
由于秦始皇的统一手段残酷,民众的不满情绪逐渐积聚。
楚国作为七国之一,一直与秦国有着复杂的关系。
在秦朝灭亡之后,楚汉之争随即展开,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
2. 战争过程楚汉之争的战争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楚汉之争和刘邦崛起。
首先,楚汉之争阶段是以刘邦与项羽为代表的两大势力的对抗。
刘邦拥有大量的民众支持,而项羽则是楚国的统帅。
两者展开了长时间的争斗,最终在垓下的一场决战中,刘邦成功击败了项羽,成为了战争的胜利者。
接着,刘邦的崛起阶段是指刘邦在战争结束后逐渐建立自己的统治。
他成为了汉朝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
3. 刘邦的崛起刘邦的崛起是楚汉之争的结果,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他凭借着深得民众的支持,建立了广泛的联盟,打击秦朝统治下的剩余势力。
通过战争的胜利,他成功地平定了叛乱和起义,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刘邦在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例如推崇儒家思想、减轻农民税负、修筑水利工程等。
这些措施帮助他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为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总结:秦朝与楚汉之争与刘邦的崛起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和事件。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使得刘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皇帝。
刘邦执政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也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的力量和正确的领导者是历史演进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百家讲坛》观后感15篇《百家讲坛》观后感1我们班一起看的这个节目,感觉相当精彩。
因为《百家讲坛》是一个老少皆宜的节目,在这里,教授们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的演讲,常常使我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以前我看过了《百家讲坛》的一个系列片,是《跟司马懿学管理》,主讲是赵玉平。
其中的两个故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空城计”这个故事相比大家都熟悉。
别人看了这个故事,都只为诸葛亮的机智勇敢而称赞不已,但谁会想到站在司马懿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的一个特点——谨慎。
他是因为害怕诸葛亮有埋伏,而令自己和十五万大军,被仅仅拥有两千余人给吓走了。
这足以看出司马懿的谨慎,如果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他是绝对不会去冒险去做任何事。
若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整天靠领死工资过日子,积攒下来的钱,要么存银行,要么买国债,连房子有时都怕贬值不敢买。
相反就是一些敢于投资的人,这种人占社会的小部分,宁可倾家荡产也要搏一搏,这种人要么落入人生中的最低谷,要么一举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这种人是敢于冒险的。
司马懿就是现在的普通小市民,畏首畏尾,当他听说诸葛亮的实际兵力时,就像一个不肯投资的小市民,当听说自己不肯投资的东西现在能够赚一大笔钱一样,肠子都悔青了。
司马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忍耐。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是这样的:诸葛亮为了激司马懿出战,于是便给司马懿送去了女人的衣服,司马懿的部下纷纷要求出战,可是司马懿却忍住了,一直等到诸葛亮死,司马懿才放心大胆地调兵攻击。
同样,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司马懿是个能干大事的人,他能伸能缩。
,有时能有大丈夫的气概,有时又能给人装孙子,等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再一拳把你打翻在地,反咬一口,这种人,用“心狠手辣”来形容毫不为过,可正是这种像司马懿一样心狠手辣,能伸能屈的,在当今社会才是干大事的人。
《百家讲坛》是一个精彩的节目,它让我们收获知识,做人的道理,我爱看《百家讲坛》《百家讲坛》观后感2今天中午,我打开电视机,又开始看百家讲坛了。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秦统一的进程与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的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意义,培养基本的时空观念和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了解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了解朝代更替的一般过程。
3.★通过秦军事统一和制度统一的全面分析,理解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同秦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
4.★通过深入分析秦速亡的原因,认识秦国家治理弊端的历史教训。
【教科书分析】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即“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秦的统一”包括军事层面的统一、制度层面的统一和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
“秦朝的暴政”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是秦统一后罔顾民意,大兴土木,百姓不堪重负;二是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思想;三是秦二世沿用峻法,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从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讲到项羽、刘邦等义军风起云涌,秦王朝迅速灭亡再到秦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胜项败。
本课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秦统一的背景;秦速亡的原因。
本课建议授课时间为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一一、导入新课铺垫:(出示始皇铜车马图片)1980年冬天,在秦始皇陵东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两乘铜车马。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礼制最高、形象最完整的古代车马。
全车集稳定性、舒适性与安全性于一体,体现了秦制造技术的精良,被世人誉为两千多年前集“空调”与“软卧”为一体的“超级豪华跑车”。
历史上的秦国恰如这辆马车,在秦王的驾驭下以显著的优势横扫六合,从西部小国发展成为庞大帝国。
然而,秦却又极迅速地冲进了历史的深渊。
秦之命运缘何如此?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一览秦之兴衰。
【设计意图】通过对国宝的介绍,迅速使学生神入历史,产生对秦空前强盛却又速亡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本课的展开埋下伏笔。
二、新课教学1.天下归秦提问: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出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请大家分组讨论。
周嵘《面对面顾问式销售》讲义周嵘简介:盛世合兴教育训练集团董事长盛世科特勒营销学院执行院长中国培训行业资源整合第一人中国培训行业第一名公司创始人《整合天下赢》品牌创始人中国培训行业学习卡模式创始人中国营销学会副会长中国培训界十大领袖深圳特区之子被誉为“最受欢迎的中小企业问题诊断解决专家”率领团队为5万多家企业服务过,亲自服务指导过1500多家企业!周嵘老师有十三年来长期从事企业一线销售的丰富实战经验,并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去研究销售方法技巧及训练工作,其开发的《面对面顾问式销售》、《成功——先从优秀员工做起》及《销售经理训练营》课程风格简单、易学、明快、清晰,内容极富实战性,深受学员(企业)好评。
成功推出《面对面顾问式销售》从每日收入不足10元到每小时收入逾40000元;从一个在深圳40天找不到工作到一个拥有15家分公司、1000多名员工的老板;从一个初中生到站到中大、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讲台上的老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者到拥有深圳特区之子、深圳专家联合会专家、中国十大培训领袖等光荣称号。
他就是周嵘。
周嵘老师曾担任过数家公司的销售顾问、市场总监及营销副总,有在深圳十一年从基层业务做起,销售二十多种产品的丰富经验。
从最初做销售掘得第一桶金后,他先后投资八十余万元致力于各种先进理念及实践精华的研究与学习。
2000年向大陆引入培训界顶尖大师陈安之老师,引爆国内的成功学教育。
2003年7月创建聚成学习王牌,被业界称之为“中国培训史的又一次革命”,他与国内国际数十位名师合作,并投资数十万的资金向世界级的大师安东尼·罗宾、博恩·崔恩、乔·吉拉德、原一平、柴田合子、陈明莉、汤姆·霍普金斯、哈维·麦凯等学习研究销售理念及实践精华,在掌握其精髓的同时付诸于实践。
近年来,周嵘老师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1000余场,帮助数十万人次近4000家企业增强竞争力,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业绩、增加收入,受到企业和学员的广泛好评。
读通鉴(144)庸人崛起,志在财币读通鉴(144)庸人屈起,志在财币大司马刘秀至河北,所过郡县,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
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刘秀皆不受。
南阳邓禹杖策追刘秀,在邺城追上刘秀。
刘秀说:"我得专门封拜,先生远来,是想要当官吗?"邓禹说:"不愿也。
"刘秀说:"即如是,何欲为?"邓禹说:"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邓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刘秀笑,因留宿并讨论天下大计。
邓禹劝说:"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
更始既是常才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
朝夕自快而已,没有一个是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打算尊主安民的人。
历观往古圣人之兴,二科而已,天时与人事也。
今以天时观之,更始既立而灾变方兴;以人事观之,帝王大业非凡夫所任,分崩离析,形势可见。
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
况明公素有盛德大功,为天下所向服,军政齐肃,赏罚明信。
为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
"刘秀大悦,因令邓禹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每任使诸将,多访于邓禹,皆当其才。
刘秀自兄刘縯之死,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主簿冯异独叩头宽譬,刘秀止之说:"卿勿妄言!"冯异因进前劝说:"更始政乱,百姓无所依戴。
天下人久饥渴,易为充饱。
今明公专命方面,宜分遣官属徇行郡县,宣布惠泽。
"刘秀纳其言。
骑都尉宋子耿纯谒刘秀于邯郸,退,见官属将兵法度不与它将同,于是自结纳。
原来赵缪王刘元的儿子刘林劝说刘秀决列人河水以灌赤眉,刘秀不从;刘林离开刘秀去真定。
刘林一向任侠于赵、魏间。
王莽时,长安中有自称成帝儿子刘子舆的,被王莽杀掉。
邯郸卜者王郎借机自称他才是真的刘子舆,说"母故成帝的歌女,尝见黄气从上下,遂任身;赵后欲害,用别人家的儿子顶替,以故得全。
《劝学》荀子一、本篇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文章结构:便于快速把握文章纲要,辅助理解,便于记忆《荀子·劝学篇》├──学习的重要性│├──学无止境│└──超越原有局限│├──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教育与自我修养│├──改变本性│└──符合社会规范│└──木受绳则直├──学习的效果│├──学习胜于思考│└──扩大视野与影响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善于利用外物│├──君子善假于物│└──提升自我│└──假舆马与假舟楫├──积累的重要性│├──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圣心备焉├──坚持和专注│├──持之以恒│├──骐骥与驽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心专一├──蚯蚓与蟹的对比└──用心一也三、文章解析:《荀子·劝学篇》是荀子哲学思想中关于学习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篇章。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中文解析:1. 学习永无止境:- 荀子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永远不会结束。
他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学习可以使人达到甚至超越老师或原有知识的境界。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所谓时势造英雄,也就是说时势决定当时是否出现英雄,以及出现什么样的英雄。
当历史的发展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摆在世人面前,当历史的发展为这个矛盾提供了解决的舞台和条件,就必然会产生英雄人物来组织和带领群众去解决这个矛盾。
任何英雄都无法抛离时势而独立存在,英雄只有顺应了历史潮流才能成为英雄,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
英雄造时势例子1.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和儒家纲常伦理决定了忠于君主和王朝的人才能成为英雄。
于是岳飞、于谦、文天祥名垂青史,成为了英雄的代言。
(虽然这样的英雄难免带有愚忠的历史局限性,但却说明了时势选择并造就了英雄。
2.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亿万国人身陷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呼唤着救国救命、振兴中华的英雄出现,在这样的时势背景下,林则徐虎门销烟,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孙中山更是推翻了清王朝百年的封建统治,一大批敢于变革的人在时势创造下成为了民族英雄。
3.抗日战争爆发,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大旗、担当救国重任,最终建立了人民的国家,他们成为了亿万人民心中的英雄。
但若不是这样的时势环境客观存在,毛泽东可能还是1918年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
【攻辩】【一】武松是不是英雄?1.一个英雄是无法创造时势的,需要许多英雄在一起相互作用,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梁山山好汉值得敬仰是因为他们不满当时社会现状而反抗了,无奈英雄无力改变时势,最终惨死。
2、英雄创造了崭新的时势了吗?请问对方辩友,杨利伟,是不是英雄,造就黄继光(抗美援朝),董存瑞,是不是英雄?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是不是英雄?这些英雄造就什么时势了吗?请问对方辩友,什么叫造就时势,对方辩友所说的这些就是造就时势吗?3:岳飞,文天祥是不是英雄?我方:那么他们临死之时为什么不去造就时势,改变命运,而是吟唱“留取丹心照汗青”呢?答:她们虽然失败了,但其英雄品格却令后人敬仰。
我方:令人敬仰是令人敬仰,但是他没有创造时势,那么对方辩友的理论就是错的,现在悔悟还来得及。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上马不能征战、下马不能抚民,却终成霸业。
原因是他整合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整合了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的萧何;整合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
而唐僧堪称“最聪明的CEO”,单凭他一人之力,肯定是过不了妖怪众多的西天之路,更不可能完成取经的任务,但是他懂得如何驯服孙悟空的傲、发现猪八戒的好、鼓励沙悟净的勤,最终成功取经成佛。
“一个人想成就大业,最重要的是能够整合到比他强的人。
”中国资源整合第一人、盛世纵横国际资讯集团董事长周嵘老师说。
那么,刘邦、唐僧终成霸业的故事中到底包含着怎样的人才整合秘诀呢?我们来听听周嵘老师的独特见解。
“一个人想成就大业,最重要的是能够整合到比他强的人。
”
(图1:中国资源整合第一人、盛世纵横国际资讯集团董事长周嵘老师在《整合天下赢》课程上解读刘邦、唐僧人才整合之道)
刘邦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
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
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
刘邦曾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
问到自己,韩信说陛下最多能带10万兵。
刘邦就问他,为什么韩信反为自己所擒。
韩信说:“陛下不善将兵,善将将。
”
——韩信的一席话,可以说是真正道出了刘邦能成大业的真正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人才整合的重要性。
刘邦成帝业,得力于自己的人才群体,作为人才集团的首领,他具有高超
的人才整合才能和管理艺术。
一般情况下,人才多了,容易出现“同行相轻,力量相抵”,但刘邦能够根据人才的特点,发挥其不同的作用,巧妙地组成不同特点的人才群体。
另外,周嵘老师还深度解读了唐僧成就大业的根本原因:“唐僧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取经的大业,是因为他整合到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十万天兵元帅猪八戒和忠心不二的沙和尚,甚至整合到了观音、如来佛主等上天的神佛作为他取经大业的支持者和后盾。
一个毫无神通只会念经的和尚,整合到了这些比他强的、各具神通的人才,最后才突破了道道险阻,经历了多重磨难取得真经,完成了大业。
”
“所以,一个人想成就大业,最重要的是能够整合到比他强的人。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只有有效整合到比自己厉害、比自己更加专业的各类人才,并且知人善用,最终才可能成就大业。
那么,一个企业的管理也是如此。
”资源整合大师周嵘总结道。
根据记者的进一步了解,在周嵘老师亲自授课的《整合天下赢》企业管理培训课程中,人才整合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人才整合的关键是识别人才,并知人善用。
”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着眼于人的优点和长处,就能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用人不问出身,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只要有才,他都敢用。
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是沛主吏椽,谋士张良是失魂落魄的流浪者,大将军韩信是个讨饭的叫花子。
但他们各有其长,才为刘邦大胆任用,都成了刘邦手下的谋臣战将,忠心耿耿为刘邦效劳,形成了以刘邦为首领的中坚力量,对刘邦统一天下起到了极其决定的作用。
可见,“慧眼识珍珠”是人才整合的关键一步。
如果你没有伯仲的眼光,恐怕也看不出千里马。
周嵘老师结合历史故事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人才整合之道的关键是识别人才,而识别人才要通过十条途径:
一、看他过去是否有成功的经验;
二、看他是否有多次的成功经验;
三、看他有没有同行业成功的经验;
四、看他是否有本项目必需的能力;
五、看他是否有本项目必需的资源;
六、看他的同事中,有没有多年的老同事;
七、看他的老同事中,有能力的人有多少;
八、看他的胸怀是否宽广;
九、看他情绪控制如何;
十、看他过去与人合作的历史如何。
周嵘老师总结的这十点环环紧扣,紧密联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合人才评估参考标准,在《整合天下赢》的课堂上,大受企业家的高度赞赏。
识别人才之后就是如何用人。
拿破仑说过:“最难的不是选拔人才,而是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让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我们再看《西游记》,唐僧这个领导角色,最出色的不是他自身的能力有多厉害,他甚至会随时被妖吃掉,但是他知道如何用人。
例如孙悟空凭借十八般出色武艺,一路上降魔伏妖无数,然而唐僧懂得如何用紧箍咒和关爱驯服他的傲气;虽然猪八戒遇到战斗就推给孙悟空,看似好逸恶劳、贪生怕死之辈,但是唐僧懂得他的好;任劳任怨、默默为团队付出的沙悟净,常常得到唐僧的窝心鼓励……这么看来,唐僧不愧是知人善用的用人大师。
“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只有不会用人的人。
用好用的人不算什么,用好不好用的人,才算高手。
总之,一个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选才之德,谋才之脑,提才之能,用才之胆,容才之量,护才之魄,育才之法,集才之力‟。
”资源整合大师周嵘最后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