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政治教育课件 正确对待走与留
- 格式:ppt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15
服从部队建设需要走留听从组织安排同志们,根据工作计划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次专题教育课,主题是:服从部队建设需要,走留听从组织安排。
目的就是使大家明确如何做到退伍不褪色,如何珍惜军旅生活的最后时光,使离队前的这段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我认为要真正做到退伍不褪色,就要正确看待军人得失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要认清国家发展形势增强建功立业信心,要模范遵守政策纪律始终保持军人本色,要正确对待走留写好当兵历史,还要坚持退伍不褪色珍惜军旅最后时光。
一、正确看待军人得失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1、优秀的政治品格老战士经过部队几年的培养,具备军人特有的立场坚定、无限忠诚、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政治品质。
具备这些实实在在的优秀品质,走到那里都会受欢迎。
2、执着的奉献精神战士经过部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学习,不断坚定以国防大业为己任的理想信念,恪尽职守,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这种精神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
3、强烈的竞争意识战场上的殊死搏斗,逼着军人必须敢于斗争,争取胜利,从而锻炼了宁死不屈、勇往直前的品格。
平时的军政训练,那种争第一、夺金牌的竞争意识,无形也强化了锐意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
这些无疑都是退伍战士投身经济建设的前进动力。
4、顽强的战斗作风部队生活艰苦紧张,军人自觉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了自己,具有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
尤其是经常参加急难险重任务,更是锻炼了顽强的品格。
这是成就任何事业所必需的。
5、严格的法纪观念部队最将纪律,使大家培养和树立了高度的法制纪律观念。
不少企业家招工接收退伍战士,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6、较强的管理能力部队生活不仅要求人人遵守制度规定,而且强调人人多做经常性管理工作和经常性思想工作,使大家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这对于做好地方工作,抓好企业管理,是普遍适用的。
二、认清国家发展形势增强建功立业信心。
(一)经济不断发展为退伍军人安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1、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为扩大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正确对待进退走留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正确对待进退走留战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同志将退出现役,离开战斗、生活几年的军营;离开朝夕相处,结下深厚友谊的战友;离开时刻像兄长一样关心、照顾你们成长进步的各级干部和可敬的首长,回到自己的家乡,参加地方经济建设。
俗话说的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每个人都应在部队最后时光留下自己的美好形象,使军营生活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一、正确看待走留,自觉提高思想认识(一)走留问题是每名老战士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军队是执行国家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时刻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而退老补新,正是保持部队生机与活力,巩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部队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近几年我军的兵役制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实施士官制度以来,部队的兵员结构、兵员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得到了不断增强,尤其是士官队伍在部队全面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今年的老兵退伍工作,部分服役期满的战士选取士官的愿望比较强烈,有的晋升上一级的要求比较迫切。
但是,根据部队建设需要和士官选取标准要求,大部分同志很难如愿。
这些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当前部队的内部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体官兵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顾全大局、服从组织需要的自觉性,正确看待走留问题。
(二)走留问题是不依个人意愿为转移的一种组织行为。
走留问题,不是一种个人意愿,而是一种组织行为。
走留与否,是各级组织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根据部队需要和个人现实表现,通过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基层推荐、机关考核、党委审批的程序决定的。
当然,面临退伍,每名老战士都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有些个人实际问题也需要解决。
对每一个面临退伍的老战士而言,是一味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考虑问题,还是自觉从部队建设大局考虑问题;是一切听从组织安排,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打个人的“小九九”,这是衡量一个人政治素质高不高、思想素质强不强、纪律作风硬不硬的重要标志。
正确对待走留我们所有同志,走过几年军旅生涯后,服役期将满,都要面临着一种抉择,那就是继续留在部队还是退出现役。
在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中,多数同志表现出了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豁达的胸怀,能自觉服从大局,正确对待走留。
但也有少数同志缺乏正确的态度,叫走不愿走,叫留不愿留,影响了退伍工作的顺利进行。
那么,在走与留问题上到底应当怎样对待呢?一、强化大局观念,增强奉献意识在走与留的问题上一般存在两种矛盾:一种是想走而走不了。
比如,有的同志感到自己立了功、入了党,转士官又没希望,在部队也没有发展了,不如早点走;有的人认为“要想富,早退伍”,担心“迟走一年,少赚数千”,不想继续留队;有的家庭存在实际困难,期望退伍回去解决;还有的在家乡已联系好了工作,担心“留”失良机,但部队建设还需要他们继续着戎装。
另一种是想留却需要走的。
比如,有的想在部队再几年,入个党、立个功,为政治生命添上有彩的一笔;有的想选取士官、破格提干,实现人生的“转折”;有的想在在部队多干几年,学上一两门技术,以解除“后顾之忧”;还有的为了摆脱家庭个人的某种困境,想留队暂避一时,如此等等。
但由于部队建设的需要,又不可能一一予以满足。
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解决,关键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
首先,要牢记“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我军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鲜艳的八一徽章寄托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意味着军人要付出更多的牺牲,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不计得失,勇于奉献。
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应该做出的选择。
当祖国需要我们支援地方建设时,就要毫不犹豫地扛起铁锹;当需要我们抢险救灾时,就要奋不顾身冲向现场;当需要我们去保家卫国时,就要义无反顾地走向硝烟。
当然,个人的意愿和困难是要考虑的,作为一级组织也要合情合理予以解决。
但在涉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走留问题上,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应该把个人放到部队这个整体中来考虑,以部队建设大局为重,毫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这是部队纪律所决定的,也是部队建设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正确对待走留服从组织安排**人:**部职别:滇池大队教导员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7日思想政治教育教案正确对待走留服从组织安排备课时间:2012 年10 月16 日审核时间:2012 年10 月17 日审批人:马晓玺目的:通过学习教育,使临退老兵端正服役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走留、荣誉、困难和伤残,自觉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关系,服从组织安排,增强再就业的信心。
内容:正确对待走留,服从组织安排方法:理论讲解、事例说明、班排讨论、多媒体配合授课。
时间:1个课时地点:学习室保障: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授课提纲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我们老战士在服役期将满的时候,都要面临着一种抉择,那就是继续留在部队还是退出现役。
在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中,多数同志表现出了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豁达的胸怀,能够自觉服从大局,正确对待走留。
但也有少数同志缺乏正确的态度,叫走不愿走,叫留不愿留,影响了退伍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思想情况的调查,以我们大队为例,通过对去年的退伍老兵和今年即将面临退伍的老同志的思想情况调查摸底发现,当前部队走留矛盾之所以这么突出,主要源于三种压力:一是选取压力:转改士官的人数明显增多,大大超过了走留的正常比例,其有选取压力的占想留人员的100%,另有2%的想留但受选取压力的影响,最后放弃选改。
二是家庭压力。
有的战士迫于家庭压力,走留的意愿不由自己,其中自己想留,但家人要求复转的是极个别;而自己不想留,但家人强力要求留的占少数,多数家长还是尊重子女个人的选择。
三是就业压力。
感到当前社会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想通过转改士官来逐渐达到曲线就业的目的,有这种想法的占想留人员的80%以上。
那么,面对重重压力,我们面临退伍的老战士应该怎样正确走留、减轻压力呢?今天,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讲老战士如何正确对待走留,服从组织安排。
一.强化大局观念,增强奉献意识在走与留的问题上一般存在两种矛盾:一种是想走而走不了。
正确对待进退走留战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同志将退出现役,离开战斗、生活几年的军营;离开朝夕相处,结下深厚友谊的战友;离开时刻像兄长一样关心、照顾你们成长进步的各级干部和可敬的首长,回到自己的家乡,参加地方经济建设。
俗话说的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每个人都应在部队最后时光留下自己的美好形象,使军营生活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一、正确看待走留,自觉提高思想认识(一)走留问题是每名老战士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军队是执行国家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时刻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而退老补新,正是保持部队生机与活力,巩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部队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近几年我军的兵役制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实施士官制度以来,部队的兵员结构、兵员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得到了不断增强,尤其是士官队伍在部队全面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今年的老兵退伍工作,部分服役期满的战士选取士官的愿望比较强烈,有的晋升上一级的要求比较迫切。
但是,根据部队建设需要和士官选取标准要求,大部分同志很难如愿。
这些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当前部队的内部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体官兵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顾全大局、服从组织需要的自觉性,正确看待走留问题。
(二)走留问题是不依个人意愿为转移的一种组织行为。
走留问题,不是一种个人意愿,而是一种组织行为。
走留与否,是各级组织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根据部队需要和个人现实表现,通过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基层推荐、机关考核、党委审批的程序决定的。
当然,面临退伍,每名老战士都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有些个人实际问题也需要解决。
对每一个面临退伍的老战士而言,是一味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考虑问题,还是自觉从部队建设大局考虑问题;是一切听从组织安排,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打个人的“小九九”,这是衡量一个人政治素质高不高、思想素质强不强、纪律作风硬不硬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