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挤密桩质量验收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7
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灰土挤密桩设计要求:桩孔直径为:400mm,桩长为: 12000mm,桩位按等边三角形部署,桩排距为:866mm,中心距为: 1000mm,成孔采纳沉管法,孔内填料采纳3:7 灰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桩间土的均匀挤密系数不该小于,最小挤密系数不该小于,桩体内均匀压实系数不该小于,最小压实系数不该小于。
设计承载力=220Kpa。
一、施工工艺工法:1、设施选型:履带式 KU1207 型柴油成孔机,柴油锤重为:3000kg,沉管大头直径≧ 400mm,控制成桩孔径≧ 400mm。
2、审定最大干密度,依据灰土动向控制灰土干密度,桩填料土源;对桩间土挤密系数的素土干密度,在施工前在本栋施工楼号取原状土获取素土干密度指标。
3、桩基定位:依照设计图纸,挨次施放灰线点,并逐桩进行编号,按次序进行桩孔成孔。
4、桩长控制:设计桩长12000mm(赞同误差 +500mm),施工时应在桩机沉管上用红线做出显然标记。
5、对控制灰土土料质量及配合比(1)灰土的土料,宜采纳地基槽中挖出的土,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 15mm。
(2)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 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含水率适合。
(3)灰土的配合比(体积比)一般为 3:7。
灰土施工时,应适合控制其含水量(一般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用手轻捏即碎为宜)。
如灰土过干或过湿,应先洒水润湿或晾晒。
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拌好后应及时使用,并做到随成孔、随回填夯实的原则,决不得隔日夯打使用。
6、桩孔回填用 3:7 灰土,土料采纳有机质含量 <5℅黄土,其土料粒径≤15mm,消石灰粒径≤5mm,机械筛土按 3:7 灰土比率进行控制,并在筛土机旁拌存试样,供参照。
7、桩孔回填,应随成孔随回填,并分层加灰回填夯实,回填系数随时动向测定,每层用量斗向孔内下料(每次下灰土厚度折合方量约:0.1m33)。
要求当日所成孔一定当日回填达成。
桩基检测技术规定
桩基检测技术规定?如下带来有关桩基检测技术规定旳灰土挤密桩,有关内容供以参照。
1.设计规定:
灰土挤密桩桩径为φ400mm。
灰土挤密桩旳桩身平均长度为9000mm。
桩体灰土配合比按三比七进行施工。
灰土压实系数不不不小于0.96。
规定地基承载力特性值不不不小于180Kpa。
2.检测措施: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有关条款。
检测措施可采用: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来检测灰土挤密桩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
3.检查数量: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执行。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来检测灰土挤密桩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
检查桩总数旳0.5%。
本工程约33083根,检查166根。
设计灰土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距为1米,地基承载力特性值不不不小于180Kpa。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来检测灰土挤密桩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承压板为圆形,直径1.05米。
采用压重平台施加荷载,单桩静载试验预估计最大加荷总量为312KN,每组压重反力不得不不小于估计最大加荷总量旳1.2倍。
,。
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灰土挤密桩设计要求:桩孔直径为:400mm,桩长为:12000mm,桩位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排距为:866mm,中心距为:1000mm,成孔采用沉管法,孔内填料采用3:7灰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应小于0.93,最小挤密系数不应小于0.88,桩体内平均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最小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0。
设计承载力=220Kpa。
一、施工工艺工法:1、设备选型:履带式KU1207型柴油成孔机,柴油锤重为:3000kg,沉管大头直径≧400mm,控制成桩孔径≧400mm。
2、核定最大干密度,根据灰土动态控制灰土干密度,桩填料土源;对桩间土挤密系数的素土干密度,在施工前在本栋施工楼号取原状土获得素土干密度指标。
3、桩基定位:按照设计图纸,依次施放灰线点,并逐桩进行编号,按顺序进行桩孔成孔。
4、桩长控制:设计桩长12000mm(允许偏差+500mm),施工时应在桩机沉管上用红线做出明显标志。
5、对控制灰土土料质量及配合比(1)灰土的土料,宜采用地基槽中挖出的土,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
(2)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含水率适宜。
(3)灰土的配合比(体积比)一般为3:7。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一般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用手轻捏即碎为宜)。
如灰土过干或过湿,应先洒水湿润或晾晒。
灰土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拌好后应及时使用,并做到随成孔、随回填夯实的原则,决不得隔日夯打使用。
6、桩孔回填用3:7灰土,土料选用有机质含量<5℅黄土,其土料粒径≤15mm,消石灰粒径≤5mm,机械筛土按3:7灰土比例进行控制,并在筛土机旁拌存试样,供参照。
7、桩孔回填,应随成孔随回填,并分层加灰回填夯实,回填系数随时动态测定,每层用量斗向孔内下料(每次下灰土厚度折合方量约:0.1m3³)。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 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
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本规范部分条文是强制性的,设计文件或合同条款可以有高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说明:1.0.4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对各个规范的编制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在具体执行本规范时,应同GB50300标准结合起来使用。
1.0.5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说明:1.0.5地基基础工程内容涉及到砌体、混凝土、钢结构、地下防水工程以及桩基检测等有关内容,验收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与本规范相关的国家现行规范有: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1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2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 术语2.0.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geosynthetics foundation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工程概况本次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工程是位于地区的工地上,总占地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
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现有土壤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本次工程采用了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挤密桩采用XXXX型号,桩长为XXXX米,桩径为XXXX毫米。
挤密桩的间距为XXXX毫米。
本次验收记录旨在对工程的总体质量进行评估和验收。
二、施工工序和质量验收根据施工方案,本次工程的施工工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土壤地基的处理与开挖;2.挤密桩的施工;3.灰土的填充与压实;4.土壤地基表面的平整与收尾。
详细的施工工序和质量验收记录如下:1.土壤地基的处理与开挖待补充2.挤密桩的施工待补充3.灰土的填充与压实待补充4.土壤地基表面的平整与收尾待补充三、质量验收结论根据对以上工序的检查和验收,结合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1.土壤地基的处理与开挖环节,施工过程中各项操作规范、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开挖坡度、深度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未发现明显的质量问题,验收合格。
2.挤密桩的施工环节,施工过程中桩身直径、长度、间距等均符合设计要求,桩周围土壤的挤压效果明显,达到了加固效果,未发现明显的质量问题,验收合格。
3.灰土的填充与压实环节,施工过程中灰土的填充均匀,压实效果良好,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未发现明显的质量问题,验收合格。
4.土壤地基表面的平整与收尾环节,施工后的土壤地基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未发现明显的质量问题,验收合格。
综上所述,本次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工程经过质量检查和验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合格。
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中建·开元壹号二期工程工程地点:西安市曲江大明宫遗址区建设单位:西安中建地产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陕西华茂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工程介绍:本工程约25.8万㎡,其中A区10.9万㎡,B区7.8万㎡,C区7.1万㎡。
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沉管成孔工艺,等边三角形布桩,成孔直径Φ400mm,2:8灰土填孔,1.5t-2t重锤夯扩,成桩直径不得小于4500mm(最终以实测为准)。
每栋楼试桩三组(共21根)。
灰土挤密桩完成后,桩头以下600mm挖除,做600厚3:7灰土垫层,分层夯实回填。
二、监理依据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桩基工程施工图;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项目监理规划。
三、监理工作的要点1.桩孔的定位放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桩孔的直径和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成桩过程的垂直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4.素土及灰土含水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素土及灰土夯实数是否满足规范要求6.素土及灰土粒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7.挤密桩流程控制: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桩机就位→土中成孔→桩孔夯填→桩体质量检验→桩间土挤密效果检验→挤密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工程验收。
四、主要监理控制1.开工前1. 审核承包商施工资质。
2. 仔细研究地质报告、原有地下管线和其它障碍物的资料。
3. 审核桩基施工图、组织图纸会审。
4. 审核承包商的桩基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材料供应、人员配备等,以及控制排污、排渣及储存的位置,不能污染城市周围环境。
5. 复核测量控制基准点和基础轴线控制桩和具体的桩位中心点,及核验承包商的定位放线及桩位放线2.施工过程中1. 施工前应对土及灰土的质量、桩孔放样位置等做检查。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目录1.总则 1 2.术语 1 3.基本规定 2 4.地基 3 4.1一般规定4.2灰土地基4.3砂和砂石地基4.4土工合成地基4.5粉煤灰地基4.6强夯地基4.7注浆地基4.8预压地基4.9振冲地基4.10高压喷射注浆地基4.11水泥土搅桩地基4.12土和灰土挤密地基4.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4.14夯实水泥桩复合地基4.15砂桩地基5.桩基础 16 5.1一般规定5.2静力压桩5.3先张法预应力管桩5.4混凝土预制桩5.5钢桩5.6混凝土灌注桩6.土方工程 24 6.1一般规定6.2土方开挖6.3土方回填7.基坑工程 27 7.1一般规定7.2排桩墙支护工程7.3水泥土桩墙支护工程7.4锚杆和土钉墙支护工程7.5钢或混凝土支护工程7.6地下连续墙7.7沉井和沉箱7.8降水和排水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5 附录A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附录B塑料排水带的性能1 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 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
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 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 本规范部分条文是强制性的,设计文件或合同条款可以有高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沉管法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标准目录1.适用范围 (1)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1)3.施工准备 (1)3.1.技术准备 (1)3.2.机具准备 (1)3.3.材料准备 (2)4.施工操作工艺 (2)4.1.工艺流程图 (2)4.2.操作步骤及方法 (2)4.3.施工要求 (4)5.质量标准 (4)6.成品保护 (5)7.质量记录 (5)8.安全、环保措施 (5)8.1.安全措施 (5)8.2.环保措施 (5)1.适用范围灰土挤密桩是用机具冲击成孔后灌注灰土夯实,达到地基土挤密目的的地基处理方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厚度宜为3m~15m。
如果要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宜选用灰土挤密桩;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对重要工程或在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试验。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 2017);(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开工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报请设计批复。
同时根据调查和收集的情况,按其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机械、设备配备等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方案。
(2)开工前完成石灰掺量的配比及石灰土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和剂量曲线等施工控制指标。
灰土挤密桩灰土挤密桩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成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 2:8 灰土夯实而成,消除深层黄土湿陷性的同时,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
1)特点及适用范围灰土挤密桩成桩时为横向挤密,可同样达到所要求加密处理后的最大干密度指标,可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提高承载力,降低压缩性;可就地取材,应用廉价材料;机具简单,施工方便,工效高。
适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量 12%~25%、厚度 5~15m 的新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
2)桩的构造和布置①桩孔直径根据工程量、挤密效果、施工设备、成孔方法及经济等情况而定,本项目选用 400mm。
②桩长根据土质情况、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工程要求和成孔设备等因素确定,一般为 5~15m。
③桩距和排距桩孔一般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其间距和排距由设计确定。
3)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①成孔设备一般采用 0.6t 或 1.2t 柴油打桩机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亦可采用冲击钻机或洛阳铲成孔。
②夯实机具常用夯实机具有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和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两种,后者工程中应用较多。
夯锤用铸钢制成,重量一般选用 100~300kg,其竖向投影面积的静压力不小于 20kPa。
夯锤最大部分的直径应较桩孔直径小100~150mm,以便填料顺利通过夯锤四周。
③桩孔内的填料石灰材料应选用Ⅱ级以上新鲜消石灰,有效 CaO+MgO 含量不宜低于 60%,粒径不应大于 5mm,土料中有机质含量应不超过 5%。
桩体内的平均压实度不得小于 97%;消石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为 2:8;桩顶标高以上设置 40cm,厚 8%的灰土垫层,其压实度不小于 96%。
4)施工工艺方法要点①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以确定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干密度等要求;灰土桩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250KPa。
②桩施工一般采取先将基坑挖好,预留 20~30cm 土层,然后在坑内施工灰土桩。
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恪守合同,争创一流。
质量目标:(1)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品率必须95%以上。
(2)满足业主在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各项要求。
二、灰土挤密桩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体系我公司现正全面执行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标准,本工程将坚持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2、质量保证领导小组组长:赵峻岭(项目经理)副组长:巴虎刚(项目总工)耿恩骞(项目副经理)组员:作业队队长:试验员:何万红领工员:徐广安材料员:魏兰生技术负责人:杨哲3、建立健全自检、互检、专检和抽检制度,做到每道工序首先自检,不合格的不交;后序对前序要进行复检,不合格时不接;领导要经常深入现场进行抽检,存在问题不放过。
做到专群结合,干群结合,质量第一,预防为主,以数据说话,责任到人,质量与经济分配挂钩。
三、灰土挤密桩质量控制措施1、做好施工技术及相应资料交底(1)及时、准确转发施工图纸,技术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透彻、熟悉设计图纸;学习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2)认真组织施工技术交底,具体、全面、详实的把施工方法、控制要点、技术指标等传达到施工人员,严格施工过程控制。
(3)认真进行施工过程资料记录。
纠正错误的操作规程,改进落后的施工工艺,将先进的、科学的施工方法整理形成原始记录。
2、施工材料质检控制(1)、土料:可采用素黄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有机质含量小于5%,不得使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土块粒径不应大于15mm。
(2)、石灰:选用Ⅲ级以上新鲜快灰,活性Ca+MgO的含量不少于50%,适用前7天消解并过筛,颗粒直径不应大于5mm ,不含未熟化生石灰块。
(3)、对选定的石灰和土进行原材料和土工试验,通过击实实验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569g/cm3,最佳含水量为22.5%。
灰土桩的灰土比为3:7(体积比),配制时确保充分拌合及颜色均匀一致,灰土的夯实最佳含水量宜控制在20.5%~24.5%之间,边拌合边加水,确保灰土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
水泥土(灰土)挤密桩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水泥土(灰土)挤密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水泥土(灰土)挤密桩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新建铁路福厦线站前设计图》3、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福厦线站前水泥土(灰土)挤密桩施工。
4、材质要求灰土挤密桩:土料选用黄土;石灰选用Ⅲ级以上新鲜块灰,使用前4~7天浇水充分消解并过筛,颗粒直径应小于5mm,不含未熟化生石灰块。
灰土配合比按设计要求采用厂拌。
经试验确定土料合理含水率,该含水率能使经拌合后的灰土基本达到最佳含水率的要求。
每天施工前核定土的含水率是否为合理值,以保证拌和后灰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灰土拌制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已拌成灰土不得超过24小时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湿、浸泡的灰土(水泥土)严禁使用,按作废处理。
下雨期间不进行灰土拌制。
水泥土挤密桩:土料宜选用黄土,水泥可选用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土按设计配合比应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并且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其对土料含水率的要求同上,也要事前经试验确定水泥土所用土料的合理含水率。
5、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5.1施工准备⑴复核地基土的含水率、饱和度,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小于12%或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由设计单位确定是否变更设计。
⑵进行填料的轻型击实试验,确定施工用的相关参数,如最佳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注意实际施工时的最佳含水量低于轻型击实试验做出的最佳含水量)、配合比等。
⑶施工前清除地表耕植土。
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那地下构造物及管线。
⑷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⑸成孔机械表面应有明显的进尺标记,以此来控制成孔深度。
⑹施工前进行土方、成孔、夯填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施工技术参数,并对试桩进行测试承载力和挤密效果等,对含水率较大的(如大于塑限含水率)应特别关注缩孔的问题,因缩孔影响桩长和桩径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