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69.00 KB
- 文档页数:7
西欧庄园的性质和特点简介100字
西欧庄园,建筑类型的独特的财产类别,受到西欧文化和索马里宪政府间久远
影响已发展深厚历史底蕴,在推广数世纪来曾广泛散布于欧洲各国,成为当地风景极美耀眼受人崇拜的标志性景观。
其主要特征包括,规模宏大合理布局,容纳了众多经典的建筑以及周边的湖泊、果园、花园等景观,形成了独特的风景格局;建筑依托自然风光,景观安排既具有自然生长而古朴,又妥帖易看。
古典建筑多为古典派风格,壁垒中多见绿植,配以池塘及蜿蜒小径;由各式细节组织而成的奢华阁楼,有着让人倾心的迷人景观;宫殿大厅层级古色古香,大量开敞的弧形拱门和窗户,在阳光下折射出柔和的光芒;庭院独具特色,有着密密麻麻的绿植点缀,坐视的回忆即迷人又虚幻,生机勃勃。
西欧庄园坚持精工细作,把工程建设、习俗内涵融入有机自然景观,以内藏深
邃内容去展现西欧文化精髓,吸引着无数古今到此游人,这种建筑类型既宏大壮观又具有和谐优美的特质,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是人们理想的休闲应景之地。
欧洲历史简介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2500年欧洲就出现了巨石文化,现在还留有欧洲巨石建筑遗迹。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腊人的祖先就定居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它也成为了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继希腊后,古罗马帝国建立,成为了一个统治半个欧洲的大帝国,意大利半岛是当时欧洲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地区,与中国文明互相辉映。
3世纪后,罗马帝国逐渐衰弱,北欧的日耳曼人及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兴起,直至476年灭了罗马帝国,西欧进入中世纪,但帝国的东半部(东罗马帝国)则持续发展至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灭。
中世纪时期,许多王国相继而立,实行封建采邑制,战争不断。
查理曼大帝(公元732-814年),法拉克国王,是罗马帝国的奠基人。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3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帝国极盛时期的缰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但到后期,它只剩下一个名号。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的雏型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建立起来的。
天主教教会握有极大力量,所有知识传承都在修道院中进行,宗教迫害和十字军东征给欧洲,尤其中东欧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一时期被启蒙时代的学者称为黑暗时代。
源起于中国北方阿尔泰山巴里坤,被中原皇朝击败的汉藏语系阿尔泰人匈奴、突厥则在此时期进入欧洲,代表东亚人称雄于世界的欧亚贸易交接地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之要冲!从15世纪开始,在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中,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的冒险,足迹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亚洲,荷兰也在随后的贸易中雄霸一时。
由于西班牙、葡萄牙对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盛,也由于缺乏进一步发展,反而使英国先一步获得了更好的机会得到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西欧封建社会制度简介西欧封建社会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社会制度,从公元5世纪开始形成,到15世纪末在欧洲大部分国家消失。
它是以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分封制来确立领主对农民的统治。
西欧封建社会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契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制度分析社会等级西欧封建社会分为三个等级:•封建领主:这是社会的最高阶层,他们通常负责领土的治理,并雇佣军队来保护自己。
•荣誉阶层:这层人既不能拥有土地,也不能参加政治,但他们拥有“荣誉标题”,如“爵士”等,这些头衔可以继承或通过授予获得,是一种特权。
•农民:这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必须在领主的土地上工作,为领主提供各种服务和生产农产品。
在西欧封建社会中,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契约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长期的、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契约关系。
这种契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佃农必须支付农产品等费用;•领主必须保证土地的安全和保护;•领主在佃农犯罪时有权对其处罚。
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制度是农业经济制度的主导。
封建领主通过收取农业生产的一部分来从农民手中获得收入。
农民们在他们的土地上耕种作物,然后把一部分产出交给领主作为地租。
此外,领主还可以要求农民在特定的时间里工作,来完成其他任务。
政治体制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称为封建制度。
在封建制度下,权力不属于国家,而是分散在各个封建领主之手。
领主将一部分权力赋予自己的下属,形成一个由多个小领地组成的复杂格局。
各个领主之间有时会联合起来共同维护领地安全,但也会相互之间展开战争。
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是一种基于基督教的道德文化。
在封建社会中,教会拥有相当的权利,除了宗教生活之外,他们还在许多领域开展着工作,如数学、博物学等学科。
此外,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紧密联系,商业和艺术并没有得到重视。
结论西欧封建社会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以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分封制来确立领主对农民的统治。
荷兰水之国的资料简介荷兰,西欧国家,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位于法国和德国之间的低地地区,以其独特的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措施而著称。
被称为“荷兰水之国”,它有着罕见的水文条件,包括河流、大海、湖泊和沼泽。
这些水源为该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地理概况荷兰总面积约为41,526平方公里,其中约26.5%的土地被海洋覆盖。
该国最高点为海拔322米的Vaalsberg 山,处于国家的东南部。
荷兰有三个主要的河流:马斯河、莱茵河和斯海尔德河,以及许多小河和运河。
它还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沼泽,如伊波梅尔湖,它是荷兰最大的湖泊。
气候荷兰气候温和,受海洋气候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平均日最高温度为20℃,最低平均温度为5℃,降雨量分布均匀,全年平均约日降雨量为2毫米以上。
能源荷兰是欧盟四个最大的天然气和石油生产国之一,靠其丰富的地下矿藏开采,为其提供工业和家庭的能源。
此外,该国还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
2017年,22.4% 的荷兰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目标是在2020年达到14% 的可再生热量。
经济荷兰是世界上第十七强经济体,其经济由工业、农业、国际貿易和旅游业组成。
良好的物流通信网络,强大的航海、造船和化学工业等诸多行业,帮助荷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主要国家之一,其港口鹿特丹是整个欧洲最大的港口。
在农业方面,荷兰以花卉、奶酪、玫瑰、土豆和阔叶菜为主要出口商品。
此外,该国还以花卉、咖啡馆和水乡旅游景点而闻名。
文化荷兰是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国家。
该国是“奶酪之国”,其拥有各式各样的奶酪品种,如格拉斯拉德、埃德姆和哥达。
荷兰也是著名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如范高、雷姆布兰特等。
此外,荷兰具有盛名的博物馆和音乐表演。
荷兰的语言是荷兰语,但许多荷兰人也流利地说英语和德语。
环保荷兰也是一个环保意识强烈的国家,它拥有许多维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在全球环境问题方面,荷兰更是一个积极的倡导者。
作为欧盟成员国,荷兰积极推行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等。
欧洲概况简介
欧洲是指欧洲中部和东部的广阔地区,包括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和欧洲。
欧洲大陆是由许多国家和地区组成的。
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它北临北冰洋,南临大西洋,东临黑海,西临地中海。
欧洲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8°至南纬8°之间,包括西欧、北欧、中欧、东欧(高加索山以南)四大部分。
从地图上看,整个欧洲呈长条形。
北部为东欧平原和波罗的海沿岸平原,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和伊比利亚半岛。
中部为低地和丘陵。
地形: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可分为两大自然地理区域:西欧平原和南欧高原。
西欧平原包括法国北部的埃维昂、阿登地区,比利时的列日、根特、布鲁塞尔地区,德国的下萨克森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和维滕贝格州,荷兰的斯德哥尔摩地区,瑞士的苏黎世地区、伯尔尼地区和因斯布鲁克等地。
南欧高原包括意大利南部的亚平宁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西班牙北部的卡斯蒂利亚-莱昂中部高原、葡萄牙北部的阿威罗山脉
和巴利阿里群岛等地。
—— 1 —1 —。
欧洲西部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欧洲西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
1. 地理位置:欧洲西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至60°之间,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濒地中海。
2. 地形特点: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的平原包括西欧平原、波德平原等;山地主要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等。
3. 气候类型:主要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均匀。
4. 河流与湖泊:主要河流有多瑙河、莱茵河、塞纳河等;著名的湖泊有日内瓦湖、博登湖等。
5. 经济发达: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工业、服务业、农业等都高度发达。
6. 工业实力: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尤其在机械、汽车、化工、电子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7. 农业特色:农业在欧洲西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畜牧业和园艺业发达。
8. 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英国的大本钟、意大利的罗马古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等,旅游业繁荣。
9. 人口与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分布密集,主要城市有伦敦、巴黎、柏林、罗马、阿姆斯特丹等。
10. 联盟与组织:欧洲西部有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和联盟的总部,如欧盟、北约等。
11. 文化多样性:欧洲西部是多种文化的交融之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初中地理中的欧洲地理概况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底下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还能揭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欧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大洲,却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和人口等方面,对欧洲地理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一、地理位置欧洲位于亚洲西北部,北临北冰洋,东隔乌拉尔山脉与亚洲相隔,南濒非洲地中海,西临大西洋。
它横跨东西,南北纵贯,地理位置优越。
欧洲东部有乌拉尔山脉、波罗的海和黑海,西部则是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半岛和巴尔干半岛。
同时,欧洲拥有众多的岛屿,其中最大的是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二、地貌特征欧洲的地貌特征多种多样,既有山地、高原,也有平原和海洋。
北欧平原、东欧平原和西欧平原是欧洲最重要的三大平原。
山地上,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伊比利亚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是最为著名的山脉之一。
此外,北欧岩石高原、阿尔卑斯山高原以及喀斯特地貌在欧洲也占有重要地位。
三、气候特征欧洲的气候多样,主要有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性季风气候等。
北欧地区和东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
西欧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温和,冬季温暖而潮湿,夏季炎热少雨。
而中欧地区气候则介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之间,四季分明。
四、人口与经济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地区。
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欧和中欧地区,东欧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欧洲经济发达,工商业发达,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大国。
总结:欧洲地理的特点在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地貌多样、气候复杂以及人口众多且经济发达。
它既有高山大陆,也有广袤的平原和河谷,同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欧洲地区的地理条件对于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探索与发展空间。
芬兰一、自然地理: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
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
地势北高南低。
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
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
全国森林面积达2600万公顷,人均林地3.89公顷。
全国有66.7%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树种以云杉林、松树林和白桦林居多,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
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
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
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
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素以“千湖之国”著称,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
芬兰的海岸线曲折,长达1100公里。
鱼类资源丰富。
芬兰有三分之一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北部气候寒冷、多积雪。
二、人口:545万。
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侯比较温和的南部。
三、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二战后,芬兰依靠森林工业和金属工业走上强国之路。
20世纪90年代,芬兰调整经济结构,加大了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在能源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芬兰致力于发展清洁技术和低碳经济,十分注重能源的利用率。
如今,芬兰在造纸、交通、电信、建筑、再生能源等领域有着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在环保技术及解决方案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瑞典一、自然地理: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半部。
西邻挪威,边境长1619公里;东北接芬兰,边境长586公里;东临波罗的海,西南濒北海,同丹麦隔海相望,海岸线长2181公里,领海12海里。
地形狭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
湖泊约10万个,可通航河流较少。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平均气温1月北部-16℃℃℃℃。
二、人口:968万。
欧洲西部介绍词
欧洲西部,简称西欧,是欧洲大陆最富裕的地区,位于欧洲的西北部,东与欧洲中部和东南部相连,其余以大西洋沿岸及近海为主。
该地区因其发达的经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欧洲西部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为依托,形成了以发达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特色。
同时,该地区的工业也非常发达,尤以制造业为主,这得益于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此外,欧洲西部还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文化方面,欧洲西部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开放、自由、浪漫的文化氛围。
这里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中心,以及各种音乐、戏剧和艺术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总之,欧洲西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地区,它的经济、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体验。
欧洲,也称作“欧罗巴洲”(Europe),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希腊语:Ευρπη),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陆东至极地乌拉尔山脉(66°10′E,67°46′N),南至马罗基角(西经5度36分,北纬36度),西至罗卡角(9°31′W,38°47′N),北至诺尔辰角(27°42′E,71°08′N)。
欧洲的面积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属欧罗巴人种,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大洲。
欧洲是人类生活水平较高、环境以及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
欧洲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东南以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分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最北端是挪威的诺尔辰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最西端是葡萄牙的罗卡角。
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与亚洲合称为亚欧大陆,而与亚洲、非洲合称为亚欧非大陆。
因为文化、经济、政治等原因,欧洲的边界总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有了多个'欧洲’的概念。
地理位置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
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 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的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内,它是世界上有人定居的各洲中距离赤道最远的一洲。
它没有热带。
欧洲四个极点的位置分别是:东为北乌拉尔(东经66°10’);最西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罗卡角(西经9°31’);最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诺尔辰角(北纬71°8’);最南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马罗基角(北纬36°)。
地理之最多瑙河——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欧洲简介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欧罗巴”一词据说最初来自腓尼基语的“伊利布”一词,意思是“西方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
欧罗巴洲的名字还有一个传说,宙斯喜欢上了一个叫欧罗巴的女人,就把自己变成一头牛把欧罗巴带到了欧洲,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欧洲。
整个欧洲地势的平均高度为33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耸立着一系列山脉,总称阿尔卑斯山系,其中勃朗峰海拔4807米,属法国境内,成为西欧第一高峰。
欧洲的河网稠密,水量丰沛,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长3690公里,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欧洲的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和内海,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
欧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没有热带气候的一洲,同时寒带气候所占的面积也不大,所以气候温和,降水分布较均。
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
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
欧洲是世界面积排行第六的大洲,,也就是倒数第二大洲,面积为1017万平方公里。
西欧- 简介
西欧
西欧地区包括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
这里是欧洲大陆最富饶的地区之一,也是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西欧地区地处自然条件优越的平原地区,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滋润了这里的土地。
西欧在推动世界历史进程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这里是资本主义最先发展起来的地方,也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都位于这个地区。
悠久的历史,发达的经济,经典的文化,西欧地区一直就是人们心目中整个欧洲最完美、最精致的缩影。
[1]在人们心中,西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
西欧
狭义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面积93万平方千米。
地形以平原为主,次为高原;山地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英国西北和法国东南。
有世界最繁忙的海运通道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以及莱茵河、塞纳河、卢瓦尔河、泰晤士河等河流。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西风带内,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均匀。
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发达的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
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钾盐等矿产。
重要海港有伦敦、利物浦(英),马赛(法),布鲁塞尔(比),鹿特丹、阿姆斯特丹(荷)等。
有伦敦、巴黎、鹿特丹、安特卫普、布鲁塞尔、马赛等著名城市。
除摩纳哥外,其余6国都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
这是人们通用的一种定义。
广义
广义的西欧指欧洲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位于欧洲西部、中部和北部。
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欧洲最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其主干向东伸展为喀尔巴阡山脉,向东南延伸为狭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向南延伸为亚平宁山脉,向西南延伸为比利牛斯山脉。
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中部主要分布平原。
南部和冰岛多火山地震。
地中海沿岸
属亚热带夏干冬湿气候,其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湿润气候。
有煤、铁、石油等矿藏。
大多数国家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农业、对外贸易和交通运输均十分发达,形成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有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卢森堡、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
西欧- 自然环境
位置范围
西欧风光
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海岸线
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地形
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勃郎峰本区最高
深受冰川影响:湖泊多——“千湖之国”芬兰峡湾海岸——挪威沿海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
气候
欧洲西部气候的最大特点是海洋性特征显著。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北冰洋沿岸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
阿尔卑斯山脉有高山气候分布。
特征: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自西向东逐渐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2]
气候与农业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空气湿润,云量较大,阴雨天较多,日照较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适于多汁牧草生长——发展畜牧业②、地中海气候——夏干冬雨(雨热不同期)——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柠檬、无花果、葡萄、油橄榄
③、农业生产——耕地、劳力都不足——农业现代化对机械化和生物技术都很重视——欧洲农业为次要生产部门。
农牧结合和集约化水平高为重要特点。
主要种植麦类、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亚麻等,小麦产量约
占世界总产量的50%,大麦、燕麦约占60%以上。
园艺业发达,主产葡萄和苹果。
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绵羊为主。
河湖
河流水文特征:
气候、地形-------决定本区水文特征-------河流众多,河网稠密,河流水量充沛,水位变化小,水流平稳,长河较少,通航里程长,有结冰期
主要河流: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河:德、奥(维也纳)、斯、匈(布达佩斯)、克、南(贝尔格莱德)、保、罗、乌——注入黑海——河口在北纬45度、东经30度左右
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莱茵河:瑞士、法、德(鲁尔区、法兰克福)、荷——注入北海——中下游流经工农业发达和人口稠密区,航运便利
法国塞纳河——巴黎
英国泰晤士河——伦敦
德国易北河——汉堡(德国最大港口)
主要运河
多瑙河---莱茵河运河
基尔运河
英法海底隧道
西欧- 工业文明
西欧
欧洲西部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英国是大西洋上的岛国。
领土包括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及爱尔兰岛东北部。
英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海运便利,进出口贸易发达。
英国中部煤铁资源丰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又在北海大陆架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
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润多雨,日照较少,特别是西北部地区不利于谷物生长,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乳畜业比较发达。
英国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工业中,伯明翰、曼彻斯特是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以钢铁、机械、纺织等传统工业著名。
伦敦、利物浦等港口城市则以电子、汽车、化学、航空工业为主,北海沿岸的阿伯丁则以石油化学工业而著名。
首都伦敦位于太晤土河口,是英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金融、工业贸易、交通中心。
也是英国最大的港口。
法国与英国隔英吉利(多佛尔)海峡相望。
并有海底隧道相沟通。
法国是工农业都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其耕地面积、农业产值居欧洲前列,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
法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水力资源、煤铁资源、铝土、铀等丰富。
燃煤和石油不足需要进口。
法国十分重视发展水电和核电。
核电比重已达70%以上。
[3]
西欧- 国家和居民
西欧风光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匈牙利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3)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发达,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欧盟是国际上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实体。
英国是世界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轻重工业并重。
法国是工业和农业都有发达的国家,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
德国是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西部人口最多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工业分布: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呈“十”字型分布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英国————————————————————波兰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