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与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46.83 KB
- 文档页数:2
• 临床研究 •133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1]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存在,真正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主要特点是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不稳定。
病理学观点认为:髋关节正常发育要求髋臼和股骨头解剖关系正常。
早期如果没有确诊髋关节脱位,一些适应性的改变使股骨头很难复位,新生儿和婴儿临床表现较轻,症状常常不明显,往往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
小儿出生早体格期查体有两个张力测试:欧土兰尼(Ortolani )即入口弹跳征,是将其髋关节对外伸展、大粗隆往上抬起,检查股骨头复位。
巴罗(Barlow )即出口弹跳征,表现为一种刺激性检查,它的试验是引出正常位置的股骨头脱位[2]。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率的增加也愈来愈引起超声工作者的重视,对疑似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高频超声检查也作为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首选。
对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肌骨超声是近年来新兴的超声检查技术,应用高频超声来诊断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能够清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周围神经等浅表软组织结构及其发生的病变,如炎症、肿瘤、损伤、畸形引起的结构异常。
再结合相关病史及临床症状,大部分病例可得到准确的超声诊断。
高频超声对软组织病变的显示能力,可与MRI 相媲美[4],能够精细分辨肌肉、浅表神经解剖结构,特别适合于小儿肌肉骨胳系统的检查。
未成熟骨和大量的软骨组织可以得到清晰的显示,是一种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和不需应用镇剂的检查方法。
本文通过对高频超声诊断,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以来随访的347例可疑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6个月)进行临床应用探究,目的在于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频超声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符合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婴幼儿一般在出生后4~6周内,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检查结果最为可靠,如临床检查婴儿髋关节有可疑发现,则应尽早行超声检查。
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与治疗向铁【摘要】选择诊治的32例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全部采用超声检查,根据Graf的诊断分类,α<43°,β>77°.观察骨性髋臼和股骨头的发育情况,测量α、β角,确定其发育及脱位状况实施对症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相同方法检查,监测疗效进展.经超声检查,本组32例患儿中8例(25%)发现完全性脱位,其中4例为双侧完全性脱位,4例为单侧完全性脱位;6例(18.8%)发现半脱位,均为单侧;18例(56.2%)骨性髋臼发育不良,其中12例为双侧骨性髋臼发育不良,6例为单侧骨性髋臼发育不良.经18个月随访和超声检查,32例患儿均恢复正常,超声检测各指标均达到Graf 标准的正常水平.超声检查直接显示小儿髋关节解剖结构,可早期发现和诊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发育不良且无辐射、方便、经济,对其发育稳定性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动态监测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24)003【总页数】2页(P671-672)【关键词】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诊断;治疗监测【作者】向铁【作者单位】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南吉首4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6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小儿骨骼系统中较常见,因先天性的髋臼发育缺陷所导致髋臼和股骨头的对应关系不良,而长期的异常应力会使关节软骨出现退行性改变,患儿出现步态异常、关节发育不良、继发脊柱畸形,甚至会引起局灶性的坏死及严重骨关节炎等[1]。
超声是应用于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较早的检查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公认的早期诊断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法,笔者通过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2例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进行研究,探讨超声检查应用于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治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32例,男 12例,女20例,年龄1~8(平均 4)个月,所有患儿在超声检查前均经临床查体,但未经任何治疗。
超声技术诊断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探究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应用超声技术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医院诊治的68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者使用X线诊断,前者使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
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特异性高于对照组,敏感性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技术应用于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过程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技术;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小儿骨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
X线技术是诊断该疾病的主要技术,但是6个月以下的患儿,关节主要由透明的软骨构成,利用X线技术诊断时并不能够显示髋关节形态,并且会造成辐射[1]。
超声技术是一种诊断技术,这能够分辨髋关节不良患儿的软组织和软骨,并且能够重复操作,不会产生负面辐射。
本次就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超声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参研样本全部均由核磁共振成像、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于本院进行诊断,纳入时间为2016年2月,截止时间为2018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34例/组)。
观察组中有19例男性患儿,有15例女性患儿,年龄1-9月,平均年龄(3.5±0.9)月;对照组中男病患儿占20例,女病患儿占14例,年龄1-8月,年龄均值(3.3±0.7)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儿资料完整;②患儿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畸形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情况的患儿。
1.2方法对照组患儿使用X线技术进行诊断,取患儿仰卧位,将患儿下肢保持中立为,对称盆骨,应用飞利浦X射线机拍摄患儿盆骨部位的X线,随后将患儿的髋关节内旋45度,外展45度,拍摄此部位的X线。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3月第6期总第154期China's rural health,March 2019,No.6,Total No.15639超声检查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宋玉娟(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2740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X光检查,观察组患儿实施超声早期检查,对比两组患儿的诊断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诊断正确率为92.5%,对照组的诊断正确率为6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早期检查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正确率较高,另外超声早期检查在α角、β角上的正确率也优于X光检查,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也较高,超声检查在早期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可以为治疗提供准确信息,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检查;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3-0039-01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婴幼儿由于髋关节发育不全,容易引起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髋关节发育性异常病变。
若患儿未得到及时治疗,还会对脊柱骨盆造成损害,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还会对患儿以后的正常运动功能造成危害,DDH的主要临床分型有髋关节发育不良、半脱位及完全性脱位三型。
目前针对这三种类型的DDH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而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早期诊断出该病,对于DDH,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以防止该病恶化,降低治疗难度,有效的提高治疗成功率,因此DDH早期诊断由为重要,DDH的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病变特征及X光检查。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超声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
本病最初的名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CDH)”,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疾病有可变因素,并非仅是先天性,因而用“发育性”取代“先天性”,同时从病理学角度“发育不良”比“脱位”更为合适。
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CDH正式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它是婴儿出生时就存在或者生后继续发育才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髋关节异常的总称:包括髋臼发育不良的稳定髋关节、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完全脱位但可以复位、完全脱位且不能复位。
这些患儿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则预后良好;如延误诊断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髋关节将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病理改变,造成不同程度的髋部功能障碍。
由于6个月内的婴儿及新生儿股骨头骨骺尚未骨化,髋关节主要由软骨构成,X线很难准确显示髋关节结构形态,且有放射性损害。
而超声可以很好地显示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解剖结构以及股骨头与髋臼的相对位置,观察髋关节的软骨和骨性结构,评估髋臼发育情况及股骨头位置,成为婴儿髋关节检查的重要手段。
从1980年开始,随着奥地利医生Graf将超声技术引入髋关节检查,使众多的DDH患儿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这项技术很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发展。
因其准确性高、无放射性损伤、可重复操作及跟踪观察等优点,目前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早期诊断DDH的首选方法。
随着肌骨超声技术在我国的开展以及医务工作者对DDH认识的提高,近年来婴儿DDH的超声筛查技术也在逐渐推广和普及。
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将DDH的超声筛查纳入了和新生儿计划免疫同等重要的地位。
Graf超声检查方法采用高频(>7.5MHz)或宽频线阵探头,让患儿平卧于检查床上或侧卧match于超声固定台中,下肢自然轻微屈髋内旋,探头置于股骨大转子处,并始终保持与骨盆的矢状面垂直,做股骨头与髋臼的冠状面扫查,切面应通过髋臼中心,以保证测得股骨头与髋臼的最大径,获得标准切面。
使用超声技术诊断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9T06:23:49.19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4期作者:王毅廖燕梅[导读] 实验将针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超声诊断,对比观察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王毅廖燕梅新疆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疆哈密 839000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超声诊断,对比观察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患儿采用2种方式分别检测。
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观察组则为超声检查,对比检出率。
结果:从检测上看,观察组患儿检出率为91.25%,对照组为81.2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超声技术能够更好地检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技术;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效果观察;价值分析髋关节发育不良,属于儿科的常见疾病,且多发生于女孩。
髋关节发育不良可分为髋关节脱位或者髋关节半脱位,以及髋臼发育不良等,最终会导致出现行走障碍,脊柱畸形等等【1】。
随着年龄的增长,髋关节疼痛也会越来越明显,治疗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早期诊断,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具有关键作用,而诊断方式则包括了超声检查、X线检查、MRI检查等等。
将本院收治的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患儿采用2种方式分别检测。
现对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收治的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患儿采用2种方式分别检测。
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有男性26人,女性74人。
患者的年龄在42天到180天之间,平均年龄(3.7±1.6)个月。
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早期检查对治疗指导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早期检查对治疗的指导价值。
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74例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为研究对象。
运用便利分组法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儿X线检查、超声早期检查。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早期检查方法在α、β上的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
结论:超声早期检查用于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不良,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指导,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早期检查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guiding value of early diagnosis of hip dysplasia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74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hip dysplas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X-ray examination and early ultrasonography.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group (P <0.05). The coincidence rate,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early detection method of α Values, negative predictions are highe r. Conclusion: Earl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ile hip malformations, can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clinical guidance, the clinical value is higher.Key words: infantile developmental hip dysplasia; early ultrasound examination前言:作为婴幼儿期的常见疾病之一,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主要与遗传因素、出生时机械因素(如产钳助产等)有关。
DOI:10.16096/ki.nmgyxzz.2021.53.04.020超声在早期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骯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邓琦,栗平△,窦蕊(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功能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摘要]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K(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新生儿骨骼肌肉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
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可能导致髓关节功能受限及病理改变。
超声检查无论在成像特性还是操作技术方面在婴幼儿DDH的早期诊断方面均更具优势。
下文对目前国际和国内主要应用的DDH超声诊断技术的特点做进一步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早期诊断[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4-0951(2021)04-0450-02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良是新生儿骨骼肌肉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高达15%的足月婴儿存在髓关节不稳或髓关节发育不成熟⑴。
其病理改变包括从单纯髓臼扁平化发育不良、股骨头半脱位到股骨头完全脱位。
如果不进行治疗,DDH可导致早期髓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者甚至在开始行走后出现跛行并伴有严重的髓关节功能性受限。
DDH早期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早期治疗很大程度上依赖早期诊断。
超声检查无论在成像特性还是操作技术方面在婴幼儿DDH的早期诊断方面均更具优势。
1发育性體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的意义对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良越早进行治疗和干预越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和预后。
在出生第1个月甚至刚出生几天,治疗效果最为理想⑵。
当髓关节脱位发生在出生时,继发于股骨头脱位的解剖改变尚未稳定;但在孩子出生后的第2~3个月后,这些改变可能会在延迟治疗中得到巩固。
在后一种情况下,股骨头在髓臼腔内的复位问题更大,不能通过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另外,髓臼的任何微小残余变化(可能是在后期治疗中)都可能在成年后导致髓关节骨关节炎⑶。
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必要条件,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和减少青年人髓关节炎发生的基本前提[L6]。
学术研讨CHINA RURAL HEALTH46中国农村卫生 . 2021年第07期2021.04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1]。
目前,DDH主要通过B超检查,Graf法诊断分型并给予Pavlik吊带治疗。
本文将用Graf法测量α角大小,即骨性髋臼的角度,动态观察DDH患儿的髋关节发育情况,了解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产儿在成长过程中α角的发育规律,适时为DDH早产儿提供Pavlik吊带治疗,改善其髋关节发育状况。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观察对象根据Barlow试验及Ortlani试验阳性、皮纹不对称、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条件筛分,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髋骨发育不良早产儿为观察对象[2]。
Graf超声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髋关节超声检查法,具有动态观察,敏感性高等特点,本研究按照Graf法,经B超检查测量患儿髋关节α角,了解其发髋关节发育不良状况[3]。
共153例患儿,306个发育不良髋关节部位,检查时平均周龄36周,其中男婴54例,女婴99例,髋关节α角最大63.2度,最小36.7度,平均53.1度。
其中将α角小于43度18髋出现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早产儿定位DDH组,直接给予Pavlik吊带治疗,跟踪观察;其余早产儿将继续观察,包括①组髋关节α角43度到49度之间58髋;②组50度到59度之间198髋;③组60度以上32髋,髋关节α角度为60度以上为髋骨正常发育[4]。
1.2 方法为了解153例早产儿的髋关节α角与周龄的关系,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以周龄为x轴,髋关节α角度为y轴绘制散点图,并使用直线回归统计法分析周龄与α角的关系。
4周后患儿足月,经B超复查,再次绘制散点图并直线回归分析,观察周龄增大与髋关节α角大小变化的趋势,探讨分析髋关节α角大小是否随周龄变化而变化[5]。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科医师如何解读超声检查?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生原因复杂,普遍认为与臀位分娩、宫腔狭窄、超期分娩、家族病史、早产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
绝大多数新生儿均无法发现其髋关节发育不良症状,娩出后的髋关节弯曲-伸直测试中也鲜少能发现,随着新生入的发育,部分患儿可能在髋关节活动期间发生弹响,一般视为髋关节不稳定状态,此时患儿舒适度未见明显下降,故发生哭闹现象较少,此类患儿多无需进行治疗干预,随着骨关节的不断发育,其弹响症状随之改善。
但是,对于部分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见其两侧下肢长度不一致,多表现为臀部、腿部皮肤褶皱不对称或两侧髋关节外展角度不一致现象。
1.髋关节发育不良概述髋关节发育不良属临床常见先天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女性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比例略高于男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亦称髋关节脱位症状,一般分为髋关节全脱位、半脱位及发育不良3种。
目前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病诱因尚不明确,但临床普遍认为与胎位、体位不正及先天因素具有密切关系,胎位方面,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一般分娩时多为臀先露胎位;体位不正是后天因素中最主要的原因,患儿长期保持在髋关节内收或内旋位置,极易其股骨头与髋臼之间解剖位置发生异常,长此以往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比例较高。
2.儿科医师对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检查解读2.1Graf髋关节超声Ⅰ型分型Graf髋关节超声Ⅰ型即发育良好、成熟的髋关节,其骨性臼顶/骨顶角α角≥60°,骨性隆起边缘呈现出锐利或略圆状态,各个年龄段婴幼儿髋关节发育良好在超声检查中均体现为上述特征。
2.2Graf髋关节超声Ⅱ型分型Graf髋关节超声Ⅱ型可分为Ⅱa型、Ⅱb型与Ⅱc型,其中,Ⅱa型包括Ⅱa+型与Ⅱa-型,于12周以内婴幼儿发育期间,Ⅱa+型处于生理性发育不成熟范畴,但总体发育状况尚可,需进一步予以观察,其骨性臼顶/骨顶角α角在50-59°区间,其骨性隆起边缘呈现出圆顿形态。
6-12周婴幼儿发育请见,Ⅱa-型属生理性发育不成熟,其发育中存在缺陷,α角在50-59°区间,尚未达成该年龄段婴幼儿髋关节发育状态。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超声检查科普知识发布时间:2023-06-12T07:19:27.83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月1期作者:姚茂碧[导读]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超声检查科普知识姚茂碧(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属于儿童中比较常见的骨关节畸形,主要代表出生的时候髋关节发育不全,在后续出现恶化髋关节发育异常病变情况。
若没有经过早期治疗与诊断,这一病变就可能发展为髋关节脱位、早期髋关节退行性变化,对人们的行走步态产生一定影响,还容易引发肢体短缩、慢性疼痛、骨关节炎、滑膜炎等,导致日常生活质量降低。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简介正常人的骨盆、股骨之间有髋关节,股骨头会处于髋关节内正常活动,走路的姿势自然、大腿屈伸情况也比较灵活。
但如果髋关节脱位,就会导致股骨头无法正常留在关节中,会滑到关节外面,患者失去正常解剖关系,下肢正常活动受限。
而因为脱位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能分为以下几种:①半脱位;②完全性脱位;③单纯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表现为髋臼顶倾斜,可能直接发展为半脱位、完全性脱位。
大约有超过50%以上的髋关节脱位者到成年都会出现髋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情况,若情况严重则需要置换髋关节。
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需要早期做出诊断,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越早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后续治疗也更加容易,结果也更有效安全。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没有经过治疗的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病理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加重,导致后续治疗困难、疗效无法保证。
而在婴幼儿时期,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患者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接近正常解剖关系的髋关节。
但是对于超过2岁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来说,即便是得到了治疗,也可能发展为早期骨关节炎、髋关节残余畸形。
一般来说,如果进行早期保守治疗,可以持续到患儿2岁,在6岁之前完成全部手术治疗。
单侧病变能够将治疗年龄扩大到8-10岁,但随着年龄增加,容易导致其他继发病变发生,无法保障实际质量疗效。
研究Graf法超声诊断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的临床价值目的观察分析诊断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采用Graf法超声的方法具有的诊断结果及研究价值。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患儿均采用Graf法超声的方法诊断。
将使用时台架测量髋关节基线与骨顶线相交角度分为观察组;未使用时台架测量髋关节基线与骨顶线相交角度分为对照组。
比较使用时与未使用时台架测量髋关节角度。
结果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测量的髋关节的平均角度差为(2.91°±0.41°),明显比对照组测量的髋关节的平均角度差(6.02°±0.92°)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诊断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采用Graf法超声的方法具有准确的诊断结果及一定的研究价值,Graf法超声诊断比较准确,操作步骤简便,深受家属的信任。
标签:新生儿;髋关节脱位;Graf法超声;临床价值新生儿的骨头比较脆弱,由于患儿先天的发育状况不好或者出生后受到创伤等外伤均会使患儿出现髋关节脱位等症状。
Graf法超声这项技术可以检测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等症状。
有资料显示,诊断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采用Graf法超声的方法具有准确诊的断结果及一定的研究价值[1]。
因此将我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患儿均采用Graf法超声的方法诊断具有的准确诊断结果及一定的研究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小儿髋关节Graf法超声诊断方法的优缺点Graf法的问世为小儿骨科界开创了新篇章。
Graf法自创建以来,在临床上不断地得到检验和修正,至2006年,随着Graf教授编写《Hip sonograph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ant hip Dysplasia》一书的出版,标志着Graf法的成熟。
Graf 法既注重于髋臼骨顶的发育,也注重髋臼软骨顶的发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 02 0年2月第4卷第3期f匾学影魚1超声检查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曹伟,余翠凤(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一 2019年4月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给予 对照组X光检查,给予观察组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〇5)。
结论: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中,运用超声检查的效果较为显著,可准确的提供相 关信息,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超声检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X光检查【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 (2020) 03-0135-02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儿童骨科最常见的髋关节疾 病,发病率约占儿童疾病总发病率的1%,其中包括髋关 节脱位、半脱位以及髋臼发育不良[1_2]。
发育性髋关节发 育不良属于先天性畸形,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特点主 要表现为髋关节不稳定[3]。
由于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 不良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导致该疾病被家长所忽略,致 使患儿髋关节运动受限,如任由其发育,会导致患儿跛行 或行走困难,从而致使患儿未来的劳动能力丧失。
随着我 国二胎政策的开放,该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如何较 为有效的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已经成为了当前较为迫切的 问题。
为了探究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 84例,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分析对比了当前小儿发育 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主要诊断方法的效果,相关报道如 下。
1资料与方法1. 1—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4月一2019年4月收治的发育性髋 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超声诊断和早期干预蒋立,楼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小儿骨科,江苏南京㊀210000)㊀㊀摘要:目的㊀使用G r a f髋关节超声检查法进行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早期筛查,佩戴P a v l i k吊带进行早期干预,探索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的办法.方法㊀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按超声G r a f法对318例ɤ6个月的婴儿进行髋关节超声波筛查,其中男126例,女192例;平均年龄(2.7ʃ1.3)个月.检测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d y s p l a s i a o f t h eh i p,D D H)的患儿22例,其中男2例,女20例.以P a v l i k吊带根据患儿G r a f分型行相应的早期干预并超声监测随访.结果㊀本研究接受髋关节超声检查的318例患儿(636髋)中,G r a fⅠ型605髋,Ⅱa(+)型5髋4周后复查超声均为正常.19例发育不良髋中,14例经间隙性佩戴P a v l i k吊带治疗6~8周后复查超声恢复正常;5例改善不明显,均为Ⅱb型髋,予以持续性P a v l i k吊带治疗,4周复查4例恢复正常,1例调整吊带后2周复查亦恢复正常.7例半脱位及脱位髋给予持续P a v l i k吊带治疗12周后3例恢复正常,4例调整吊带后4周复查超声,3例恢复正常,1例未好转,复查X线及体格检查证实脱位仍存在,接受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后髋关节复位良好.结论㊀超声检查可辅助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能监测佩戴P a v l i k 吊带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在D D H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中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关键词:髋关节发育异常;G r a f髋关节超声检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㊀㊀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d y s p l a s i ao f t h e h i p,D D H)是小儿最常见的四肢畸形之一,在婴儿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早期诊断困难,易错过保守治疗的最佳时期,如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则难以矫正关节畸形而留下终身残疾.我院对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就诊的318例婴儿,运用超声诊断技术开展D D H的早期筛查,并对诊断为D D H的22例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仪器与方法㊀使用P h i l i p s I 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7.5MH z,仪器自带髋关节超声测量软件.所有婴儿保持侧卧位,将超声探头置于股骨大转子上,探头长轴始终保持垂直,寻找到髋臼骨顶的中央平面.所有受检者的双侧髋关节均进行2次静态超声检查,在获得标准的髋关节冠状面超声图像后冻结图像,选取较清楚的一张图像,利用自带软件测量相关角度.G r a f法图像及测量示意图见图1.G r a f诊断分型标准见表1.1.2㊀一般资料㊀本组检测ɤ6个月婴儿数为318例636髋,其中男126例252髋(39.6%),女192例384髋(60.4%);平均年龄(2.7ʃ1.3)个月.就诊原因均为发现患儿两侧大腿皮纹不对称或臀纹不对称,经高年资小儿骨科专科医师行体格检查确认O r t o l a n i试验及B a l o w试验均为阴性后,行双侧髋关节超声检查.按G r a f分型髋关节数统计结果见表2.图1㊀G r a f法图像及测量示意图∗本文通讯作者:楼跃蒋立,楼跃.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超声诊断和早期干预[J].实用骨科杂志,2019,25(3):280G282.082 ㊀J o u r n a l o fP r a c t i c a lO r t h o p a e d i c sV o l.25,N o.3,M a r.2019㊀表1㊀D D H的超声诊断G r a f分型标准分型髋臼窝外形髋臼骨性缘㊀软骨纤维盂唇α角(ʎ)β角(ʎ) I型正常髋关节良好锐角伸展充分并覆盖股骨头>60<55Ⅱa(+)型生理性发育迟缓满意圆钝短宽,能覆盖股骨头50~59>55Ⅱa(-)型发育不良(3个月以内)不良圆钝短宽,能覆盖股骨头50~59>55Ⅱb型发育迟缓(3个月以上)不良圆钝短宽,能覆盖股骨头50~59>55Ⅱc型不稳定髋关节不良至很差圆钝至平坦短宽,能覆盖股骨头43~49<77D型近脱位髋关节差平坦短宽或消失43~49>77Ⅲ型髋关节差平坦消失<43测量不清Ⅳ型髋关节差平坦消失无法测量测量不清表2㊀D D H的超声诊断结果分型髋数(髋)百分率(%) I型60595.12Ⅱa(+)型50.79Ⅱa(-)型50.79Ⅱb型132.04Ⅱc型10.16D型10.16Ⅲ型50.78Ⅳ型10.16总计6361001.3㊀干预及随访方法㊀根据分型结果及患儿年龄制定不同干预方法和治疗方案:a)对于Ⅱa(+)型进行超声随访观察,时间为4周左右;b)对于Ⅱa(-)型㊁Ⅱb型㊁Ⅱc型髋,采用间隙性佩戴P a v l i k吊带20~22h/d治疗,每4周后复查超声并逐步减少每天的佩戴时间,直至髋关节超声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后去除吊带,6~8周;c)对于D型㊁Ⅲ型㊁Ⅳ型髋直接予以持续佩戴P a v l i k吊带24h/d治疗,每4周重复超声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超声指标明显改善,6周后可改为间隙性佩戴,直至超声检查指标达到正常后再维持2周去除吊带,治疗持续时间12~16周;随访过程中月龄>6个月时摄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1]以判断判断髋关节是否发育正常.其余受检正常婴儿均超声随访观察4周.1.4㊀统计学处理㊀应用S P S 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㊀㊀果318例受检婴儿中共检出D D H患儿22例31髋,患儿数占总人数的6.92%,D D H髋数占总髋数的4.87%.其中男2例3髋,占1.59%;女20例28髋,占10.41%.正常婴儿男女比为1.24︰1.72,D D H患儿男女比为1.0︰10.0;χ2=18.29,P=0.000,显示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a(+)型5髋4周后复查超声均为正常.19例发育不良髋[Ⅱa(-)型㊁Ⅱb型㊁Ⅱc型]中,14例经间隙性佩戴P a vGl i k吊带治疗6~8周后复查超声恢复正常;5例改善不明显,均为Ⅱb型髋,予以持续性P a v l i k吊带治疗,4周复查4例恢复正常,1例调整吊带后2周复查亦恢复正常.7例半脱位及脱位髋(D型㊁Ⅲ型㊁Ⅳ型)给予持续P a v l i k吊带治疗12周后,3例恢复正常;另4例调整吊带后4周复查超声,3例恢复正常,1例未好转;此1例复查X线测量髋臼指数大于30ʎ,体格检查存在半脱位,接受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3㊀讨㊀㊀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d y s p l a s i ao f t h e h i p,D D H)是指发生在出生前及出生后股骨头和髋臼在发育和/或解剖关系中出现异常的一系列髋关节病症.它可以是非常轻微的发育不良,也可以是导致成人期严重丧失关节功能的髋关节发育异常病变[2].由于婴儿D D H临床表现不典型,缺少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协助诊断,很多早期D D H患儿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1980年以后,随着奥地利医生G r a f首先将超声技术引入髋关节检查[3],超声检查逐渐成为国外新生儿和小婴儿D D H的早期诊断方法.凭借简单的操作性和分类的完整合理性,G r a f 静态检查和分类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和分类.如何获取一张清楚且标准的超声图像?首先是超声探头的选取,探头的特性影响图像的质量和诊断的信息,较高频率的探头能产生较好图像结果,但穿透力较弱.小婴儿髋关节比较接近于皮肤表面,采用较高频率的探头是最合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髋部软组织增厚,探头频率需适当降低以增加声波的穿透性,故我们选用的探头频率为5~7.5MH z.其次确定标准截面.标准截面有三个重要标志:髋臼窝内髂骨最低点㊁髂骨平面和髋臼盂唇,如果这些标志中有一个没有看见,那么这张超声波图像就不能进行评估.选取标准截面后确定:a)基线:自邻近髂骨的软骨膜转变为髂骨骨膜的标志点至髋臼髂骨回声团的切线;b)软骨顶盖线:骨性髋臼外侧缘至髋臼盂中央的连线;c)骨顶盖线:自骨性髋臼内侧缘至骨性髋臼外侧缘的切线,α角是骨顶盖线和基线相交而成的夹角,β角是软骨顶盖线和基线相交而成的夹角(见图1).进行超声检查时,检查者依靠识别解剖结构的边界与相互关182㊀实用骨科杂志㊀第25卷,第3期,2019年3月㊀系,通过对回波幅度的分布与性质情况作出判断,这一过程具有主观性,检查者的技术与经验对准确读取图像至关重要.S i m o n等[4]认为检查者的经验㊁操作技术熟练程度不同,其采用G r a f法检查结果也不同,经验丰富的检查者评测的一致性高达90%.因此,只有通过标准化超声检查技术,提高检查者的操作技能与经验,才能获得准确的评估结果.我国是D D H相对高发地区,但是由于我国儿童保健和疾病筛查工作与医学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超声筛查未普遍开展,致使晚期D D H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近20年收治的3000多例D D H 统计分析,小于6个月确诊并得到及时治疗的病例不足20%,1.5岁以上接受治疗的病例超过60%,说明积极推广和普及D D H早期筛查㊁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21世纪初国内才渐有学者开始此项工作[5G9],目前国内在筛查策略及治疗适应证方面仍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国际普遍认为:新生儿都应该行髋关节稳定性的临床查体,但也没有其他公认的筛查标准[10G11].本研究318例受检婴儿均根据«欧洲儿科放射学会髋关节筛查推荐规范»纳入研究组,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婴儿D D H临床表现不典型,尤其是发育不良和半脱位,我国现阶段小儿骨科医师匮乏,无法进行常规临床体检,下肢皮纹不对称可能是仅有的能普遍发现的非特异性体征,此次皮纹不对称患儿中D D H检出率为6.92%,远较相关文献报道的普通人群发病率高[12],故有皮纹不对称表现的女婴应属于D D H的重点筛查对象.D D H治疗的关键是获得和维持股骨头在髋臼中的同心圆复位,刺激髋关节整体的发育和生长,以期达到股骨头和髋臼的正常解剖关系.P a v l i k吊带通过屈髋外展达到髋关节的复位,是治疗婴幼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常用方法[13G14],其佩戴方便㊁利于及时调整㊁护理容易㊁家长配合度高,结合超声无创㊁无辐射的跟踪检测,对婴幼儿来说伤害最小痛苦最小.本研究中,治愈率96.2%,未成功的1例为Ⅳ型髋,分析原因为该患儿体格检查O r t o l a n i试验阴性,P a v l i k吊带属于 软性固定 ,无法自发复位髋关节,故保守治疗失败.有文献报道佩戴P a v l i k吊带的并发症较多,本研究中,除有5例出现皮肤损害,经过换药护理治疗后痊愈,11例出现短期的关节僵硬,被动锻炼后消失,未发现股骨头坏死㊁P a v l i k 病㊁股神经麻痹等情况,可能与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病例数相对较少有关.总而言之,超声检查可以辅助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P a v l i k吊带有效治疗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同时超声能监测髋关节发育异常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动态跟踪,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两者相辅相成,是行之有效的D D H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方法.参考文献:[1]蔡威,孙宁,魏光辉,等.小儿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82.[2]Y a n g S,Z u s m a nN,L i e b e r m a nE,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Gt a l d y s p l a s i a o f t h eh i p[J].P e d i a t r i c s,2019,143(1):1G12.[3]G r a fR.N e w p o s s i b i l i t i e s o f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o n g e n iGt a l h i p j o i n t d i s l o c a t i o nb y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J].J P eGd i a t rO r t h o p,1983,3(3):354G359.[4]S i m o nE A,S a u rF,B u e r g eM,e t a l.I n t e rGo b s e r v e r aGg r e e m e n t o f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i c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a l p h aa n db e t a a n g l e s a n d t h e f i n a l t y p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G r a f m e t h o d[J].S w i s s M e d,2004,134(45G46):671G677.[5]韩新洪,解左平,邱合荣,等.超声波检查对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11):91G92.[6]刘廷会,陈俊,朱善良,等.高频超声在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诊断及随访中的临床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3):367G371.[7]李芹,李风华,孙涟漪,等.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相关超声指标的测值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8):743G745.[8]贾英英,聂芳,魏佳琪,等.正常婴儿髋关节超声多种评价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7):1546G1551.[9]曾云,陈后平.超声筛查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初步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8):736G738.[10]A f a q A A,S t o k e sS,F a r e e d H.U l t r a s o u n d i nt h e s eGl e c t i v es c r e e n i n g 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d y s p l a s i ao ft h eh i p[J].E u rR e v M e dP h a r m a c o lS c i,2011,15(4):394G398.[11]M a h a nS T,Y a z d y MM,K a s s e rJ R.I s i tw o r t h w h i l e t or o u t i n e l y u l t r a s o u n d s c r e e n c h i l d r e n w i t hi d i oGp a t h i c c l u b f o o t f o rh i p d y s p l a s i a?[J].J P e d i a t rO rGt h o p,2013,33(8):847G851.[12]B i a l i k V,B i a l i k GM,B l a z e rS,e t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d y s p l a s i a o f t he h i p:a n e wa p p r o a c h t o i n c i d e n c e[J].P e d i a t r i c s,1999,103(1):93G99.[13]M a l k a w iH.S o n o g r a p h i cm o n i t o r i n g o f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d i s t u r b a n c e s o f t h e h i p b y t h eP a vGl i kh a r n e s s[J].J P e d i a t rO r t h o p B,1998,7(2):144G149.[14]M o s t e r tA K,T u l p N J,C a s t e l e i nR M.R e s u l to f p a vGl i kh a r n e s s t r e a t m e n t f o rn e o n a t a l h i p d i s l o c a t i o na sr e l a t e d t o g r a f s s o n o g r a p h i c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J].J P e d iGa t rO r t h o p,2000,20(3):306G310.收稿日期:2018G04G14作者简介:蒋立(1985-),男,医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小儿骨科,210000.282 ㊀J o u r n a l o fP r a c t i c a lO r t h o p a e d i c sV o l.25,N o.3,M a r.2019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