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仿真探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6.44 MB
- 文档页数:20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影响。
2、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通频带和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3、进一步掌握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要求,估计待测量内容的变化趋势。
2、图3-1电路中晶体管β值为120.计算该放大器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3、放大器频率特性测量方法。
说明:计算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时,要考虑反馈网络对放大器的负载效应。
对于第一级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于CF、RF与1R6并联,由于1R6≤Rf,所以CF、RF的作用可以略去。
对于第二季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于CF、RF与1R6串联后作用在输出端,由于1R6≤Rf,所以近似看成第二级内部负载CF、RF。
4、在图3-1电路中,计算级间反馈系数F。
四、实验内容1、连接实验线路如图3-1所示,将线连好。
放大电路输出端接Rp4,1C6(后面称为RF)两端,构成负反馈电路。
2、调整静态工作点方法同实验二。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1中。
表3-1测量参数Ic1(mA) Uce1(V) Ic2(mA) Uce2(V)实测值0.625 7.16 0.752 63、负反馈放大器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1)开环电路按图接线,RF先不接入。
输入端接如Ui=1mV,f=1kHZ的正弦波。
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是真且无震荡。
按表3-2要求进行测量并填表。
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R0。
(2)闭环电路接通RF,按(1)的要求调整电路。
调节Rp4=3KΩ,按表3-2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Auf和输出电阻R0。
改变Rp4大小,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根据实测值验证Auf≈1/F。
讨论负反馈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表3-2RL(KΩ)Ui(mV) Uo(mV) Auf∞ 2.4 385 160开环1K5 2.4 81.5 34∞ 2.23 44 19.7闭环1K5 2.23 31 13.9 由计算有:开环:Ro=5.586 KΩ。
实验报告 多级级联放大器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仿真软件研究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掌握多级级联运放电路的工作特点;3、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实验用电路图如下:实验原理图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出量的措施称为反馈。
若反馈使得净输出量减小,称之为负反馈;反之,为征反馈。
引入交流负反馈之后,可以大大改善放大电路多方面性能: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改变输入、输出阻抗、展宽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等。
实验电路图1由两级运放构成的反相比例运算器组成,在末级的输出端引入了反馈网络f C 、2f R 和1f R ,构成了交流电压串连负反馈。
放大器的基本参数开环参数:将反馈支路的A 点与P 点断开、与B 点连接,便可得到开环时的放大电路。
由此可测出开环时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V A 、输入电阻i R 、输出电阻o R 、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V F 和通频带BW ,即1'(1)o Vii ii No o L of Vo H L V A V V R R V V V R R V V F V BW ff ⎧=⎪⎪⎪=⎪-⎪⎪⎪=-⎨⎪⎪⎪=⎪⎪=-⎪⎪⎩式中,N V 为N 点对地的交流电压;'o V 为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f V 为P 点对地的交流电压;H L f f 和分别为放大器的上下限频率。
闭环参数:通过开环时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V A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和上下限频率,可以计算求得多级级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的理论值。
测量负反馈电路的闭环特性时,应将负反馈电路的A 点与B 点断开、与P 点相连以构成反馈网络。
此时需适当增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达到开环时的测量值,然后分别测出各量值的大小并与理论值比较找出误差的原因。
实验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理解。
2、学习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数据表如下:(信号源选择10mv/1kHz)
数据分析: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是稳定输出电压,当输入信号大小一定时,由于负载减小或其他因素导致输出电压下降;引入串联负反馈使净输入电压减下。
有反馈时比无反馈是电压放大倍数减小。
2、 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稳定性的影响
数据表如下:
数据分析:
dA f A f
=
11+AF
·
dA A
由上述数据可知,电压负反馈当输入信号大小一定时,由于负载的减小导致输出电压下降,该电路进行自动调节:R L ↓→u o ↓→u f ↓→u id ↑→u o ↑
反馈的结果牵制了输出电压的下降,从而使输出电压基本稳定。
3、 电压串联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数据表如下:R I =U I U S −U I
R S
数据分析:
由以上数据可看出,当输出电阻一定时,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使净输入电压u id减小,因而输入电流也减小,故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会增大输入电阻。
4、电压串联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1)R L
数据表如下:R O=(U OO
U O
数据分析:
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会减小输出电阻。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电子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模拟电子技术中,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路。
本文将对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实验报告,探讨其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通过在放大器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引入负反馈电压,以改善放大器性能的电路。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是通过将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并将差异信号进行反馈,从而抑制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增加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网络的作用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比较,产生差异信号进行反馈。
三、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运放、电阻、电容、示波器等。
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将输入信号接入到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输出信号接入到示波器进行观测。
3. 调节电源电压,使其达到所需的工作电压。
4. 输入不同的信号幅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5. 测量输入信号幅值与输出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到输入信号幅值与输出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曲线。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值相对于输入信号进行了衰减。
这是因为负反馈电路引入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通过相位差的叠加,使得输出信号的幅值减小。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负反馈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波形的改变。
通过引入反馈信号,负反馈放大电路可以抑制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使得输出信号更加接近输入信号的波形。
这对于一些对波形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负反馈放大电路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在电子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负反馈放大器仿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器日期2014.10.29 姓名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一、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2、掌握负反馈接入前后对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3、了解负反馈接入前后电路的频率特性和fL、fH值,以及输出开始出现失真时的输入信号幅度。
二、实验原理电路图图4-1 带有电压中联负反馈的两级组容耦合放大器电路图图4-2 基本放大器三极管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电路原理: 1、T1发射极电流的分配关系当输入电压为Vi 时,考虑交流通路,T1发射极电位为Vi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s f e i i i =+(式1)。
e i 非常小,可认为sf i i ≈(式2)。
而2、负反馈电阻f R 的作用f R 起到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
输出电压是e i 以T1、T2原来的增益放大之后的大小。
当Vo 增大时,f i 增大,e i 减小,进而Vo 减小;当Vo 减小时,f i 减小,e i 增大,进而Vo 增大。
f R 起到负反馈的作用。
3、电路的增益将式3、式4带入式2,可得到电路增益的近似值)(式)(式43i si s fio f R vi R v v =-=SfS V R R R A +≈三、实验过程三极管两级放大器及负反馈电路的仿真结果1、静态工作点仿真数据截图2、测试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1)增益的仿真结果信号源Us截图:输入信号Ui截图:输出波形U L(有负载),U O(空载,即R L断开)截图(2)测量通频带波特仪显示结果截图:3、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1)增益的仿真结果信号源Us截图:输入信号Ui截图:输出波形U L(有负载),U O(空载,即R L断开)截图(2)测量通频带波特仪显示结果截图:四、实验结果1、静态工作点表4-1U B(V) U E(V) U C(V) I C(mA) 第一级 4.50 3.86 3.97 1.82第二级 3.76 3.34 4.56 2.472、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U S(V)U i(V)U L(V)U o(V)A V R i(KΩ) R o(KΩ) 基本放大0.2 0.01 0.6 2.30 22.5 0.01 0.27器0.018 0.50 0.67 37.5 0.06 0.49负反馈放大器0.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ultisim 仿真实验报告课题:交流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稳定性的影响班级:自1203班姓名:张凯(41251083)张晨光(41251084)李顶立(41251085)一、题目负反馈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稳定性的影响。
二、仿真电路仿真电路采用虚拟集成运放,运放U1、U2分别引入了局部电压并联负反馈,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RR A11f 1uf -≈,RR A22f 2uf ≈,可以认为该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A Au u 2f 1f ≈整个电路引入了急件电压串联负反馈,闭环电压放大倍数FA A A A Au u u u u 2f 1f 2f 1f f1+≈,RRR Ff+=,三、仿真内容分别测量 Ω=k R f 1002和 Ωk 10 时的 A u f 。
从示波器可读出输出电压的幅值,得到放大倍数电压的变化。
四、仿真结果1、张凯的结果(1)实验截图图1 负反馈放大倍数(张凯)(2)实验数据表图2 实验数据表(张凯)(1)实验截图图3 负反馈放大倍数(张晨光)(2)实验数据表图4 实验数据表(张晨光)(1)实验截图图5 负反馈放大倍数(李顶立)(2)实验数据表图6 实验数据表(李顶立)五、实验数据分析1、比较第1组数据与第2组数据可知,当反馈电阻减小时,运放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减小。
2、不接反馈电阻时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与接上反馈电阻时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具有明显的差异,表明负反馈具有提高放大倍数稳定性的作用。
六、实验结论1、由 图4 可知,当R 2f 从100k Ω 变为10k Ω时,电路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变化量Δ9.0101010443)(=-=A A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变化量Δ()148.01.1.95-0.811ff-≈=AA u u ,AA AA uf∆<<∆uf。
由此说明负反馈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2、根据 图四 可知R 2f 从100k Ω 变为10k Ω时,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 从104变为10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 uf 分别为99和90.9,与仿真结果近似。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V1【正文】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负反馈是现代电子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可用于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增加带宽、降低失真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仿真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比较其与未加负反馈的放大电路的性能差异,并验证负反馈对电路的改善作用。
二、设计与仿真1.设计要求本实验设计的放大电路要求如下:①输入阻抗大于10kΩ;②输出阻抗小于1kΩ;③增益要求10倍左右;④带宽大于10kHz。
2.电路设计本实验采用非反相输入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图1),电路由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两部分构成。
图1 非反相输入共射极放大电路其中,Vi为输入信号,C1为耦合电容,R1为输入电阻,R2为电路的DC偏压电阻,Q1为NPN晶体管,Rc为集电极负载电阻,C2为旁路电容,Re为发射极电阻,VCC为电源电压,RL为输出负载电阻。
为了实现负反馈,本实验在放大电路中串联了一个反馈电阻Rf(图2)。
图2 负反馈放大电路3.电路仿真为了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Multisim对放大电路进行仿真。
结果显示,电路有很好的放大效果,输入输出波形相位相同,且波形幅值增益约为10倍。
经过仿真后,输出信号稳定,未出现失真等问题。
三、实验结果为了验证负反馈对电路的改善作用,本实验对比了带负反馈和不带负反馈两种放大电路的性能差异。
实验结果如下:1.带负反馈电路性能带入一个2V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压、输出阻抗及增益等参数,结果如下:输入电阻:17.5kΩ输出电压:19.5V输出阻抗:751Ω增益:9.752.不带负反馈电路性能带入一个2V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压、输出阻抗及增益等参数,结果如下:输入电阻:16.8kΩ输出电压:10.2V输出阻抗:3.04kΩ增益:5.1通过以上测量参数可知,带负反馈电路与不带负反馈电路相比,具有更高的增益、更低的输出阻抗和更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