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栽培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3
果园自然生草可利用的野生草种果园生草是现代化果园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世界果树生产强国普遍采用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果园生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保持土壤墒情,调节果园小气候,减少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品质量,还可以美化果园环境。
果园生草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生草,即人工种植长毛野豌豆、鼠毛草、紫花苜蓿、高羊茅、黑麦草、白三叶等草种。
另一种方法是自然生草,即利用果园原有野生草种。
自然生草具有投资少、成坪快、适应性强、易于管护,植物群落丰富等优势,是果园生草的优先选择。
果园杂草种类很多,在自然生草时要注意选留、扩繁植株矮、根系浅、生长迅速的草种,清除和控制植株高大、根系过于发达、地上部木质化、有攀援习性的恶性杂草如葎草、藜、茼麻等,以方便果园管理的各项作业,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的争夺。
同时,尽可能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减少土壤耕作,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也避免了对果园地表植被造成破坏。
经过2~3年有意识地选留,杂草种类和比例就会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根本改变,果园土壤管理随后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常见的可利用的野生草种有以下一些:(1)紫花地丁(图1)多年生草本。
无地上茎,高4~14厘米。
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
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距细管状,直或稍上弯。
蒴果长圆形,长5~12毫米。
种子卵球形,长1.8毫米,淡黄色。
花果期3月中下旬至10月。
紫花地丁返青早,是春季最早开花的植物之一,花朵娇嫩、美丽。
秋后茎叶仍青绿如初,直至冬初,地上部分才枯萎,因此是极好的地被植物。
可利用种子自然繁殖。
图1 紫花地丁(2)荠菜(图2)十字花科,荠属植物。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
茎直立,单一或从下部分枝。
基生叶状莲座,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分裂,偶有全缘。
茎生叶狭披针或披针形。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果期延长可达20厘米。
果农之友2019.7栽培技术果园生草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可以改善果园土壤环境,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发育及对水肥的吸收利用,丰富了果园生态环境中的植物多样性,利于昆虫天敌捕食和栖息,同时也利于天敌存活和增殖,进而控制害虫发生。
推广果园生草,对促进果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1果园生草意义1.1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连续种草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使土壤中迟效养分转化为速效养分的数量显著增加,极大增强了土壤自身的供肥能力,从而减少了化肥施用量,特别是减少了有机肥料施用量,解决了果园有机肥总量不足的问题。
1.2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土壤水分蒸发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
土壤营养得到不断补充,土壤酶活性提高,微生物活动增强,使土壤变得疏松。
种草果园持水能力更强。
1.3保护果园微生态系统果园生草能促进果树生长,果树叶片肥厚,花芽增多,坐果率提高。
也有利于昆虫天敌捕食和栖息,通过天敌的存活和增殖,进而控制害虫发生。
研究发现,生草果园第1、2年病虫害有加重趋势,而从第3年开始,蚜虫、叶螨和潜叶蛾的平均虫口密度降低,瓢虫、草蛉等天敌数量增加20%左右。
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病虫害发生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递减,呈明显下降趋势。
2人工生草草种选择人工生草的优良草种有黑麦草、高羊茅、梯牧草(猫尾草)、早熟禾、毛苕子、紫花苜蓿、鼠茅草等。
宝鸡市陈仓区果园主要以紫花苜蓿、三叶草(图1)、黑麦草、高羊茅、毛苕子(图2)、鼠茅草等为主。
毛苕子和白三叶草的产草量大(亩产鲜草量约2500千克),覆盖率高,而且根部有大量的根瘤菌,自身消耗营养极少,却能给土壤提供大量的氮素和有机质。
高羊茅根系发达,成活率高,耐高温,喜光,耐半阴,对肥料反应敏感,抗逆性强,耐酸,耐瘠薄,抗病性强。
黑麦草耐寒耐热性均差,需水量大,草比较软。
比较草类的水分、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含量,表明紫花苜蓿、白三叶、高羊茅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含量,以紫花苜蓿含量最高,可达90%。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引言果园生草栽培法就是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者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得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的一种果树栽培方式,也称为仿生栽培形式。
果园生草栽培可以结合种植绿肥同时进行。
1果园生草的意义和作用果园之间不留空白土地进行全面种植或是树木空白行间实施全草覆盖等方式可称之为果园生草。
通常被覆盖至树盘上或刈割进行使用,实现土地间的安全管理,进而实现提升产量、升级果品质量、保证生产种植稳定。
对于果园生草的合理种植应区别于秸秆覆盖、绿肥间作等。
而是指利用活体植被如草植等进行果树间隙、植株间隙的种植与覆盖,保证土壤可被充分利用,此时并不收获相应的产品。
1.1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的常见技术就是果园生草。
此项措施可有效地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性质。
进行果园生草的土壤通常不需要耕作,省时省力,省人工。
将草根遗留在土壤之中可有效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利用腐化植物或分解植根,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质,进而提升土壤的育肥能力。
不仅如此,利用生草技术可有效的阻止杂草丛生,降低田间管理的成本与用工。
1.2防止水土流失,保肥保水,抗旱种植生草所需的植被必须是植被茂密、根茎茂盛、具有高密度茎叶、较强的覆盖率的种类,因此其通常可有效的境地水土流失,保证土壤的水分,有效抑制蒸发,保水保肥。
1.3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利用生草种植,可有效降低地表温度的变化频率,保证种植园的温度稳定,使得其夏季可降温5〜7C,防止烈日艳阳饿晒灼;冬季可有效升温1〜3°C,便于耐寒抗冬。
此外,生草种植可有效的利用夏季的降水,实现保水并转化养分,提升果蔬的成熟率与枝条的茂密度,保质增产。
1.4为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生产绿色果品创造条件利用生草种植,可增加瓢虫、食蚜虫等益虫,有效的增加害虫的天敌,便于开展生物抵虫、治虫的活动,可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数量。
2果园生草技术2.1种草选择2.1.1选择原则适宜果树生长。
提升梨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1、果园生草利用作物秸秆、杂草等对梨园进行地面覆盖,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地表径流,增强地力的作用。
果园覆盖有两种方法:一是剑园覆盖,适用于郁闭不再间作的果园,每亩覆干草2000~2500千克,或鲜草4000千克;二是株间局部覆盖,适用于树体小,有间作或草源不足的果园,每亩覆干草1100~1500千克,或鲜草2000~3000千克,覆草厚度为10~20厘米。
果园生草是培肥地力、全方位提升果园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率、实现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土壤管理模式。
生草的方式主要有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相比人工种草,自然生草具有更丰富的植物群落,其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在水分利用、矿质元素的均衡供应、果树产量与品质等方面更有利于生产,且省工、省力,是果园生草的最好选择。
人工生草草种以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田菁等豆科牧草为好,目前以白三叶草最为优越,为果园生草的主导草种。
另外,还有黑麦草、百脉根、百喜草、草木樨、毛苕子、扁茎黄芪、小冠花、鸭绒草、早熟禾、羊胡子草、野燕麦等。
2、浇水水分对果实发育及品质的调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土壤水分不足常降低果实的产量,但在果树生长的特定时期,适当控水常常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
水分胁迫影响梨果实糖分的积累,果实发育后期水分胁迫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早期水分胁迫导致果实中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含量下降。
梨是需水较多的果树。
在萌芽前后至开花前灌水,可促进萌芽、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
落花后,幼果开始膨大,新梢迅速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十分迫切,是梨需水的临界期。
及时灌水1~2次,可以显著减轻落果,促进新梢生长。
7月中下旬果实开始迅速膨大,此期也是花芽分化期,需水较多。
有些地区适值雨季不需灌水,但干旱地区仍需灌水,以保证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的需要。
果实接近成熟期,要控制水分供应,以免影响果实品质。
果树生长后期,也要控制水分供应,否则新梢停长晚,容易发生冻害和抽干。
猕猴桃果园生草技术作者:马康利张璐璐吕岩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21年第05期果园生草技术于19世纪中叶始于美国,直到20世级中叶,随着开沟旋耕机、割草机的先后问世,以及与之配套的果园喷灌、滴灌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土壤管理技术才在美国得到了大面积迅速推广。
随后,很快在世界各国的果园土壤管理中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果园生草技术。
我们对陕西关中猕猴桃主产区多个果园进行了连续5年的跟踪调查,真切看到了猕猴桃园生草的优势,分析总结了生草制在猕猴桃园无法全面推进的原因,并提出了关中猕猴桃产区果园生草技术推广要点,供果农朋友们参考。
1 猕猴桃园生草的好处经5年跟踪调查,在猕猴桃园实行生草制具有以下好处: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生物多样性。
通过果园生草,可以就地收获大量粗有机质,用来培肥土壤。
据不完全统计,在同样的水、肥管理条件下,猕猴桃园连续生草5年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0.9%。
猕猴桃属于浅根性肉质根系果树,要求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土壤质量状况决定果树的寿命、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生草果园中不同种类杂草的根系分泌物成分不尽相同,可以刺激土壤中多种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
2)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树体抗逆性。
生草猕猴桃园地面被草覆盖,缩小了昼夜温差,有利于树体防寒抗冻。
生草园夏季高温时阳光不能直射到地面,从而减少了地面热辐射对树体造成的热损伤。
2020年7月8日,陕西周至室外温度达到39 ℃,午后13:00,同一猕猴桃园,生草区域与清耕区域地面温度相差8 ℃。
遇秋季雨涝果园排水不畅时,生草园大量的草根可以吸收和蒸发掉土壤中多余的水分,缩短猕猴桃树根系淹水时间,降低死亡率。
果园生草后,客观上的确存在着草与树争水、争肥的事实,但这也激活了猕猴桃树根系的活力,使其代谢更加旺盛。
如果我们一直给树体施入足量的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高效化学肥料,进行目的性极强的单一高产栽培,使果树自身无须担负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任务,那么树体原有的抗性将逐渐减弱甚至丧失,不利于果园长期持续生产,且额外增加了成本投入。
果园生草是现代果园土壤耕作管理制度的一项主要推广技术,是我国果园土壤管理发展的方向。
豫北地区降水较少,果园生草模式相对单一,以自然生草刈割为主。
水分短缺及用工短缺是果园生草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生草模式应考虑减少水分散失,增加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
豫北地区各果园产区种植条件差别较大,在草种选择与应用上缺乏相应规范化技术,草种类型单一。
生草栽培可以改变果园的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的生长及果实品质[1],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和径流,对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度也有重要作用。
对于维持土壤水肥、改善土壤生态结构、推动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1生草栽植试验及种类选择1.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安阳县永和镇农科院试验示范基地梨园进行,园区面积40亩,试验时间为2019年秋至2020年夏。
试验选用白三叶、紫花苜蓿、鼠尾草、蒲公英共4个生草品种进行秋季栽植试验,每个草种栽植面积1300m 2。
于2019年秋季进行种植,2020年夏天通过生长表现及数据分析,选择适合豫北地区果园生草的草种。
白三叶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浅,不与果树争肥,耐践踏,肥效高,生物固氮能力较强[3]。
优点:①植株低矮,草层只有30cm 高,其一生中不青割也不会影响果树生长;②根系浅,不与果树争肥争水;③草层致密,覆盖度好,保墒效果好,抑制杂草作用明显;④耐践踏性、耐荫性好,即使果园已被树冠完全遮盖,白三叶也可正常生长,且践踏后的草层经1~2d 又恢复原状,不影响果农对果园进行其他管理;⑤绿色期长,开花早,花期长,叶型美观,观赏性强。
紫花苜蓿属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高约100cm 。
播种后土壤墒情好,杂草危害轻,出苗率和成活率较高。
根系发达,直根系,根系深,主根粗长。
喜温暖半干燥气候,日平均温度在15~25℃,昼暖夜凉最适合生长。
抗寒性强,冬季-20℃可安全过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果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是果园长期清耕导致果品产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劣。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借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先进果园管理办法,在园区推广种植生草绿肥,根据生草长势一年收割3~4次,割下的生草作为绿肥覆树盘中,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生草栽培技术对建设绿色生态无污染果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果园常见的几种耕作方式1.1清耕法清耕法就是园区工人勤于翻地耕作,果树株行距间不保留任何植被,土壤因为勤于耕作始终保持疏松和无杂草状态。
此种方法在短期内,可使土壤疏松通气,但长此下去,可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现象严重。
1.2免耕法此法主要是利用除草剂来灭除园区内的杂草,也就是不需要利用任何机械进行土壤翻耕,免于耕作(见图1)。
这种方法能够保持土壤自然结构不被破坏,而且免耕还可以节省劳动力,降低果园管理成本,目前很多果园都在使用免耕法。
1.3覆盖法覆盖法主要是就地取材,在树冠下覆盖杂草、秸秆、地膜等。
其中以果园覆草最为普遍,果园覆草是指在果园水分缺乏、园内杂草又不能满足保墒的要求时,从园外收集杂草在树盘下覆盖的管理方法。
简言之,就是将杂草粉碎后,均匀铺在果园行间和树盘下,通常覆草厚度为5~10厘米不等。
覆盖能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覆草腐烂,还能增加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浅谈现代果园管理中的生草栽培技术陈占文1,刘继峰1,郑兴臣1,周勋1,贾红梅2*(1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山东泰安271027;2广饶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广饶257300)摘要:目前很多果园的杂草很多,影响树木的生长。
采取土壤清耕和使用除草剂的方法,杂草能够清除得比较干净,但是却对果树生长不利,对果园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现在生草栽培技术正在被广大果农认可,被应用于果园管理中。
生草栽培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改善果园环境,促进果树健壮生长,而且果实产量明显增加,果品品质也有所提升,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2017 年第 9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85科研◎农业科学在猕猴桃种植中,按照原来的传统老观念,认为园区管理中谁家地里长草,说明这家主人懒,没把园子管理好,勤快的人,园内应该地面干净,寸草不生,这样有利果树生长。
其实那是错误的老观念,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猕猴桃果园生草是生产绿色果品和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
果园生草即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对果树有益的特定品种的草。
种植的绿草含有大量丰富的有机质,翻压后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渗水性和持水能力,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产绿色有机果品。
1 果园生草的好处1.1 增加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生草的果园,常年使用化肥,造成土壤容易板结、酸碱失衡、肥力下降。
果园生草后绿肥作物含有大量丰富的有机质,翻压腐烂后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渗水性和持水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据测定,连续5年种植毛苕子,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6%。
1.2 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供肥能力果园生草后土壤疏松,通气良好,透水性好,能保持土壤结构稳定,微生物活动频繁,有机物分解快,有利于蚯蚓繁殖,促进土壤水稳性固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有机质增加。
1.3 促使猕猴桃根系生长。
猕猴桃根系一般分布较浅,清耕果园土壤耕作较为频繁,对猕猴桃根系破坏较大。
生草果园一般采用免耕法,对猕猴桃根系生长较为有利。
1.4 果园保墒。
减少了灌溉次数。
果园生草后能明显减少猕猴桃园土壤水分的蒸发,土壤易形成团粒结构,有效孔隙和土壤容水能力提高,调节降雨中地表水的供应平衡,达到蓄水、保墒。
1.5 改善果园小气候果园生草后由于绿肥作物对土壤理化性的改良,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相互协调,提高果园空气湿度,夏季高温时节果园比较凉爽,对果树生长发育十分有益。
1.6 减少持续高温造成果园热害关中地区长期温度高达40℃以上,持续高温下,猕猴桃树受损严重。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果园生草栽培是一种先进的果园可持续发展土壤管理模式,在欧美及日本等果树生产发达国家得到普遍推行。
我国从改革开放后引进该技术,最初在福建、山东、广东等地果园中应用为适时推进果园生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促进果园栽培管理绿色化,本文从果园生草的主要作用、生草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推动果园生草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一、果园生草的主要作用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矿质营养元素长期以来,因为化肥的大量的使用,造成果园的土壤板结、酸碱失衡、肥力下降等情况。
生草栽培有利于果园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恢复土壤自身的肥力循环功能和土壤修复功能。
一般果园经过2~3年生草栽培后,果园土壤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和有效养分逐渐增加。
2、保持土壤墒情、维护生态安全果园生草栽培后,土壤被草大面积覆盖,一方面能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进而保护土壤表面;另一方面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及其利用率;另外,果园生草提高了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可以较好地维护生态安全。
3、延长根系活动时间果园生草可以提高地温,与清耕果园相比,果树的根系在四季均比清耕果园的作物根系活动时间长。
尤其冬季,种植草枯死后覆盖在果园土壤表面,可提高土壤表面温度,并保持根层适宜的有效水含量,防止或减轻低温对根系的冻害。
4、改善果园小气候果园生草后,由传统清耕果园的土壤-大气接触模式,改为土壤-草-大气模式,地表光、热、水、气等生态因子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了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
5、生草具有疏松土壤的良好效果土壤容重是反映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
果园生草可以使土壤容重降低4.7%~13.0%。
生草覆盖后,果园的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疏松易碎,通气和透水性好,不仅能保持土壤结构稳定,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利于蚯蚓繁殖,恢复土壤健康。
6、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益生草果园在机械刈割、锄地、施肥、打药等用工量方面,仅相当于清耕除草果园的10%~20%,每年每667m2减少投入2000余元。
农技服务2019,36(6):6〜8柚子园套种花生接茬芜菁甘蓝一年三收高效种植模式牟琼",吴佳海",李娟】,吴有松力3(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2.贵州金农富平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松桃554100;3•贵州省松桃县畜牧局,贵州松桃554100)长期以来,我国果园采取清耕栽培管理,会耗费大量人工和时间除草,从而影晌收益⑴幻。
为此,针对武陵山区气候、土壤特点、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围绕武陵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需求,农民增收缓慢等突出问题,开展果园适宜品种筛选与应用,创新集成优质农产品增产增效增收关键技术,建立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构建区域特色农林产业绿色发展模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助推精准脱贫。
果园套种牧草或豆科作物的生草栽培技术也称果园生草覆盖栽培法,是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土壤培肥和保持水土为核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果园为宗旨,在果园行间生草,达到免耕和覆盖生产栽培模式为目的,进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改变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土三效合一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通过果园套种牧草或豆科作物,达到化肥减施替代、多茬复种、解决当地经果业发展人力投入大、机械化程度低、整体效益低等问题,促进经果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耐]。
为此, 2017-2018年,项目组在松桃县柚子园套种花生接茬芜菁甘蓝试验示范,总结出柚子园套种花生接茬芜菁甘蓝一年三收高效种植模式,现将其效果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果园套种牧草提供科学依据。
1柚子园套种情况柚子园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油蓬村,海拔57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5摄氏度,最低气温饗下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时数1300小时,年平均降水1600毫米。
黄壤土,肥力中等,酸碱度(pH)值6.7左右,主要灾害性气候为春旱和伏旱。
在柚子园中选择5龄期红肉蜜柚(密度为60株/'亩)地块,用小型旋耕机在行间精细平整土地,耕地深度25厘米,4〜5月套种珍珠型中小粒花生品种黔花生1号(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提供),花生收获后于9月接茬播种花溪芜菁甘蓝(贵州省草业研究所提供),收获作饲料用。
果园生草栽培果园生草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果园种植方式,它替代了传统的果树栽培法,将果园地块改造成果园草坪,使果农能够同时种植果树和草,这种新型的果园种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果园的效益,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改善果园的环境和施肥效果,减少水分流失,发挥有益的生态功能,增强果园的耐病性和抗病性。
果园生草栽培的基本原则是“少种植果树,多种植草”,这样可以把果园地块改造成果园草坪,即把原本用于果树栽培的地块,用来种植适合当地的草类,如禾本科、禾草科、拉米尔科、杂石榴科等适宜植物,这就形成了果园草坪。
在果园草坪栽培中,应该选择高产草类,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和地貌的草种,如禾本科、禾草科、拉米尔科、杂石榴科等。
这些草类种子可以在种子店购买,也可以从果农收集,但要确保它们出自健康的植物,使草类具有良好的耐热、耐水、耐荫和抗病的特性,从而提高果园的收获量和质量。
果园草坪的播种方法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在播种的时候,应该采取每朵草类布满整个地块,使草类分布均匀,覆盖率高,从而使果园草坪形成美观、完整的场景。
同时,应该以均匀的步调,每次播种20~30克的种子,分两次,种子间隔10~20天播种,以实现地块覆盖率高、草类分布均匀的效果。
果园草坪栽培除了种植草类以外,果农还要做灌溉、施肥、管理、防病害等管理工作,以促进草类的生长和发育,为果农带来更多的收获。
首先,果农在播种后一个月左右,要定期完成水分补给,及时除草,维护草坪植物的健康,保持草坪地面光滑平整,避免水分流失;其次,果农在种植草类的过程中,要定期施肥,针对不同草类选择不同的施肥原料,使草本植物生长良好;最后,要科学管理,及时发现和治理草类病虫害,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果园草坪的植物健康,提高果园的效益。
果园生草栽培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果园种植方式,它可以改善果园的土地利用效果,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果园的产量和收益,改善果园的环境和施肥效果,减少水分流失,节约肥料,发挥有益的生态功能,提升果园的抗病能力和耐病能力,使果园更加健康、茂盛,果园生草栽培一定会成为未来果园种植的主流。
质含量。
油菜的根比较粗壮,死亡分解后是很好的肥料。
追肥提倡3月、6月、9月追肥,根据降雨情况适度提前或推迟。
农家肥必须经过腐熟处理,严禁施入生粪,因其在分解熟化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量,造成烧根。
化肥、有机肥和土壤应充分搅匀,环状或放射沟施入。
原则上,氮肥ʒ磷肥ʒ有机肥ʒ硅钙镁钾肥以2ʒ1ʒ1ʒ2为宜。
这里的氮肥指多肽脲铵(控释型);硅钙镁钾肥,除了硅,还含有钙、镁、铜、铁、锌等十几种微量元素,有利于果树生长。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特别是基肥平衡施肥法。
根据树的大小、结果的多少和新梢的生长量确定施肥量,保持中庸偏旺的树势。
特推荐应用“特生根”系列水溶肥。
我国北方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都在500毫米左右,且十年九春旱,水溶肥正好解决了降雨不足。
“特生根”系列水溶肥根据苹果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需求的不同,分为:“花前肥”,以氮肥为主,保证花芽开放、幼果膨大和新梢的生长;“坐果肥”,以磷肥为主,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施入,保证花芽分化对磷的需求;“膨果肥”以钾肥为主,苹果7—8月使用,可提高果实含糖量、光泽度和硬度;“基肥”,10月施入,氮磷钾平衡配方,有利于补充苹果树的营养。
各次肥量投入不大,一般前2次2桶/亩,后2次3 4桶/亩,全年亩投入1200 1500元,配合适量有机肥更佳。
3冻害严重、少果或绝收的苹果园土肥水管理冻害发生严重、少果或绝收的苹果园,原则上要求控肥、控水,保护好叶片,加强夏季管理,待秋季花芽充分形成或春季坐果后,再及时补充各种肥料。
提倡自然生草、种草、种油菜,搞好生物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干旱、少雨、无灌溉条件的苹果园,提倡覆盖黑膜或秸秆覆盖黑膜必须在浇了一遍透水或下了一场透雨后进行,一是保温、保湿;二是防止树下长杂草。
生草覆盖或秸秆覆盖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的通透度,又蓄水保墒,有利于果树生长。
北方十年九春旱,6月以前控制杂草生长,7月以后,草长到3040厘米高时,及时割倒,覆于行间或树下,年割3 4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