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ppt
- 格式:ppt
- 大小:163.50 KB
- 文档页数:1
农业出现的原因人类的历史由穴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社会,总结起来也可以说是从无固定生产方式到有固定生产方式的发展史。
其中,农业出现对历史的发展影响极大。
所以,探讨农业出现的原因是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一、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引起农业出现的最重要因素,考古学家们在发掘工作中得出结论,农业出现的时代距今约8000-10,000年。
农业出现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气候的变化。
古代的气候状况与现代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持续六千多年的气候温暖湿润,大约从约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这种温暖湿润发展了一定的生态社会,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容易种植蔬菜、稻谷等作物,从而促进农业的出现。
2、地质构造的变化。
古代发生过构造变化,对构成农业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消融的大陆构造和冰期的影响,大陆构造的消融影响了太阳辐射的变化,冰期的影响也改变了大自然的形态,这些地质构造的变化都对农业的出现起着重要作用。
二、社会因素农业出现也是由社会因素驱动的,古代社会对于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部落文化的出现。
部落文化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形成稳定的居住环境,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经过长期的发展,农业出现了,不同社会中的农业类型也不尽相同,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2、不同文明社会的出现。
古代文明出现时,农业一定也有,古代文明如埃及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文明等,这些文明也都使得农业发展得更加繁荣。
三、科技因素农业出现也受到科技因素的影响,古代由于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也促进了农业发展。
1、农业机械的发展。
古代的农业机械发展也很早,比如古代中国的轿车、指南针、播种机,而这些机械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以提高生产的效率。
2、农业水利的发展。
古代的农业水利工程发展也很早,比如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如古代的潮间带治理、河道灌溉、渠建设等等,这些水利工程也增强了农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制度:古代中国采用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制度,贵族地主拥有大量土地,劳动人民所占有的土地相对较少。
这种土地制度使得农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种植,并且土地的使用权是不稳定的,使得农民很难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2. 经济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主要是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相对较少。
这种经济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发展空间,使得他们难以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
3. 农业技术水平:古代中国的农业技术相对较低,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种植方式和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产量较低。
这种技术限制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
4. 社会制度: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农民处于最底层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下,政治权利有限。
这使得农民难以积累财富,投资农业生产。
5. 自然环境:中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农民面临着气候变化、水利条件不同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地制度、经济制度、农业技术水平、社会制度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地理环境: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农耕。
2. 技术创新:古代中国人民发明了犁、水车、排水系统等农具,改进了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 政策支持:古代中国政府实行重农政策,对农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扶持和保护,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 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人口的增多需要更多的粮食,这促使农业不断进步。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如发明了犁、水车、排水系统等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如实行了轮作、间作、套种等耕作制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 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垦,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4.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提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成为重要的经济部门。
【历史知识点】影响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耕作工具、耕作技术、经营方式、统治者政策、土地制度、气候等。
农业是指国民经
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
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一、耕作工具
1.原始社会的耕作工具:有石农具、木农具、骨农具等。
2.奴隶社会的耕作工具:除了保留大量的原始耕作工具外,又出现了一些青铜农具。
3.封建社会的耕作工具:铁农具。
主要的铁农具有:铁锸、铁锹、铁铲、铁锄、铁鎛、铁耰、铁镰、铁耙、铁耙、鉄耱、铁犁、铁锋、铁镞等。
二、耕作方式
1.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它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
2.奴隶社会的耕作方式:石器锄耕。
这一时期的松土工具是耒耜。
通过耒耜对土地的
松翻,提高了耕作技术,是耕作方式的一大进步。
3.封建社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
要生产方式。
三、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
在原始社会,土地归大家所有,先民们在土地
上进行最原始的耕作,大家集体劳动。
2.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归国王所有。
国王对土地进行
分封,获得土地的各诸侯国及卿、大夫、士等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的土地形式分三种:土地国有制、地
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