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盖梁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07.00 K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滴路滴水岩段墩柱、盖梁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牛滴路全长5.88公里,西起红岩村附近的滴水岩沙滨路一期工程,东接嘉陵江大桥南桥头立交,标准车道为双向共4车道。牛滴路由重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作为业主单位,总投资约12亿元,是直辖十周年和“半小时主城”的重点工程。

我项目施工段为连接嘉滨路滴水岩至红岩村段综合整治工程,计划将于明年底全线建成。沿线有高架桥、挡土墙、边坡、道路、地下管线等构筑物,地质情况、结构设计等较为复杂。

本工程桥梁工程下部结构设计为椭圆柱式墩,盖梁下主要以双柱墩为主,墩柱、盖梁结构型式及统计数量表详图。

二、沿线地形、地貌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地质

桥位区位于嘉陵江南岸岸坡滴水岩岸坡地段,属河流冲刷岸坡地貌,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化龙桥向斜西翼,未发现段裂构造,岩层产状倾向120~160º,倾角5~12º。场地岸坡陡峭,一般坡角在35~40º之间,岸坡在横向上多呈阶梯状,上段为一层厚砂岩形成的陡崖,场地内岸坡标高160~00m。

拟建桥梁范围处于岸坡下部坡脚地带,地面坡角在25间、呈下缓上陡的“凹”型坡,分布在岸坡标高165~205 m范围,地面被堆积层填筑土覆盖,西段覆盖层较厚、一般厚度为10~20m,东段覆盖层较薄、一般厚度为5~10m。场地地下水以松散层空隙水为主,暴雨季节嘉陵江水位高,松散层饱水,地下水位埋藏浅;枯水季节嘉陵江腿水,地下水补给江水,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桥位区地下水贫乏。下部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泥岩层,以砂质泥岩为主,岩体层层序正常,场地内的各类支挡构筑物完好、无变形痕迹,土坡现状稳定,场地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局部存在有河流冲刷、河岸坍塌得便感现象诱导表层土体坍塌,对场地整体稳定性影响小,场地适宜主线架空桥梁建设。

2、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之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之图B1,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地段划分见 2.9条)。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本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可进行简易设防。

3、气象、水文

气象条件:场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

水文地质:拟建滨江路沿线嘉陵江岸坡顺江而行,无其他溪、河、地表水系不发育。嘉陵江自西向东流,全年水位变化规律是2~4月为最低水位期,7~9月为最高洪水期。道路区域所在嘉陵江牛角沱断面常年洪水位187.63,五十年一遇洪水位191.17 m ,一百年一遇洪水位197.33m,多年平均最枯水位为161左右。

第二章墩柱、盖梁施工方案比选

根据目前建筑施工技术要求,结合本地区施工工艺水平,桥梁墩柱、盖梁施工有以下几种施工方法:

一、满堂支架法

针对桥下地基承载力较好,且盖梁数量较少等情况,采用满堂支架法进行盖梁施工。由于脚手架的搬运和搭拆、砂袋预压、模板支立等工序均可采用人工完成,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同时,使用该方法施工盖梁对墩柱外观质量无任何影响,不足之处是:支架搭设及预压周期较长,支架的不均匀沉降影响盖梁线形,支架基础处理工程量较大且基础处理周期较长,不利于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二、预埋型钢牛腿法

在大部分盖梁施工中,桥下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满足支架搭设的需要,而硬化桥下地基势必增加大量成本,因此首次出现了盖梁无支架施工方法,即在墩柱的合适位置预埋型钢牛腿,以牛腿为支撑点,以牛腿上安装工字钢托梁,其上摆放方木形成底模平台。该方法克服了支架法对桥下软弱地基的不适应性,且不需要进行堆载预压,加快了施工进度,不足之处是:预埋牛腿时需在模板上割出型钢外伸的孔洞,造成模板浪费;盖梁施工后需割除牛腿,割除处的混凝土外观质量很难与周围相统一,与现代桥梁一流的外观质量不是很相适应。

三、摩擦抱箍法

摩擦抱箍法是在圆形墩柱上设置钢抱箍,钢抱箍是用14mm厚的钢板制成的组焊件,箍板宽度依承载力确定;钢抱箍由两个半圆弧组拼而成,用Φ20mm的高强螺栓紧固;两半圆弧间设有50mm的间隙,以利于加劲。钢抱箍连接处设置两排螺栓孔。

每半钢箍连接处,上、下各焊一块350×100×20mm的水平钢板,做为承重牛腿,在上、下水平板间设置四道竖向加劲板,以增强承重牛腿的刚度。钢抱箍内侧与墩柱接触处用5mm厚橡胶皮环包,以增大墩身与抱箍间的磨擦力,并避免钢抱箍与墩柱间的刚性接触,损伤混凝土表面。其施工工艺流程是:设计抱箍型式(计算箍板宽度、紧固螺栓规格等)→按设计型式制作抱箍→安装钢抱箍→采用油顶进行抱箍承载力试验→安装托梁、铺设定型钢底模→绑扎盖梁钢筋→支立侧模板→浇筑盖梁混凝土、养护至拆模强度→拆除抱箍及托梁。

该技术的优点是:克服了预埋型钢牛腿或后穿牛腿法对墩柱质量的影响,盖梁施工质量高、周期短;采用螺栓连接两半抱箍,且不需设置砂筒,施工效率高;同直径的墩柱盖梁可周转使用,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存在的不足是:钢抱箍一次性成本投入比预埋型钢牛腿或内穿牛腿要大,且本工程抱箍不易形成。

综合以上三种墩柱、盖梁施工方法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标段工程拟采用预埋型钢牛腿法。

第三章墩柱、盖梁主要施工方法

一、墩柱施工

(一)施工工序

测量放样→钢筋安装→模板支设→砼浇筑→砼养护

(二)主要工序要求及操作要点

1、测量放样

为了使墩台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先进行桥梁中线复测根据测量成果定位,在基础顶面弹线放样并复核,保证桥墩柱位位置准确无误。

2、钢筋加工安装

A、所有钢筋进场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并按不同规格、等级、钢种、牌号分批验收、分别存放、设立标识牌。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加工前必须调直及除锈,并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下料及加工。

B、钢筋成型及安装

墩身钢筋安装、绑扎顺序,是先绑扎墩台下端,立好竖筋,形成墩台骨架。桩基础顶面锚固筋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连结牢固,形成一体。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不超过50%且应错开配置。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保证钢筋砼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绑扎或焊接的钢筋应牢固、位置准确。

钢筋安装时应确保主筋顺直,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在支模前将砼垫块绑扎在钢筋外侧,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焊接应严格遵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焊接材料、焊接接头及机械连接套筒、机械连接接头力学试验应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