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期疾病识别
- 格式:docx
- 大小:6.64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识别试卷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识别知识培训考试题科室:姓名:1、关于极低长大体重儿的描述恰当的就是()d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e出生体重不足750克2、一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护士辨认出其体温38.9℃,应当实行的有效率措施就是()a冷盐水灌肠b给退热药c加被发汗d打开包被e酒精擦浴3、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就是由于()a高热b缺氧和产伤c低钙血症d过期产e新生儿黄疸4、一rh甲状腺患儿,发生头晕、尖声少妇、肌张力上升,胆红素下降至342μmol/l,该患儿可能将出现了()a呼吸衰竭b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c胆红素脑病d颅内出血e低血糖5、以下哪项符合生理性黄疸()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b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高峰,7-14天消退c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d黄疸相伴精神萎靡、越俎代庖反应高e生后1周黄疸持续加重6、患儿,女,生后2天,发生吃奶太少、反应高,皮肤巩膜存有黄染。
体检;t35℃,精神萎靡,心肺(-),脐部可知少量脓性分泌物,产前孕母存有胎膜早破史。
该患儿可能将的确诊就是:()a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b新生儿破伤风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软肿症e新生儿黄疸7、患儿34周早产,生后6小时出现呼吸性呻吟,三凹征,鼻扇,紫绀,x线检查可见两肺透亮度降低,支气管充气征。
该患儿可能患有()a呼吸衰竭b新生儿化脑c肺透明膜病d新生儿肺炎e发炎缺氧性脑病8、足月新生儿室内温度应保持在()a22-24℃b28-30℃c24-26℃d26-28℃e20-22℃9、一新生儿胎龄37周,出生体重2600g,其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15百分位,该新生儿是()a早产儿、适合胎龄儿b足月儿、适合胎龄儿c早产儿、大于胎龄儿d足月儿、小于胎龄儿e足月儿、大于胎龄儿10、关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错误的就是()a一般状况好b以结合胆红素为主c早产儿血清胆红素小于256.5μmol/ld生后2-3天发生e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不少于2周11、下列选项不符合足月儿外观特点的是()a指甲短过指端b乳晕显著,存有结节c皮肤红润,胎毛太少d耳窍软骨发育好e足底光滑纹理少1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错误的概念就是()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b生后48小时内出现黄疸c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d血清胆红素少于205μmol/le血清融合胆红素少于26μmol/la长大体重严重不足1000克b长大体重严重不足1500克c长大体重严重不足500克1、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2、详述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3、简述新生儿败血症的一般表现及临床特征。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新生儿期是婴儿生命中最脆弱的阶段,他们对各种疾病都非常敏感。
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新生儿常见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并提供相应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
一、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生率较高。
它是由于婴儿体内胆红素代谢不畅所导致的,通常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
黄疸的早期识别包括观察婴儿皮肤和眼球是否呈黄色,尤其是黄疸的范围是否扩大或加重。
处理黄疸的方法包括增加哺乳次数,多晒太阳,以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光疗。
二、窒息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
窒息的早期识别包括观察婴儿呼吸是否困难、唇部是否发紫以及脉搏是否弱小。
处理窒息的方法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以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三、感染新生儿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而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
感染的早期识别包括观察婴儿体温是否升高、呼吸急促、食欲不振以及皮肤出现红斑等。
处理感染的方法是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抗生素治疗。
四、腹泻腹泻在新生儿中十分常见,主要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和消化菌群紊乱所致。
腹泻的早期识别包括观察婴儿是否排便次数增多,并注意排便是否呈稀水状。
处理腹泻的方法包括保持婴儿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同时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
五、先天畸形一些婴儿在出生时可能存在一些先天性畸形,例如唇腭裂和心脏缺陷。
早期识别这些畸形的标志包括观察婴儿的面部结构和听诊心脏是否出现异常杂音。
处理先天畸形的方法是及时就医,并接受手术或其他必要的治疗。
六、肺炎新生儿肺炎常常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等。
早期识别肺炎的方法是观察婴儿呼吸是否异常,并注意婴儿是否有上述症状。
处理肺炎的方法是及时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和其他支持性治疗。
七、新生儿抽搐抽搐是新生儿时常见的现象,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未完全发育引起的。
早期识别新生儿抽搐的方法包括注意婴儿的肢体是否抽动、眼球是否滚动等。
新生儿早期疾病识别
新生儿脐带异常
• 胎儿出生后,医生将脐带结扎,新生儿和母体正式“脱离关系”,成为独立的人。
但是,
残留在新生儿身上的脐带残端,在未愈合脱落前,对新生儿来说十分重要。
因为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伤口,有丰富的血液,是病原菌生长的好地方,如果处理不当,病菌就会趁机而入,引起全身感染,导致发生新生儿败血症。
因此,做好脐带护理工作,是护理新生儿的重要内容之一。
• 新生宝宝每天都要检查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爽,免受尿便污染,并用75%的酒精棉棍擦拭脐根部。
脐带脱落后,脐凹处可能会产生分泌物,或表面湿润,这是正常现象。
但仍需用酒精消毒,或涂2%龙胆紫,以保证干燥。
使用龙胆紫的弊端是会掩盖脐部症状,且
现有说法是龙胆紫可致癌,故不主张使用。
如果脐部结痂,应去除痂皮,彻底清洁底部。
• 1、小肚脐异常信号
•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会在出生两周内脱落。
但是,宝宝的脐也会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诊治。
• 脐部流水或有脓性分泌物。
脐轮皮肤红肿或去除脐窝痂后有脓性分泌物。
脐部分泌物有
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还需用抗生素治疗,应去医院检查。
若有发热、精神弱、吃奶差者,还应警惕有无败血症,需紧急处理,绝不能耽误。
• 2、脐肉芽肿
• 脐带脱落后,如果脐根部的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会在局部形成小
的肉芽组织:表面湿润,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
此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用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或电灼,均可以治愈。
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应手术切除。
• 3、脐茸
• 脐带脱落后,创面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像黏膜样的肿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称脐茸。
脐茸与肉芽肿不同,它是肠黏膜组织,为胚胎时期卵黄管的残留物。
脐茸的治疗方法与肉芽肿相同。
• 4、脐瘘
• 脐带脱落后,脐正中有黏膜样物,中心有孔,有肠内物流出,并带有臭味,周围皮肤发
生糜烂。
此为胚胎时卵黄管与脐部相通,卵黄管未闭合残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疗。
• 脐疝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时增大,安静时恢复,手指探入可触到根茎部的边缘。
这是脐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拢,腹压增高时,腹膜、肠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
小的脐疝在1岁以后会自愈,或用胶布加压法固定,大的脐疝需2~4岁后进行手术治疗。
• 5、脐湿疹
• 因过敏因素引起肚脐及周围皮肤的皮疹,表现为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等。
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锌油等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