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打版的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5.77 KB
- 文档页数:7
服装制版口诀18句口诀服装制版是一个必要而复杂的工艺过程,在该过程中,服装制版口诀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服装制版口诀是在服装制版过程中运用的一种简化工具,在掌握了它的技巧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制版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述一下服装制版口诀18句口诀。
1、模数公式:模数=样衣长度/待制作尺码平均长度,这是制版的一个重要公式,它直接决定了制作过程中所用的放大比例。
2、三圆公式:衬衫背模不得呈圆形,应采用三圆剪裁,平挑式平面剪裁法。
3、剪裁板定位:在制版过程中,需要根据样衣经过简单的测量,得到剪裁板、剪裁缝的定位尺寸,以便进行精细的处理。
4、定比放大:制版时采用该方法调整放大比例,通过比较样板和尺码数据,最终确定正确的放大比例。
5、利用护肩线定型剪裁软垫:在制版过程中,可以利用护肩线定型剪裁软垫,以确保剪裁制作的柔软性。
6、用器百分法剪裁:在进行制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器百分法剪裁,以达到更好的剪裁效果。
7、补收版式:针对一些市场具有特定需求的情况,可以采用补收版式进行处理,以满足需求。
8、纹理编排技巧:对于一些大幅面的打印服装,应采用纹理编排技巧,在保持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面料的浪费。
9、布带头尾的处理方法:在进行制版的过程中,应对布带头尾进行处理,以确保制版的精度和方便性。
10、扣式处理:扣式处理通常是在制版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方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服装。
11、偏角矫正:在进行制版时,可以采用偏角矫正技术,以确保制版更加准确。
12、脖领处理:脖领处理是保证服装舒适度和合体度的重要步骤,应该特别注意。
13、剪裁缝的定位:在制版过程中,剪裁缝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服装的准确度和舒适度。
14、裤子裆部的处理:裤子裆部的处理,越是简单越好,以确保耐用性和实用性。
15、衣襟处理:衣襟处理通常是在制版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需要认真对待。
16、剪裁部件的鹰眼处理:在制版过程中,剪裁部件的鹰眼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它直接关系到制版的准确度和效率。
服装版型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版型概述1. 服装版型是指服装的样式、设计、裁剪和缝制形式,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关系到服装的整体效果。
2. 版型的设计包括服装外形、尺寸、缝纫线条等方面的设计和计算。
3. 版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服装的穿着舒适度和视觉效果。
二、版型设计的原则1. 合身舒适:服装版型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舒适自然,不束缚身体,不影响日常活动。
2. 美观时尚:服装版型要符合时尚潮流,体现出服装设计师的审美观念和创意。
3. 工艺可行:服装版型要能够通过缝纫工艺实现,不过分复杂,能够实现批量生产。
4. 体现特色:服装版型要突出服装品牌的特色和风格,具有辨识度。
三、服装版型的基本构成要素1. 外形设计:服装版型的外形包括领口、袖口、下摆、腰线等部分的设计,决定了服装的整体形象。
2. 尺寸设计:服装版型的尺寸包括肩宽、胸围、腰围、臀围、衣长等尺寸,不同体型的人群有不同的尺寸需求。
3. 立体剪裁:服装版型的立体剪裁是指根据人体曲线进行剪裁,使服装更合身,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4. 缝纫线条:服装版型的缝纫线条包括领口、袖口、下摆等部位的缝纫线条设计,决定了服装的整体轮廓。
四、服装版型的设计流程1. 了解市场需求:首先要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确定服装版型的风格和款式。
2. 设计原稿: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服装版型设计原稿,包括外形设计、尺寸设计、立体剪裁和缝纫线条设计。
3. 制作样衣:根据设计原稿制作样衣,通过试穿、试验、修改,不断完善服装版型的设计。
4. 生产模板:确定最终的版型设计后,制作生产模板,进行批量生产。
五、服装版型的形态分类1. 直筒版型:服装版型的裁剪线条直直的,呈直筒状,适合修身款式。
2. 宽松版型:服装版型的裁剪线条宽松,呈大圆弧,适合宽松款式。
3. 紧身版型:服装版型的裁剪线条弧度较大,能够贴合人体曲线,适合修身款式。
六、服装版型的适用场景1. 日常穿着:直筒版型和宽松版型的服装适合日常穿着,舒适自然,符合日常活动的需求。
服装制版基础知识1:什么是服装制版?根据款式,规格,工艺,材料质地,性能,在纸上用结构制图的方法按等比例画等比例服装整体与局部的部件图就服装制版。
制版讲三准一全:款式,尺寸,细部计算准。
面,里,衬,工艺版全。
2:什么是服装推版?推版是打版的继续。
工业化成衣生产过程中,首见产品与试制,一般先采用中间号先打试衣样版,经扎坯,做样衣,定版后,再进行系列样版制做。
推版是量变形不变,推版方法也有多种。
3:什么是基型样版?在试衣样版完成基础上,进行流水线小批量生产,在最大限度无弊病,可做款式变化中使用的样版,最大益处是款式千变万化,风格永存。
4:什么是成衣生产?按国家号型,经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并进入商场的服装这种过程,是成衣生产。
5:什么是现代服装三大分工:A 款式设计B 结构设计C工艺设计。
6:什么是服装流行周期?服装流行周期分5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周期变化阶段---终结阶段。
7:什么是服装造型三大要素:即点,线,面。
点是构成物体的最小形态,也是线的连续轨迹。
线指轮廓线,结构线,装饰线面指正面,侧面,后面。
面是服装主体。
8:什么是制图的三种比例:A 等比1:1 B 倍比2:1 C 缩比1:59:服装造型中三种比例指什么:A 不同线段长度比B 不同色彩面积比C 不同形体体积比10:服装学习三大学科是什么?A 服装构成B 穿着艺术C 服装商品流通指人体全身或局部宽符合正常比例,某些生理无异常,左右对称,前后平衡,局部无凹凸变化的人体。
12:什么是中间标准体?经抽样调查,计算机系统汇总,在我国成年男女中平均占有率高,代表性的人体为中间标准体。
我国中间标准体为女160/84A, 男170/88A。
艺术家,雕塑家,按人类审美设计出完美比例的人体模特,生活中职业模特体型最接近各种理想人体。
可以说理想人体是艺术家塑造出来的。
14:什么是传统服装?经过流行被人们保留下来的服装叫传统服装。
15:什么是时装?时新,时尚,时髦被少数人在短期内穿着的服装叫时装,时装可分为三类:流行,尝试,定式。
服装打版基本常识领子1:衬衫领,A:凡有领围的衬衫领,下级领制图按领围制图,但衣身领窝全围要比领围做小1CM,因为领子粘朴(纸衬)后拉不长,而领窝为弧线容易拉长,故领窝要比领子小1CM(全围)B:制图时尺寸表中只有前领深和领阔(领横),没有领围的尺寸,在领子制图时就按照前后领窝实际量出的尺寸总围减去1CM作为领子制图的尺寸。
C:凡衣身前幅有钮扣搭门的款式,下级领也要加上与前幅搭门相等的尺寸制图.D:凡是领子上没有钮扣的领子及打中没有钮扣的款式打版时都不用加钮门搭位,因为这一类领子的装领起点均为前中领窝位进0.5CM左右,除少部份立领装在前中位,如旗袍。
E衬衫领的布纹一般均采用直纹,如果面料是牛仔布,特别是有横弹力的面料,而且成衣要洗水,那样面料的经纱和纬纱缩水缩会相差比较大,为了保证领子洗水后领窝不起皱,领子的布纹要跟衣身相同,即用纬纱布纹。
F衬衫下级领一般为2.75-3CM(1⅛"-1¼"),上级领一般为4-4.5CM(1½"-1¾"),一片领后领宽一般在7-7.5CM(2¾"-3")。
上级领一般比下级领要宽1-1.25CM(⅜"-½")。
G衬衫下级领的钮门为横钮门,钮门位为搭位出0.3-0.5CM(1/8"-1/4")为起点,钮门的宽度为钮扣的宽度+0.3CM(1/8),例如钮扣为1CM,钮门就要开1.25CM(1/2")。
H下级领领窝刀眼位,按实量后领尺寸+0.25CM(1/8"),从领子后中量出并打上刀眼。
I:上级领的装领位,由于上级领做好穿起后,前中要相隔约1CM宽,所以上级领的装领位应该在从下级领前中搭门位进0.5CM。
J:长袖衬衫袖叉位,位置在袖中线到后袖侧缝线二分之一的地方,男装袖叉长一般为12.5-13.5CM左右,女装袖叉在10-1.2CM2:西装领:A:装领面的布纹跟衣身布纹,领底用纵纹(斜纹),因为纵纹有弹性能使领子成型后更平服。
什么是服装打版
服装打版就是把服装创意设计图做出样板,也叫服装纸样,也称为服装样板或服装模板,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服装结构设计。
步骤
第一步,确定服装的风格造型、松量、以及顾客群体的需求,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面进行下面的操作。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确定和顾客体型想符合的基型,首先根据服装款式确定服装的基型,比如是做群纸样就做出群基型,是上装纸样就做出上装基型。
第二步,确定底图,首先分析新款式有什么样的要求,根据服装款式的要求在基型上进行变化(变化的方法:a、几何作图法;b、剪切法),最后达到新款式的要求。
第三步,复制纸样,在底图上复制出纸样,并且在纸样上加上九个方面。
第四步,复核纸样,做出纸样后,一定要检查纸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地位
服装设计包括:
1.创作设计(款式图,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等等的表达);
2.结构设计(也叫打版,版型处理,每个部位的具体规格尺寸);
3.(也叫车位,一件成品的缝制过程)。
其中打版在中间是处于一
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服装设计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技能要求
1、服装打版要具备一定的工艺基础,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的版
型不管画到哪一个部位,该部位你一定要清楚它的工艺,不然很多时候。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服装制版是指根据设计师的设计稿将服装打样制定出具体尺寸和比例的过程。
在服装制版中,常用的数据和公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身体测量数据:1.身高:直立时的身高,包括鞋高。
2.胸围:在胸部最丰满的部位水平地测量。
3.腰围:在最窄处水平地测量。
4.臀围:在臀部最丰满的部位水平地测量。
5.肩宽:左肩至右肩的距离。
6.袖长:自肩部开始的地方到手腕处的距离。
二、服装测量数据:1.截长:从领口至裙摆、裤子或袖口边缘的长度,通常在腋下测量。
2.前衣长:从领裁至裙摆或裤子的长度,通常在胸大肌右下方测量。
3.后衣长:从领裁至裙摆或裤子的长度,通常在脊柱骨棘上突出的地方测量。
4.腰身到底边:从腰部直至裙子或裤子的底边。
5.领围:搭在脖子上的领带或衣领的最外侧边缘长度的一半。
6.袖宽:袖子袖口的宽度。
三、常用公式:1.衣长计算公式:衣长=(身高-腰围)×0.4952.裤长计算公式:裤长=(身高-160)×0.535+743.肩宽计算公式:前肩宽=(肩宽-4)/2后肩宽=(肩宽-3)/2肩宽=前肩宽+后肩宽4.腰围计算公式:腰围=(身高-165)×0.5155.袖长、袖宽计算公式:袖长=(身高-165)×0.6袖宽=(袖长-66)/4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服装制版数据和公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体型和风格设计,可能会有一定的个性化调整和变动。
另外,还要考虑不同材质和弹性的服装面料,对尺寸和比例的影响。
因此,在制版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打版入门基础知识
《打版入门基础知识》
嘿呀,今天咱就来聊聊打版这档子事儿。
打版啊,就像是给衣服做个专属的模子。
就说我之前有一次,看到一件特别好看的衬衫,我就想自己也做一件出来。
那我得先打版呀!我就找了块大白纸,嘿,这就开始比划起来了。
我量啊量,肩宽多少,胸围多少,腰围多少,都仔仔细细地记下来。
然后呢,就开始画线条啦,这线条可不能乱画,得按照尺寸来,稍微歪一点,那做出来的衣服可就走样啦!我当时那个紧张啊,手都有点抖,就怕画错了。
画好之后,我还得把各个部分剪下来,这可真得小心点,要是不小心剪坏了,那可就白费功夫喽。
在打版的过程中啊,真的要特别细心,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比如说领口的形状,袖口的大小,这些都得好好琢磨。
而且还得考虑到布料的弹性啊啥的,不然做出来不合身可就糟糕啦。
总之啊,打版入门虽然有点小麻烦,但只要咱耐心点,多试试,肯定能掌握那些基础知识。
等咱熟练了,就能做出自己心仪的漂亮衣服啦!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呀!以后我还要继续探索打版的奥秘,做出更多好看的衣服来。
这就是我对打版入门的一点小体验啦,希望能对你们也有点帮助哟!。
服装制版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面料分割展开成符合人体需要的各种衣片图形的技术。
一般而言,领、袖打版在服装整体制版打样中,技术含量最高,难度系数最大。
从某种角度来说,领、袖打版的问题解决了,服装整个打版也就基本成功了。
第一步,确定服装的风格造型、松量、以及顾客群体的需求,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面进行下面的操作。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确定和顾客体型想符合的基型,首先根据服装款式确定服装的基型,比如是做群纸样就做出群基型,是上装纸样就做出上装基型。
第二步,确定底图,首先分析新款式有什么样的要求,根据服装款式的要求在基型上进行变化(变化的方法:a、几何作图法;b、剪切法),最后达到新款式的要求。
第三步,复制纸样,在底图上复制出纸样,并且在纸样上加上九个方面。
第四步,复核纸样,做出纸样后,一定要检查纸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服装纸样分为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
平面裁剪是根据人体特点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和变化原理画出纸样的方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
其中以公式法和原型法为典型。
1公式法根据服装款式要求,以人体尺寸和特点,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和方法画出纸样的方法。
优点:准确率高,适合大量生产。
稳定性好。
缺点:公式多,画的慢,难记。
2原型法以公式法制作出来的基本样,根据服装款式,人体特点及变化原理,把基本样变成相应的款式。
优点:方法简单,快,成本低,运用广泛。
缺点:要求熟练,基本样精确。
立体裁剪一般适用高级服装,把面料披在人体或模型上,借助各样工具在三维空间观察,直接感触面料裁剪出指定的服装实样。
服装纸样设计需要准备的工具:打版纸:用于裁剪布料的大纸样制图的,一般买45克的半透明的。
牛皮纸:将制作好的大纸样画在牛皮纸上裁剪下来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也方便重复使用。
笔记本:A4纸大小的笔记本,方便用比例尺画小样,做笔记。
放码尺:服装打版专用的尺子。
可以用于纸样绘制,放缝,放码。
三角比例尺:用来做笔记,画小样,通常用1:5比例。
也可以画直角。
学服装设计打版_服装设计打版技巧1:学纸样(打版)一定要懂服装车缝工艺,如果自己不懂,学纸样的时候一定也要学车缝工艺,不然,学了纸样也是白学.因为不懂车缝工艺,在套裁片加缝份(子口)时就不知道如何处理,因为不同的工艺加的缝份都不一样,不懂车缝工艺就没法成为一个好的纸样师。
现在几乎所有的培训班在教纸样时是不教工艺的,所以同学学完以后就无法工作,或者动手能力差。
2:学纸样(打版)一定要找有工作经验和工厂式教学的培训班,现在大部份培训班里,都是一个老师好多的同学,老师上课同学做笔记,学校式的教学,学校和工厂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同学在这种学校或者培训班学习以后,去到工厂是无法工作的。
因为学习的方法和工厂工作方法、程序完全不同。
3:学电脑打版(服装CAD打版),想学电脑打版的朋友,一定要有优良的手工纸样(打版)基础,如果没做过(学过)手工打版(纸样)的朋友,千万不能去学电脑打版,因为电脑只是代替了手工纸样的笔和尺,你不懂手工纸样,去学电脑打版学到的只是服装CAD 的工具,学完以后也是无法工作的。
4:很多教服装CAD打版的培训班老师对服装打版都不是很精通,所以在教的时候主要是教工具的用法,而不是教你怎样更快更好更准确的工作,所以在选择学服装CAD打版、放码、排料时,最好选择有在工厂工和经验的师傅学,学习时要和工厂工作一样的程序,那样学会了才有机会更好工作。
2服装制定打版技巧第一步,确定服装的风格造型、松量、以及顾客群体的必须求,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面进行下面的操作。
第二步,依据第一步确定和顾客体型想符合的基型,首先依据服装款式确定服装的基型,比如是做群纸样就做出群基型,是上装纸样就做出上装基型。
第三步,确定底图,首先分析新款式有什么样的要求,依据服装款式的要求在基型上进行变化(变化的方法:a、几何作图法;b、剪切法),最后达到新款式的要求。
第四步,复制纸样,在底图上复制出纸样,并且在纸样上加上九个方面。
摘要: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服装制版作为服装设计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本文通过对服装制版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服装设计中制版技术的应用进行总结和探讨,旨在为我国服装制版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引言服装制版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它通过对人体结构、服装款式、面料特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服装款式。
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崛起,服装制版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服装制版进行总结和探讨。
二、服装制版的基本原理1. 人体结构分析:服装制版首先要对人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人体比例、体型特征等,以便为服装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2. 款式设计:根据人体结构特点,结合流行趋势和审美需求,进行服装款式设计。
3. 面料特性:面料特性是影响服装制版的重要因素,包括面料质地、厚度、弹性等。
4. 制版方法:根据款式特点和面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制版方法,如平面制版、立体制版等。
三、服装制版的发展历程1. 传统制版:以手工制版为主,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设计,效率较低,准确性较差。
2. 计算机辅助制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制版逐渐成为主流,提高了制版效率和准确性。
3. 3D制版:近年来,3D制版技术在服装制版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设计效果。
四、现代服装设计中制版技术的应用1. 个性化定制:通过3D制版技术,可以实现服装的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 跨界合作:服装制版技术与其他领域的结合,如服装与艺术的跨界合作,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绿色环保:利用环保面料和绿色制版工艺,实现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服装制版技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服装产业的竞争力。
本文通过对服装制版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服装设计中制版技术的应用进行总结和探讨,为我国服装制版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服装制版是指根据成衣的设计图样和尺寸,对各个部件进行放大缩小等加工布局,以便进行裁剪和缝纫。
服装制版需要根据设计图样和尺寸进行合理的放大或缩小,以确保裁剪后的面料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成服装。
在服装制版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公式包括以下几种:
1. 放大缩小系数计算:放大缩小系数是指将成衣的设计尺寸按比例扩大或缩小,以适应不同尺码的需要。
一般来说,放大缩小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缩小系数= 设计尺寸/ 实际尺寸
放大系数= 实际尺寸/ 设计尺寸
2. 部位面积计算:在制版过程中,需要计算各个部位的面积,以确定裁剪时所需的面料数量。
面积计算公式为:
面积= 长×宽
3. 拼版规划:在进行面料拼版时,需要考虑面料的宽度、长度、成衣的设计图样等因素,确保面料的利用率最大化。
拼版规划需要根据具体的成衣设计图样和面料的尺寸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以上是服装制版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但实际的制版工作可能会涉及到更多复杂的计算和规划。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借助专业的服装CAD软件来进行制版设计和规划,这些软件通常会自动计算放大缩小系数、面积等参数,以便更快速、精确地完成制版工作。
服装制版常用数据及公式
1.体型数据:
-身高:影响服装的长度和比例。
-胸围:影响上身服装的宽度。
-腰围:影响上身和下身服装的宽度,腰围与臀围之间的比例也会影响裙装和裤装的剪裁。
-臀围:影响下身服装的宽度。
2.剪裁数据:
-突起点:在前后胸、肩膀、臀部、大腿等位置测量并标记,用于确定服装的长度和宽度。
-织带宽度:织带是制作服装时常用的边缘处理材料,它的宽度决定了边缘多少会占用面料,通常为1-3厘米。
-缝边裁剪余量:用于处理面料切边后的裁剪空间,通常为1.5-2.5厘米。
3.排版数据:
-片花缝边余量:指在两片花布缝合时所占用的空间,通常为0.6-1.0厘米。
-行间距:指在排版多个片花时,上下两个片花之间的垂直空隙,通常为0.5-1.0厘米。
-行间摆放角度:在排版多个片花时,片花之间的旋转角度,通常为
15-45度。
4.清单数据:
-面料使用量:根据服装的尺寸和剪裁方式,计算所需面料的具体长
度和宽度。
-配件使用量:如纽扣、拉链、饰品等的具体数量和规格。
-料废率:指裁剪制作过程中的面料浪费率,通常为2-10%。
上述数据及公式提供了在设计和制作服装时常用的一些基本数值,可
以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得,用于指导服装的剪裁、排版和面料的使用等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品牌和区域之间的尺码标准存在差异,因此在实
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服装制版培训服装制版培训服装制版是指根据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服装草图或样品,通过制版师的技术和经验,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服装样板。
服装制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服装的质量和合身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掌握服装制版技术是每一位从事服装设计和制作的从业者都必备的基本技能。
服装制版培训是要培养学员对服装制版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服装制版的工作。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服装制版培训课程的内容和特点:1. 服装制版基础知识:了解服装制版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熟悉常见的服装制版术语和工具。
2. 基本测量技术:学习如何正确测量人体尺寸,包括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等,为制作合适的服装样板提供准确的尺寸数据。
3. 制版软件的使用:掌握常见的服装制版软件的基本操作,如AutoCAD、Gerber等,学习如何将设计草图转化为制版图纸。
4. 制版图纸的绘制:学习如何使用制版软件绘制服装的各个部分,如衣领、袖口、裙摆等,掌握服装的构造原理和细节处理技巧。
5. 试版和修改:学习如何根据试穿的情况对样板进行修改,包括裁剪、修改纸样和调整尺寸等,确保服装的合适度和美观度。
6. 量产前的准备工作:学习如何制作成衣样板和生产指导单,与生产工厂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量产的顺利进行。
服装制版培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实践性强:培训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学员需要亲自进行制版的各个环节,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 小班授课:为了保证每位学员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培训班的规模较小,一般不超过10人。
3. 教师团队专业:培训班的教师大多是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制版师,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4. 与实际需求结合:培训课程会结合当前市场的服装制版需求,教授最新的制版技术和工具。
5. 培训结果可查:学员完成培训后,可通过考试或评估获得相应的证书或成绩单,证明其具备独立完成服装制版工作的能力。
服装制版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制版师,满足市场对于高素质制版人才的需求。
服装打板基本公式服装打板是指将服装设计稿转化为服装实物的工艺过程,也是服装生产的一项关键环节。
打板的目的是将设计稿的平面构思转化为三维的实物模型,以便制造出最终的服装产品。
在服装打板中,根据设计稿的不同要求,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公式和工艺技巧。
一、服装尺码的测量公式在服装打板之前,首先需要根据设计稿的所需尺码测量来确定服装的具体尺寸。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服装尺码测量公式:1. 胸围(chest)= 胸部最宽处的周长 + 适当的松紧度2. 腰围(waist)= 腰部最细处的周长 + 适当的松紧度3. 臀围(hip)= 臀部最宽处的周长 + 适当的松紧度4. 肩宽(shoulder)= 两肩骨之间的距离5. 袖长(sleeve)= 肩骨尖到手背最长的距离6. 裙长(skirt length)= 腰骨到裙摆最下边的距离以上公式是常见的尺码测量公式,可以根据具体设计稿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常用打板公式1.轮廓线公式服装的轮廓线决定了服装的整体形状和外观。
常用的轮廓线公式有:-矩形轮廓线公式:矩形轮廓线适用于一些简单的上衣或裙子,其公式为:宽度=胸围/2,高度=臀围/2-A字型轮廓线公式:A字型轮廓线适用于一些长裙或连衣裙,其公式为:宽度=腰围/2,高度=裙长。
2.下摆公式下摆公式决定了服装下摆的形状和弧度。
常用的下摆公式有:-圆弧下摆公式:圆弧下摆适用于一些长裙或连衣裙,其公式为:弧度=下摆宽度/2-斜裁下摆公式:斜裁下摆适用于一些上衣或短裙,其公式为:下摆宽度=胸围/23.袖子公式袖子公式决定了服装袖子的形状和大小。
常用的袖子公式有:-直袖公式:直袖适用于一些宽松的上衣或外套,其公式为:袖宽=袖长/3-落肩袖公式:落肩袖适用于一些宽松的上衣或外套,其公式为:袖宽=肩宽/24.领子公式领子公式决定了服装领子的形状和大小。
常用的领子公式有:-圆领公式:圆领适用于一些T恤或连衣裙,其公式为:直径=脖围。
-小立领公式:小立领适用于一些衬衣或外套,其公式为:直径=脖围-松紧度。
服装制版课程总结
一、课程概述
服装制版,也称为服装打版,是服装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从设计稿到实际成衣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服装结构与版型的细节,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或制版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习重点
1. 基础理论:服装制版的基本原理,如人体结构、服装结构、面料特性等。
2. 制版技术:学习并掌握各种制版工具的使用,如皮尺、划粉、剪刀等,以及各种制版技术,如原型版制作、省道转移、宽松量计算等。
3.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对经典款式进行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制版原理与技术。
5. 创新与审美:培养学生对时尚的敏感度和审美观,鼓励他们在制版过程中发挥创新精神。
三、学习成果与反思
通过这门课程,我掌握了服装制版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对服装的结构和版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践操作中,我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对细节的关注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创新实践,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和设计风格。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例如,我在计算宽松量时还不够精确,对某些特殊面料的处理还不够熟练。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加努力,寻求突破。
四、未来计划与展望
未来,我计划进一步深化对服装制版的理解,探索更多的制版技巧和创新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的实际项目中,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相信,随着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我将在服装制版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服装版型设计基础知识点服装版型设计是指根据服装的不同款式和风格,通过调整和改变服装的形状、线条和比例,使得服装在穿着时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的曲线和动作,并展现出美感和艺术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服装版型设计的基础知识点。
一、服装版型的定义服装版型是指服装设计师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观点,在服装样片制作前,通过绘制纸样或者使用模型制版软件等工具,确定服装在平面上的形状和结构。
它是服装生产的基础,决定了服装的整体效果和穿着舒适度。
二、版型设计的要素1. 剪裁方式:剪裁方式是指服装在成品裁剪时所采用的主要工艺方法,常见的剪裁方式包括平剪、立体剪裁、划线剪裁等。
不同的剪裁方式对版型的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需根据服装设计的风格和工艺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剪裁方式。
2. 服装的比例和线条:服装的比例和线条是版型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它们决定了服装的整体形状和视觉效果。
设计师需根据服装的款式和风格,合理安排服装的各个部位的比例关系,使得整体外观协调、流畅。
3. 凸起和凹陷:凸起和凹陷是通过修改版型来实现服装的线条和形状的立体效果。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意图来确定凸起和凹陷的位置和程度,使得服装在穿着时能够更好地呈现出设计的效果。
4. 扣子和拉链的位置:扣子和拉链是服装上常用的固定和开合装置,它们的位置和长度对于版型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合理安排扣子和拉链的位置,以便服装在穿着时能够达到合适的固定和开合效果。
三、版型设计的步骤1. 收集资料和灵感:版型设计的首要步骤是收集相关的资料和灵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翻阅时尚杂志、参观时装展览和观察流行趋势等方式,来获取服装设计的灵感和创意。
2. 形成初步构思:在收集资料和灵感后,设计师可以开始形成初步的构思。
这一阶段可以通过手绘草图或者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进行初步的设计调整。
3. 制作纸样或模型:在初步构思完成后,设计师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制作服装的纸样或者模型。
服装打版服装打版有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之分。
平面裁剪是指使用公式,比例,经验值等在平面的纸上绘制服装结构图最后形成服装纸样,然后使用纸样进行单件或批量裁剪,制作生产。
平面裁剪不够直观,依赖经验,不适合完成复杂的带有褶的立体服装款式。
比如日本原型裁剪,中国的比例裁剪,母型裁剪都属于平面裁剪。
立体裁剪是指先使用坯布(成本低的适合设计想法的面料)在立体人台上把服装的款式造型操作出来(坯布通过大头针在人台上固定),用笔在坯布上做好服装结构线的标记;然后取下坯布再平面的修顺衣片的结构线;最后把坯布的服装结构线复制到纸上形成服装纸样完成制版。
立体裁剪在西方国家比较常用和重视,东方国家比较常用平面裁剪。
立体裁剪直观,不依赖经验,适合完成复杂的有多褶的立体感强的服装款式。
如何学好服装打版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自己打版自己把它做成衣服,经历一段实践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服装打版和服装裁剪的区别服装裁剪包含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将打好的衣片纸样铺在面料上按照纸样衣片的轮廓将面料裁剪成各个衣片;一种是指直接在面料上画好衣片的轮廓然后按轮廓裁剪成各个衣片,这样就减少了打版的环节(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我们俗称裁缝),比较适合单件服装的裁剪。
服装打版就包含一种意思,就指在纸上画出衣片的轮廓图形成纸样,为在面料上裁剪提供依据。
服装打版比较适合大批量的服装裁剪,因为纸样可以反复使用,面料可以按服装数量来铺需要的层数。
服装打版常用的工具评价服装版型打的好坏,不但比例要合适,尺寸要准确,线条也要圆顺,比如袖山、袖窿。
线条是否优美决定了你的板型好与坏。
好板型要做到量与型的统一。
(3)外形轮廓外形轮廓又称造型。
不同的外形轮廓有着不同的造型特征。
常见的有H、A、V、T、O型。
H型具有xx、庄重、流畅不贴身的特点。
X型具有窈窕、优美,体现女性体型自然美感的特点。
A型具有稳重安定感,充满青春活力上紧下松的特点。
V型具有夸张肩部,体现男性魅力的特点。
T型具有简单、大方,呈自然绉褶状的松身特点。
O型具有夸张肩部、收缩下摆、显示夸张柔和的特点。
从以上造型特点中知道,服装的外形轮廓不完全等于人的体型,其中适应人的体型,直接呈现人体的线条、风韵的服装,属紧身合体造型;用夸张和修饰人体的方法,创造出时代流行的服装,属松身或局部合体的造型。
(4)线的造型和用途服装衣片是由不同的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这些线可能是外形轮廓线,也可能是各种省、缝、折裥、装饰线迹,也可能是衣身分割线,对于衣身分割线,我们要分清是功能性分割线还是装饰性分割线,因为功能性分割线往往包含一部分省道在分割线中,而装饰性分割线往往是把衣片进行分割,再进行缝合。
(5)服装各部件的组合关系及其具体尺寸和比例服装往往是不同的衣片进行组合而成,而这些衣片互相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对于衣服长度,往往是以腰节、臀高线、身高等为基准,肩宽往往以实际肩宽为标准进行相应的增减,袋口大往往胸围大为基准,如腰节线下面的挖袋袋口大,男装一般为B/10+5cm左右,女装一般为B/10+4cm左右,对于腰节线下的贴袋,男装袋口大一般为B/10+6cm左右,女装一般为B/10+5cm左右,袋长一般为袋口大的1.2倍,袋盖高度一般为袋长的1/3,袋口位置一般位于腰节下7-8cm左右,等等。
二、服装材料与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是由不同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手段组合而成,不同的服装面料由于采用的原料,纱线、织物组织、加工手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从而影响服装结构制图,主要表现在材料质地、缩率、经纬丝绺三个方面。
不同的材料质地,其所具有的性能不同,如丝绸织物比较轻薄柔软,毛织物厚重挺括,所以在裁制丝绸织物时,斜丝绺处应适当进行减短和放宽,以适应斜丝绺的自然伸长和横缩,对于质地比较稀疏的面料,要加宽缝份量,以防止脱纱需要,对于有倒顺毛、倒顺花的面料,在服装结构制图时要在样板上注明,以免出现差错。
材料的缩率也影响服装结构制图,材料的缩率包括水洗缩率、熨烫缩率、热烫缩率,所以在服装结构制图时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裤装,只要在样板上加上水洗缩率、熨烫缩率即可,对于西装,在前衣片样板上加上熨烫缩率、热烫缩率即可。
材料的经、纬丝绺伸缩弹性大,富有弹性,易弯曲延伸。
一般裤长、衣长、袖长、裤腰取经向,滚条、喇叭裙等一般取斜向。
一、梭织服装生产工艺流程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或出运。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
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见表1-1。
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
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
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
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
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
(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
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行色差排料。
(3)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以及衣片的丝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起绒面料(例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的深浅。
(4)对于条格纹的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服装上条格的连贯和对称。
(5)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
铺型不得过厚,面料上下层不偏刀。
(6)根据样板对位记号剪切刀口。
(7)采用锥孔标记时应注意不要影响成衣的外观。
裁剪后要进行清点数量和验片工作,并根据服装规格分堆捆扎,附上票签注明款号、部位、规格等。
五、缝制工艺的要求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
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
粘合衬在服装加工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作用在于简化缝制工序,使服装品质均一,防止变形和起皱,并对服装造型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种类以无纺布、梭织品、针织品为底布居多,粘合衬的使用要根据服装面料和部位进行选择,并要准确掌握胶着的时间、温度和压力,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梭织服装加工中,缝线按一定规律相互串套联结配置于衣片上形成牢固而美观的线迹。
线迹可基本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1.链式线迹是由一根或二根缝线串套联结而成。
单根缝线的称单线链缝。
其优点是单位长度内用线量少,缺点是当链线断裂时会发生边锁脱散。
双根缝线的线迹称为双线链缝,是由一根针线和钩子线互相串套而成,其弹性和强力都较锁式线迹为好,同时又不易脱散。
单线链式线迹常用于上衣下摆、裤口缲缝、西服上衣的扎驳头等。
双线链式线迹常用于缝边、省缝的缝合,裤子的后缝和侧缝,松紧带等受拉伸较多,受力较强的部位。
2.锁式线迹亦称穿梭缝迹线,由二根缝线交叉联接于缝料中,缝料的两端呈相同的外形,其拉伸性、弹性较差,但上下缝合较紧密。
直线形锁式线迹是最常见的缝合用线迹,由于用线量较少,拉伸性较差,常用于两片缝料的缝合。
如缝边、省缝、装袋等。
3.包缝线迹是由若干根缝线相互循环串套在缝料边缘的线迹。
根据组成线迹的缝线多少而称呼其名(单线包缝、双线包缝……六缝包缝)。
其特点是能使缝料的边缘被包住,起到防止面料边缘脱散的作用。
当缝迹受拉伸时,面线、底线之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移,因而缝迹的弹性较好,故被广泛用于机织物的包边。
三线包缝和四线包缝为最常用的机织制品服装的包边。
五线包缝和六线包缝又称为“复合线迹”,由一个双线包缝同三线包缝或四线包缝线迹组合而成。
其最大特点是强力大,可同时进行合缝和包缝,从而提高缝迹的密度和缝制的生产效率。
4.绷缝线迹由两根以上针线和一根弯钩线相互穿套而成,有时在正面加上一根或二根装饰线。
绷缝线迹的特点是强力大,拉伸性好,缝迹平整,在某些场合(如拼接缝)也可起到防止织物边缘脱散的作用。
三、服装工艺与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结构制图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服装工艺不同,所放的缝份,折边量也不相同。
常用的衣缝结构有分缝、来去缝、内外包缝等,分缝结构的缝份为1cm,来去缝的缝份为1.4cm,假如包缝宽为0.6cm,被包缝应放0.7-0.8cm缝份,包缝一层应放1.5cm缝份。
折边的不同处理也影响服装结构制图,通常有门、里襟止口,衣裙底边、袖口、脚口、无领的领圈、无袖的袖窿等。
对于门、里襟止口,一般可以采取加挂面和连挂面两种形式,门、里襟止口为直线时,一般采服连挂面,门、里襟止口不为直线时,如西装,一般采取加挂面。
对于袖窿、无领领口,一般可以采取贴边、翻边、滚条三种形式,对于采取贴边的袖窿,在袖窿处只需放1cm缝份,对于采取翻边处理的袖窿,在袖窿处只需加放翻边宽度,对于采取滚条处理的袖窿,在袖窿处无需加放缝份。
对于肩部需要装垫肩的服装,需要减小肩部倾斜度,对于需要加衣里的服装,在配制里子样板时要比面子样板稍大,以免里子牵制面料,影响服装的外观造型。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出,在绘制服装结构制图时并不是单纯地绘制服装结构图,而是把服装款式、服装材料、服装工艺三者进行融汇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使最后的成品服装既符合设计者的意图,又能保持服装制作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