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水稻测产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介绍水稻测产计算方法是确定水稻产量的一种技术手段,准确测算水稻产量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稻测产计算方法。
1. 田间调查法田间调查法是最常见和直观的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一定面积内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和样本收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产量计算。
田间调查法的步骤如下: - 在农田中随机选取代表性样点,确定调查区域。
- 记录该区域内的水稻株数、穗数和每穗颗粒数。
- 对每个样点进行重复调查,计算平均值。
- 将平均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即可得到水稻产量。
田间调查法的优点是直接实地测量,对水稻的总体情况有较好的了解,但缺点是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
2. 利用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来测算水稻产量是一种高效且非常有效的方法。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规模的地理数据,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提取出水稻植被的信息,从而推测水稻的产量。
利用遥感技术测算水稻产量的步骤如下: - 通过遥感卫星获取水稻田的图像数据。
- 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云、纠正大气影响等。
- 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提取水稻植被信息。
- 根据已有的水稻产量与植被指数模型建立关系,推算水稻产量。
利用遥感技术测算水稻产量的优点是快速且非常适用于大面积的水稻田,但需要相应的遥感数据和专业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
3. 利用农业机械利用农业机械来测算水稻产量是近年来的新兴方法。
通过在农业机械上安装传感器和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水稻田的生长情况,从而推测水稻的产量。
利用农业机械测算水稻产量的步骤如下: - 在农业机械上安装水稻生长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数据记录仪等设备。
- 设定监测参数,如水稻冠层面积、气候条件等。
- 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 根据相关算法和模型,将监测到的数据转换成水稻产量。
利用农业机械测算水稻产量的优点是高效且自动化,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但需要合适的农业机械和相应的监测系统。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以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为标题,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水稻产量测算方法,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估算水稻的产量。
一、测量田地面积在进行水稻产量计算之前,首先需要测量田地的面积。
可以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测量带、测量仪等,将田地的长、宽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出田地的面积。
确保测量准确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二、选择抽样区域由于田地中的每一块土地都可能存在差异,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抽样区域来进行测算。
一般来说,选择代表性好、生长情况较均匀的区域作为抽样区域。
可以根据田地的形状和地势来划分抽样区域,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充分代表整个田地。
三、测量水稻株数在抽样区域内,需要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进行测量。
样方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建议选择较大的样方来减少误差。
在样方内,需要记录下水稻的株数,可以直接数数或使用计数器进行记录。
四、测量水稻穗数在每个样方内,还需要测量水稻的穗数。
可以选择几株水稻作为样本,然后记录下每株水稻上的穗数。
为了减小误差,建议选择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水稻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样方内水稻的穗数。
五、测量水稻粒数在每个样方内,还需要测量水稻的粒数。
可以选择几株水稻作为样本,然后记录下每株水稻上的粒数。
为了减小误差,建议选择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水稻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样方内水稻的粒数。
六、计算水稻产量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已经获取了田地的面积、样方内水稻的株数、穗数和粒数。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水稻产量的计算了。
计算每个样方内水稻的株密度。
株密度可以通过样方内的水稻株数除以样方的面积来计算,单位为株/亩。
然后,计算每个样方内水稻的穗密度。
穗密度可以通过样方内的水稻穗数除以样方的面积来计算,单位为穗/亩。
计算每个样方内水稻的粒数密度。
粒数密度可以通过样方内的水稻粒数除以样方的面积来计算,单位为粒/亩。
将每个样方内的株密度、穗密度和粒数密度的平均值计算出来,然后乘以整个田地的面积,即可得到整个田地的水稻产量。
水稻产量测试方法水稻产量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
理论测产的步骤如下:1. 取样:根据自然生态区,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3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
每块田的对角线3点取样。
移栽稻每点随机量选10行,测量行距;随机量取21穴,测穴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并在20穴中连续取3穴稻株调查穗粒数、结实率;抛秧稻、直播稻每点选取1平方米以上面积调查有效穗数,取稻株3穴调查穗粒数、结实率。
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
2. 计算公式:理论产量(公斤/亩)=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
实收测产的步骤如下:1. 收割前检查:对收割机进行提前检测,检查谷仓里是否有残留稻谷等,以保证测产工作公平公正。
2. 测量面积:用皮尺对收割后的田地进行测量,精准计算实际收割面积。
3. 称重:将收割机中的稻谷清理出来,装袋后进行现场称重,测出稻谷总重量。
此环节现场操作十分谨慎,因为现场湿谷子的重量,将决定后面稻谷烘干后的产量。
4. 去杂、测量水分:从称重后的每一袋稻谷中取一小部分作为样品,去除样品中的杂质(秸秆、稻叶等),计算含杂率。
除杂后的样品用于水分测量,原本可使用水分仪直接测量水分,但由于稻谷中的水分超过可测量范围,因此需要对收割好的准备用于水分测量的稻谷样品进行烘烤,将水分烘至可测范围内,之后再进行测量。
5. 计算结果:根据稻谷总重量、稻谷含水量、含杂率、稻谷收割地总面积4个数字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结果。
实收测产相较于理论测产更接近真实产量,因为实收测产考虑了所有因素如水分、杂质等对产量的影响。
水稻测产方法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
十亩高产攻关田:按照对角线取样法取5个样点;
百亩高产示范方:以20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分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按3点取样,共15点;
万亩高产示范片:以500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20个单元,每单元随机取3点,共60点。
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平方米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每穴穗数,推算亩有效穗数。
取2~3穴调查穗粒数、结实率。
千粒重按该品种前3年平均值或区试千粒重计算。
(二)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有效穗(穗)×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85%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选取3亩以上地块进行实收称重。
如果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测产含水率和空瘪率: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
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率(%);取去杂后的稻谷1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
(三)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鲜稻谷重(公斤)×(1-杂质率)×(1-空瘪率)×(1-含水率)÷(1-14.5%)。
水稻亩产测量方法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水稻亩产测量方法也越来越多。
测量亩产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产量,调整种植策略,提高水稻产量。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水稻亩产测量方法。
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在水稻收获后,将所收获的水稻晾晒至干燥状态后,再用天平对称量重,根据重量来统计亩产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只需要测量时间比较长。
在操作上要求测量精度较高,不能将其他物质混入水稻当中,否则会失准。
二、平均株高法
平均株高法是指在水稻成熟之后,在一定面积内选取随机的几个样点,统计每个样点的平均株高,并据此来估计亩产量。
这种方法不仅考虑水稻的株高,还可以同时考虑其他种植情况,如密植程度、生长发育情况等。
操作比较方便,但需要农民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样点的数量和分布,否则精度会减少。
三、穗型分析法
穗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样本的穗重、粒重、粒数等数据,计算出水稻的亩产量。
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水
稻的生长效果,同时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但这种方法需要测量的参数较多,需要进行统计和计算,需要较多的技术和数据支持。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法
GIS法为一种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的亩产测量方法。
该方法需要农民在种植前对土地、环境等数据进行采集和统计,再在种植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监测,最后在收获后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来估计水稻的亩产量。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反映水稻产量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水稻亩产测量方法。
综上所述,水稻亩产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农民选择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农民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提高亩产。
水稻测产的工作简报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
水稻的测产工作对于评估产量、制定播种计划以及科学用水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水稻测产工作的简报:一、水稻测产的方法:1. 场地测产法:在成熟期后,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稻穗进行样本的采集,然后在实验田等有代表性的地块中进行取样处理,最终得出产量数据。
2. 样方法:在水稻成熟期前,随机选取若干个标准大小的田块,统计在较大田面积的这些样方内的水稻数量,以此推算出全面积的产量。
3. 遥感测量法:通过卫星等遥感技术,对于水稻生长情况进行图像分析,得出作物的生长情况,最终推算出产量等数据。
二、水稻测产的注意事项:1. 测产过程中,应尽量做到设备科学合理,人员熟练技能。
2. 采集样本时,应注意样品的随机性,避免样品集中,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3. 测量时,应注意不要损坏后期的收成。
三、水稻测产的指导意义:1. 通过测定产量,能够对于肥料使用以及水资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行更科学的制定和调整。
2. 为农民朋友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数据依据,更好地规划自身的农业生产,也可以促进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开展。
四、水稻测产的未来展望:1. 今后的水稻测产工作中,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应该加强扩大测量样本容量,不断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创新性地将先进技术和水稻技术集成,发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优势,使得水稻测产工作更高效、更科学和人性化。
综上所述,水稻测产工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作物生长、播种计划、生产调配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更加认真对待,不断创新和完善。
水稻植株样品的采集和测产方法一、植株样品的采集为研究形成100kg水稻籽粒所需吸收养分量,在成熟期需取样进行N、P、K 养分的测定。
1、取样数量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典型重复,所选重复的所有小区全部取样。
2、取样方法在所选择重复的每个小区中,避开田边,按梅花形或“S”形采样法采样。
采样区内采取10个样点的样品组成一个混合样,每样点3株,共30株。
连根拔起(注意茎、叶、穗部的完整性),用塑料纸包扎好。
带回室内后从茎基部将根剪掉,样品自然干燥后取出籽粒,然后分别在65o C下烘干8小时,分别称量籽粒重量(W1,kg)、茎叶与穗部剩余物的总重量(W2,kg),并将各处理的称重结果准确记录。
称重后将籽粒单独包装,把茎叶剪碎与穗部剩余物混合后包装,统一进行分析化验。
3、田间生物量估测在所选择的试验点的每个小区中,选择三个典型样点,每样点准确量1m2拔取整个植株(注意茎、叶、穗部的完整性,从茎基部将根剪掉),三点植株混合,自然干燥后称量其重量(W3,kg)。
取其中的少部分(约500g),准确称其重量(W4,kg),在65o C下烘干8小时,取出后称其总量(W5,kg),生物产量(W6)(kg/亩)=(W3×W5/W4)×666.7/34、形成100kg水稻籽粒所需吸收养分量的计算[(W1×F1+W2×F2)/(W1+W2)]×W6×100 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量(kg)=籽粒产量(kg/亩)(实测产量)×1000 F1:籽粒中养分含量(g/kg);F2:茎叶与穗部剩余物的养分含量(g/kg)二、测产方法测产要在所有试验田的所有小区中进行。
1、理论产量的测定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g)理论产量(kg/亩)=1000×1000每亩有效穗数通过5个点、每个点0.25m2的有效穗数的平均值换算,每穗粒数通过小区内典型50穗平均,千粒重可从这50穗籽粒中测定。
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
十亩高产攻关田:按照对角线取样法取 5 个样点;
百亩高产示范方:以 20 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分成 5 个单元,每个单元按 3 点取样,共 15 点;
万亩高产示范片:以 500 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 20 个单元,每单元随机取 3 点,共 60 点。
每点量取 21 行,测量行距;量取 21 株,测定株距,计算每平方米穴数;顺序选取20 穴,计算每穴穗数,推算亩有效穗数。
取 2~3 穴调查穗粒数、结实率。
千粒重按该品种前 3 年平均值或区试千粒重计算。
(二)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有效穗(穗)×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 ×85%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选取 3 亩以上地块进行实收称重。
如果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测产含水率和空瘪率: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 1/10 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率( %);取去杂后的稻谷 1 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 20% 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 %);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 10 次取平均值 ( % )。
(三)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鲜稻谷重(公斤)×(1-杂质率)×(1-空瘪率)×(1-含水率)÷( 1-14.5% )。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以水稻测产计算方法为标题,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水稻产量测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对水稻田间实际情况的观察和测量,可以准确地估算水稻的产量,对于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水稻田地来进行测算。
田地的选择应考虑到水稻的品种、生长情况、土壤肥力等因素,以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估算水稻的产量。
具体步骤如下:1. 样方选择:在选定的水稻田地中,随机选择若干个样方。
样方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为1米×1米或2米×2米。
2. 样本调查:在每个样方中,我们需要记录下以下信息:- 水稻株数:在样方内将水稻株数进行计数,可以通过数行数和数列数的方法来快速估算。
- 穗长:选择几株代表性的水稻植株,测量其穗长,并计算平均值。
- 穗粒数:选择几株代表性的水稻植株,将其穗上的稻粒进行计数,并计算平均值。
3. 数据处理:根据样方的数量和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数据:- 株密度:根据每个样方内水稻的株数和样方的面积,计算出每单位面积的水稻株数。
- 单株穗数:根据每个样方内水稻的穗数和样方内的水稻株数,计算出每株水稻的平均穗数。
- 单穗粒数:根据每个样方内水稻的穗粒数和样方内的水稻株数,计算出每株水稻的平均穗粒数。
- 单穗产量:根据每个样方内水稻的穗粒数和样方内的水稻株数,计算出每株水稻的平均穗粒产量。
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整个水稻田地的产量估算结果。
将每个样方的单穗产量相加,并根据田地的面积来计算出每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仅是一种常用的水稻产量测算方法,实际情况可能因地区和水稻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总结起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算水稻的产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为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理论产量测定方法一、叶面积法叶面积法是通过测量单位面积的叶片面积来估算水稻产量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水稻产量与其叶片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操作步骤:1.在稻田中选取一个代表性样地,面积为1m²,并记录下所选样地的大小。
2.随机选择几株水稻植株,将其叶片剪下,并将其展平。
3.使用叶面积仪或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叶片的面积,并记录下每片叶片的面积值。
4.将每片叶片的面积值相加得到总叶面积。
5.计算单位面积叶面积的平均值,根据单位面积叶面积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估算出水稻的理论产量。
常用工具:1.叶面积仪:用于测量叶片的面积,有手持式和台式两种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注意事项:1.选取样地时要注意代表性,尽可能选择生长较为均匀的区域。
2.在剪取叶片时要避免对植株造成损伤,尽量选择中下部叶片进行测量。
3.测量叶片时要确保叶片展平,尽量避免叶片的翘曲、折叠等现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株数法株数法是通过株间距和株的分蘖数来估算水稻产量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水稻产量与其单位面积内的株数和分蘖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操作步骤:1.在稻田中选取一个代表性样地,面积为1m²,并记录下所选样地的大小。
2.随机选择几个水稻植株,用直尺或测量带测量株间距,并记录下每个样地内的株数。
3.随机选择几个水稻植株,用小镰刀割取株部,并将其展开以进行分蘖数的统计。
4.根据株间距和株的分蘖数计算每单位面积的株数和分蘖数的平均值,根据单位面积株数和分蘖数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估算出水稻的理论产量。
常用工具:1.直尺或测量带:用于测量株间距。
2.小镰刀:用于割取株部进行分蘖数的统计。
注意事项:1.选取样地时要注意代表性,尽可能选择生长较为均匀的区域。
2.在测量株间距和分蘖数时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尽量避免误差。
3.分蘖数的统计要尽可能全面,不漏统计任何一个分蘖。
三、穗数法穗数法是通过测量单位面积内的穗数来估算水稻产量的方法。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水稻产量的准确测定,制定了一系列的水稻测产标准。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水稻测产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水稻产量的评估和管理。
一、水稻测产标准的背景及意义水稻测产标准是根据水稻生长特点和农业生产需要而制定的评估水稻产量的指导性文件。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水稻产量的准确预测和测定,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测产方法1. 样方选择样方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1)样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田间水稻的生长状况;(2)样方的形状应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大小适中,避免边缘效应的影响。
2. 样方设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样方的设置数量和位置:(1)样方数量应根据农田的大小、水稻品种特点和工作量等因素确定,一般建议每亩设置3-5个样方;(2)样方的位置应避免异常情况的影响,如地形起伏、病虫害集中等。
3. 测产步骤(1)对每个样方进行相同的处理和管理措施;(2)在收获期选取一个典型样方进行收割,并记录其面积;(3)将该样方的水稻收获并晾晒至稳定含水率;(4)清理杂质,计算干稻重;(5)将干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脱粒,获得稻谷重量;(6)根据公式计算出该样方的产量,并做好记录。
三、测产标准指标1. 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稻谷产量,通常以公斤/亩或公斤/公顷计量。
2. 平均单穗粒数平均单穗粒数是指每穗平均含有的稻谷粒数,它是评价水稻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3. 稻谷质量稻谷质量包括稻谷的完整度、质地、含杂率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稻谷的市场价值和食用质量。
四、测产标准的应用水稻测产标准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中,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评估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和适应性;2. 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管理水田和防治病虫害;3. 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关粮食生产的参考依据;4. 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五、总结水稻测产标准是评估水稻产量的重要工具,它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的发展。
江苏省方强农场水稻高产示范方测产方法产田块选择,要求实际测产高产示范方的地点、面积、品种必须与测产申请表一致。
理论测产1、面积要求。
在百亩示范方内选择相对高产、中产和低产水平的不同生长类型田块3个以上。
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对每块田进行测产,每点实收10m2左右,5个点的平均产量为所选田块的产量。
各类型田块产量加权平均后即为该百亩示范方产量。
3、产量构成测定。
主要测定每亩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按常年千粒重计算。
(1)每亩穗数:有行距株栽培的,行距测定采用田头数51行(即50个行距)之间总长,除以50即得行距(X1)。
株距测定采用全田5点测定,每点量31穴长度(除30即为株距,X2),根据行株距算出每亩穴数(X),每亩穴数(X,万/亩)=667 /(X1×X2)。
每穴穗数测产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即在田块四角和中央各随机取一个点,每个样点离田边5米以上。
每点数代表性20穴的穗数,计算平均每穴穗数。
每亩穗数即每亩穴数与每穴穗数的乘积(注:水稻抛栽秧、直播可用制作规范、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铅丝框在样点上圈围,调查每亩有效穗数。
)(2)每穗总粒数:在测产每穴穗数的5点内,各取生长正常且代表性强的4穴植株,按穗型大小排队,逢双取样,并分别数出每穗总粒数,计算平均每穗总粒数。
(3)结实率:腊熟及腊熟期前测产的,结实率按常年计算,黄熟期测产的,在每穗总粒数计算基础上,测定每穗结实粒数,以结实粒数除以总粒数得结实率。
(4)千粒重:按该品种常年千粒重计算。
4、测产结果计算:以该品种常年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以5点的平均产量为该田的平均产量。
产量计算方法如下: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1000估计产量(公斤/亩)= 理论产量×0.90实收测产1、面积要求:实割面积必须在1亩以上方进行测产,应尽量保证收割边缘整齐,以方便对地块进行全田丈量,不得人为取劣存优。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水稻产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测产标准。
水稻测产标准主要包括田间测产和加权平均测产两种方法,通过对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特征的综合考量,来确定水稻的产量水平。
下面将从田间测产和加权平均测产两方面对水稻测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田间测产标准田间测产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的方式进行的水稻产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样地选择:在水稻田中随机选择代表性的样地,避免选择有特殊情况的地块,如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的区域。
2. 样本划分:在选定的样地内,根据不同生长期和品种特点,划分出若干个典型样本区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3. 采集样本:在每个样本区域内,随机采集水稻植株,包括株高、穗长、穗粒数等相关数据,并进行记录。
4. 数据统计: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计算出每个样本区域的产量情况。
5. 综合分析:最后根据各样本区域的产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得出整个田地的水稻产量。
田间测产标准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到水稻植株的生长情况,数据真实可靠,但也存在着耗时耗力、工作量大的缺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加权平均测产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二、加权平均测产标准加权平均测产是一种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学和数理模型的方法,通过对多个样本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水稻产量的测算结果。
其主要步骤包括:1. 数据采集:同样需要在田间进行样本的采集和数据记录,但相比田间测产,加权平均测产更加注重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异常值的排除、数据的标准化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权重确定:根据不同样本的特点和影响程度,确定各个样本数据的权重,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和数理模型进行权重的分配。
4. 加权平均:利用统计学中的加权平均方法,对各个样本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水稻产量的加权平均值。
水稻测产计算方法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测算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和经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水稻测产计算方法,帮助农民或相关人员准确地估计水稻的产量。
一、样方法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水稻测产计算方法,它通过在田间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测量样方中水稻的生长情况,从而推算出整个田块的水稻产量。
1. 样方的选择需要根据田块的大小确定采样的样方数量。
一般来说,种植面积越大,样方数量应越多,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然后,在田块中随机选择样方位置,确保样方代表了整个田块的生长情况。
2. 样方的测量在每个样方中,需要测量水稻的相关指标,如株高、穗长、穗粒数等。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测量尺、计数器等,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计算产量根据测量结果,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水稻的产量:产量 = 样方面积× 样方总穗数× 平均每穗粒数× 千粒重÷ 10000其中,样方面积指的是每个样方的面积,样方总穗数指的是所有样方中穗的总数,平均每穗粒数指的是每个样方中穗的平均粒数,千粒重指的是千粒重的平均值。
二、遥感技术除了样方法,遥感技术也可以用于水稻测产。
通过使用航空或卫星遥感图像,可以获取水稻生长的空间分布信息,从而推算出整个田块的产量。
1. 遥感图像的获取需要获取水稻生长期间的遥感图像。
可以通过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进行获取。
遥感图像应覆盖整个田块,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2. 图像处理获取遥感图像后,需要进行图像处理,提取出水稻的生长信息。
可以使用遥感软件或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图像分类和特征提取,将水稻与其他植被进行区分。
3. 产量推算根据提取出的水稻信息,可以使用统计模型或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水稻产量与遥感指标之间的关系。
然后,根据整个田块的遥感指标,推算出水稻的产量。
三、其他方法除了样方法和遥感技术,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用于水稻测产。
1. 人工调查法:通过调查农田的实际种植情况和农户的反馈,结合统计学方法,推算出水稻的产量。
农业农村部水稻测产验收方法
水稻测产验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无人机等设备获取水稻种植区域的影像数据,通过图像分析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水稻田块的快速识别和分类。
借助这些数据,可以得到水稻田的面积和生长状况等信息,进而准确估算水稻产量。
2. 有机肥料施用管理:有机肥料作为一种环保、健康的施肥方式,在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通过调整有机肥料的配比、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并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如覆盖膜和夜光杯等,实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控制和评估。
3. 定行株数及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这是另一种常用的水稻测产方法,通过测量行株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指标,可以估算出水稻的产量。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农业部门对水稻进行有效的测产验收,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江苏省方强农场水稻高产示范方测产方法
产田块选择,要求实际测产高产示范方的地点、面积、品种必须与测产申请表一致。
理论测产
1、面积要求。
在百亩示范方内选择相对高产、中产和低产水平的不同生长类型田块3个以上。
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对每块田进行测产,每点实收10m2左右,5个点的平均产量为所选田块的产量。
各类型田块产量加权平均后即为该百亩示范方产量。
3、产量构成测定。
主要测定每亩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按常年千粒重计算。
(1)每亩穗数:有行距株栽培的,行距测定采用田头数51行(即50个行距)之间总长,除以50即得行距(X1)。
株距测定采用全田5点测定,每点量31穴长度(除30即为株距,X2),根据行株距算出每亩穴数(X),每亩穴数(X,万/亩)=667 /(X1×X2)。
每穴穗数测产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即在田块四角和中央各随机取一个点,每个样点离田边5米以上。
每点数代表性20穴的穗数,计算平均每穴穗数。
每亩穗数即每亩穴数与每穴穗数的乘积(注:水稻抛栽秧、直播可用制作规范、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铅丝框在样点上圈围,调查每亩有效穗数。
)(2)每穗总粒数:在测产每穴穗数的5点内,各取生长正
常且代表性强的4穴植株,按穗型大小排队,逢双取样,并分别数出每穗总粒数,计算平均每穗总粒数。
(3)结实率:腊熟及腊熟期前测产的,结实率按常年计算,黄熟期测产的,在每穗总粒数计算基础上,测定每穗结实粒数,以结实粒数除以总粒数得结实率。
(4)千粒重:按该品种常年千粒重计算。
4、测产结果计算:以该品种常年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以5点的平均产量为该田的平均产量。
产量计算方法如下: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1000
估计产量(公斤/亩)= 理论产量×0.90
实收测产
1、面积要求:实割面积必须在1亩以上方进行测产,应尽量保证收割边缘整齐,以方便对地块进行全田丈量,不得人为取劣存优。
2、收割要求:要对丈量范围内的水稻全部收获,称其全部稻谷鲜重,计算测产地块单位面积的总鲜稻谷重。
3、测鲜稻谷净含量:从鲜稻谷中称取1千克左右的样本,去除枝粳、茎秆及空秕粒等杂质,再称净稻谷含量百分率,测出实收鲜稻谷净重。
3、鲜稻谷含水率:从鲜稻谷中称取1千克左右的样本去除杂质后,烘干至稻谷正常储存的标准含水量(一般粳稻谷14.5%、籼稻谷13.5%),计算净的鲜稻谷含水量。
一般用烘干机在80℃
的恒温条件下,将样品烘至恒重较为稳妥。
也可在130℃的恒温条件下,烘干1小时,再用水分测定仪测定含水量,缩短测产时间,提高准确性。
5、计算实收产量
实收产量(公斤/亩)=
鲜稻谷净重(公斤)×[1-鲜稻谷含水量(%)] 实割面积(亩)×[1-稻谷标准含水量(%)]
(四)形成测产报告。
理论或实收测产产量计算核实后,测产专家组形成测产报告,并填写江苏省水稻高产示范方测产报告表(详见附件),在专家签字栏签字后交省农林厅科教处、作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