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东南亚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4
东南亚■课标要求1.运用地形图说出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对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通过资料分析旅游业给东南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强化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即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强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增加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理解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
■教学策略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
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地形、河流、城市以及旅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湄公河游记”的生活地理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学习,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地理的教学新思想“(中山旅游网2014年2月7日)恋上一条河,挥之不去的湄公河情愫”节选http://www.zhongshantour.com.cn/zh-CN/displaynews002.html?newsID=100186637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我的湄公河之行就这样开场了。
东南亚(2)【课型】新授课【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1、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曼谷、新加坡气温曲线和降水资料图”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2、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模式】精彩互动(师生共讲)【教学方法】图导图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湿热的气候③【提问】那么咱们同学们来比较一下两种气候类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设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气候类型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对居民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影响呢?4、【承接】东南亚的气候高温湿热,那么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适合下列哪些农作物的生长呢?【展示图片】:玉米小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沛。
2、看图说话观察P21页图片:高脚屋、米饭和汤,说说东南亚气候类型和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
①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②全班共同展示交流。
3、通过观察四幅图片,学生选择水稻。
原因是有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水稻大豆5、【延伸拓展】说说其他三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是什么样子。
4、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谈谈其他三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产的能力。
过渡衔接正是因为这里有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著名的稻米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作物的最大产地。
教学流程二:富饶的物产以图导学了解东南亚的热带作物1、【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的同时讲解主要热带作物的特性天然橡胶:常绿乔木,有乳状汁液。
直根系,三出复叶,革质全缘。
花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
果实为蒴果,种子椭圆形。
1、观察图片以及图片下方关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简介,了解每种热带作物的基本情况。
通过几幅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富饶的热带作物。
江苏省句容市七年级地理下册7.2 东南亚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句容市七年级地理下册7.2东南亚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句容市七年级地理下册7.2 东南亚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东南亚江苏省句容市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年级_七__ 学科地理时间_ 3。
23课题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第 2 教时地点办公室成员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教学方法合作探索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东南亚的风景教材分析重点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难点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教学过程三.教师点拨、师生互动(重、难点突破)1、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
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确实有许多的闪光点,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来到这里,特别是这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亚洲的魅力所在。
3、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同学们收集的一些关于东南亚美丽景观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四.自主小结归纳(学生谈收获与困惑)1、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2、华人、华侨集中地地区五.当堂练习与拓展收集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景观资料集体交流意见或个人备注教学反思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地理知识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人口、国家、首都、物产和旅游景点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文字和数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针对东南亚地区的具体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人口、国家、首都、物产和旅游景点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和数据等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知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人口、国家、首都、物产和旅游景点等知识。
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和数据等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地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文字和数据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3.教学工具:学习手册、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南亚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东南亚在哪里吗?它有哪些地理特征?”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文字,向学生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人口、国家、首都、物产和旅游景点等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有: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国家、东南亚的民族与文化、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东南亚的经济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东南亚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东南亚有一定的了解,如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等。
但学生对东南亚的国家、民族、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东南亚的这些方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国家、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国家、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等情况。
2.难点:东南亚的国家、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南亚的情况。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素材。
2.教学PPT。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东南亚的国家、民族、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等情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呈现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如:东南亚有哪些国家?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东南亚的民族文化有哪些?等等。
通过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主要城市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东南亚的基本概述,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的其他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3.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国家为例,讲解东南亚的地理特点;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东南亚的了解和看法;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东南亚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3.教学PPT;4.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亚洲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等内容,让学生对东南亚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PPT演示,回答问题。
例如:“东南亚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东南亚的自然资源有哪些?”等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东南亚的了解和看法。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东南亚的趣味性知识,如东南亚的特色美食、旅游景点等,激发学生对东南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