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电气施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省市)(区)(路)。
总建筑面积约m2.地下层,主要为,地上层,主要为等。
本工程属于类(办公)建筑。
建筑主体高度m,裙房高度m。
结构形式为。
基础形式为。
人防工程为级,平战结合。
建筑类别为类,防火保护对象分级为级。
二、设计依据2。
1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2。
2 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2.3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
4 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没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其它相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等。
三、设计范围3。
1 变配电系统3。
2 照明配电系统3.3 动力用电设备的供电系统3.4 防雷接地系统3。
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3。
6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3。
7 公共广播系统3。
8 综合安保监控系统3.9 电气节能、环保措施四、变配电系统4.1 负荷分级本工程为一级负荷用户,其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1)一级负荷设备安装容量共计:1500KW,含下列系统及设备用电:一级负荷:消防设备,应急照明,安防、通信网络,潜污泵,客梯,主要办公室,会议室,总值班室,档案室及主要通道照明,楼宇自控系统用电.2) 二级负荷:设备安装容量共计:1450KW,主要为其他普通照明、办公用电。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1. 简介本文档旨在对建筑电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设备选型、回路规划、电气布线、安全措施等方面内容。
2. 设备选型2.1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使用需求以及节能要求等因素。
常见的照明设备有荧光灯、LED灯等。
在选用照明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功率、亮度、色温等因素,并确保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2.2 配电设备配电设备是建筑电气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建筑的总负荷计算,确定主配电盘、分配电盘以及电缆等设备的额定电流和容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未来扩展的可能性。
2.3 空调设备空调设备在建筑中起到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和需求。
常见的空调设备有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等。
选用空调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制冷量、制热量、能效等指标,并确保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 回路规划回路规划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在规划回路时,需要根据建筑的布局、功能和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的用电区域,并确定每个回路的负荷和容量。
合理规划回路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4. 电气布线电气布线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部分。
在进行电气布线时,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布局、用电设备的位置等因素。
布线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导线材料和截面积,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电气设备的接线顺序和接地方法,以确保电流的正常流动和减少电磁干扰。
5. 安全措施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安全措施包括过载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等。
6. 结论本文档对建筑电气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涵盖了设备选型、回路规划、电气布线、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建筑电气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能耗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第六部分节能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析及其检测方法》(GB/T 7170)。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二、建筑节能设计为改善建筑物内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本设计在建筑热工和采暖空调设计上采取节能措施,将能耗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一)建筑信息教学楼北栋:建筑窗墙比东向:0.08, 西向:0.13, 南向:0.20, 北向:0.29 教学楼南栋:0层建筑高度14.85建筑面积地上2531.62㎡,地下0.00㎡北向角度90度综合楼部分:食堂部分:宿舍部分:精选范本,供参考!(二)建筑热工设计规定指标1、屋面传热系数(W/(m2.K))(≤0.70):教学楼(北栋):0.65(满足);教学楼(南栋):0.65(满足);综合楼:0.54(满足);食堂:0.68(满足). 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平均传热系数(≤1.0):教学楼(北栋):1.0(W/m2.K) (满足);教学楼(北栋):0.94(W/m2.K) (满足);综合楼:0.95 (W/m2.K) (满足);食堂:0.94(W/m2.K) (满足);3、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1.0无4、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其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设计外窗(包括透明幕墙)见下表:教学楼(北栋)教学楼(南栋)综合楼食堂部分宿舍部分5、屋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0.30)、遮阳系数SC(≤0.40)和面积百分比(≤0.20):无天窗6、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热阻限值(R≥1.2(m2.K)/W):无7、地面热阻限值(R≥1.2(m2.K)/W):R :0.30(不满足)8、当建筑热工设计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指标要求时,应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并提供有关计算资料。
电气节能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资源的消耗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电气节能建设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提高电气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本文将提出一套电气节能施工方案。
二、电气节能施工原则1.合理设计电气系统:在进行电气节能施工前,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合理规划电气系统的布局,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线路电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在电气设备的选型过程中,优先选择能效高、节能效果显著的设备,如LED照明灯具、变频空调等。
3.科学配置电缆线路:合理配置电缆线路,避免电缆过长、过粗,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气系统的整体效率。
4.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精准控制和智能调节,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电气节能施工步骤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电气节能施工前,需做好施工计划、清单,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设备检查与改造对已有的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修缮老化设备或更换能效更高的设备,以降低耗能。
3. 照明系统改造通过更换LED照明灯具、优化照明布局、安装光感控制器等方式,降低照明系统能耗,提高照明品质。
4. 空调系统改造对现有空调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变频节能器、安装定时开关等节能装置,降低空调系统的耗能。
5.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优化用能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电气节能施工效果评估电气节能施工完成后,应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比较节能前后的能耗情况,并对施工效果进行总结和汇总,为今后的电气节能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结语电气节能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压力,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希望在未来的电气建设中,能够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前言自2005年我省全面执行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各地节能设计摸索出许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各专业节能设计深度不足,节能措施不力,节能设计说明条理不够清晰、内容不够完整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指导工程设计人员正确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各专业建筑节能设计说明文本,根据湖北省住建厅的要求,湖北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借鉴相关成果和征求意见,编制完成本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的编制依据是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标准,是节能设计标准的细化与延伸,是节能设计内容的汇总和完善,可作为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参考。
设计说明涵盖建筑、暖通、电气和给排水专业,共分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居住建筑,第二部分是公共建筑,均包括以上四个专业内容,可作为工程建筑节能设计专篇或专业设计说明独立使用。
设计说明内容采取填空或选择项方式(当采用时在□内打“√”)表达,括弧内容为优选项或备选项。
设计说明仅作为示范性文本,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条文作相应的增减。
各单位在使用本设计说明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函告湖北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地址:武汉市武昌中南路12号,邮编:430071).四、编写组织编写单位: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湖北省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中南建筑设计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编写人员:建筑专业:李上宾林莉暖通专业:马友才陈焰华电气专业:李蔚李波给排水专业:涂正纯李传志目录第一部分居住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第一节建筑专业 (1)第二节暖通专业 (6)第三节电气专业 (10)第四节给排水专业 (15)第二部分公共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第一节建筑专业 (21)第二节暖通专业 (27)第三节电气专业 (34)第四节给排水专业 (4)第一部分居住建筑施工图节能设计说明第一节建筑专业1.1设计依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301—2005(简称50%标准)《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DB42/T559——2009(简称65%标准)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标准、规定1。
电气节能专篇一、工程概况:所在城市建筑类别建筑功能建筑面积(m2)建筑层数建筑高度(m)结构形式有无太阳能热水系统姜堰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办公 4.2万19 98.25框架、剪力墙有节能建筑类型:甲类公共建筑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与建筑能效综合管理平台设置与否:需设置。
二、设计依据: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2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第5.6节)3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4 《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JGJ32/J 14—2007(第6.2节)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6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7 国家、省、市现行的其他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三、供配电: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设备容量(Pe) kW277212 总计算容量(Pjs)kW 175173平均需要系数(Kx)Kx 0.63 4 功率因数(COSΦ)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1) cosφ1 0.84补偿后功率因数(COSΦ2) cosφ2 0.955 变压器总容量kVA 3200 SCB10 ,Dyn11,并采用强迫通风装置6 变压器平均负荷率(β) 0.697 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8变电所低压侧设补偿电容器柜进行集中补偿,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
9共设置2台变压器,变压器总容量=3200kVA2*1600变配电所深入负荷中心,公建低压配电距离小于200米。
四、照明节能设计要求及措施:房间或场所照明方式LPD值(W/m2)照度(lx)照明光源(功率、光通量、色温、Ra)统一眩光值(UGR)中庭一般照明- 400 二次装修确定-门厅一般照明- 200 二次装修确定-走道一般照明- 100 节能灯,Ra>80 -办公室一般照明9 300 细管荧光灯,Ra>80 19泵房一般照明 4 100 28、2600、2700、85 -变配电所一般照明7 200 28、2600、2700、85 -弱电系统机房一般照明9 300 28、2600、2700、85 -电梯机房一般照明- 200 28、2600、2700、85 -停车库一般照明- 75 28、2600、2700、85 -其它详见国家标准(1).光源的选择及电子镇流器的选择:高效光源,即直管荧光灯采用T5系列或光效大于90lm/w的T8系列,环形荧光灯采用TLD系列,配电子镇流器;光源显色指数Ra>80,色温在2700K~3500K之间。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电气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骆俊文班级 2011级 2班学号 **********系别建筑设备工程系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徐晓宁、郝海青2014年6月29日目录一、设计概况 (1)二、建筑负荷、供电要求 (1)三、供电主干线 (1)四、负荷计算,设备选型 (2)五、参考文献 (24)一、设计概况本课程设计为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设计对象是一个多层宿舍楼,该宿舍楼楼高24.6 m,共7层,首层为架空层,2~7层为宿舍,架空层面积为326.9m2,建筑面积(不含架空层)9066.72m2,建筑总面积9893.62m2,床位数1040。
具体布置见电子文档资料。
该建筑配电室设在首层,由附近的变配电所提供一路0.4kV低压电源,采用电缆穿管埋地引入建筑的A梯配电室,由配电室的低压配电柜经电缆竖井送到各用电设备。
宿舍楼配置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集中供冷方式,由区域冷站提供低温冷冻水到建筑底层的空调设备房,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后,在二次侧设置冷冻水泵将冷冻水输送到末端用户;宿舍楼中央空调形式采用新风+风机盘管类型。
该住宅楼建筑平面图由电子文档资料提供。
二、建筑负荷、供电要求1、负荷计算说明宿舍负荷按单位负荷计算,每单元取负荷为2.0 kW。
其它专业提供资料:首层各功能房间设备负荷包括:(1)热交换站:冷冻水泵2台(一用一备,有变频装置),功率:18.5kW;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80W;(2)配电房:三个,每个配电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80W;(3)弱电房:三个,每个弱电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20W;(4)社团活动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80W;(5)空调机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80W;(6)洗衣房:配置通风用轴流风机1台,功率:120W。
中央空调系统新风机设备功率为:180 W/台,每层配备三台新风机;用户末端风机盘管功率:46W/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电气专业)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编制时间:____年__月__日目录一.总则............................................................ 二.建筑电气设计任务书1.设计名称、建设地点 .............................................2.设计依据、批准文号...............................................3.项目概况.........................................................4.设计范围.........................................................5.本项目特殊说明:................................................. 三.设计深度要求1.图纸深度要求....................................................2.设计计算书...................................................... 四.技术指导书1.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2.供电负荷等级:...................................................3.负荷计算:.......................................................4.变、配电系统:....................................................5.低压配电系统:....................................................6.安全措施:........................................................7.动力配电系统:....................................................8.照明配电系统:....................................................9.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10.防雷与接地系统:..................................................11.节能设计:........................................................12.设备选型与安装:..................................................13.综合布线系统:....................................................14.楼宇自控系统(BAS):...............................................15.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16.车库管理系统:.....................................................17.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18.信息发布系统:.....................................................19.综合天线网络系统:.................................................20.安全防范系统:..................................................... 五.附录1. 1. 电气设备品牌推荐参考表:.......................................一.总则1.要求为使百程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开发的办公楼项目,满足造价经济、管理安全、维修方便、施工合理的要求,提高设计质量,制订本项目设计任务书。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水电修改)————————————————————————————————作者:————————————————————————————————日期:重庆暹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电气设计说明书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气设计要求和其它相关专业技术规范。
一、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行业标准 JGJ 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国家标准 GB50034-200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 GB50052-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国家标准 GB50057-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家标准 GB50054-9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 GB50016-2006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等二设计内容: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综合布线、有线电视、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等。
三、配电系统:电源及电压:本工程采用高压电源进户,从乌牙山降压站直接引入10KV电源,进线电缆从原一期高压电源随行的预埋管道进入二期主变配电室。
配电方式:配电系统采用环氧树脂干式电力变压器降压,(三相五线制TNS系统)供电方式,电压(0.4KV)。
公共走道疏散应急照明采用自带应急电池的急照明灯具且应满足国标《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2000的要求。
四、配线:1、C/D/E栋均采用主干和支干线路(负荷按设计规范计算确定电缆横截面)。
1.1、商业部分各层供电均采用独立主干线,电井需按各层所需计费单位设置电表位置和总出二级配电柜的安放位置(计量装置选用智能电表计费)。
(看各层负荷大小,有可能采用密集母线槽供电)1.2、电影院采用独立主干线,低压一级出线柜应有独立计量装置。
办公楼和酒店均采用独立主干支线方式供电。
(看各层负荷大小,有可能采用密集母线槽供电)1.5、大十字一、二期广场在室外找合适位置设计一个二级配电箱供广场活动用电(最低负荷不能少于50KW)。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7--某酒店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例摘要: 本工程为五星级酒店,总建筑面积50945m2(客房543套),建筑高度68m(18层).关键词: 设计说明酒店----———-——---—------------—--------——--——--------—---——--—-—-—-—————--—-—---—--—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7--某酒店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例【建筑概况】本工程为五星级酒店,总建筑面积50945m2(客房543套),建筑高度68m(18层)。
【电气设计说明】1.设计范围(1)变、配电系统;(2)应急电源系统;(3)照明配电系统;(4)防雷接地系统;(5)楼宇自动控制系统;(6)综合布线系统;(7)通信自动化系统;(8)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9)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10)综合保安监控系统;(11)酒店管理系统;(12)VOD视频点播系统;(13)无线通讯增强系统;(1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5)集成管理。
2.变、配电系统(1)一级负荷包括:保安监控系统、酒店管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风机、保安监控系统、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如酒店管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等。
其中保安监控系统、酒店管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和所有的消防用电设备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
客梯、排水泵、一般客房照明,生活水泵等其他用电设备属二级负荷。
(2)负荷估算:本工程用电总设备容量约为:Pe=6000kW;总计算负荷约为Pjs=3000kW.设计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4000kV A。
(3)电源:本工程由市政电网引来两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每路10kV电源均能承担全部负荷.另外设置一台6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第三电源。
高压系统电压等级为10kV,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220V/380V。
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1. 电气设计要求(1)安全性:电气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采用可靠的电气元器件及相关设备。
(2)可维护性:电气设计应考虑到维护及保养方便性,并有相关记录及维护手册。
(3)节能性:电气设计要结合建筑物功能进行分级设计,采用节能电气设备,并考虑到建筑能耗维度,如建筑自控技术应用等。
(4)电气故障及应急处理:电气设计应有完整的保护措施和应急措施,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设立有效、安全的电气应急设备,确保故障情况下,电气设备及人员安全。
2. 电气设计内容(1)用电负荷评估电气设计前,应进行用电负荷评估,以确保电气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稳定运行。
对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根据建筑物功能属性、用电设备等进行用电负荷预测和评估。
在不同负荷情况下考虑布线的合理性、电器设备的合适选型等因素。
(2)电气系统设计根据用电负荷评估结果,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包括布线设计,配电房的选址,负荷平衡计算等。
在设计电气系统时,要考虑到建筑各个部分的用电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合理分配电源。
(3)接地设计电气设计中,接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要素,有助于保障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以及人身安全。
地点的选取和接地措施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可靠的接地电阻、接地棒与接地网等配合使用。
(4)照明设计建筑物内照明设计应兼顾环境舒适度和节能要求,实现室内光照度参数合理、光色和亮度协调。
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人群及活动特点,确保照明光源的安全性、光源的选择、布置和调节等方面,合理满足后期维护、灯具更新维修和节能管理等方面要求。
(5)弱电设计弱电也是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通信、安防、广播、电视、照明控制、数据传输等等。
在弱电设计中,需要根据弱电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特点,选用合适的线缆材料,考虑线缆的布局组合,实现建筑物内较为复杂的弱电系统设计。
(6)电缆敷设设计电缆敷设设计是电气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评估缆线长度和数量,布置线缆走向和经过的区域,以及缆线的连接方式等。
人员密集场所无卤低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聚集较多的地方,如商场、剧院、体育馆、地铁站等。
这些场所的电气设计标准需要遵循特定的规范,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作。
无卤低烟是一种电气材料,其特点是不含卤素元素,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较少。
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气系统中,主要是为了减少火灾发生时烟雾对人体的伤害,保证人员的安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民用建筑中电气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所制定的一套准则。
这些标准包括了法规、规范和设计要点,旨在确保建筑的电气系统符合安全和可靠的要求,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在电气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
同时,将解释无卤低烟材料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在人员密集场所中的应用和优势。
最后,将阐述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中的法规和规范,并提供一些设计要点供读者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人员密集场所无卤低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电气安全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相关标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电气设施。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方式来编写: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论述和分析: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人员密集场所2.1.1 定义和特点2.1.2 安全考虑2.2 无卤低烟2.2.1 定义和特点2.2.2 应用和优势2.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2.3.1 法规和规范2.3.2 设计要点3. 结论3.1 总结3.2 展望本文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人员密集场所、无卤低烟以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的重要性,并明确了文章的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了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在该场所中电气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
电气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中央公园,位于公园河南岸,本设计为公园河南岸启动区块的景观电气设计图,主要负责区域内景观照明灯配电及园区的整体配电、园区背景音乐、安防监控等设计。
二、设计依据1、建设方提供的电气、背景音乐、安防监控的设计要求和总图平面。
2、园林景观专业提供的灯位条件图和建筑物的建筑条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T/T 163-2008 以及相关的电气设计规范。
三、设计范围1、园林景观照明配电2、园区内整体配电设计3、景观防雷与接地4、园区内背景音乐5、园区内安防监控所有弱电系统本设计提供整体方案、弱电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要求和管路设计,系统细化由具有国家相关资质的专业弱电承包商负责。
四、低压配电系统1、园区内划分为两个配电区域,每个区域分别设置总配电系统,配电分界线西侧总配电柜设置在公园游客中心建筑内,电源引自该建筑南侧的园区外变电所。
配电分界线东侧总配电柜设置在园区南侧公共卫生间内,电源引自该建筑东南侧的气象站变电所。
2、由东西侧总配电柜分别配电给该区域内所有建筑物和景观照明箱的配电。
3、园区内卫生间配电、景观灯配电按三级负荷考虑;消防、安防监控自备应急电源。
4、各种电气设备的规格、安装高度,详见电气设备图例规格安装表。
5、景观灯均选用节能型高效灯具和节能光源。
6、景观灯配电箱配出的灯具回路设漏电断路器保护,动作电流不宜小于正常运行时最大泄漏电流的2倍,动作时间0.1秒,具体详见系统图。
7、路灯控制器可以自动和手动互相切换的方式控制,自动部分以光控和时间控制器为主,可以前半夜和后半夜自动或手动关断部分灯具,以达到节能效果。
Xx地块公共建筑方案电气方案设计说明电气专业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约为28726m2,共11层为二类高层建筑,变、配电房、弱电机房设于地下一层,消防控制室设于地下一层。
二、设计依据:1、现行国家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2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201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200-94《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201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本院建筑、结构、给排水及通风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设计资料。
三、设计范围:1、供配电系统设计2、各楼动力、照明设计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4、建筑物的防雷及安全保护设计5、弱电系统四、供配电设计1、负荷等级及负荷计算1)、负荷分级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地下停车位185辆,预留社会停车车位。
地下停车库负荷等级为I类,按一级负荷供电,地面二类高层建筑主要通道及楼梯间照明用电,客梯用电,排污泵、生活水泵用电为二级负荷,消防用电也为二级负荷,其余照明、空调为三级负荷。
本工程负荷等级按一级负荷设计。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
该标准要求公共建筑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本身的特性,如体型、围护结构、通风、采光等因素,以及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
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等参数,以及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节能设计要求。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要求公共建筑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建筑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总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了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公共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电气设计说明一、电源设置:1.本工程为中山岐江河环境整治工程二期园林电气部分,电源由附近低压配电柜引~380V电源到各配电箱;本工程采用~380V/220V供电,电源由附近的专用的箱变引来。
二、负荷等级:按三级复核供电。
三、线路的敷设1.380/220低压配电回路中使用的绝缘导线,负荷电缆的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控制电缆的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
2.室外电缆,电线:动力和照明线路采用YJV型电缆,水景动力和照明线路采用防水电缆,电磁阀控制线路采用KVV型电缆,以配电系统图的标示为准。
3.室内电缆、电线:动力和照明线路采用阻燃ZRVV电缆或ZRBVV电线以配电系统图的标示为准。
4.室外动力、照明和控制电缆敷设:采用PC电线管理地敷设,穿越道路和广场硬地的电线管管中埋深0.8米,绿化地带管仲埋深0.6米,控制电缆在绿化地中埋深可为0.5米。
5.室内电缆和电线敷设:采用穿难燃PC或SC电线管或线槽沿柱、墙、板和地面暗敷,以配电系统图为准。
6.水景动力和照明电缆敷设:采用穿PC电线管暗敷在水池底板结构以下。
7.室外电缆敷设的线路可根据现场情况按现行施工规范的村法度应设置手孔或过线井,直线段每隔30~50米处,设置一块手孔,手孔尺寸为500×500,做法可参考国际JD2-151/152,手孔的数量及位置,应按现场情况及需要确定。
8.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其外径的15倍:电缆穿管的管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9.电缆穿过水池壁,墙壁或楼板面时,应采取穿防水套管的防水措施10.连接设备或灯具的电缆,应预留适当长度(1.5米)作为检修和调试设备或灯具,庭院灯、景观柱灯、高杆灯各支线采用ZR-RVV3 ×2.5,除庭院灯类外,其余的户外灯具支线电源连接需安装IP67防水盒。
四、电气安装1.室外配电箱采用防护等不低于IP54的防水型不锈钢箱体,落地式安装时,需安装在300高的砌砖基础上,并需结合园建做好隐蔽处理,安装在室外的配电箱应有电源指示灯和带锁功能,安装在房间内的小型配电箱应采用嵌墙式的配电箱,其底边距本层底板地高度为1.8m,当箱体高度大于80cm时,箱体的水平中线,距地1.6m。
电气节能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本工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遵循现行国家或行业规范、规程及标准,其中,主要依据有: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3-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199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00
《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 14549-9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2007)等。
2 、设计概况
2.1 本工程为生产综合楼。
建筑高度为m。
地上层,建筑面积为㎡;地下层,建筑面积为㎡。
本工程属II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S= 。
本工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是: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2.2 本工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综合考虑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节能、电气照明的节能、建筑设备的电气节能等。
3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本工程主电源取自公共电网,供配电线路采用铜芯绝缘电线电缆。
单相负荷尽可能均衡地分配在三相上,使三相负荷保持基本平衡。
4 、电气照明的节能
4.1 本工程照明设计遵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所对应的照度标准、照明均匀度、统一眩光值、光色、照明功率密度值(简称LPD)、能效指标等相关值的综合要求。
设计照明系统的LPD值指标如下:
普通办公室:标准现行功率密度值/标准对应照度值(W/㎡/ Lx)为11/300
高档办公室:标准现行功率密度值/标准对应照度值(W/㎡/ Lx)为18/500
会议室:标准现行功率密度值/标准对应照度值(W/㎡/ Lx)为11/300
本次设计,设计功率密度最大值均小于上述指标。
本次设计,选用荧光灯三基色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等节能灯具,并配用节能
的电子镇流器。
本次设计,选用金卤灯,并配用节能的电感镇流器。
4.2 本工程照明设计采用高光效光源。
在满足眩光限制的条件下,优先选用灯具效率高的灯具以及开启式直接照明灯具,一般室内的灯具效率不低于70%,并要求灯具的反射罩具有较高的反射比。
4.3 设计在满足灯具最低允许安装高度及美观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灯具的安装高度,以节约电能。
4.4 本工程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高功率因数电感镇流器,镇流器自身功耗不大于光源标称功率的15%,谐波含量不大于20%;荧光灯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9;金属卤化物等气体放电灯设无功单独就地补偿,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85,所有镇流器必须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
4.5 设计主照明电源线路采用三相供电,以减少电压损失,并尽量使三相照明负荷平衡,其最大相负荷不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不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以免影响光源的发光效率。
4.6 根据建筑物的建筑特点、建筑功能、建筑标准、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照明系统进行分散、集中、手动、自动,经济实用、合理有效的控制设计。
4.7 本工程根据照明部位的灯光布置形式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照明控制方式。
1).房间或场所设有两列或多列灯具时,设计按下列分组控制:
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
会议厅、多功能厅、报告厅等场所,按靠近或远离讲台分组。
2)每个房间灯的开关数不少于2个(只设置1只光源的除外),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尽可能少。
5、建筑设备的电气节能
本工程建筑设备的电气节能主要有:电梯设备的电气节能。
要求业主选择高效节能的电梯系统。
电梯采用变频变压调速VVVF拖动技术,提高了电梯的舒适性,同时更节能。
6 计量与管理
为了有效进行能量计量、管理,本工程设置计量装置。
.电能计量装置应选用经计量检定机构认可的用电计量装置。
本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要求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并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专业人员负责照明维修和安全检查并做好维护记录,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照明运行;
2.应建立定期清洁光源、灯具的制度,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次数定期进行,使得灯的照明输出功率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得95%以上,否则应更换这些防护装置。
3.宜根据光源的寿命、点亮时间、照度的衰减情况,定期更换光源;
4.更换照明设备前应对每个空间的照度等级和照明需求量进行调查。
更换光源时,应采用与原设计或实际安装相同的光源,不得随意改变光源的主要性能参数。
5.除应急出口或有安保需求的场合,房间无人时应关灯。
昼光充足的区域应关闭照明灯。
有条件的宜采用自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