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网模型试验研究(海洋渔业技术学)
- 格式:ppt
- 大小:5.21 MB
- 文档页数:12
关于拖网以及拖网作业的认识A15海渔 150203105 裘泓杰所谓的拖网就是是利用船舶的运动,拖曳渔具在海底或海水中前进,迫使渔具经过水域中的鱼虾蟹等捕捞对象进入网囊,达到捕捞的目的。
作为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渔业作业方式,它不像刺网作业或钓鱼作业那样被动等待,而是自己主动出击。
通过发现渔场鱼群,并且及时的下网,拖曳,捕捉,收网,到达获得目标预期的渔获量,从而到达盈利的目的。
拖网按结构分为单片、单囊、多囊、有翼单囊、有翼多囊、桁杆和框架七个型。
按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为单船表层、单船中层、单船底层、双船表层、双船中层、双船底层、多船七个式。
这七个型、七个式构成了庞大的捕捞拖网作业体系,拖网是一种适合深海作业,捕捞深海渔业资源生物的一种作业方式,不同的型、式对应不同的作业环境,适应不同的作用鱼群,选择合适的型、式,以达到捕捞效率的最大化,工作结构的最优化。
拖网作业虽然简单,放网收网,似乎就是拖网作业的全部,看似简单的作业方式,其实对于捕捞作业工作者对于鱼群、渔场有一定的认识,同时需要有综合性的判断。
哪里有鱼,哪里的鱼多,从什么时候下网最好,从什么位置下网刚好,收网的时间的把控,等等都是需要船长,渔业捕捞工作者有足够的经验作为支持。
拖网时间过短自然导致渔业资源还没有利用、捕捞完全,浪费了渔业资源;而拖网时间过长,导致其中一段或几段时间中并没有将鱼群捕捞入网,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拖网作业的优点很多,如拖网作业机动灵活,适应性强,有较高生产效率。
这些拖网作业的优势使得拖网作业存在至今,无论是渔具发展史上还是如今,拖网作业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渔业捕捞作业方式。
中国早在明代就有了“牵风”等船型的风拖网渔船。
19世纪末西欧首先研制了机动拖网渔船,后世界各地逐步开始制造。
20世纪50年代英国又研制尾滑道拖网渔船,已成为世界上拖网渔船的主要船型。
中国于1905年由张謇从德国引进了国内第一条机拖网渔船“福海号”;1912年自行建造了第一艘钢质拖渔船。
文章编号押2096-4730穴2020雪04-0353-05深水拖网捕捞绞车系统设计与试验王志勇1,2,徐志强2,江涛2(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2.农业部远洋渔船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为满足深水拖网捕捞需要,研制了深水拖网绞车系统,设计深水拖网绞车额定拉力为60kN,绞车滚筒容绳量为2500m,平均起网速度为100m·min-1。
分析了拖网绞车曳纲张力和速度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完成了主回路液压泵站和液压马达的参数选型设计。
以绞车曳纲张力为控制目标,设计了拖网恒张力控制系统,系统通过设定减压阀压力值,调节先导溢流阀开口大小,改变液压马达进出口的压差实现控制液压马达扭矩恒定,保证拖网过程中张力恒定。
该拖网绞车系统在远洋渔船上开展了试验和应用,实验海域水深200~510m,拖网过程中渔船拖速在3.2~3.5kn左右,拖网绞车工作压力为12.5~17MPa,渔船拖网时间为2h。
试验结果表明该深水拖网绞车参数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能满足882kW拖网渔船开展深水捕捞需求。
关键词:深水捕捞;拖网绞车;液压控制;速度控制;恒张力中图分类号:TH137文献标识码:ADesign and Test of Deep-Water Trawl Winch SystemWANG Zhi-yong1,2,XU Zhi-qiang2,JIANG Tao2(1.Fishery Machinery and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Fishery Science,Shanghai200092;2.Key Laboratory of Ocean Fishing Vesseland Equipment,Ministry of Agriculture,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deep-water trawl fishing,a deep-water trawl winch system is de-veloped.The system is designed that trawl winch rated pull of60kN,capacity of2500m,and an average hauling speed of100m·min-1.The hydraulic driving circuit of deep-water trawl winch is designed,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main circuit hydraulic pump and the hydraulic motor are analyzed.Taking the tension and speed of trawl warp as control objectives,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traction tension and speed control sys-tem of trawl winch are analyzed.The trawl winch controlled by hydraulic motor constant torque using propor-tional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and the proportional relief valve to changing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let and outlet of hydraulic motor.The trawl winch system has been tested and applied on an ocean fishing vessel. The water depth of the sea area is200-510m,the towing speed is about3.2-3.5kn,the trawler′s working pres-sure is12.5-17MPa,and the trawler′s trawling time is2h.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winch is fully verified by sea experiment,th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parameter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deep-water trawl winch meet收稿日期:2019-09-2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2)作者简介:王志勇(1979-),男,河南汝南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渔业设施.E-mail:***************浙江海洋大学学报穴自然科学版雪第39卷the design requirements,which can meet the deep-water fishing requirements of882kW trawler.Key words:deep-water fishing;trawl winch;hydraulic control;speed control;constant tension拖网捕捞是我国远洋渔业最重要的作业方式之一,拖网绞车作为最主要的捕捞设备,主要用来起放网具、绞收曳纲。
第七章拖网概论(trawl net general)第一节概况一、捕鱼原理拖网是目前海洋渔业生产中效益较高的渔具之一,属于过滤性的运动渔具。
它依靠机器、风力或人力为动力,拖曳具有一囊两翼或仅具有袋形的网具,利用船舶的运动,拖曳渔具在海底或海水中前进,迫使渔具经过水域中的鱼虾蟹等捕捞对象进入网囊,又不刺缠网目,达到捕捞的目的。
二、作业的特点1、拖网生产主动灵活,积极追捕鱼群,捕捞效率高,作业范围广;2、拖网的捕捞对象广泛,能捕捞海洋和内陆中比较比较密集的水产经济动物;如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螺、贝类等。
3、拖网类渔具型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分布也比较广泛;4、产量高、产值大。
三、世界拖网渔业概况17世纪:风帆渔船—→19世纪后期:蒸汽机拖网渔船,采用直接式网板拖网(无袖)—→20世纪10年代:双船有袖拖网,采用扩展形网板—→1924年,采用V、D式网板拖网—→1954年,英国建造了第一艘大型冷藏加工单拖船(尾滑道拖网船,具有先进的渔航仪器)。
目前有70多个国家从事拖网渔业生产,大搞拖网生产的有:日本、前苏联、中国、美国、智利、秘鲁、印度等。
拖网所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5%以上,有的国家达75%以上。
目前,捕捞出现了过度现象,为此应综合利用资源,进行选择性渔具渔法的研究,同时减少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我国拖网渔业概况16世纪:浙江渔民采用“大对”作业,—→18世纪:广东用两船拖一网,拖网风渔业,—→1876年广东汕尾出现杵拖网渔业,—→1905年,从德国引进机轮单拖网,—→1925年:日本引进机轮双拖(特点:单一、数量少、马力小、性能差、单产低)—→1950年以后,开始发展,—→60年代以后,发展速度很快。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拖网捕捞操作技术逐渐实现了机械化,出现了三大革命:1、渔探仪的出现:把盲目捕捞转变为瞄准捕捞;2、合成纤维的出现:改变了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的局面,降低了生产成本;3、动力滑车的出现:减少了渔民的劳动强度。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捕捞技术与策略海洋渔业是人类获取食物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捕捞技术与策略则是海洋渔业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海洋渔业工作中常用的捕捞技术,以及制定有效的捕捞策略的必要性。
一、常用捕捞技术1. 拖网捕捞技术拖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捕捞技术之一,它包括底拖网和表层拖网两种形式。
底拖网通常用于捕捞底层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而表层拖网则适用于捕捞游泳在表层的鱼类。
2. 围网捕捞技术围网是一种有效的海洋捕捞技术,它通过设置围网将目标鱼群包围起来,然后将鱼群引导到捕鱼箱中。
这种技术通常用于捕捞大规模鱼群,如鲨鱼或金枪鱼。
3. 钓鱼技术钓鱼是一种传统的捕捞技术,它通常用于捕捞目标鱼类,如鲈鱼或鲑鱼。
钓鱼技术需要使用鱼钩、鱼线和鱼竿等工具。
4. 网箱养殖技术网箱养殖是一种将鱼群圈养在海洋中的技术,它通过设置网箱来控制鱼群的数量和生长环境。
这种技术通常用于养殖鲈鱼、虾类和贝类等海产品。
二、制定有效的捕捞策略的必要性1.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捕捞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制定合理的捕捞策略,限制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捞行为,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维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的捕捞策略可以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过度捕捞会导致目标鱼类种群的衰退,甚至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
因此,制定有效的捕捞策略,包括限制渔获量和设定渔业休渔期等,有助于保持渔业资源的丰富和可持续利用。
3. 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制定科学合理的捕捞策略可以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选择捕捞地点和捕捞方法,可以提高渔获量和捕捞成功率,从而增加渔民的收入和渔业企业的利润。
4.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有效的捕捞策略有助于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管理和监测渔业活动,可以确保渔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捕捞技术与策略对于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增加经济效益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题报告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舟山渔场禁渔线以外海域底托网渔业部分经济鱼类生物学的初步研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国内外目前渔业资源研究动态由于研究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征可以为今后捕捞经济鱼类提供科学依据等重要意义,所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林龙山等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运用体长频率估算了vonBertan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
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出现个体小型化,15种鱼类的开发率过高,处于超额开发状态。
吴常文等采用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研究方法,进行了舟山渔场针乌贼生物学特征及其渔场分布变迁的研究。
发现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北方海区的针乌贼,近几年逐步在舟山渔场出现,并且渔火数量在逐渐增加,渔场分布发生了变迁。
程家烨等根据1963、1983 和2001 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的调查资料,对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等主要种群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
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小黄鱼种群的低龄、个体小型化现象相当突出,平均年龄仅为0. 923 龄;生长加快, 生长参数k 值达0. 55;体重生长的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变小,仅为1. 67 龄;性成熟提前;死亡率提高,残存率减小。
尽管小黄鱼近年来产量有所恢复,但资源利用对象主要以当年生补充群体为主,生长型捕捞过度趋势加重。
林龙山根据2005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的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龙头鱼资源的数量分布、分部海域生态环境特征、渔业生物学特征和资源状况等。
结果表明,东海区龙头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口渔场、舟山渔场、鱼山渔场和大沙渔场,这几个渔场全年的渔获量占全部渔获量的82.99%。
现存的资源量为2125t,但潜在资源估计在5000吨以上,属于有潜在价值渔业。
建议加强该资源的监测和研究,并执行相应开捕规格。
第33卷第2期20 18年4月大连海洋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D A L I A N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V〇1.33No.2Apr.2018DOI:10.1653^/j.c n ki.d1hyxb.2018.02.019文章编号:2095-1388 (2018)02-0258-07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研究陈仁杰“2,李显森2,樊钢洲2,赵宪勇2、3,张国胜1(1.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摘要: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针对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网目选择性,于2017年8月在黄海南部的海州湾水域进行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40、54、60、70、90 m m)的套网法拖网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网目尺寸(40、54、60、70、90 m m)下主要渔获的逃逸率与幼鱼的释放效果,并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权衡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渔获逃逸率逐渐增加,对幼鱼的释放效果显著,从生态保护方面考虑,根据目前的资源状况,网囊网目尺寸可放大至80m m以上;当网囊网目尺寸小于56 m m时,释放效果显著,当网目尺寸大于56 m m时,经济效益损失显著。
研究表明,为了权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将56 m m作为制定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双船有翼单囊拖网;幼鱼比例;逃逸率;释放效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小网目尺寸中图分类号:S932.4 文献标志码:A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鳗鱼渔业的发展, 双船中层拖网渔业已成为黄海海区的重要渔业产业 之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