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法律体系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8
第四章法律体系试题与参考答案考试指南:学习本章的意义,在于了解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与原则、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法律部门等问题,以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形式.一、填空题1、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制定的总称.2、我国法律体系是以为核心的.3、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对象,补充标准是.4、由本国各部门法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是.5、划分部门法既不应过宽也不应过细,在它们相互之间应保持.6、作为部门法的行政法,就法律渊源来说主要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一般行政管理的________ 构成的.7、民法是调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的总称.8、国家在调整社会关系时用以影响这些关系的手段和方式,称为.二、判断题1、作为一个部门法的行政法,是指由国务院以与地方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规X性法律文件的总称.2、体系就是由基本法律构成的整体.3、划分法律部门的补充标准是法律调整的对象.4、我国的法律体系是指包括国际法在内的各部门法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5、一个法律部门包括了很多法律规X和具体的法律制度,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也往往可以涉与几个法律部门.6、法律体系不包括国际法.7、划分部门法的主要目的是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全部现行法.8、行政法部门就是行政法规的总和.9、凡是调整任何一种社会关系领域的法律都应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10、民事诉讼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三、单项选择题1、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调整的方法B、法律调整的对象C、法律原则D、法律的数量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独立法律部门的是〔〕.A、行政法B、继承法C、知识产权法D、刑事诉讼法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X的总和,称之为〔〕.A、法学体系B、立法体系C、法律体系D、法律部门4、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A、行政法就是行政法规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C、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X性文件D、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5、划分法律部门的补充标准是〔〕.A、法律调整的方法B、法律调整的X围C、法律调整的对象D、法律调整的后果6、著作权法和专利法属于〔〕这一部门法.A、行政法B、民法C、经济法D、环境法7、由本国各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A、法律体系B、立法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宪法法律部门的文件是〔〕.A、《人民法院组织法》B、《##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国籍法》D、《民族区域自治法》2、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A、法律的生效X围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调整的对象D、法律的表现形式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独立法律部门的是〔〕.A、民法B、知识产权法C、经济法D、行政法4、下列属于民法法律部门的法律文件是〔〕.A、《民法通则》B、《继承法》C、《收养法》D、《著作权法》五、名词解释题1、法律体系2、法律部门六、简答题1、我国法律体系中包括哪些部门法?2、部门法与具体法律制度的联系和区别何在?3、部门法与规X性法律文件的联系和区别何在?七、论述题1、研究法律体系有何意义?2、划分部门法的原则有哪些?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同类法律规X2、宪法部门3、法律调整的方法4、法律体系5、适当平衡6、行政法规7、平等主体8、法律调整方法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1、A2、A3、C4、D5、A6、B7、A四、多项选择题1、A、B、C、D2、B、C3、A、C、D4、A、B、C、D五、名词解释1、法律体系,是指本国各部门法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2、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X的总称.六、简答题1、一般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门法:〔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经济法;〔5〕劳动和社会保障法;〔6〕刑法;〔7〕诉讼法等.2、部门法与具体法律制度都由同类法律规X构成.部门法的同类法律规X指属于同一部门法的规X,而具体法律制度的同类法律规X既可属于同一部门法,也可分属几个部门法,当然一般是主要属于某一部门法,同时也涉与其他部门法.一个部门法一般都包括了很多法律规X和具体的法律制度.3、每一部门法总要有若干规X性法律文件体现出来,但部门法并不等于规X性法律文件:一般部门法的名称和有关规X性法律文件的名称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些部门法的名称和规X性法律文件的名称是一致的,如宪法、刑法等.七、论述题要点1、研究法律体系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明确立法方向;〔2〕有助于了解国家的部门法、法律制度和法律规X的全貌;〔3〕有助于正确地执法、司法、守法;〔4〕有助于法制宣传、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深入开展.2、划分部门法的原则有:〔1〕划分部门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的全部现行法.〔2〕划分部门法时应考虑到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的广泛程度与相应法律、法规的多寡.〔3〕划分部门法既不应过宽,也不应过细,在它们之间应保持适当平衡.〔4〕划分部门法时应以全部现行法律为基础,同时也应考虑正在或即将制定的法律.〔5〕划分部门法时,应考虑到各部门法之间的交错情况,根据其主导因素决定其归属.〔6〕要注意随着立法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适时地修正或发展对于部门法的划分.。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1.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怎样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制度及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设置及相互关系等),而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制定:宪法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而普通法律的制定一般由常设的立法机关负责;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制宪机关成员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有的需全民公决,而普通法律的通过一般只要代议机关的议员或代表半数通过。
修改:1.特点主体;2.修改宪法的通过程序更严格;3.修改宪法内容的限制(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2.如何理解“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是从部门法意义上按法律调整的对象所作的一种学理分类。
两种含义:(1)不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一般立法程序、效力与规定其他内容、调整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相同)(2)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作为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性法律应当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规定宪法内容、作为宪法组成部分的一系列法律。
宪法性法律仅具有一般法律效力而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力。
3.如何理解宪法制定、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的关系?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制定不同于宪法修改,后者是在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对宪法内容作全部或部分的变动,但不改变原有宪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都是使原有的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保持一致、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第四章法律體系與司法制度第一節當代西方法律系統1.不同的社會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法律觀念,自然形成許多不同的法律系統。
2.一般學者將世界上的法系大致分為中國法系(嚴刑峻法、無民法)、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習慣法)、回回法系(重視宗教、階級,一夫多妻)及印度法系(重視階級)等五種。
二、大陸法系1.大陸法系又稱為羅馬─日耳曼法系,是指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在繼承羅馬法的原則與形式的基礎上,以法國拿破崙法典為範本而發展成的一種法律體系。
換言之,大陸法系的主要淵源為羅馬法與法國民法典。
2.羅馬法主要是指從紀元前五世紀羅馬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銅表法》。
3.羅馬法的貢獻在於最早、最明確地建立了私有權的概念,並規定私有權受法律保障,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則,以及最早、最完備地規定了簽訂契約的自由權,亦為西方社會契約自由原則的最早表述。
a.契約自由原則:雙方訂定契約自由決定。
4.大陸法系較強調法律的邏輯性、合理性與嚴肅性,法律結構比較單一,法律均為成文法,沒有判例法。
在民法、商法、刑法等方面都制定較系統的法典,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只能依據法律而不能任意解釋,創造法律。
5.大陸法系的特點a.成文法典的具備:法律都以條文形式呈現做為國家主要法源。
b.訴訟程序的重視:關於訴訟案件,必先審查是否合乎程序,之後再做實體上的審判。
c.裁判機關的定型:法院的審級系統、法庭組織均由法律硬性規定,不得違反。
d.民刑訴訟與行政訴訟的分隸:關於民刑事訴訟由普通法院管轄,關於行政訴訟則由行政法院管轄。
三、英美法系1.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系、英國法、判例法,指早期英國通過去院審理案件「遵循先例」和立法等形式,廣泛吸收羅馬法,教會法的思想和原則,以及日耳曼習慣法等,逐漸形成的一種法律體系。
2.判例法的形成主要係來自於法院法官的判決。
法官將存在於制定法、判例或法學名著中的法律原則運用到具體的案件之上作出判決時,往往會經由法官的理解或解釋,而引申出新的法律精神,即所謂「判例法」或「法官法」。
第一章民法概论单选: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重要合用于。
A、物权法B、债权法C、协议法D、侵权行为法以下哪个民法原则被誉为“帝王条款”。
A、平等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权利神圣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下面对民法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民法是市民法B、民法是权力本位的法C、民法是实体法D、民法是国内法填空: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部资本主义民法典是。
我国民法通则是自年1月1日开始施行。
被誉为“帝王条款”的民法的基本原则是。
名词解释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指民事主体的行为不得违反社会的公共秩序和蔼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多选以下可以纳入民法范围的是。
A、物权法B、婚姻法C、商法D、税法从民法的性质上看,民法是。
A、市民法B、特别法C、私法D、实体法以下可以成为民法渊源的是。
A 民事特别法B 国际条约C 习惯D 判例以下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的是。
A、侵权补偿关系B、协议关系C、父母子女关系D、税收关系简答:民法的调整对象及其特点民法的调整对象只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1分),其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平等性(1分)。
人身关系是以人格和身份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特点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1分),财产关系是以财产的归属和流转为内容的社会关系(1分)。
民法的性质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民法是私法;民法是奉行权利本位的法;民法是实体法;民法是国内法。
民法的基本原则重要有哪几个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论述试述民法的重要内容(1)民法总则;(2)物权法;(3)债权法;(4)人身权法;(5)亲属法;(6)继承法;(7)知识产权法;(8)商法。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单选:我们将可以移动的物一般称为。
A、特定物B、动产C、孳息D、从物在两个民事权利中起从属作用的权利是。
A、请求权B、从权利C、辅助权利D、相对权按照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学法第四章答案1、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所谓的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是:经代理人追认后,被代理人才承担责任。
2、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
3、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因果关系和抢夺他人成果4、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自然人和法人5、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丧失的是胜诉权利6、民法起源于罗马私法,是调整社会普通成员之间关系的法律。
在法律体系中,民法属于实体部门法,是与刑法、行政法并列的,仅次于宪法的实体部门法。
7、人格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8、我国民法上的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9、意思表示是行为能力适格者将意欲实现的私法效果发表的行为。
10、只要有行为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A单方)法律行为。
11、不属于民法平等原则内容的是: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表意行为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12、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
13、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期限”是将来确定发生的。
14、具体人格权以下不包括的组合是:生命权和财产权15、代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当然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要件。
但代理由于制度的特殊性,险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要件外,还有其成立的特别要件:须有三方当事人、代理的标的须为民事法律行为、须依代理权、须为本人利益16、只有一方……为单方16、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撤销后,其行为自始无效17、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买卖行为18、时效是指……时效分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19、合同法规定撤销权人自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来年内不行使撤销权其撤销权消灭。
该规定属于除斥20、对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可自由协商,体现民法的自愿原则21、不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惩罚功能22、复代理中,复代理人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23、只有交会实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称为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24、下列可以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有聋哑人、合伙企业、机关法人、个体工商户25、关于民事法律行为,表述正确的是:无偿法律行为……。
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8分)1. 下列表述违反《预算法》的规定的是( )。
A.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B.我国国家预算共分为四级C.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的预算不作为一级预算2. 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职权的是( )。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3. 我国的预算收入( )。
A.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B.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C.仅包括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D.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4. 下列关于预算的审批,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B.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C.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D.各级政府预算批准后,必须依法向相应的国家机关备案5. 乡级政府编制的决策草案,由( )审批。
A.国务院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本级人大D.县级人大6. 下列选项中,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是( )。
A.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B.某国有企业采购生产设备C.某中学用教育经费拨款购买教学用的电教设施D.某股份有限公司承揽了国家的某项重点建设项目而采购原材料7. 政府采购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不得有歧视条件和行为,任何一方不得提出不合理要求,这体现了( )。
A.公开透明原则B.公平竞争原则C.公正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8. 我国的政府采购实行的是( )的执行模式。
A.集中采购B.分散采购C.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D.分批采购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府采购当事人的是( )。
A.采购人B.保证人C.供应商D.采购代理机构10. 甲公司申请取得乙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其应当经过( )的审批。
云班课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测试题答案1、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四个方面统筹推进。
*A、立法(正确答案)B、执法(正确答案)C、司法(正确答案)D、守法(正确答案)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单选题] *A.实践B.自我意识C.社会关系D.劳动(正确答案)3、【单选题】新时代的()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单选题] *A. 大学生(正确答案)B. 青年C. 青年大学生D. 年轻人4、【单选题】()为法治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单选题] *A.思想道德建设(正确答案)B.精神文明建设C.思想建设D.道德建设5、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单选题] *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1777年的《邦联条例》1787年的《美国宪法》(正确答案)6、9.小明所在的班级有40名同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
如果这40名同学各自按照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去想事情,做事情,他们很难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
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需要同学们()①彼此接纳、彼此尊重②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③相互理解和包容④学会友好相处[单选题] *A.①③④(正确答案)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A、党的领导原则(正确答案)B、人民主权原则(正确答案)C、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正确答案)D、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正确答案)8、关于办事公道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单选题] *办事公道就是要按照--个标准办事,各打五十大板办事公道不可能有明确的标准,只能因人而异一般工作人员接待顾客时不以貌取人,也属办事公道(正确答案)任何人在处理涉及他朋友的问题时,都不可能真正做到办事公道9、以下哪种情况属诚实劳动()? [单选题] *出工不出力炒股票(正确答案)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盗版10、【单选题】曾子说:“五日三省吾身。
法律体系和法的形式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建筑法》属于()这一法律部门。
A.民法B.商法C.经济法D.行政法2.下列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规,属于经济法的是()。
A.合同法B.安全生产法C.建筑法D.担保法3.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土地管理法》属于()这一法律部门。
A.民法B.行政法C.经济法D.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4.下列规范性文件中,效力最高的是()。
(2010年真题)A.行政法规B.司法解释C.地方性法规D.行政规章5.关于法的形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B.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C.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低于上级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与同级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6.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2011年真题)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7.行政规章是一种法律规范性文件,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其制定者是()。
A.人大常委会B.最高人民法院C.国务院D.国家行政机关8.根据法的效力等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属于()。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9.我国的宪法是由()制定和修改的。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10.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发生冲突时,下列解决方法中正确的是()。
A.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的,适用新规定,同时颁布的,双方协商议定B.同一机关制定的新规定与旧规定不一致的,由制定机关裁决C.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全国人大法工委裁决D.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11.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等级排序正确的是()。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政府规章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C.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D.国际条约>宪法>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12.根据法的效力等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属于()。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的是()。
A.行政法B.合同法C.仲裁法D.民事诉讼法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基本的法律部门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和程序法七大基本法律部门。
可见,选A项。
合同法属于民商法律部门,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律部门,因此,不选B、C、D项。
知识模块: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2.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律体系的形成是立法活动与法学研究的共同产物B.法律体系中的法律是指现行法C.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法律部门D.法律体系中包括围际法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体系的形成是立法活动和法学研究的共同产物。
故A项表述正确。
法律体系中的法律是指现行法律规范,而不包括已经废止的或失效的法律,也不包括国际法。
故B项表述正确,D项表述错误。
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构成的体系,因而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法律部门,即可以将一国现行法律体系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
故C项表述正确。
据此,选D 项。
知识模块: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3.下列关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学体系的范围比法律体系的范围广泛B.在一个国家中,法学体系一般只有一个,而法律体系会有数个C.法学体系是法律体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D.法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正确答案:A解析:法学体系的内容和范围比法律体系的内容和范围要大得多,如法学体系有法哲学、法理学、法律心理学、法律史学等,而作为规范体系的法律体系则不含有这些内容。
可见,A项表述正确,故选A项。
4.1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异同。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涵内容最广的一个体系,并且对后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欧洲大陆上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多极”均势格局。
维也纳体系是继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后第二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在其运行期间,欧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基辛格认为是一个完美的体系。
1.体系实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封建旧势力主导的秩序,两者建立的欧洲大国均势和协调体系,但前者是历史的进步,后者相对法国大革命的后退。
2.实体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民族君主国之间的关系,国家利益,王朝利益,宗教利益的综合,且国家利益占主导,维也纳体系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经济取代欧洲的君主国家,国家利益取代君主利益而成为各国最高的追求目标。
3.制度原则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现代国际关系的主权原则,解决国际纠纷的国际会议方式和国际条约对参加者的法律约束力。
维也纳体系以“正统原则”来恢复被推翻的封建王朝,以“补偿原则”来协调各君主国的利益范围,以“均势原则”来维持各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4.稳定性方面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期间欧洲国家间频繁发生战争和频繁交换的结盟。
维也纳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被成为“黄金时期”。
5.格局的变化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东亚封贡体系和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主导的欧洲传统秩序的解体,西班牙,荷兰等老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俄罗斯,普鲁士崛起,主导着欧洲大国的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维也纳体系,帝国主义进一步对世界侵略扩张,工业便加强世界联系,后者比前者更具世界性。
6.经济方面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支配的17-18世纪,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欧蓬勃兴起,工业革命首先把东西方分离。
维也纳体系时期,欧洲凭借的迅速增长和军事实力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扩张,将世界其它地区变成欧洲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相同点1.两体系都是大国下的相互妥协的产物,其反映的是牺牲小国利益下的大国之间的利益分配,反映其不平等性。
第四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十八届()中全会第一次在建党历史上把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A、二B、三C、四D、五正确答案:C2、()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A、宪法B、民法C、刑法D、商法正确答案:A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A、吏治B、法制C、反腐D、法治正确答案:D4、事实证明,()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A、依法行政B、反腐倡廉C、改革开放D、法治建设正确答案:C5、()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D、《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正确答案:B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A、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B、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人民政府C、上一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D7、()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A、习近平B、李克强C、胡锦涛D、温家宝正确答案:A8、《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A、首问负责制度B、民主决策制度C、决策责任追究制度D、科学决策制度正确答案:C9、2010年国务院()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A、《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要》B、《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C、《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确答案:B10、()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A、法律B、经济C、文化D、政治正确答案:A11、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A、责任政府B、法治政府C、法制政府D、阳光政府正确答案:B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举行:A、上海B、深圳C、北京D、天津正确答案:C13、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A、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B、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C、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D、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立法机制的完善正确答案:B14、()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A、行政体制改革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民主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正确答案:A1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A、经济B、政策C、政治D、法律正确答案:D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第一章法理学第一节法的本体【实战演练】【答案】C。
解析: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C 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C。
【试题回顾】【答案】C。
解析: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男女双方申请结婚登记引起了法律关系的产生,这是一种法律行为,而不是法律事件,由于选项中不存在“法律行为”,故取其上位概念“法律事实”。
故本题选C。
第二节法的运行【实战演练】【答案】C。
解析:法的适用又称为司法,是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将法运用于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的特点:(1)司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2)司法具有国家强制性;(3)司法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的活动;(4)司法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的结果的法律文书。
而本题中,A 是法官个人行为,而不是依照法定程序而为的活动。
B 则不是依职权行使的专门活动,同样是个人行为。
D 项,治保主任不属于法院或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因而其行为不属于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司法活动。
C 则是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运用法律的活动,故本题答案为C。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战演练】【答案】D。
解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故本题答案为D。
【试题回顾】【答案】ABCDE。
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律法规概述与应用练习题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法律法规无处不在,它们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秩序和公平。
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能够正确应用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的练习题,我们将一起深入探讨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提升我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法律体系的构成(一)练习题 1以下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法律部门有()A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B 民法商法C 行政法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我国的法律体系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
(二)练习题 2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A 根本大法B 普通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解释: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一)练习题 3法律的制定主体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二)练习题 4法律的实施包括()A 执法B 司法C 守法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守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活动。
四、民事法律关系(一)练习题 5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是()A 自然人B 法人C 非法人组织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二)练习题 6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A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 意思表示真实C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与外在表示一致;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不违背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有效的重要条件。
法律基础(08118)绪论:法学基本理论一、1、法即法律,一般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法的本质是指发这一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本质掌握可理解的世界的核心内容。
2、法律的特征:一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二法律出自于国家,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三法律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义务,具有权利义务统一性;四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律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发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第一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概论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一、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中国固有的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与外来法律,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也是传统法律文化迎接挑战,实现创造性转化的过程。
法治即是一种治国方略、社会调控方式,又是指一种依法办事而形成的法律秩序,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
二、1、法律制定即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立法原则是指导立法主体进行立法活动的基本准则,其包括:法治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
2、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肋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方面法律部门。
3、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经验最重要有五条: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三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五是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统一。
三、法律唯有通过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实施,才能真正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社会正义。
第四章法律体系试
题
第四章法律体系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试指南:学习本章的意义,在于了解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与原则、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法律部门等问题,以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形式。
一、填空题
1、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制定的总称。
2、中国法律体系是以为核心的。
3、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对象,补充标准是。
4、由本国各部门法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是。
5、划分部门法既不应过宽也不应过细,在它们相互之间应保持。
6、作为部门法的行政法,就法律渊源来说主要是由国务院制
定的有关一般行政管理的________ 构成的。
7、民法是调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
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的总称。
8、国家在调整社会关系时用以影响这些关系的手段和方式,称为。
二、判断题
1、作为一个部门法的行政法,是指由国务院以及地方行政机
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2、体系就是由基本法律构成的整体。
3、划分法律部门的补充标准是法律调整的对象。
4、中国的法律体系是指包括国际法在内的各部门法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5、一个法律部门包括了很多法律规范和具体的法律制度,一
个具体的法律制度也往往
能够涉及几个法律部门。
6、法律体系不包括国际法。
7、划分部门法的主要目的是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全部现行法。
8、行政法部门就是行政法规的总和。
9、凡是调整任何一种社会关系领域的法律都应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10、民事诉讼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三、单项选择题
1、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调整的对象
C、法律原则
D、法律的数量
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法律体系中独立法律部门的是〔〕。
A、行政法
B、继承法
C、知识产权法
D、刑事诉讼法
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之为〔〕。
A、法学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律体系
D、法律部门
4、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A、行政法就是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
C、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D、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
5、划分法律部门的补充标准是〔〕。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调整的范围
C、法律调整的对象
D、法律调整的后果
6、著作权法和专利法属于〔〕这一部门法。
A、行政法
B、民法
C、经济法
D、环境法
7、由本国各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
A、法律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系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宪法法律部门的文件是〔〕。
A、《人民法院组织法》
B、《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国籍法》
D、《民族区域自治法》
2、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
A、法律的生效范围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调整的对象
D、法律的表现形式
3、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法律体系中独立法律部门的是〔〕。
A、民法
B、知识产权法
C、经济法
D、行政法
4、下列属于民法法律部门的法律文件是〔〕。
A、《民法通则》
B、《继承法》
C、《收养法》
D、《著作权法》
五、名词解释题
1、法律体系
2、法律部门
六、简答题
1、中国法律体系中包括哪些部门法?
2、部门法与具体法律制度的联系和区别何在?
3、部门法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联系和区别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