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表的集合GBT50476
- 格式:xls
- 大小:90.54 KB
- 文档页数:12
前言今年全省各地审图和设计人员共提出195道问题,部分问题和前几年的技术问答有相似甚至重复。
考虑到提出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且每年一期问答难免有问题交叉搭接,提问人因各种原因未能获取以前的各期问答,删减合并过多会影响以后各期问题的收集。
故此次汇编时未作大的合并和修改,除个别问题外,基本保持原意,仅在回答时对类似问题作集中处理。
所提问题涉及面广量大,主要是平时审查和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是规范的盲点,有的是工程日趋复杂带来的疑难杂症,也有偏题和怪题,需要专家组各成员共同研讨统一认识。
目前暂由我中心负责技术问题汇编的技术人员回答,仅代表个人意见,同时也是为了汇编人员讨论前更好地熟悉和理解题意,以便讨论时掌握重点、归纳整理。
因编制人员的时间、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接触面有限,问题回答中的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请各位专家抽空阅读,有不同意见或有更规范、更完善的回答时,请在题中书面补充。
谢谢!2010年结构专业疑难问题解答一、荷载:1、走廊,门厅,楼梯活荷载根据GB50009-2001(2006年版),当人流可能密集时取3.5KN/m²,在具体设计时当楼梯活荷载取3.5KN/m²,与其相连的走廊活荷载是否也必须取3.5KN/m²。
答:人流可能密集时活荷载取3.5KN/m²,一般是指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消防楼梯。
与之相连的走廊、门厅荷载不作要求。
(GB50009-2001表4.1.1第11项次,走廊、门厅、楼梯归于一类)2、住宅的储藏室活荷载是否需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为5.0,一些审图中心均按此控制。
个人认为实际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荷载需求。
答: GB50009-2001条文第4.1.1条,储存物品的仓库活荷载标准值取值为5.0KN/m²,住宅的储藏室目前规范未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如无地方规定,建议参照GB50009-2001第4.1.1条执行,取5.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GB/T 5074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编写组李克非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报告提纲1.耐久性背景与现状2.耐久性规范编写过程33.规范总体结构44.耐久性具体规定5.结语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2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www.bzfxw.com结构类型耐久性状况民用房屋干湿交替的室外构件过早锈蚀,30~40 年2030工业厂房大修年限20~30 年海港码头大修年限10~20 年,浪溅区最严重桥梁除冰盐侵蚀,大修年限10~20 年隧道渗漏严重一般工程:50 年,95% 保证率不需大修,平均不大修90年标准耐久性要求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3重要工程:100 年…www.bzfxw.com•预应力腐蚀事故时有发生(2001年四川宜宾南门大桥桥面坍塌事故)•1994 年铁路部门的统计:桥梁总数33600 座,病61372675害结构6137 座,预应力结构2675 座,维修费用约4 亿元。
•预应力结构,尤其是后张法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亟需解决。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CCES 01--20042004))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4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www.bzfxw.com1 耐久性现状> 耐久性问题尺度10-1210-910-610-310-010+3力学的尺度… Chong (2003)尺度mmmmmm量子力学分子, 纳米力学微观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系统-断裂破坏力学•藕合现象-••物理进程-物理,化学-热力学藕现象•力学效果结构力学-可靠度理论承载能力•耐久性•化学进程-纳米技术2009-3-292009桥梁耐久性论坛,广州6不同材料层次材料-结构层次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50476-20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2019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旨在维护和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以确保其正常可靠的运行和使用。
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鉴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前,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鉴定,以便为设计提供有价值信息。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鉴定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在下列条件下进行:(1)采取有效措施,以检测混凝土结构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承担维修和更换工作;(2)对新建和改建的混凝土结构,在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性能标准下,进行书面验收;(3)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可靠性评估;(4)分析及评估混凝土结构使用环境,以确定混凝土结构长期可靠性;(5)对已有混凝土结构进行改造升级时,必须重新进行耐久性评估。
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基于耐久性评估的结果,建立符合运行要求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以防止混凝土结构早期损坏、快速老化;2.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综合考虑混凝土材料本身特性及外界环境、使用环境情况,确定耐久性、腐蚀性、老化性等方面设计要求;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时,应确保结构充分强度、刚度及安全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表层及内部的腐蚀病害的发生与发展;4.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对耐久性较差的混凝土结构进行重建、加固改造;5.发现老化性能下降的混凝土结构,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低负荷或局部改造,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结构建筑维护1.对混凝土结构,应定期进行外检、内检,对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降的结构进行重新评估和及时维修;2.立足混凝土结构及其内部构件的性能和特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性维修;3.确保混凝土结构内部及表面的清洁度和干燥度,以免发生渗漏、腐蚀病害和破坏;4.对重型荷载作用的结构,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定期改变荷载作用,以改善结构的使用环境和耐久性;5.定期加固混凝土结构关键点,以保证其结构安全稳定。
因此,2019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旨在确保混凝土结构可靠可持续的使用,通过耐久性鉴定、耐久性设计以及混凝土结构保养维护等措施,把重点放在耐久性方面,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地下车站与地下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STB-QT-030004(试行)主编单位: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施行日期:2010年10月1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使用说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管理规定的系列文件,供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参与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有关单位参考和使用。
该系列文件共分“指导文件”、“招标通用技术文件”和“通用图及标准图”三大类。
各类文件使用说明如下:1) 指导文件:制定网络建设中该专业的技术原则、标准,在使用中应严格遵守;2) 招标通用技术文件:供各专业招标技术文件编制时参照使用。
根据各工程具体情况,应作相应的编排并补充特殊条款;3) 通用图及标准图:在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标准的指导下,供使用单位需参照的通用性标准化图纸。
在设计中,通用图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参照使用,标准图可直接引用。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的解释权属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前言为改善和加强上海新建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质量,体现地铁工程“百年大计”对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要求,特制定《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区间的初步设计文件中应设立专门的耐久性设计章节,其编制应以此为原则;施工图设计中应依据本“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耐久性设计。
由《上海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STB-QT-030001)的工程实践经验,并依据国家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结合专家的建议,特对原版本进行修订。
本通用文件(STB-QT-030004)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原版本同时废除。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行业的标准,涵盖了产品的质量、性能、试验方法、生产条件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与国混凝土协会相关的标准: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施工要求等。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
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 50666-2011: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
4.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的基本方法。
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64-2011:规定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方法。
6.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规定了混凝土结构试验的基本方法。
7. 《混凝土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GB/T 29753-2013:规定了混凝土掺合料的分类、性能要求、应用范围和施工要求。
8.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GB/T 50168-2011:规定了混凝土泵送施工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表的集合GBT504762、如能加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截面受压墩、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低于表中规定的数值,但不应低于3.4.5条规定的素混凝土最低的强度等级3、Ca30表示强度等级为C30的引气混凝土。
3.4.5 素混凝土结构满足碉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一般环境不应低于C15,冻融环境和化学腐蚀一间应根据本规范表5.3.2、表7.3.2的规定确定;氯化物环境可按本规范表6.3.2的III-C或V-C 环境作用等级规定。
2、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或一级时,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裂缝宽度;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或全预应力构件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计算裂缝宽度;3、有自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构件,其横向弯曲的表面裂缝计算宽度不应超过0.20mm。
于28d标准强度的50%,且不少于7d。
加湿养护结束后应继续3、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在I-A环境中用于永久浸没于水中的构件。
2、干燥、低湿度环境年平均湿度低于60%,中、高湿度环境指年平均湿度大于60%3、干湿交替指混凝土表面经常交替接触到大气和水的环境条件。
表5.2.1 冻融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3~2.5℃、-8~-3℃和-8℃以下;2、中度饱水指冰冻前偶受水或受潮,混凝土内饱水程度不高;高度饱水指冰冻前期或频繁接触水或湿润土体,混凝土内高度水饱和;3、有氯盐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水位变动区构件和受雨淋的构件水平表面条形构件2、预制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比表中规定减少5mm;3、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按照本规范第3.5.2条规定执行。
5.3.3 重要工程和大型工程,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不应低于表5.3.3的规定1、抗冻耐久性指数为混凝土试件经3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E1与其初始值E0的比值,DF=E1/E0;如在达到300次循环之前E1已降至初始值60%或重量损失已达到5%,以此时的循环次数N计算DF值,DF=0.6*N/3002、对于厚度水球150mm的薄壁混凝土构件,其DF值宜增加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技术规程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长期保持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避免出现损坏和事故而制定的标准化技术规范。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施工工艺的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 水泥的选择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水泥应根据环境和使用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泥。
在常温环境下使用的水泥应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而在高温、高强度、高耐久性要求的场合下应选择硅酸盐水泥、高炉水泥等特殊水泥。
2. 骨料的选择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骨料应根据环境和使用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骨料。
在普通的混凝土结构中,可采用石子、砂石等骨料;在高强度、高耐久性要求的场合下,应采用耐磨性好、强度高的骨料。
3. 混凝土掺合料的选择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掺合料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掺合料。
在一般情况下,可选用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下,如海洋、氯离子等腐蚀性环境下,应选用硅灰、石英粉等掺合料。
三、混凝土构件的设计1. 混凝土构件的截面设计混凝土构件的截面设计应根据其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设计应保证其正常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不受影响;在特殊场合下,如地震、风载等荷载作用下,应采用更为严格的设计要求。
2. 混凝土构件的布置设计混凝土构件的布置设计应根据建筑结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置等要素进行设计。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构件的布置应保证其正常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不受影响;在特殊场合下,如地震、风载等荷载作用下,应采用更为严格的布置要求。
3. 混凝土构件的钢筋设计混凝土构件的钢筋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设计应保证其正常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不受影响;在特殊场合下,如地震、风载等荷载作用下,应采用更为严格的设计要求。
四、施工工艺的管理1.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浇筑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格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格,从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及养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材料选择1.水泥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其28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如在海洋环境中使用,应选用硫铝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等抗硫酸盐侵蚀的水泥。
2.骨料骨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其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匹配。
在海洋环境中使用时,应选用耐磨性好、抗硫酸盐侵蚀的骨料。
3.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在海洋环境中使用时,应选用粉煤灰或矿渣等抗硫酸盐侵蚀的矿物掺合料。
4.化学掺合料化学掺合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如需要防止钢筋锈蚀,可选用防锈剂。
5.水水应符合国家标准,pH值不得低于6.0。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
在海洋环境中使用时,应选用强度等级高于C30的混凝土。
2.配合比设计原则(1)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2)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3)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配合比设计要求(1)水灰比不得大于0.45;(2)骨料粒径应均匀,最大粒径应不大于混凝土构件厚度的三分之一;(3)掺合料的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30%;(4)砂率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低于2.5。
四、施工1.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应在规定时间内浇筑完毕,以免出现冷接缝;(2)混凝土应均匀浇注,不得出现堆积、分层等现象;(3)混凝土浇筑应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以排除空隙和气泡。
2.养护(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2)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确定,一般不少于7天;(3)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干裂。
五、检验1.强度检验混凝土强度检验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检验频次应按照工程要求确定。
2.耐久性检验耐久性检验应包括硫酸盐侵蚀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等,检验频次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2、如能加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截面受压墩、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低于表中规定的
数值,但不应低于3.4.5条规定的素混凝土最低的强度等级
3、Ca30表示强度等级为C30的引气混凝土。
3.4.5 素混凝土结构满足碉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一般环境不应低于C15,冻融环境和化学腐蚀一间应根据本规范表5.3.2、表7.3.2的规定确定;氯化物环境可按本规范表6.3.2的III-C或V-C 环境作用等级规定。
2、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或一级时,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裂
缝宽度;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或全预应力构件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
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计算裂缝宽度;
3、有自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构件,其横向弯曲的表面裂缝计算宽度不应超过0.20mm。
于28d标准强度的50%,且不少于7d。
加湿养护结束后应继续
3、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在I-A环境中用于永久浸没于水中的构件。
2、干燥、低湿度环境年平均湿度低于60%,中、高湿度环境指年平均湿度大于60%
3、干湿交替指混凝土表面经常交替接触到大气和水的环境条件。
表5.2.1 冻融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
3~2.5℃、-8~-3℃和-8℃以下;
2、中度饱水指冰冻前偶受水或受潮,混凝土内饱水程度不高;高度饱水指冰冻前期或频繁接触水或湿
润土体,混凝土内高度水饱和;
3、有氯盐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水位变动区构件和受雨淋的构件水平表面
条形构件
2、预制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比表中规定减少5mm;
3、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按照本规范第3.5.2条规定执行。
5.3.3 重要工程和大型工程,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不应低于表5.3.3的规定
1、抗冻耐久性指数为混凝土试件经3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E1与其初始值E0的比
值,DF=E1/E0;如在达到300次循环之前E1已降至初始值60%或重量损失已达到5%,以此时的循环次数N计算DF值,DF=0.6*N/300
2、对于厚度水球150mm的薄壁混凝土构件,其DF值宜增加5%。
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的规定确定;近海或海洋环境的土中区指海底以下或近海的陆区地下,
其地下水中的盐类成分与海水相近;
2、海水激流中构件的作用等级宜提高一级;
3、轻度盐雾区与重度盐雾区界限的划分,宜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和既有工程调查确定;靠近海岸的陆
上建筑物,盐雾对室外混凝土构件的作用尚应考虑风向、地貌等因素;密集建筑群,除直接面海和迎
风的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可适当降低作用等级;
4、炎热地区指年平均温度高于20℃的地区;
5、内陆盐湖中氯化物的环境作用等级可比照上表规定确定。
1、水中氯离子浓度(mg/L)的高低划分为:较低100~500;较高500~5000;高>5000;土中氯离子浓度
(mg/kg)的高低划分为:较低150~750;较高750~7500,高>7500;
2、除冰盐环境的作用等级与冬季喷洒除冰盐的具体作用量和频度有关,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相应的最大水胶比可提高0.05,但引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最大水胶比仍应
满足本规范表5.3.2的规定
2、处于流动海水中或同时受水中泥沙冲刷腐蚀的混凝土构件,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百度应增加10~20mm;
3、预制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比表中规定减少5mm;
4、当满足本规范表6.3.6中规定的扩散系数时,C50和C55混凝土所对应的最大水胶比可分别提高到0.40和0.38;
5、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按照本规范第3.5.2条的规定执行。
用的保护层厚度高于表6.3.2的规定,可对本表中数据作适当调整;
2、表中的D RCM值适用于较大或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对于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
应采取更为严格的要求。
无干湿交替(长期浸没于地表或地下水中)时,可按表中的作用等级降低一级,但不得低于V-C级;对
于干旱,高寒地区的环境条件可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
2、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处于弱透水土体中时,土中硫酸根离子、水中镁离子、水中侵蚀性二氧化碳及水
的pH值的作用等级可按相应的环境作用等级降低一级,但不低于V-C级;
3、对含有较高浓度氯盐的地下水、土,可不单独考虑硫酸盐的作用;
4、高水压条件下,应提高相应的环境作用等级;
5、表中硫酸根等的含量的测定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