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级烟叶分级国家标准品质因素表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3
分级因素:指用以衡量烟叶等级质量和内在质量的外观特征,称为分级因素,又称品级因素。
品质因素:指反映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如成熟度、油分、叶片结构、身份、色度、叶片长度等。
控制因素:指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如残伤、杂色、破损等。
成熟度:指烟叶成熟的程度。
油分: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的一种柔软液体或半液体物质,在烟叶外观上表现为油润、丰满或枯燥的程度。
色度:指烟叶表面颜色的均匀程度、饱和程度和光泽强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光泽:光泽是指烟叶表面色彩的明暗程度,即颜色对视觉反应的强弱。
叶片结构:指烟叶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以孔度表示。
身份:指烟叶的厚度、细胞密度和单位面积重量的综合状态,以厚度表示。
残伤:指烟叶组织受到破坏,失去成丝强度和坚实性,或杂色透过叶背,使组织受到破坏,基本无使用价值,包括由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出现的病斑、焦尖和焦边,以百分数表示。
长度:指叶片主脉基部到叶尖的直线距离。
纯度允差:纯度允差指某一等级允许混有上、下一级烟叶的幅度。
烤烟颜色分组的依据是什么?烤烟分级国家标准中按颜色分为哪些组?颜色的差异反映着不同烟叶的内在质量,不同颜色的烟叶必然具有不同的内在质量特点。
(1)颜色由浅至深、总糖含量逐渐降低;(2)颜色由浅至深、烟碱含量逐渐增加;(3)在青黄至柠檬黄区域内,随颜色的加深香气质由差向好转变,柠檬黄时最佳;(4)在青黄至橘黄区域内,随黄色加深,香气量增加;(5)在青黄至橘黄区域内,随黄色加深,烟叶杂气减少,刺激性变小,浓度变大。
烤烟按基本色深浅划分为:柠檬黄色组、橘黄色组、红棕色组。
烤烟分级标准选用了哪些因素?各划分了哪些档次?分级因素有七个:成熟度、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长度、残伤允许度。
成熟度划分为: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五个档次。
油分分为多、有、稍有、少四个档次。
叶片结构分为疏松、尚疏松、稍密、紧密四个档次;身份分为中等、稍厚、稍薄、厚、薄。
色度分为浓、强、中、弱、淡五个档次。
第一章概述一、烟叶分级的重要性:1、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和经济效益:大田烟叶素质各异,调制后质量也不相同,如果优劣混杂,使用价值必然降低,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降低。
2、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原烟经过多次加工,科学配方才能生产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风格不同的卷烟。
科学配方是在烟叶分级的基础上完成的。
如高档烤烟型卷烟以中部叶为主。
3、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不同质量的烟叶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通过烟叶分级可以使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得到正确贯彻。
4、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优质优价政策有利于调动烟农生产优质烟叶的积极性,增加烟农的经济收入,同时分级和价格也为烟农指明了烟叶生产的方向。
5、有利于商业经营和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外贸部门可以发展对外贸易,出口创汇。
6、合理分级,有利于做好对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低质量烟叶及烟叶副产品合理的开发利用二、国标的组成1、文字标准:国标对每一个等级所做的文字规定。
C1F:中部叶、橘黄、成熟、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份多、色度浓、长度45cm、残伤≤10 %2、实物标准:实物标样3、名词术语:标准中所使用的一切概念、术语4、分组:13组=8主组(上部柠檬黄、上部橘黄、上部红棕、中部柠檬黄、中部橘黄、下部柠檬黄、下部橘黄、晚熟叶)+5个副组(中下部杂色、上部杂色、光滑叶、青黄色、微带青)5、分组因素及档次:成熟度(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叶片结构(疏松、尚疏松、稍密、紧密)、身份(中等、稍厚、厚、稍薄、薄)、油份(多、有、稍有、少)、色度(浓、强、中、弱、淡)6、验收规格:水分、纯度允差、砂土率、扎把等7、检验方法:抽取比例、水分、砂土率等有标准的检验方法8、烟叶的包装、运输、保管三、国标的作用1、质量导向作用2、对烟草农业生产定向栽培的引导作用3、对卷烟质量的规范作用4、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作用5、连接国际市场的纽带作用四、中国烟叶分级标准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家标准: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烤烟分级标准放松执行,烟厂生产被迫掺用烟头、烟秸皮、烟权、荷叶,甚至树叶都掺人卷烟中。
42 级烟叶分级国家标准品质因素表组别级别代号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cm 残伤%1 X1L 成熟疏松稍薄有强40 15柠檬黄L 2 X2L 成熟疏松薄稍有中35 253 X3L 成熟疏松薄稍有弱30 30下 4 X4L 假熟疏松薄少淡25 35 部X1 X1F 成熟疏松稍薄有强40 15橘黄F 2 X2F 成熟疏松稍薄稍有中35 253 X3F 成熟疏松稍薄稍有弱30 304 X4F 假熟疏松薄少淡25 35 1 C1L 成熟疏松中等多浓45 10柠檬黄L2 C2L 成熟疏松中等有强40 153 C3L 成熟疏松稍薄有中35 25中部C4 C4L 成熟疏松稍薄稍有中35 301 C1F 成熟疏松中等多浓45 10 橘黄F2 C2F 成熟疏松中等有强40 153 C3F 成熟疏松中等有中35 254 C4F 成熟疏松稍薄稍有中35 301 B1L 成熟尚疏松中等多浓45 15 柠檬黄L2 B2L 成熟稍密中等有强40 203 B3L 成熟稍密中等稍有中35 304 B4L 成熟稍密稍厚稍有弱30 35上部B橘黄F1 B1F 成熟尚疏松稍厚多浓45 152 B2F 成熟尚疏松稍厚有强40 203 B3F 成熟稍密稍厚有中35 304 B4F 成熟稍密厚稍有弱30 351 B1R 成熟尚疏松稍厚有浓45 15红棕R 2 B2R 成熟稍密稍厚有强40 253 B3R 成熟稍密厚稍有中35 35 完熟叶H1 H1F 完熟疏松中等稍有强40 202 H2F 完熟疏松中等稍有中35 35中下 1 CX1K 尚熟疏松稍薄有——35 20 部CX 2 CX2K 欠熟尚疏松薄少——25 25杂色 1 B1K 尚熟稍密稍厚有——35 20 K上部B 2 B2K 欠熟紧密厚稍有——30 303 B3K 欠熟紧密厚少——25 35光滑叶S 1 S1 欠熟紧密稍薄稍厚有——35 10 2 S2 欠熟紧密——少——30 20下二棚X 2 X2V 尚熟疏松稍薄稍有中35 15 微带中部 C 3 C3V 尚熟疏松中等有强40 10 青v 上部 B2 B2V 尚熟稍密稍厚有强40 103 B3V 尚熟稍密稍厚稍有中35 10尚疏松至稍稍薄1 GY1尚熟有——35 10密稍厚青黄色GY稍薄2 GY2 欠熟稍密至紧密稍有——30 20稍厚。
烤烟等级划分依据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目前,烟叶收购在即,如何准确划分烟叶等级,以确保烟叶收购质量。
工作在烟站一线的烟叶技术员们,应当未雨绸缪,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时掌握新的验级知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
一、烤烟等级标准(共分42级如表所示)二、烟叶外观质量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以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
目前以眼观、手摸、鼻闻等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进行感官判断。
判定烟叶外在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身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与破损等。
烟叶部位:不同部位的烟叶质量有明显的差异。
分清部位就把不同性质、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大体上划分开。
就烤烟五个部位来讲,国内一般认为,上二棚、腰叶质量好,其次为下二棚、顶叶,脚叶最差。
白肋烟以中部叶质量为好。
香料烟以顶部叶质量为好。
烟叶颜色、色度:烟叶颜色是指烟叶调制后烟叶的相关色彩、色泽的状态。
烤烟以桔黄、桔红色烟叶质量最佳;白肋烟烟叶以近红黄、红黄质量为好;香料烟则以桔黄、金黄、深黄为好。
色度系,指烟叶表面颜色的饱和程度、均匀程度和光泽强度。
烤烟色度分为:浓、强、中、弱、淡五个档次。
烟叶成熟度:烟叶成熟度是指烟叶调制后成熟的程度。
是烟叶分级的核心因素。
成熟度好的烤烟烟叶外观:颜色桔黄、桔红,色度浓、组织结构疏松,有明显的成熟斑,燃烧性强,这种烟叶质量好、吸食香气足、吃味醇和。
抽吸时香味芬芳、浓度高,无青、杂怪味。
成熟度差的烟叶,颜色浅淡,且易褪色,有的带青甚至青黄色,组织结构密至紧密,还有的叶面光滑,此种烟叶质量差,吸味不好,有杂气。
成熟度分完熟、成熟、尚熟、假熟五个档次。
烟叶叶片结构:叶片结构是指烟叶发育程度和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与部位、成熟度都有密切关系。
部位下松上密,成熟度好的疏松,成熟度差的紧密。
烤烟分疏松、上疏松、稍密、紧密四个档次,以疏松质量为好。
白肋烟分松、疏松、稍疏松、稍密、密五个档次,以稍疏松、疏松质量为好。
烤烟等级品质规定
1、定级原则烤烟的成熟度、叶片的结构、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时,残伤不超过某级允许度时,才定某级。
当重新检验时与已确定之级不符,则原级无效。
一批烟叶界于两个等级的界限上,则定较低的等级。
一批烟叶品级因素为B级,其中一个因素低于B级规定则定C级;一个或多个因素高于B级,仍为B级青片、霜冻烟叶、火伤、火熏、霉变、异味、掺杂、水分超限等均为不列级,不予收购。
中下部杂色1级(CX1K)限于腰叶与下二棚部位烟叶。
光滑1级(S1)限于腰叶,上、下二棚部位。
青黄1级限于含青二成以下烟叶。
青2级限于含青三成以下者。
H级中H1F为桔黄色,H2F包括桔黄色和红棕色。
中位叶微带青质量低于C3V的烟叶应列入X2V定级。
中位叶短于35CM者在下部叶组定级
杂色面积超过20%的烟叶,在杂色组定级。
杂色面积少于20%的烟叶,允许在正组定级,但杂色面积与残伤相加之和不得超过相应等级的残伤百分数,超过者定为下一级;杂色与残伤之和超过该等级残伤允许度者,可在杂色组内适当定级。
CX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为下一个等级。
B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
B2K杂色面积不超过40%,超过40%,为下一个等级。
褪色烟叶在光滑叶组定级
基本色不影响不明显的轻度烤红烟,在相应部位组、颜色组别二级以下定级。
叶片上同时存在光滑与杂色的烟叶在杂色组定级。
青黄烟叶片上存在杂色时仍在青黄烟组按质定级。
破损的计算以一把烟叶内破损
超过相应等级的残伤杂色组内适当定级。
素高于B级,仍为B级。
,残伤不超过某级允。
烟叶分级第一节、分级原则和依据分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不同类的烟叶,根据某一类型的区分,划清某一类型的区分,划清不同性质烟叶的组别,并以各自好坏不同的烟叶区分成不同的级别。
其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国家资源的经济效益,便于工业选用,增加花色品种,适应市场需要,便于商业按质论价收购,以便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一、分级原则(一)分清烟叶类型、品质,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根据国家的自然资源规划,将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差异显著的烟叶区分成不同的“型”,同一类型内烟叶,按先分组的原则,以达到分清品质,合理利用国家资源的目的,既适合工业需要,又便于农民掌握。
(二)适应卷烟生产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应以正常年景为依据。
等级下限应基本上符合最低级卷烟质量要求为依据,应以无恶劣影响,具有起码商品价值为限度,符合工农两利精神。
按我国情况,除特制产品和出口烟叶按要求,经过收购部门价格整理外,均实行以此分级,能有基层分级人员基本掌握的方法,还是合理的。
(三)保证烟农的合理收益,有利烟叶生产发展分级因素的选择和利用,档次(质量的序列)的划分,等内、等外下限的确定等,必须考虑烟农操作便利、技术和生产条件的可能。
应把那些符合卷烟工业加工唱片的最低质量要求的烟列入等内,这样才能保证农民收益,促进烟叶生产的发展。
(四)繁简适度,宽严适宜,便于检验组数、级数的多少应根据烟叶客观可分程度,工业生产的需要,以及便于烟农操作等诸多罂粟。
尽量选用与内在烟质米奇相关的分级因素。
促进生产的发展。
(五)要求做到条理分明,系统性强,以利发展随着生产的提高,技术的改进以及适应卷烟工业的新的要求,可以有余地地增加组别与级别,而不致影响整个分级系统的变动。
二、分级依据世界上生产的烟草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它们的特性各异,人们各取其特点,生产。
不同的烟制品,如卷烟(又分烤烟型、晒烟型、香料型、混合型)、雪茄烟、斗烟、嚼烟、鼻烟等。
烟制品不同,质量特点、要求也不同,因此,它们分级的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当也有其共同的技术依据,那就是如何郑国渠地将质量不同的烟叶区分开。
目前,烟叶收购在即,如何准确划分烟叶等级,以确保烟叶收购质量。
工作在烟站一线的烟叶技术员们,应当未雨绸缪,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时掌握新的验级知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
一、烤烟等级标准(共分42级如表所示)二、烟叶外观质量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以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
目前以眼观、手摸、鼻闻等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进行感官判断。
判定烟叶外在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身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与破损等。
烟叶部位:不同部位的烟叶质量有明显的差异。
分清部位就把不同性质、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大体上划分开。
就烤烟五个部位来讲,国内一般认为,上二棚、腰叶质量好,其次为下二棚、顶叶,脚叶最差。
白肋烟以中部叶质量为好。
香料烟以顶部叶质量为好。
烟叶颜色、色度:烟叶颜色是指烟叶调制后烟叶的相关色彩、色泽的状态。
烤烟以桔黄、桔红色烟叶质量最佳;白肋烟烟叶以近红黄、红黄质量为好;香料烟则以桔黄、金黄、深黄为好。
色度系,指烟叶表面颜色的饱和程度、均匀程度和光泽强度。
烤烟色度分为:浓、强、中、弱、淡五个档次。
烟叶成熟度:烟叶成熟度是指烟叶调制后成熟的程度。
是烟叶分级的核心因素。
成熟度好的烤烟烟叶外观:颜色桔黄、桔红,色度浓、组织结构疏松,有明显的成熟斑,燃烧性强,这种烟叶质量好、吸食香气足、吃味醇和。
抽吸时香味芬芳、浓度高,无青、杂怪味。
成熟度差的烟叶,颜色浅淡,且易褪色,有的带青甚至青黄色,组织结构密至紧密,还有的叶面光滑,此种烟叶质量差,吸味不好,有杂气。
成熟度分完熟、成熟、尚熟、假熟五个档次。
烟叶叶片结构:叶片结构是指烟叶发育程度和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与部位、成熟度都有密切关系。
部位下松上密,成熟度好的疏松,成熟度差的紧密。
烤烟分疏松、上疏松、稍密、紧密四个档次,以疏松质量为好。
白肋烟分松、疏松、稍疏松、稍密、密五个档次,以稍疏松、疏松质量为好。
香料烟分细致、稍细致、较疏松、疏松四个档次,以细致为好。
烤烟分级烤烟分级烟叶分级就是按烟叶类型、质量优劣划分成若⼲个等级,以便于按质论价,便于卷烟⼯业配⽅使⽤。
烟叶分级标准是指对烟叶商品等级所做的统⼀技术规定。
主要包括烟叶分级技术要求、验收规格、验收规则等内容。
烟叶分级标准以⽂件(字)标准为主,实物标准为辅,是分级、收购和⼯商交接的依据。
现⾏的烤烟分级标准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4⽉4⽇批准《GB26351 992(烤烟)第2号修改单》的42级,于2000年烤烟收购起实施。
⼀烟叶分组烤烟分组是指依据烟叶部位、颜⾊以及其他和总体质量相关的主要特征,将同⼀类型内的烟叶进⼀步划分,是划清等级的基础。
分组体系包括主组和副组两部分。
主组是为⽣长发育正常,调制适当的烟叶设置的,包容了正常条件下⽣产的⼤部分烟叶。
主组的分组因素是部位和颜⾊,是依烟叶着⽣部位和基本⾊(黄⾊)深浅划分的。
副组主要是为区分那些因⽣长发育不良或采收不当或调制失误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低质量烟叶,正常⽣产条件下这类烟叶所占⽐例是有限的。
42级国标分13组。
1、主组划分①部位分组:不同部位的烟叶有着不同的外观特征,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内在质量。
按照烟叶在烟株上的着⽣位置的不同,⾃下⽽上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称为脚叶(P)、下⼆棚(X)、腰叶(C)、上⼆棚(B)、顶叶(T):本标准本着简便易⾏的原则,认为脚叶与下⼆棚、上⼆棚与顶叶外观特征与内在质量较为接近,因此,将部位划分为下部(X)、中部(C)、上部(B)三个组。
不同部位烟叶外观特征的变化⼀般具有下述规律:部位由下⾄上,叶⽚厚度由薄趋厚;叶⽚颜⾊由浅趋深:叶⽚结构由疏松趋紧密;叶脉由细趋粗;叶形由宽圆趋窄;叶尖由钝趋②颜⾊分组颜⾊分组指按烟叶基本⾊(黄⾊)深浅把烟叶分成不同的组别。
烟叶基本⾊是指鲜烟调制后呈现的正常颜⾊包括柠檬黄、桔黄、红棕三种。
现⾏烤烟分级标准将烟叶按基本⾊深浅划为:柠檬黄⾊组、桔黄⾊组、红棕⾊组。
a柠檬黄⾊组:烟叶表⾯呈现纯正的黄⾊,在习惯称呼的淡黄、正黄⾊域内。
(1)分级因素 通常我们将用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特征称为分级因素,也叫品级因素。
现行标准规定了七项分级因素:成熟度、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长度、残伤允许度。
分级因素包括品质因素和控制因素。
品质因素指反映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
这些因素是烟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衡量烟叶质量优劣的依据,分级标准按烟叶等级的高低规定不同的品质因素指标,要求该级别烟叶必须达到相应规定。
控制因素指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
控制因素不是烟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而是因受某些外因影响而产生的。
由于其存在导致了烟叶质量的下降,所以标准中对不同等级的烟叶予以不同比例的限制。
这个限制是允许度,允许某等级存在某种比例的控制因素,但决非必须存在一定比例。
1)成熟度。
在烤烟标准中所称的成熟度是指调制后烟叶的成熟程度,这种成熟度包含田间鲜叶的成熟程度和调制后熟程度双层意义。
成熟度是烤烟分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级因素,它和烟叶的其他外观特征有一定的关联。
世界烤烟生产国的烤烟分级体系都将其列为首位的分级因素。
依照调制后烟叶的成熟状态,将成熟度划分为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五个档次。
完熟:指着生在烟株中部以上部位且成熟非常充分的烟叶。
这种烟叶由于达到高度成熟、内在成分消耗较多,叶片结构已表现出疏松状态、油分较少、叶质较干燥、叶面皱叠,多为桔黄色和红棕色,有明显成熟斑,常伴有赤星病斑、闻香突出。
成熟:烟叶发育充分,并达到完满的或充分的成熟,已具备了基本色的质量特征。
叶片细胞已达疏开状,即细胞孔度大。
其外观特征:具备了黄色烟叶的基本色,叶片正反面色泽相似,背面视支脉明显,叶面皱,柔而不腻,韧而不脆,弹性好,色泽饱和,光泽强,加压不粘结、无虚飘之感。
尚熟:属中等成熟度。
烟叶已达充分发育,但刚成熟,尚缺少成熟的质量特征。
由于叶绿素分解较缓慢,升温不当易出现青黄色烟。
其外观特征:色多浅色,可能带有黄片青筋,叶细胞尚未疏开,组织略密,有韧性,弹性略差,略有平滑部分,光泽中等,有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