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word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431.47 KB
- 文档页数:96
农村建房环保评估报告范本1. 引言本报告对某农村地区建房项目进行环保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建房过程的环保措施、使用材料的环保性能、房屋的能源利用等方面。
通过评估,旨在指导该建房项目的环保改进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建房过程的环保措施评估2.1. 施工工艺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方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施工工艺和设备,并set up 了详细的施工计划。
施工工艺包括垃圾分类、节水节能、尘埃控制等环保措施,设备使用具备能耗低、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的设备。
同时,施工方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减少施工时间,降低环境影响。
2.2. 废弃物处理建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通过分类回收和合理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可回收材料如钢筋、木材等被分类回收,并进行再利用。
其他废弃物经过合理的处理,如使用环保垃圾袋、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等,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使用材料的环保性能评估3.1. 建筑材料建房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被认定为环保建材,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
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材料本身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因此,使用这些环保建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2. 室内装修材料室内装修材料也是环保材料,并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标准。
室内墙壁采用无甲醛涂料,地面使用绿色环保地板,家具和装饰品均为环境友好型产品。
这些选择减少了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降低了对居住者的健康影响。
4. 房屋的能源利用评估4.1. 能源消耗房屋在运行期间的能源消耗被评估为较低水平。
房屋采用了节能灯具,安装了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能源监测和管理。
同时,房屋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日照、通风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
4.2. 减少碳排放房屋所使用的暖气系统采用高效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热水器等。
同时,建筑本身的隔热性能优良,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这些措施对减少碳排放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5. 结论该农村建房项目在建房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施工工艺、设备、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工作自检自查报告根据《**市住房和城城乡建设局关于认真做好迎接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建筑节能能和绿色建筑准备工作的通知知》要求,现将**县建筑节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工作自查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绿色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总体情情况(一)绿色建筑实施情情况。
我县将绿色建筑行动动执行情况纳入全县节能减排排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部门门之间协调联动,开展绿色建建筑行动专项督查,严肃查处处违规建设高耗能建筑,遏制制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材材料不达标、不按规定公示建建筑性能指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为,对高耗能建筑进行曝光公公示,对违反绿色建筑相关规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的的相关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二)新建建筑节能情况。
2013年以来,我县建建筑节能工作继续坚持“突出出重点、整体推进、提高质量量、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切实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强强化监督管理,促进建设领域域节能任务的完成。
一是积积极开展建筑节能宣传活动。
把倡导绿色、节能、低碳的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活习惯作为宣传重点,开展宣宣传活动。
宣传普及绿色建筑筑知识,接受咨询,在媒体上上播放宣传片,为绿色建筑工工作的推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会舆论氛围;二是完善了施工工图审查制度。
严把建设工程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关关,加大新建建筑节能监管力力度,从源头抓起,所有新建建、扩建、改建的公建或居住住工程施工图设计必须有节能能专项设计,施工图纸必须报报施工图审查部门进行专项节节能审查、未通过专项审查的的不颁发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书,做到建筑节能在设计阶段段达到100%。
四是加强了了施工现场监督检查。
开展主主要针对建筑屋面隔热保温、、墙体隔热保温、外门窗性能能、遮阳等方面的节能质量专专项检查,并要求现场监理单单位对建筑节能工程进行专项项验收,并实行备案制度,施施工单位及房屋销售部门必须须进行节能公示,把节能公示示作为专项验收的一部分。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范文2022版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某”;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GB/T50378-2022CSUS-GBRC目录目录............................................................. ............................................................... .......................3一、自评总述............................................................. ...............................................................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 ........24.1控制项............................................................. ............................................................... ............34.2评分项............................................................. ............................................................... .............8Ⅰ土地利用............................................................. ............................................................... ...........8Ⅱ室外环境............................................................................................................................ .........14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0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85.1控制项............................................................. ............................................................... ..........365.2评分项............................................................. ............................................................... ..........42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 (42)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8Ⅲ照明与电气............................................................. ............................................................... ......55Ⅳ能量综合利用............................................................. ............................................................... ..60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6.1控制项............................................................. ............................................................... ...........706.2评分项............................................................. ..........................................................................73Ⅰ节水系统............................................................. ............................................................... .........73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 (78)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 (82)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控制项............................................................. ............................................................... ..........887.2评分项............................................................. ............................................................... ..........91Ⅰ节材设计............................................................. ............................................................... .........91Ⅱ材料选用............................................................. ............................................................... .........988室内环境质量............................................................. ............................................................... 1088.1控制项............................................................. ............................................................... .. (110)GB/T50378-2022CSUS-GBRC8.2评分项............................................................. ............................................................... ........119I室内声环境............................................................. ............................................................... .....119II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5III室内热湿环境............................................................. .. (1)30IV室内空气质量............................................................. . (13)211提高与创新............................................................. ............................................................... ..138附表1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 . (153)GB/T50378-2022CSUS-GBRC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__三_星级的标准。
比例折算效果。
3.应说明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情况,包括混凝土的等级和使用部位及比例。
4.应说明结构体系的优化情况,简要描述优化后的结构体系现状、优化设计过程、优化后的设计指标及效果。
四、园林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应分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藤本植物、竹类和水生植物列举主要的乡土植物。
自选说明内容1.应对乔、灌、草皮相结合的复层绿化进行说明。
应对100m2绿地上的乔木数量和乔木形态(如树冠高度、叶面积指数)进行说明。
2.应对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的透水措施进行说明。
应对利用建筑阴影、高大乔木和庇护景观为室外人员活动区、人行道路提供遮阳的措施进行说明。
五、给排水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应简要叙述住区水系统规划方案,包括生活给水方案、生活排水方案、雨水排放方案、雨水和中水利用方案;2.应说明住区管网防漏损的主要措施,包括供水压力的选择、阀门的选用、管材及连接方式、用水的分项分级检测等。
3.应说明主要给水系统的节水措施和节水器具的主要用水参数。
4.如住区内部存在景观用水,应说明景观用水的合理补水方式。
自选说明内容1.应说明室外场地降低地表径流,增加雨水渗透的措施。
包括可渗透的管沟、旱溪、生态冲沟、透水铺装等措施。
2.如住区采用了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应简要叙述住区内部的水量平衡情况,雨水的收集、调蓄和处理方法,中水的收集和处理方法、雨水和再生水的水质安全保障措施,并说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
3.应说明生活热水的热源形式,如采用可再生能源,应说明满足的用户比例。
六、暖通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对于住区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应简要叙述集中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包括空调系统形式、冷水主机、输送系统、能量回收、自动控制与冷计量以及经济效益。
还应说明冷水机组效率、水泵输送能效比和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自选说明内容1.如住宅有空调设计,应注明空调系统形式、机组的能效等级和新风的解决方法。
#############项目############################商业 ,公寓楼 ,地下汽车库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二 o 一六年五月目录一.绿色建筑观点二.项目概略三.设计依照四.绿色建筑技术举措一) . 环境天气评估二) . 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整体策略三) . 绿色建筑技术举措1.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地与室外环境2.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能与能源利用3.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材与资料资源利用5.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室内环境质量6.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运营管理五.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专篇一.绿色建筑观点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俭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供给健康、合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睦共生的建筑。
包含生态、节能、减废、健康四大轴心,来达到环境共生、共荣及地球永续发展的目标。
本案设计主要以自然的节好手法辅以局部高科技设备创建绿色建筑。
节能能源:采纳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温暖空调,减少采温暖空调的使用。
依据自然通风的原理部署房型,使建筑可以有效地利用夏天的主导风向。
建筑采纳适应该地天气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整体布局。
节俭资源:在建筑设计、建筑和建筑资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理。
减少资源的使用,力争使资源可重生利用。
节俭水资源,包含绿化的节俭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面要重申与周边环境相交融,和睦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坦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资料和装饰资料。
室内空气清爽,温、湿度适合,使居住者感觉优秀,身心健康。
二.项目概略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 ,基地北临城市骨干道,西临##路,地理地点较好,周边配套设备较为完美,交通便利,环境优胜。
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总建筑面积 ######㎡。
本次设计内容包含住所 ####栋, 物管、社区、卫生用房 ,####商业 , 公寓楼 , 地下汽车库。
绿色建筑预评价自评估报告绿色建筑预评价自评估报告自评估结果:绿色建筑是近年来在建筑行业中广泛讨论和推崇的概念,意在通过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各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质量。
在这份自评估报告中,我将回答以下问题,对我参与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自评估。
1. 项目的目标与原则2. 策略和方法3. 设计和施工过程4. 资源利用与循环利用5. 室内环境和舒适度6. 材料选择与建材管理7. 可持续运营和维护1. 项目的目标与原则这个绿色建筑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项目的原则包括:-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室内环境- 促进建筑与地域环境的融合- 激励建筑师和施工人员在设计和施工中使用可持续的技术和材料- 鼓励员工和用户参与建筑的管理和运营2. 策略和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原则,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和方法:- 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合作,确保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 进行生态系统分析和环境评估,以确定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采用现代技术和建筑设计策略,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等- 优化建筑的能源效率,通过采用高效设备和系统来降低能源消耗- 促进建筑和地域环境的融合,例如与周边绿地的连接和提供户外活动空间- 增加绿色空间和植被覆盖,以改善室内和室外环境的质量- 采用节水设备和系统,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3. 设计和施工过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与建筑师和设计团队紧密合作,确保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得到充分体现- 使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如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和低污染材料- 优化建筑的朝向和布局,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使用节能设备和系统,如LED照明、太阳能热水器等- 监测和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4. 资源利用与循环利用在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优化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鼓励建筑施工团队和用户进行建筑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鼓励用户使用节能设备和系统,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5. 室内环境和舒适度为了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室内环境,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设计和采用高效的空调和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良好- 提供大量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以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选择和使用环保的室内装饰材料,如无毒油漆、环保地毯等- 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6. 材料选择与建材管理在材料选择和建材管理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鼓励供应商提供环保材料和产品,并建立可持续供应链- 管理和控制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的产生,实现循环利用7. 可持续运营和维护为了实现可持续运营和维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提供定期的设备维修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监测和分析建筑能耗数据,识别并改进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培训员工和用户,以促进绿色建筑的理念和行为- 收集用户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建筑的运营和管理体系以上是对我参与的绿色建筑项目的自评估报告。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申报项目名称:XXXXXX项目中报单位名称:XXXXXX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圳XXXXXX技术有限公司XX XXXXI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一星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制-O一一年四月填写说明lo本报告适用于申请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x”;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一”标出。
3 o “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4o 本报告封面的“项目名称”和“申报单位”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5O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一、。
自评总述“二、自评内容 (2)4. 1节地与室外环境 (2)4。
2节能与能源利用 (21)4.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5)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8)4. 5室内环境质豊6 04. 6 运营管理7。
3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U的运行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运行阶段_ 一一—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二.项目效果图二、自评内容4o 1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 1. 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达标自评:回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口文物、口自然水系、口湿地、□基本农田、口森林、□苴他保护区_________ 、回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淸单:上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要求:1. 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圉及地形地貌;2. 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
2.2自评设计要求:经过我方技术及经济性评估,申报“绿色建筑评价设计三星认证”基本没有风险。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除去项目设计阶段的不参评项,表2.2-1中红色部分为三星设计应满足的项数,蓝色部分为我方自评估可达到的项数。
表2.2-1 划分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等级的项数要求(三星公共建筑)等级一般项数(共36项)优选项数(共14项)节地与室外环境(共6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10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5项)室内环境质量(共6项)运营管理(共3项)★ 3 3 3 3 2 1 0 ★★ 4 5 4 3 3 2 5 ★★★ 5 7 5 4 4 2 8 不参评项0 1 0 0 1 0 2 自评结果 5 7 6 5 5 3 8 (注:星级评价项为去除前期不参评项所需达到的项数)1.各条款设计要求3.1 节地与室外环境名称类别编号标准条文自评判定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5.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5.1.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
√5.1.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5.1.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5.1.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绿建设计评价自评估报告1. 背景介绍绿建设计是一种注重环境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建筑健康性的建筑设计理念。
作为一名绿建设计师,我一直致力于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实践和设计原则。
本报告将对我的绿建设计实践进行自评估,从而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设计水平。
2. 自评估内容2.1 资源节约与利用在进行绿建设计时,我始终注重资源的节约与利用。
我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同时,在建材选择上,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低污染物材料。
此外,我也注重水资源的节约。
我在设计中采集雨水用于灌溉和冲厕,同时选用低流量的水龙头和节水型厕所。
2.2 能源效率在设计中,我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建筑能源效率。
我重视建筑的外保温和隔热设计,减少能量的散失。
此外,我还采用高效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我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我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利用,优化建筑方向和结构,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光和风力。
2.3 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环境质量对用户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影响,我在设计中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我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室内环境通风系统,以保证空气质量的合格。
我注重室内空气过滤和净化技术的应用,以降低室内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此外,我还注重使用环保建材和家具,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建材。
我推崇使用环保低碳的材料和产品,以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2.4 社会效益我认为绿建设计不仅关注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还应该考虑社会效益。
在设计中,我关注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注重社区的和谐发展。
我在设计中尽量保留和利用自然景观,避免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我注重设计的人性化与可用性,以提供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2.5 创新与发展作为一名绿建设计师,我积极追求创新与发展。
我持续学习绿建设计的最新理念和技术,与前沿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设计过程中,我尝试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思维,以提高设计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区)绿色建筑工程分部竣工验收自评估报告4、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4.2.10);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4.2.15)。
建 筑 给 水 排 水控制项设计情况满足:1、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情况(6.1.1);2 、给排水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6.1.2);3 、采用节水器具情况(6.1.3)。
验收情况验收合格评分项设计情况 满足:1、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6.2.2);2、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6.2.3);3、设置用水计量装置(6.2.4);4、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6.2.6);5、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6.2.9);6、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6.2.7);7、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6.2.12)。
验收情况验收合格围 护 结 构 建 筑 热 工 设 计 与 验 收 情 况(包括非透明幕墙)外墙设计情况材料类型、品种、厚度验收情况 材料类型、品种、厚度使用比例 填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100% //隔热层玻化微珠保温浆料40厚/反射涂料+20厚玻化微珠 隔热层玻化微珠保温浆料40厚/反射涂料+20厚玻化微珠//(包括透明幕墙)外窗设计情况外窗框型材玻璃品种、厚度、规格 验收情况外窗框型材 玻璃品种、厚度、规格 铝型材 透明双层中空玻璃;5+9+5(mm)铝型材 透明双层中空玻璃; 5+9+5(mm)遮阳措施平板遮阳遮阳措施平板遮阳屋面设计情况非透明屋面主要隔热材料 ■ 正置式□ 倒置式 隔热层材料品种、厚度 验收情况非透明屋面主要隔热材料 ■ 正置式 □ 倒置式 隔热层材料品种、厚度 挤塑聚苯板50厚挤塑聚苯板50厚天窗窗框型材玻璃品种、规格天窗窗框型材玻璃品种、规格// //可 再 生 能 源 利 用 情 况设计是否使用可再生能源□是 实际是否使用可再生能源□是项目类型□太阳能光热应用 □太阳能光电应用 □地源热泵 □其他: . 应用面积 / ㎡ 项目规模 / kW ■否 ■否总 投 资/ 万元 国家补贴 / 万元 开始时间 20 / 年 / 月 完成时间 20 / 年 / 月 节 能 量/ 万吨减 排 量/ 万吨集 中 空 调 系 统 情 况设计是否采用集中空调系统 □是 ■否 实际是否采用集中空调系统 □是 ■否 设计是否采用空调废热回收利用装置□是 ■否实际是否采用空调废热回收利用装置□是 ■否注:如项目建设各阶段存在咨询单位承担该阶段绿色建筑主要工作任务,则该咨询单位应在对应阶段进行自评估并签署自评估意见。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居住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二星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〇年六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居住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
4.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评价标准 (1)二、自评总述 (2)三、自评内容 (3)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4)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4)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2)4.5 室内环境质量 (64)4.6 运营管理 (75)四、附录 (I)附录一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 I 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V一、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应满足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等级划分按表1确定。
表1 绿色建筑设计等级的项数要求(居住建筑)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______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2:表2 项目设计阶段达标情况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地形地貌、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它保护区。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地形地貌、□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环评报告书(表);2、场地地形图;3、项目立项书;4、相关证明文件(由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出具)、相关处理方案等。
要求:1、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2、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滑坡、地裂缝、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的相关安全规定。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滑坡、□地裂缝、□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
(3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环评报告书(表);2、场地地形图;3、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场址检测报告。
要求:1、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2、如场地内包含可能的威胁或危险源,相关专项报告中应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威胁或危险源的防护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4.1.3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4㎡、高层不高于15㎡。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项目审批时间:年住宅层数:□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区用地面积: m2居住人口(按每户3.2人计算):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m2/人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项目审批文件;2、规划图纸(标明技术经济指标)、设计说明。
要求:1、土地出让时规划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
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2、技术经济指标中应包含住区用地面积、户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等。
实际提交材料: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标准《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有关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住区位于气候区,所在城市为:,属于:□大城市、□中小城市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小时住区内是否有老年人居住建筑:□是、□否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则老年人居住建筑冬至日日照时数:小时是否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是、□否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规划图纸;1、日照模拟分析报告1。
要求:1、小区规划图纸应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2、日照模拟分析报告中应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
实际提交材料:1模拟分析报告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进行介绍,并提供模拟计算电子文件。
下同种植适应陕西省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维护少、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且不得裸露土壤。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是、□否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
(1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景观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2、种植施工图纸;3、苗木表。
要求:苗木表中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并与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4.1.6陕西省Ⅰ类气候区内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 Ⅱ类气候区和Ⅲ类气候区内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2m2。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住区绿地面积: m2住区用地面积: m2住区绿地率: (%)住区总公共绿地面积: 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规划图纸(标明技术经济指标);2、绿化层建筑平面;3、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图纸:圈出各块范围并注明面积,注明计算依据及计算过程。
要求:设计图纸上应标明所有绿地位置、面积,给出技术经济指标,如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实际提交材料:4.1.7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以上皆无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说明采用何种控制措施避免排放超标:(200字以内)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建筑总平面设计图(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2、相关专项报告;3、环评报告书(表)。
要求:1、应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各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2、相关专项报告中应包括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并与设计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4.1.8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设计阶段此项不参评。
一般项4.1.9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住区内是否建立会所及幼儿园:□是、□否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别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市政管理请填写下表: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住区规划设计图纸、住区总平面图、相关分析图(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说明、与周边相关城市设施是否协调互补,以及是否将相关项目合理集中设置)。
要求:小区规划设计图纸上应标明各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服务半径。
实际提交材料:4.1.10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的建筑场地选址在荒地、废地等无旧建筑的空地上,或旧建筑面积在200m²以下,或旧建筑的使用年限已过时,此项不参评。
)2)评价要点1、是否对旧建筑进行利用:□是、□否原有旧建筑面积: m2旧建筑利用面积: m22、简要说明以下内容:(300字以内)(1)原有旧建筑基本情况;(2)对旧建筑如何进行再利用。
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旧建筑评价分析资料(场地地形图、相应的环评报告书(表)、检测评估报告、处理方案等)。
要求:1、总平面中应标出旧建筑位置;2、旧建筑改造方案说明应明确原有旧建筑的功能、面积等基本情况及旧建筑改造方案。
实际提交材料:4.1.11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型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环评报告书(表);2、场地环境噪声分析计算报告;3、噪声现场测试报告。
要求:1、环评报告书中应包括场地环境噪声测试结果;2、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应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说明;3、噪声相关设计分析文件包括与住区环境噪声相关的其他自述说明文件,如住区周边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住区内室外空调机、风机等机械设备噪声状况。
实际提交材料:4.1.12 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夏季典型时刻的郊区气候条件(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下,模拟住区室外1.5m高处的典型时刻的温度分布情况,得到日平均热岛强度为:℃□住区绿地率□浅色材料的太阳辐射吸收率□无遮荫的地面停车位占地面总停车位的比例□可绿化屋面实施绿化的比例或屋面材料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建筑外墙各墙面太阳辐射总吸收率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热岛分析计算报告或小区规划设计图纸、说明、建筑总平面图(标明技术经济指标)、景观施工图纸及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4.1.13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的风速为: m/s是否位于严寒、寒冷地区:□是、□否如位于严寒、寒冷地区,则冬季除迎风面之外的建筑物前后压差为: Pa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2、小区规划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3、建筑总平面图。
要求: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应包括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的风速,并对夏季、过渡季自然通风情况做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