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软饮料常用辅料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22
第二讲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1.软饮料的概念及分类?软饮料:经过预先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g/100mL饮用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分类(11大类)1.碳酸饮料类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2、果蔬汁类用水果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3.蛋白饮料类以乳或乳制品、或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4.包装饮用水类密封于瓶、罐、桶或其它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5.茶饮料类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6.咖啡饮料类以咖啡豆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7.植物饮料类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茶、咖啡除外)为原料(非果蔬类植物的根、茎、叶、花、种子及竹或树木自身分泌的汁液,如谷物、食用菌、食用藻类和蕨类、可可、菊花等)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8.风味饮料类以食用香精(料)、甜味料、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主要手段而加工制成的饮料。
9.特殊用途饮料类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
10、固体饮料类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的供冲调饮用的制品。
11、其它饮料类在上列10类中未能包括的符合饮料定义的饮料制品。
2.天然水怎么分类?有何特点?(一)地表水主要指江水、河水、湖水、水库水、浅井水等水源。
其特点为:矿物质含量较少;储量丰富;取用方便。
同时易于受自然环境影响;泥沙、腐殖质、浮游生物以及微生物含量较高。
随着工业发展,地表水污染加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地下水主要指泉水、井水、自流井以及地下岩层中的水。
其特点为:水质澄清,泥沙、悬浮物、微生物含量较少;水温波动不大;含矿物质较多。
(三)城市自来水自来水是指地表水经过适当处理,使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软饮料知识专业讲义第一章软饮料的概述软饮料是指无酒精的可供直接饮用的饮料,通常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
本章将介绍软饮料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市场前景。
1.1 软饮料的定义软饮料是指那些不含酒精或醋酸酯,且适宜直接饮用的饮料。
软饮料可以通过调配植物提取物、天然香料、果汁、水和添加剂来制备而成。
软饮料通常具有清爽口感、丰富的口味和多样的包装形式。
1.2 软饮料的发展历史软饮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们常饮用果汁、奶制品和植物饮料。
直到19世纪,碳酸饮料的发明使软饮料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软饮料行业迅速成长,出现了更多种类的软饮料。
1.3 软饮料市场前景软饮料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软饮料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另外,软饮料的创新和多样化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第二章软饮料的分类软饮料根据不同的特点和成分可以进行分类。
本章将介绍软饮料的主要分类方式,并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类型。
2.1 根据成分分类软饮料可以根据其主要成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功能性饮料等。
2.1.1 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是添加了二氧化碳的饮料,常见的有可乐、雪碧等。
碳酸饮料具有汽泡感和独特的口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果汁饮料以水果汁为主要成分制成,常见的有橙汁、苹果汁等。
果汁饮料具有浓郁的水果香味和营养价值,是消费者健康饮品的首选。
2.1.3 茶饮料茶饮料以茶叶、茶粉等为主要原料,制成茶水后加入糖和其他调味料。
常见的茶饮料有绿茶饮料、奶茶等。
茶饮料具有清爽的口感和独特的茶香,深受茶饮爱好者欢迎。
2.1.4 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饮料是指添加了特定功能成分的饮料,比如添加了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营养素。
常见的功能性饮料有能量饮料、运动饮料等。
功能性饮料可以提供能量、补充营养或增强体力,受到一些特定人群的青睐。
2.2 根据包装形式分类软饮料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包装形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瓶装饮料、罐装饮料、袋装饮料等。
实验碳酸饮料的制作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碳酸饮料的制作技术;二、主要仪器、设备和原辅材料充汽机、测糖仪、燃气灶、盆、锅、瓶和瓶盖、白砂糖、CO2、色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香精等三、实验原理在压力的作用下,使CO2和水密切接触,进而生成H2co3 四、实验方法1.工艺流程原料T预处理T调配T灌装T冷却T碳酸化一密封2.配方白砂糖1kg 糖精1 g 甜蜜素1 g 防腐剂(苯甲酸钠)2g柠檬酸13g日落黄2g胭脂红0.01 g 桔子香精15g加水定容至2L3.操作要点糖浆的制备:定量的糖溶解到定量的水中,加热煮沸5分钟,过滤后备用。
添加剂的处理:将稳定剂用温水溶解、过滤后备用。
调配:按配方要求将处理好的各物料混合,搅拌均匀。
灌装:按糖浆、水1:4的比例混合。
密封、冷却:密封后放入冰箱中冷却至5℃。
碳酸化:充入CO22 五、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豆乳的制作技术一、目的与要求:掌握豆乳的制作方法;同时了解同类产品的制作方法二、实验原理:原料预处理后,经热磨浆、调配、均质、杀菌等工序,制得风味好、稳定性高、营养丰富、保存期长的制品。
三、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大豆、奶粉、白糖、稳定剂、乳化剂、消泡剂等磨浆机、胶体磨、燃气灶、量筒等。
四、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浸泡一加热一磨浆一浆渣分离一调配-均质-脱气—杀菌一灌装一冷却五、配方大豆6跑白砂糖5跑CMC-Na豆奶复合稳定剂0.25跑消泡剂0.018跑花生油几滴加水至10 0跑六、操作要点:原料选择:把腐烂粒、虫害粒、异物等剔除;浸泡:3倍水浸泡12小时左右;磨浆:磨浆机磨两次,过滤;均质:先加热至60 ℃,均质两次;脱气:加热、削泡;七、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果肉型果蔬饮料的制作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果肉型山楂饮料的制作技术;了解同类产品的制作方法二、主要仪器、设备和原辅材料胶体磨、打浆机、测糖仪、燃气灶、菜刀、菜板、盆、锅、瓶和瓶盖白砂糖、胡萝卜、山楂、色素、黄原胶、竣甲基纤维素钠等三、实验原理原料预处理后,经打浆处理,使果汁中保留微细的果肉微粒,再经均质、脱气操作,使果肉微粒进一步破碎且大小均匀,并去除产品中氧气,防止制品出现分层和氧化变质,最后经杀菌处理,延长制品的保质期。
食品工艺学2(软饮料工艺学)绪论:软饮料的概念、分类和发展状况一、饮料和软饮料的概念1.饮料硬饮料:酒精饮料,含酒精饮料,如:啤酒,香槟软饮料:非酒精饮料,无酒精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可含<0.5%酒精作香料溶剂,另外发酵饮料可能产生微量酒精。
2.软饮料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包括固体饮料。
固体饮料:水分含量在5%以内,具有一定形状(粉末、颗粒、片状或块状等),以水溶解成溶液再饮用的饮料。
二、软饮料的分类1.按国家标准分类:GB10789-1996按产品形态分为10类(1)碳酸饮料类(Carbonated Drinks):汽水碳酸饮料(Carbonated Drinks)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制品。
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成品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
⏹果味型:原果汁<2.5%,香精香料作赋香剂,如:雪碧,七喜⏹果汁型:原果汁≥2.5%,果汁调整风味,如:黑松鲜橙C,黑松柠檬C⏹可乐型:含可乐果、古柯叶、月桂等物质提取的辛香和白柠檬油、甜橙油等果香的混合型香气,焦糖色,磷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低热量型:以甜味剂部分或全部代替蔗糖,成品热量<75kJ/100ml,如:健怡可口可乐,轻怡百事可乐⏹其它型:盐汽水,苏打水,充二氧化碳的矿泉水,滋补汽水,如:延中盐汽水,碧纯盐汽水(2)果汁(浆)及果汁饮料类(Fruit Juices(Pulps) and Drinks)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
包括果汁、果浆、浓缩果汁、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水果饮料9种类型。
⏹果汁(Fruit Juices)原料水果用机械方法(如榨汁工艺)加工所得的,没有发酵过的,具有该种原料原有特征的制品。
原料水果采用渗滤或浸提工艺所得的汁液,用物理方法除去加入的水量,具该种水果原有特征的制品。
1、固体饮料: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状、颗粒装或块状等固态料的供冲调饮用制品。
2、特殊用途饮料:通过调节饮料中的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
3、运动饮料: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
4、婴幼儿饮料:5、果香型固体饮料:是指原果汁含量大于10%,一般在20%左右6、果味型固体饮料:是指不含果汁或果汁含量小于10%,具有果香味,通过调色、调味而制成的固体饮料。
7、蛋白型固体饮料:是指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的固体饮料,其主要共性原料是砂糖、葡萄糖、乳制品、蛋制品等。
8、途中饮料:比赛运动过程运动中饮用的饮料9、风味饮料:以食用香精、食糖和甜味剂、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的主要手段,经加工制程成饮料,主要包含果味饮料、乳味饮料、茶味饮料、咖啡为饮料及其他风味饮料。
10、功能性饮料:就是含有功能性成分,使人体有充分防御功能,能调节生理平衡、预防疾病和促进人体健康等的特殊饮料。
绪论1、饮料:经过加工制作供人饮用的食品,以供人生活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2、软饮料:一般认为不含酒精的饮料即为软饮料。
3、软饮料的分类:碳酸饮料、果汁和蔬菜汁、蛋白饮料、包装饮用水、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饮料、风味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其他饮料。
4、软饮料工业发展趋势:四化:多样化、简便化、保健化、实用化三低: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二高: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一无:无防腐剂、香精、色素等饮料用水及处理1、饮料用水对水质的要求:色度、浊度嗅和味碱度:硬度: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毒理学指标:铅、汞等细菌学指标放射性指标2、硬水软化的方法,石灰软化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软化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1.石灰软化法;软化方法:间歇法、涡流反应器、连续法原理:将生石灰CaO配制成石灰乳:CaO+H2O→Ca(OH)2用石灰乳除去水中重碳酸钙Ca(HCO3)2、重碳酸镁Mg(HCO3)2和CO2范围:适合于碳酸盐硬度较高、非碳酸盐硬度较低,而且对水质不要求高度软化的水的处理。
软饮料工艺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部分概念题饮料软饮料酒精饮料非酒精饮料固态饮料液态饮料共态饮料天然饮料调配饮料功能饮料碳酸饮料果汁(浆)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类含乳饮料类植物蛋白饮料类茶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软饮料工艺学不定项选择题下列饮料类型当中属于共态饮料的是。
①冰淇淋②奶片③冰棍④雪糕⑤麦乳精⑥核桃粉下列饮料类型中属于功能饮料的是。
①天然碳酸矿泉水②乳饮料③茶饮料④咖啡饮料⑤豆乳饮料⑥解酒饮料世界上软饮料销售量最大的国家是。
①中国②英国③日本④美国⑤澳大利亚⑥德国世界上软饮料消费量最多的前三位是等排列顺序。
①碳酸饮料②含乳饮料③果汁饮料④植物蛋白饮料⑤瓶装饮用水⑥功能性饮料软饮料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分几种类型?①液态饮料②含乳饮料③共态饮料④豆乳饮料⑤固体饮料软饮料工艺学是研究软饮料生产中的。
①原材料②工程原理③半成品和成品加工过程④加工设备⑤工艺方法⑥包装材料软饮料的共同特点是。
①液体②不含酒精③酒精含量判断题软饮料是绝对不含任何酒精的饮料。
固体饮料中的水分应小于0.5%。
果汁和果汁饮料实质上指的是同一种类型的饮料。
臭氧和紫外线可以用在瓶装饮用水的杀菌。
新鲜牛乳不属于软饮料范畴。
地下水也属于软饮料。
当水中含有硬度时,总碱度减去总硬度的量即为负硬度。
( ) ( ) ( ) ( ) ( ) ( )填空题软饮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硬度小于___ __度,即___ __mg Cao/L。
简述题饮料和软饮料有何区别?软饮料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请问为什么食品常常加工成软饮料?软饮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软饮料的共同特点软饮料的主要原料有什么?软饮料的如何分类?我国的软饮料分类方法采用何种方法?饮料的概念及其分类?饮料加工中的“四化”、“三低”、“二高”、“一无”指的是什么?软饮料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是什么?论述题第二章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概念题地表水地下水城市自来水悬浮物胶体物质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溶解物质溶解气体溶解盐类水的硬度暂时硬度(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总硬度负硬度水的碱度水的总碱度德国度软饮料的水处理混凝水的净化水的沉淀法水的消毒法水的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树脂硬水软水硬水的软化水的混凝作用水的助凝剂水的过滤砂棒过滤级配不定项选择题天然水中杂质的分类有,它们的粒径分别为。
软饮料工艺2生产工艺引言软饮料是一种非酒精饮料,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其制作工艺复杂,产品质量与生产工艺紧密相关。
本文将介绍软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生产流程和包装过程等。
通过了解软饮料的生产工艺,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饮品的制作过程。
原料选择软饮料的原料选择非常关键,原料的质量和种类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下面是软饮料常用的原料和其选择要点:1.水:在软饮料的生产过程中,水是最基本的原料。
选择优质的纯净水,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2.糖:糖是软饮料的主要甜味剂。
一般情况下,选择精制白砂糖或果糖作为主要甜味剂,以获得均匀的甜度和适宜的口感。
3.酸味剂:软饮料中的酸味剂可以增加饮料的口感和风味。
常用的酸味剂有柠檬酸、苹果酸等。
在选择酸味剂时,要考虑其稳定性和风味特点。
4.香精和色素:香精和色素是软饮料中用于增加香气和颜色的添加剂。
选择天然香精和无害的色素,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其他添加剂:根据产品的要求,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辅助性的添加剂,如保湿剂、稳定剂等。
生产流程软饮料的生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前处理:将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如过滤、杀菌等,以确保水的纯净和安全。
2.配料:在配料室进行配料,将事先准备好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水中,并进行搅拌,使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3.混合:将配料好的水溶液与其他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混合的目的是使各种成分彻底溶解并达到均匀的状态。
4.杀菌:对混合好的溶液进行杀菌处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常用的杀菌方法有热处理、紫外线辐射等。
5.过滤:经过杀菌处理的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颗粒物。
过滤可以提高产品的清澈度和口感。
6.储存和冷却:将过滤好的溶液储存在储藏罐中,并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和保持应有的温度。
7.充装和包装:将冷却好的溶液充填到瓶装或罐装容器中,并进行密封和包装。
充装和包装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长久保存。
软饮料(SOFTDRINKS)的种类、检验、包装1.概述:软饮料是不含乙醇或作为香料等配料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饮料制品。
我国的软饮料生产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有了质的飞跃,各种风味不同种的软饮料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
高额的利润驱使大批的投资商涉足软饮料的开发与生产。
2.主要配料:甜味剂、酸味剂、调味剂、着色剂、防腐剂、乳化剂、稳定剂、泡沫剂、香精、香料等,其中包括从水果、蔬菜、树皮,植物根、叶、果实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调味料。
3.软饮料分类:(1)碳酸饮料类: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其他型。
(2)果汁饮料类:原果汁、浓缩果汁、原果浆、浓缩果浆、水果汁、果肉果汁饮料、高糖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果汁饮料、果汁水。
(3)蔬菜汁饮料类:蔬菜汁、混合蔬菜汁、发酵蔬菜汁。
(4)乳饮料类:乳饮料、乳酸饮料。
(5)植物蛋白饮料类:纯豆乳、调制豆乳、豆乳饮料、其他植物蛋白饮料。
(6)天然矿泉水饮料类:天然含二氧化碳的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含二氧化碳的天然矿泉水。
(7)固体饮料:果香型固体饮料、蛋白型固体饮料、其他型固体饮料。
(8)其他饮料:特种饮料、高糖果味饮料。
4.感官检验:对于液态饮料包装封口必须严密,无漏气、漏液现象,倒置后应无沉淀物或悬浮物,颜色应与品种种类相对应,没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口味适度。
对于固体饮料其颗粒应均匀,组织细腻,形态完整,无成团结块,冲泡后感官指标应正常,符合其自身口感、滋味、色泽、状态要求,无超期变质情况。
5.理化检验:由于软饮料种类繁多,它们所含有的内容差异较大,因此检验时,应按照不同种类饮料的国家标准与合同条款规定进行理化分析检验。
软饮料检验可引用以下标准:GB2759—81《冷饮食品卫生标准》GB2760—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5009.11—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12—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3—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5009.16—96《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GB/T5009.28—96《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方法》GB/T5009.29—96《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GB/T5009.35—96《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方法》GB/T12390—90《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方法,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的测定方法》GB/T12391—90《食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方法》GB/T12396—90《食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方法》GB/T12397—90《食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食品中钾、钠的测定方法》GB/T12398—90《食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食品中钙的测定方法》GB/T13112—91《食品中环己基氨磺酸钠的测定方法》GB/T12143.3—89《果蔬汁饮料中L—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乙醚萃取法》GB/T12285—90《水果、蔬菜及制品锌含量的测定》GB/T12143.2—89《果蔬汁饮料中氨基氮的测定方法甲醛值法》GB/T8538—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10780—89《婴幼儿辅助食品蕃茄汁》GB10773—89《婴幼儿强化食品铁强化固体饮料》GB10774—89《婴幼儿强化食品维生素口强化含乳固体饮料》GB/T12143.1—89《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折光计法》6.微生物检验:软饮料微生物检验应按以下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