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
秋实,原籍浙江绍兴。1923年发表长 诗《毁灭》,在当时的文坛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 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 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 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家。著有《朱 自清全集》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 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 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 “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 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 气概。zxx.k
心里颇不宁静 荷塘四周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荷塘上的月色
写作特点:
A:语言技巧的运用 1.自然清新新颖,不欧化; 2.遣词造句准确,贴切 比喻、通感、
叠词:”轻轻”、”悄悄”、“曲曲折 折”、“田田”、“阴阴”等。
B:融景于情,即景抒情。中学学科网
作业:
1.背诵课文4—6段。 2.仿照本文写一篇《都市夜色》。
用“浮”不用“升”,像“梦”,分 别表现了雾的轻飘柔美的的姿态,有状 态美叶。子与花在“牛乳中洗过”,写出了叶 花洁白而鲜艳,有色彩美。
组卷网
朱自清看到的景构成的画面给人一 种什么样的感觉?
----朦胧、静美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 的感觉。
朱自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宁静的荷 塘月色呢?
----心情好,兴致高 朱自清有没有得到宁静呢?是不是 真正的宁静?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 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他找到宁静了吗?认真阅读课文4— 6段,看看作者着重以哪些景物来写荷塘, 写月色,写荷塘四面的?
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水
月色 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
四周 树色、灯光、蝉蛙声 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语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