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
- 格式:ppt
- 大小:6.85 MB
- 文档页数:30
1-5-2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选择题1.(2011·广东增城一模)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中能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邻居”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D2.(2011·西工大附中模拟)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唐宁街的岁月》中写道:我早就听说邓小平是实事求是的人,跟他一打交道,我还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他的态度很坚决。
他说,香港主权根本不在讨论之列,稍后中国会正式公布收回香港的决定。
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
邓小平坚持“主权问题不能讨论”的实质是坚持()A.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B .“一国两制”方针不能动摇C.谈判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唯一途径D.武力收回香港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选择【解析】解题时抓住关键词“香港”、“主权问题不能讨论”,可知A项正确。
【答案】A3.(2011·扬州模拟)2010年7月以来,随着美韩黄海军演的不断升级,东北亚局势空前紧张。
中国积极展开斡旋,力促重开六方会谈。
这主要说明()A.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B.中国致力于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之一D.当今世界,动荡与紧张成为时代主流【解析】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流,D项表述错误;A、B两项题干中未涉及,都应排除。
故选C项。
【答案】C4.(2011·广东六校联考)《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解析】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30年后”指2001年。
第三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编写:彭增贵 审核: 李新来、王海峰、宋宪铭 :编号 NO15【教学目标】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参加和举办APEC 会议;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外交成就。
2、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探讨】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内容表现:(阅读教材P95页第2、3、4段落提炼概括。
)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奉行不结盟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③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发点)2、原因:(了解,不作考试要求)①国内(主要)因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国际因素:从国际形势的发展看,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出现。
欧共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③基本依据:邓小平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和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
3、【深入探究】为什么邓小平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推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①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如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
②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一)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请回答:联合国最根本的宗旨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原因:①、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外交政策相一致;②、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③、维护联合国权威,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2、材料:①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推动裁军②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加入联合国各部门组织;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内容标准】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要求】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2.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3.树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
【考试说明】(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
【考点解读】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1)原因:联合国是二战后期建立的战后国家合作组织,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 中国作为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地区冲突加剧,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在缓解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在维和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前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表现: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立场.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会晤文件中加入了五个常任理事国承诺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重要内容.(4)影响:①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一)原因(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开展.(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有利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3)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需要.(二)活动(1)促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①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自1989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举行的最高级别的会议.②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行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合作,使各个成员国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的目标,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2)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①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确立了“上海五国机制”。
课时作业16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解析:A、D项分别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20世纪40年代后期,故排除;B项明显与史实不符,至今美国还没放弃霸权主义,故选C项。
答案:C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政府对外推行不结盟政策,其含义是( )A.不加入东西方两大阵营B.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C.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重视与周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解析:我国的不结盟政策是指中国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
答案:B3.“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旧中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B.新中国成立之初打破资本主义阵营C.新中国游离于世界外交舞台之外D.新时期外交致力于维护和平与发展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是旧中国,故A项错误;材料中“今日地球村”说明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中国不再是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相冲突,故C项错误;材料中“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信息体现了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指导方针,故D项正确。
答案:D4.当前中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战略意图主要是( )A.发展睦邻友好B.争取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C.建立国际新秩序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国关注的中心,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B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B5.近几年来,中国在外交舞台上非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