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的测定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11
粘度检测方法一、引言粘度是指流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表现,是流体阻力的量化指标,也是流体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粘度的大小与流体的黏性有关,测量粘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流体的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粘度检测方法。
二、几种常用的粘度检测方法1. 杯式粘度计法杯式粘度计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量仪器。
它由一个具有精确容积的杯子和一个标准的流量控制器组成。
在测试时,首先将杯子装满待测液体,然后打开流量控制器,使液体从杯子底部流出。
根据流出的速度和杯子的容积,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多数液体的粘度测量。
2. 球式旋转粘度计法球式旋转粘度计是一种利用液体的粘度与液体黏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粘度的方法。
它由一个旋转的球和一个外部固定的容器组成。
在测试时,将球放入容器中,通过旋转球来测量液体的阻力。
根据旋转的速度和阻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高粘度液体或含有颗粒的液体。
3. 滴定粘度计法滴定粘度计是一种利用液滴的滴落速度来测量粘度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一个滴定管和一个容器。
在测试时,将液体滴入容器中,通过滴落的速度来测量液体的粘度。
根据滴落的速度和液滴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这种方法对于低粘度液体的测量比较方便,但对于高粘度液体不太适用。
4. 旋转粘度计法旋转粘度计是一种利用旋转圆柱体来测量粘度的方法。
它由一个旋转的圆柱体和一个外部固定的容器组成。
在测试时,将液体放入容器中,通过旋转圆柱体来测量液体的阻力。
根据旋转的速度和阻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各种粘度的液体。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 在进行粘度测量之前,应确保仪器和容器的清洁度,以避免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温度的稳定,因为温度会对粘度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 在进行粘度测量之前,应先进行仪器的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在进行粘度测量时,应注意液体的流动状态,避免液体的剪切变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粘度的测定方法分为绝对粘度测定和相对粘度测定两大类。
绝对粘度测定分为动力粘度测定和运动粘度测定两种;相对粘度测定有恩氏粘度测定、赛氏粘度测定和雷氏粘度测定等几种表示方法。
1、动力粘度测定η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1m/s 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
单位Pa.s(帕.秒)。
过去使用的动力粘度测定单位为泊或厘泊,泊(Poise)或厘泊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1Pa.s=1N.s/m2=10P泊=10的3次方cp=1KcpsASTM D445标准中规定用运动粘度测定来计算动力粘度,即η=ρ.υ式中η-动力粘度,Pa.s期目标制ρ-密度,kg/m3υ-运动粘度,m2/s我国国家标准GB/T506-82为润滑油低温动力粘度测定法。
该法使用于测定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的低温(0~-60℃)动力粘度。
在严格控制温度和不同压力条件下,测定一定体积的试样在已标定常数的毛细管粘度计内流过所需的时间,秒。
由试样在毛细管流过的时间与毛细管标定常数和平均压力的乘积,计算动力粘度,单位为Pa.s。
该方法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差数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5%。
2、运动粘度测定υ流体的动力粘度测定η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
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度量。
在国际单位制(SI)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
过去通常使用厘斯(cSt)作运动粘度测定的单位,它等于10-6m2/s,(即1cSt=1mm2/s。
运动粘度测定通常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
在严格的温度和可再现的驱动压头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标定好的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为了测准运动粘度,首先必须控制好被测流体的温度,测温精度要求达到0.01℃;其次必须选择恰当的毛细管的尺寸,保证流出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即粘稠液体用稍粗些的毛细管,较稀的液体用稍细的毛细管,流动时间应不小于200秒;须定期标定粘度管常数;而且安装粘度管时必须保持垂直。
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粘度是液体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衡量液体黏稠程度的物理量。
粘度的测定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液体的粘度,了解粘度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和仪器:1. 不同液体样品:包括水、甘油、植物油等2. 粘度计3. 温度计4. 实验容器5. 计时器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a. 首先,将实验室温度调整至恒定温度,以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b. 准备液体样品,确保样品的纯度和质量。
2. 实验步骤:a. 将粘度计插入待测液体中,确保液体完全覆盖粘度计的测量范围。
b. 开始计时,记录液体从起始位置流动到终止位置所需的时间。
c. 根据测得的时间和粘度计的刻度,计算出液体的粘度值。
d. 重复以上步骤,对不同液体进行测定,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得了不同液体的粘度值,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讨论:1. 影响粘度的因素:a. 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粘度通常会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降低了液体的粘度。
b. 液体性质:不同液体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不同,因此其粘度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水的分子结构较简单,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因此具有较低的粘度;而甘油等较复杂的有机液体则具有较高的粘度。
c. 流动条件:液体的流动速度、压力和流动方式等也会对粘度产生影响。
2. 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精度、操作技巧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实验中进行了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不同液体的粘度,并了解了粘度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粘度与温度、液体性质和流动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粘度的测定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控制液体的流动特性,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一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线型聚合物溶液的基本特性之一,是粘度比较大,并且其粘度值与分子量有关,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粘度法尽管是一种相对的方法,但因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子量适用范围大,又有相当好的实验精确度,所以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实验技术,在生产和科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 实验目的掌握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理及实验技术。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溶液与小分子溶液不同,甚至在极稀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粘度。
粘度是分子运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因溶液浓度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运动时阻力就增大。
表示聚合物溶液粘度和浓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很多,最常用的是哈金斯(Huggins )公式2[][]spk c cηηη=+ --------------------------------------- (1)在给定的体系中k 是一个常数,它表征溶液中高分子间和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个常用的式子是2[][]ln rc cηβηη=--------------------------------------- (2)式中k 与β均为常数,其中k 称为哈金斯参数。
对于柔性链聚合物良溶剂体系,k =1/3,k+β= l/2。
如果溶剂变劣,k 变大;如果聚合物有支化,随支化度增高而显著增加。
从(1)式和(2)式看出,如果用sp cη或ln r cη对c 作图并外推到c →0(即无限稀释),两条直线会在纵坐标上交于一点,其共同截距即为特性粘度[η],如图1-1所示0ln limlim[]sprc c ccηηη→→== ----------------------------------------(3)图1-1通常式(1)和式(2)只是在了r η=1.2~2.0范围内为直线关系。
当溶液浓度太高或分子量太大均得不到直线,如图1-2所示。
此时只能降低浓度再做一次。
特性粘度[η]的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1)分子量:线型或轻度交联的聚合物分子量增大,[η]增大。
粘度的测定技术及仪器流体粘度是相邻流体层以不同速度运动时所存在内摩擦力的一种量度。
粘度分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
绝对粘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是指当单位面积的流层以单位速度相对于单位距离的流层流出时所需的切向力,用希腊字母η表示粘度系数(俗称粘度),其单位是帕斯卡秒,用符号Pa·s表示。
运动粘度是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液体的密度ρ之比,用符号ν表示,其单位是平方米每秒(m2·s-1)。
相对粘度是指某液体粘度与标准液体粘度之比,无量纲。
化学实验室常用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测量液体粘度。
此外,恩格勒粘度计、落球式粘度计、旋转式粘度计等也广泛使用。
(一)毛细管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有乌氏粘度计和奥氏粘度计两种。
这两种粘度计比较精确,使用方便,适合于测定液体粘度和高聚物相对摩尔质量。
直接由实验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比较困难的。
通常采用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粘度,已知标准液体的粘度就可以标出待测液体的绝对粘度。
1.乌氏粘度计乌氏粘度计的外型各异但基本的构造如图1所示,其使用方法亦尽相同。
图1乌氏粘度计1.主管;2.宽管;3.支管;4.弯管;A.测定球;B.贮器;C.缓冲球;D.悬挂水平贮器; E.毛细管;x、y.充液线;m1、m2环形测定线;m3环形刻线;a, b刻线2.奥氏粘度计奥氏粘度的结构如图2所示,适用于测定低粘滞性液体的相对粘度,其操作方法与乌氏粘度计类似。
但是,由于乌氏粘度计有一支管3,测定时管1中的液体在毛细管下端出口处与管2中的液体断开,形成了气承悬液柱。
这样流液下流时所受压力差ρgh与管2中液面高度无关,即与所加的待测液的体积无关故可以在粘度计中稀释液体。
而奥氏粘度计测定时,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必须相同,因为液体下流时所受的压力差ρgh 与管2中液面高度有关。
图2 奥氏粘度计A.球;B.毛细管;C.加固用的玻棒;a,b环形测定线3.使用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注意事项(1)粘度计必须洁净,先用经2号砂芯漏斗过滤过的洗液浸泡一天。
项目十六、测定粘度(粘度杯法)【概述】粘度是表示液体性质的一种常用的物理常数,通过粘度杯法可以测定试样的条件粘度(恩氏粘度)。
经过此专项能力的培养,能使你掌握粘度、条件粘度(恩氏粘度)的定义,了解恩氏粘度计的构造、测定原理,掌握测定恩氏粘度的原理及方法,并学会使用恩氏粘度计,测定试样的条件粘度(恩氏粘度)。
【学习途径】〖知识部分〗粘度、条件粘度(恩氏粘度)的定义;恩氏粘度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测定条件粘度(恩氏粘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恩氏粘度的计算方法。
〖操作技能部分〗恩氏粘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测定恩氏粘度。
【评价标准】3h内完成测定,并达到标准规定的允差。
【专项能力培训目标】通过此专项能力的学习,你应该掌握:〖知识〗粘度、条件粘度(恩氏粘度)的定义;恩氏粘度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测定条件粘度(恩氏粘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恩氏粘度的计算方法。
〖技能〗正确使用恩氏粘度计;熟练、准确地测定恩氏粘度。
【评定方法】(考核)〖应知自测〗当你通过学习后,应能熟练掌握本专项能力所需的知识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本学习包中的自测题(也可根据指导教师要求进行测试)。
〖应会测试〗(操作考核)当你通过学习和自测后,认为已能达到本专项能力的培训要求,可参加专项能力的技能操作考核,考核成绩由指导教师认定。
在您参加考核之前,应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已完成了下列学习任务:复习与本专项能力相关的模块。
学习并掌握本专项能力所需的知识、并通过自测。
能熟练使用完成本专项能力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完成规定的测试任务。
【基本概念】粘度是液体的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运动的阻力。
粘度通常分为绝对粘度(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
〖条件粘度〗条件粘度是在规定温度下,在特定的粘度计中,一定量液体流出的时间(s);或者是此流出时间与在同一仪器中,规定温度下的另一种标准液体(通常是水)流出的时间之比。
根据所用仪器和条件的不同,条件粘度通常有下列几种:(1) 恩氏粘度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恩氏粘度计中流出200mL所需的时间与20℃的蒸馏水从同一粘度计中流出200mL所需的时间之比,用符号E t表示。
黏度测定法_(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_(2010年版)黏度测定法1 简述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G中以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特性黏数表示。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剪应力的大小,称为动力黏度η,以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kg/m3)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该液体的运动黏度[ν],以mm2/s为单位。
高聚物稀溶液的相对黏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黏数[η]。
第一法用平氏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1 简述1.1 本法系用相对法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以求得液体的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
1.2 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黏度或运动黏度。
2 仪器与用具2.1 平氏黏度计(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G中的附图1),毛细管内径有0.8mm±0.05mm,1.0mm±0.05mm,1.2mm ±0.05mm,1.5mm±0.1mm或2.0mm±0.1mm多种,可根据各品种项下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小于200s)。
2.2 恒温水浴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及电热装置,除另有规定外,恒温精度±0.1℃。
2.3 温度计分度0.1℃,经周期检定。
2.4 秒表分度0.2s,经周期检定。
3 操作方法3.1 黏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取黏度计,置铬酸洗液中浸泡2h以上(沾有油渍者,应依次先用三氯甲烷或汽油、乙醇、自来水洗涤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6h以上),自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水洗3次120℃干燥,备用。
3.2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测定温度调整恒温水浴温度。
3.3 取黏度计,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黏度计,将管口!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提出黏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黏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接于管口1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min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依法重复测定3次以上,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一、标题本实验报告旨在探究不同条件下液体的粘度特性,通过对多种液体的粘度进行测定,分析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期深入了解液体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此外本实验报告还将讨论粘度测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探究粘度的测定方法及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原理的阐述,明确了粘度计测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适当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对样品的粘度进行了准确测定。
实验结果显示,所测样品在一定条件下的粘度值,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讨论提供了基础。
本实验报告还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改进方向,以期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验对于理解流体性质、优化工艺流程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内容概括本次实验报告的主题为《粘度的测定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操作步骤,测定液体的粘度,了解其流动性及内部摩擦性质。
实验过程中采用了旋转粘度计这一核心设备,通过测量旋转液体所产生的剪切力及转速,从而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前我们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了解了粘度的概念、测定意义以及影响因素。
随后我们对实验设备进行了校准,准备了所需样品。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液体粘度的测定,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方面,我们得到了液体的粘度值,并分析了粘度与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发现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可靠性。
本实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实际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粘度的概念及测定方法,掌握了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乌氏粘度计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3. 学会使用Origin或Excel处理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特性粘度是表征聚合物溶液粘度与浓度关系的一个参数,通常用ηsp表示。
对于聚合物溶液,特性粘度与溶液的浓度c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eta_{sp} = K \cdot [n]^{a} \]其中,K和a是常数,[n]为溶剂的粘度,ηsp为特性粘度。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原理是利用乌氏粘度计测量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然后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特性粘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乌氏粘度计2. 移液管3. 电子天平4. 容量瓶5. 温度计6. 聚合物样品7. 溶剂(如苯、甲苯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
将一定量的聚合物样品溶解在溶剂中,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
2. 使用乌氏粘度计测量各溶液的粘度。
首先,将乌氏粘度计清洗干净,然后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校准。
将待测溶液注入乌氏粘度计的两个管中,记录溶液在管中的高度差。
3. 根据溶液的高度差和已知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粘度。
4. 使用Origin或Excel处理实验数据,计算特性粘度。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此处插入实验数据表格,包括溶液浓度、粘度、特性粘度等)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ηsp-c曲线,观察特性粘度与浓度的关系。
2. 计算K和a值,分析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度。
3. 讨论实验误差来源,如温度、溶剂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七、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度与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ηsp-c曲线进行描述。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实验误差来源,为今后类似实验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八、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温度控制,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 在使用乌氏粘度计测量粘度时,应保持溶液的温度与室温一致。
粘度测量实验报告篇一:流体粘度的测定实验液体粘度的测量实验——斯托克斯法测液体的粘度胡涛热能1班 15摘要:设计出了粘度测量的实验, 该实验使用的器材不多, 且均为常用器材, 较易开展.关键词:液体粘度系数; 斯托克斯法1 实验提供器材游标卡尺、小钢球、磁铁、待测液体、停表、镊子、密度计、温度计, 不同内径的圆形有机玻璃容器一组 ( 5 个) , 50 mL 量筒一个.2 实验原理在粘滞液体中下落的小球, 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重力w 、浮力f 和阻力F , 阻力来自于附着在小球表面的液层与其相邻液层之间的内摩擦力, 即粘滞力,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 这时小球所受到的阻力为:F=6πηυR. 如果小球质量均匀, 在无限宽广的粘滞液体中(来自: 在点网)下落时的速度较小, 以致小球后面不产生旋涡并以v0 匀速运动时,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及物体的受力平衡可得方程于是可得出液体的粘度系数公式:式中η是液体粘滞系数, d 是小球直径, υ0 是小球在无限宽广的粘滞液体中匀速下落时的速度( 收尾速度) . ρ和σ分别表示小球和液体的密度, 由上式可求出液体粘滞系数. ( 1) 式是小球在无限广延的液体中下落推导出来的, 在实际测量中, 液体总是盛在有器壁的容器里而不满足无限宽广条件, 故( 1) 式还需引入修正系数, 于是粘度公式变为( 2)式中D 为圆筒形容器的内径, h 表示容器内液体的高度. v 是小球在有限宽广的粘滞液体中匀速下落时的速度, 由小球在容器中匀速下落的距离除以对应的下落的时间求出, 即v = L / t .3 实验要求设计的实验思路为采用合理操作方法, 选用合适的实验器材, 设计数据表格, 完成各项要求.3. 1 设计实验求出小球在无限深液体中的收尾速度并求液体的粘度系数图1 t—d/ h 图实验提示: t 与d/ h 成线性关系. 该实验可采用的方案: 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液体, 求出小球匀速下落通过距离L 所需的时间t 1. 当各量筒中液体高度为h2 , h3, h4 时, 重复以上操作, 求出t 2, t3, t4, 根据t 1, t 2, t 3, t 4, 及h1 , h2, h3, h4 , 作图t—d /h图, 拟合直线与纵轴相交, 其截距为t , 则t 就是h→∞时, 即无限深的液体中, 小球匀速下落通过距离L 所需要的时间t 值.如图1 所示. 算出速度代入公式可求出液体的粘度系数.3. 2 设计实验求出小球在无限广液体中的收尾速度并求该液体的粘度系数图2 t—d/ D 图实验提示: t 与d/ D 成线性关系. 该实验可采用的方案: 实验中采用一组直径不同的圆管, 依次测出同一小球通过各圆形管相同高度两刻线间所需的时间. 以t 作纵轴, d / D 作横轴, 由图示法将测得的各实验数据点连成直线, 延长该直线与纵轴相交, 其截距为t0 , t 0 就是当D→∞时, 即在横向无限广的粘滞液体中, 小球匀速下落距离L 所需的时间t 值. 如图2所示. 算出速度v 代入公式可求出液体的粘度系数.3. 3 设计实验思路, 求小球在无限深广液体中的收尾速度可采用的设计思路: 在3. 2 的基础上依次改变筒内液体的高度, 根据t 与d/ h 成线性关系, 求出d/h 为零时的t 值, 即为无限深广液体中t 0 值.篇二:粘度法测分子量实验报告实验二十一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分子。
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原理及应用是怎样的呢前言运动粘度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液体粘度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材料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原理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原理是基于斯托克斯定律,即当一个小球在粘度恒定的液体中沉降时,其沉降速度与液体的粘度和小球的直径有关。
根据该定律,运动粘度测定仪可以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加压器的精密空间内流动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液体的粘度。
运动粘度测定仪的主要部件包括测量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样品输送系统。
测量系统由加压器、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单元等组成。
加压器能够施加压力来打开样品流动通道,传感器可以检测流量,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控制单元中,计算机控制单元对流量进行分析和计算产生粘度值。
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维持样品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
样品输送系统包括样品接收系统和样品输送部分。
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应用运动粘度测定仪可以用于实验室和工业中,它在以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石油和化工行业运动粘度测定仪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广泛应用,用于测试各种油和化学品的粘度。
通过检测石油粘度值,可以确定石油的流动性以及适合于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油的类型。
同样,在化学品制造过程中,通过检测化学品的粘度值以确保其生产出的化学品符合质量标准。
食品制造业运动粘度测定仪可以用于控制食品的流动性,特别是那些需要高度精确的测量和配方调整的食品。
例如,测量酱料和饮料的粘度可以帮助调整不同成分的比例,以确保口感质量的稳定性。
材料学领域运动粘度测定仪在材料学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熔融塑料或金属的粘度进行测量,可以确定其物理实际参数和温度变化对于流动性的影响。
结论运动粘度测定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室工具,适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材料等各个领域中的液体粘度测量。
其简单的原理和广泛的应用表明,这些仪器将在各种科学和商业领域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实验三十 黏度的测定和应用(一) 溶液黏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用奥氏黏度计测量溶液黏度的方法。
2. 了解黏度的物理意义、测定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当流体受外力作用产生流动时,在流动着的液体层之间存在着切向的内部摩擦力。
如果要使液体通过管子,必须消耗一部分功来克服这种流动的阻力。
在流速低时管子中的液体沿着与管壁平行的直线方向前进,最靠近管壁的液体实际上是静止的,与管壁距离愈远,流动的速度也愈大。
流层之间的切向力f 与两层间的接触面积A 和速度差Δv 成正比,而与两层间的距离Δx 成反比:xA f ∆∆=νη (1) 式中,η是比例系数,称为液体的黏度系数,简称黏度。
黏度系数的单位在C.G.S.制中用“泊”表示,在国际单位制(SI)中用Pa ·S 表示,1泊=10-1Pa ·S 。
液体的黏度可用毛细管法测定。
泊肃叶(Poiseuille)得出液体流出毛细管的速度与黏度系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VL tpr 84πη= (2)式中,V 为在时间t 内流过毛细管的液体体积;p 为管两端的压力差;r 为管半径;L 为管长。
按(2)式由实验直接来测定液体的绝对黏度是困难的,但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黏度是简单实用的。
在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黏度时,即可算出被测液体的绝对黏度。
设两种液体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分别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的体积相等,则2211212242114188t p t p VLt p r VLt p r =⇒==ηηπηπη (3) 式中,p = hgρ,其中h 为推动液体流动的液位差;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
如果每次取用试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h 在实验中的情况相同,因此可得: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221121t t ρρηη= (4) 若已知标准液体的黏度和密度,则可得到被测液体的黏度。
本实验是以纯水为标准液体,利用奥氏黏度计测定指定温度下乙醇的黏度。
【仪器试剂】恒温槽1套;奥氏黏度计1支;移液管(10mL ,2支);吹风机1支。
液体粘度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液体粘度的测定引言液体的粘度是描述其流动特性的重要物理属性之一,它决定了液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
粘度的测定对于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化学、物理、工程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所呈现的阻力大小来确定液体的粘度。
实验目的1.了解粘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液体粘度的测定方法;3.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液体的粘度。
实验原理F = 6πηrv其中,F为小球所受到的阻力大小,η为液体的粘度,r为小球半径,v为小球下落速度。
根据上述定律,可以推导出粘度的表达式如下:η = (F / 6πrv)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实验通常采用垂直下落的方法来测定液体粘度。
实验仪器和材料1.斯托克斯粘度计:用于测量液体的粘度;2.准备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和纯水:作为实验液体;3.单根小球:用于放置在液体中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在粘度计仪器中,先将纯水注入,并调整液面高度;2.选择一根小球,并在外界环境温度稳定的情况下,测量其质量;3.将小球轻轻地放入粘度计中,等待小球稳定下落,记录下落时间;4.重复步骤3,记录下落时间N次,计算平均值;5.重复步骤2-4,分别用甘油溶液进行实验;6.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各液体的粘度;7.将实验数据整理并绘制粘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分别计算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和纯水的粘度,并绘制粘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观察曲线,可以发现甘油溶液的粘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纯水的粘度相对较低。
这是由于甘油溶液中存在更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导致流动受到更大的阻力。
另外,随着浓度的增加,甘油溶液的粘度增加速率逐渐减缓,这是因为甘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导致流动性减弱。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粘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掌握了液体粘度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甘油溶液的粘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增加速率逐渐减缓。
实验七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一.实验目的学会一种测定分子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由于聚合物具有多分散性,所以聚合物的分子量是一个平均值。
有许多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如光散射法、渗透压法、超速离心法、端基分析法等。
但是简单而使用范围又广的是粘度法。
由粘度法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叫粘均分子量,以“Mv”表示。
粘度法又分多点法和一点法:1.多点法多点法测定聚合物粘均分子量的依据是:(7-1)式中:[η]—特性粘度;k,α—与温度和溶剂有关的常数;—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若设溶剂的粘度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c(100mL 所含聚合物的克数表示)时的粘度为η,则聚合物溶液粘度与浓度间有如下关系:(7-2)(7-3)以对c作图,外推直线至c为0(参考图7-1) ,求[η],即(7-4)图7-1 特性粘数[η]的求法由于k,α是与温度,溶剂有关的常数,所以对一定温度和特定的溶剂,k,α有确定的数值。
例如,30℃时,以1mol/L硝酸钠溶液作为溶剂,用粘度法测定聚丙烯酰胺粘均分子量的经验式可表示如下:[η]=(7-5)即:=(7-6)因此,只要测定不同浓度下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即可通过上述的数据处理,求出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2.单点法对低粘度的聚合物溶液,其特性黏数可由下式计算:(7-7)实验时,只要测定一个低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的相对粘度,即可由式7-7求得所测试样的粘性系数。
本实验采用如图7-2所示的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粘度。
图7-2乌氏粘度计1,2,3—支管 5,8,9,--玻璃管 4,6—刻度 7-毛细管三、仪器与药品1.仪器乌氏粘度计,玻璃恒温水浴装置一套,秒表,吸耳球,量筒等。
2.药品0.01g/100mL聚丙烯酰胺溶液,1mol/L硝酸钠溶液,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打开温度控制仪电源,将温度设为30℃。
调节电动搅拌机调速开关,使搅拌机适当的速度匀速转动,使玻璃缸中各处的水温均匀。
(2)玻璃缸中水的温度升至30℃后,将乌氏粘度计固定在铁架台夹子上,使粘度计上端玻璃球浸没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