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影子大王
- 格式:ppt
- 大小:618.50 KB
- 文档页数:1
美术教案-影子大王-教学教案★第一篇:美术教案-影子大王-教学教案1、通过对自己或同学的身影观察,激发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也对人体的形态留下较深的印象。
人物的影子间接地反映人体的形态,因受光的角度和服装影响,使人形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因而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和表现有趣的人影轮廓的同时,更注重自我心中“影子大王”的想象和创造。
2、本课虽在手形想象画的基础上适当地提升难度,但把身体造型游戏、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能够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学生能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情境。
二、教学目标1、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观察后对影子进行更丰富的造型表现;2、能进行一定的配色和创意造型与表现。
难点及其处理方法难点:影子的互相重叠以及想象和描绘。
处理方法:1、教师的语言与直观示范的启发与引导;2、带学生到操场上体验影子的不同变化;3、把从网络中收集到的有关影子资料展示给学生。
四、教学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2、教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3、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4、准备一些粉笔或者用水作画。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领域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七、作业布置用彩笔画一幅自己所观察、联想、想象到的影子作业并配上色彩;画面能看得出影子的变化效果,也可以在画面中写出自己观察、创作影子的所思、所想。
八、教学形成过程顺序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留意点导入 3 分钟一、教师带学生到外面操场上,指导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二、问题思考:如果把影子给重叠起来又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边观察边互相说一说。
学生观察与思考,边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年级美术《影子大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组织“捉影”游戏。
(认识人物轮廓);开展“影子”探秘。
(认识形态变化);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1.课题导入(1)课件展示:谜语。
“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2 .捉影游戏(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
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3)小结。
用粉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3 .影子探秘(1)观察影子的变化。
(变化多端)(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的影子。
(3)构思。
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4 .完成添画(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5 .学生创作(1)室内创作。
(2)指导构图。
(3)修改完善。
6. 欣赏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
7 .当堂作业学生完成一幅影子绘画作品。
(三)课后提升:试着做一些有趣的影子,课后交流讨论。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1 影子大王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1影子大王[分析]影子大王一、教材分析本影子大王选用学生颇感好奇的人物影子为题材,作为绘画学习活动的激活点。
通过影子大王对自己身影的观察,激发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也对人体的形态留下较深的印象。
人物的影子间接地反映人体的形态,因受光的角度和服装影响,影子大王使人形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因而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和表现有趣的人影轮廓的同时,更注重自我心中“影子大王”的想象和创造。
本影子大王虽在手形想象画的基础上适当地提升难度,但把身体造型游戏、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能够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学生能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情境。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1影子大王二、教学目标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三、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须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对人物形态及变化的关注,通过让学生参与身体造型游戏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发现新事物形象的热情。
将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和依形想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到我的或我是影子大王的自我情感之中,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态度表达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学依照“捉影”游戏(认识人物轮廓)——影子探秘(变换身体造型,认识形态变化)——想象添画——个性表现——欣赏评析的流程进行,应处理好环节与过渡、铺垫与提升的关系。
“捉影”游戏根据光照位置,既可在地上,也可在墙上进行,再动手描一描,以激起学生对人影观察的兴趣。
影子探秘借助自身造型变换及同伴组合造型的体验感受,使学生对影子的各种形态充分观察,以达到对人物形态及其变化认识的提升,也为想象创造新形象提供丰富的信息。
想象添画应引导学生依形想象,可提示变换角度加以想象的变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创造想象的方法,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习的展开,可考虑个性表现的方式,将形色想象夸张与自我情感流露相融合,避免学生不能脱离人物形象而难以创造新形象的机械现象,使学生的个性和愉悦的情感态度得到极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建立和兴趣保持。
《影子大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组织“捉影”游戏。
(认识人物轮廓)2、开展“影子”探秘。
(认识形态变化)3、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
4、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三、学法指导1、室外造影游戏。
(自由摆姿造型)2、室内借形想象。
(添画完形创作)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5分)1、课件展示:谜语。
“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二、捉影游戏(8分)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
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3、小结。
用粉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三、影子探秘(5分)1、观察影子的变化。
(变化多端)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的影子。
3、构思。
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四、完成添画(5分)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五、学生创作(10分)1、室内创作。
2、指导构图。
3、修改完善。
六、欣赏评价(7分)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
七、当堂作业学生完成一幅影子绘画作品。
八、板书设计1、影子大王人、树——(影子)——光照变化多端九、教学反思本课设计两大教学空间,前者是室外活动,主要开展“捉影游戏,亲身体验影子形成的理由,形状变化多端,以及如何能够留下影子。
后者是室内绘画创作,由观察到的影子引发联想。
像动物,像大小壶等形态,大胆构造完成制图。
本课由谜语导入,激趣,由评价作结,收获甚多。
乐在其中,易于言表。
二年级美术影子大王的教案设计篇一:湘教版小学美术二上《影子大王》设计第一课《影子大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组织“捉影”游戏。
(认识人物轮廓)2、开展“影子”探秘。
(认识形态变化)3、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
4、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三、学法指导1、室外造影游戏。
(自由摆姿造型)2、室内借形想象。
(添画完形创作)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5分)1、课件展示:谜语。
“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二、捉影游戏(8分)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
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3、小结。
用粉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三、影子探秘(5分)1、观察影子的变化。
(变化多端)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的影子。
3、构思。
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四、完成添画(5分)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五、学生创作(10分)1、室内创作。
2、指导构图。
3、修改完善。
六、欣赏评价(7分)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
七、当堂作业学生完成一幅影子绘画作品。
八、板书设计1、影子大王人、树——(影子)——光照变化多端九、教学反思本课设计两大教学空间,前者是室外活动,主要开展“捉影游戏,亲身体验影子形成的理由,形状变化多端,以及如何能够留下影子。
后者是室内绘画创作,由观察到的影子引发联想。
像动物,像大小壶等形态,大胆构造完成制图。
二年级美术《影子大王》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加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组织“捉影”游戏。
(认识人物轮廓);展开“影子”探秘。
(认识形态变化);想象完好形态,充足表现个性;赏识评论,从中获趣。
3.感情态度价值观:加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育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二、教课要点:仔细组织学生展开“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三、教课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四、教课准备:课件五、教课过程(一)课前延长: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二)课内研究1.课题导入(1)课件展现:谜语。
“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边,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2 . 捉影游戏(1)室外操场。
察看人物、树等影子。
思虑: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如何才能捉住呢(3)小结。
用粉笔把影子的边沿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3 .影子探秘(1)察看影子的变化。
( 变化无常 )(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风趣的影子。
(3)构想。
第一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变为一幅漂亮的画。
4 . 达成添画(1)会合学生察看影子,指引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2)指引想象添画。
(3)小结:勇敢添画。
5 .学生创作(1)室内创作。
( 2)指导构图。
( 3)改正完美。
6.赏识评论(1)学生展现作品。
( 2)学生互评。
( 3)教师评论。
7 .当堂作业学生达成一幅影子绘画作品。
(三)课后提高:试着做一些风趣的影子,课后沟通议论。
影子大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组织“捉影”游戏。
(认识人物轮廓)2、开展“影子”探秘。
(认识形态变化)3、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
4、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三、学法指导1、室外造影游戏。
(自由摆姿造型)2、室内借形想象。
(添画完形创作)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课件展示:谜语。
“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二、捉影游戏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
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3、小结。
用粉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三、影子探秘1、观察影子的变化。
(变化多端)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的影子。
3、构思。
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四、完成添画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五、学生创作1、室内创作。
2、指导构图。
3、修改完善。
六、欣赏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