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卡-乙炔
- 格式:docx
- 大小:19.13 KB
- 文档页数:2
乙炔(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标识中文名乙炔电石气英文名:acetylene分子式C 2H2 相对分子质量26.04CAS号74-86-2 结构号:CH≡CHh3w v,M G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化学类别:炔烃R3}0[2F:`K*b)Mp;q(G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97.5%.^fF~c(T Kp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主要用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
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
\ l o U K{OQU)e!f#j t)H~6|3p w三健康危害&L9N4Tc/}O|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6jY0KbW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 Wc ~+WXq)@`(n h u*q u$p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六西格玛品质论坛@7x |}E#~$H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氧气。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f%p"w g/PZ食入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无意义爆炸下限(%):2.1 引燃温度(%):305爆炸上限(%):80.0 最小点火能(mJ):0.02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Ug:is.n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乙炔; 电石气化学品英文名:acetylene; ethy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乙炔74-86-2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经压缩或加热可造成剧烈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1. 目的为有效控制工业化学品的运输、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中对人体和大自然的危害,并做好预防工作。
2. 范围工业化学品,包括化学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不适用于民用受控消费品、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少量样品和国家另有规定的特殊危险化学品。
3. 操作说明3.1 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炔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ylene别名: 电石气技术说明书编码:97 CAS No.:74-86-2分子式:C2H2分子量:26.043.2成分/组成信息乙炔≥97.5%3.3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3.4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3.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3.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3.7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乙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篇乙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二篇1.目的为有效控制工业化学品的运输、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中对人体和大自然的危害,并做好预防工作。
2.范围工业化学品,包括化学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不适用于民用受控消费品、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少量样品和国家另有规定的特殊危险化学品。
3.操作说明3.1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炔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ylene别名:电石气技术说明书编码:97 CAS No.:74-86-2分子式:C2H2分子量:26.043.2成分/组成信息乙炔≥97.5%3.3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3.4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3.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3.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二甲醚)危险性类别易燃易爆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二甲醚Natural gasC2H6O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外观:无色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
相对密度:(空气=1)为相对密度:(水=1)为危险特性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接触后表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
现场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浓度MAC(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彭州市消防大队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大队:119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二氧化碳)危险性类别当心窒息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忠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中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固态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现场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品名氧气乙炔气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危险性理化数据】【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熔点(℃): --218.8【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的自然通风条件。
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沸点(℃): -183.1【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输氧。
人工呼吸。
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相对密度(水=1): 1.14【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护。
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1):1.4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 能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竭而死亡。
性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急【危险性理化数据】【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身体防护措施】性中毒:接触 10~ 20%乙炔,工人熔点(℃): -81.8/119kPa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沸点(℃): -83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危险化学品危害安全告知卡:乙炔极易燃气体;经压缩或加热可造成爆炸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经压缩或加热可造成爆炸;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氯仿、苯。
分子量26.04,熔点-80.8℃,沸点-83.8℃,气体密度1.17g/L,相对密度(水=1)0.6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1,临界压力6.19MPa,临界温度35.2℃,饱和蒸气压4460kPa(20℃),爆炸极限2.1%~80%(体积比),自燃温度305℃,最小点火能0.02mJ。
主要用途:主要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
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原料,也用于氧炔焊割。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易燃烧爆炸。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围非常宽,遇明火、高热和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险。
【活性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麻醉恢复快,无后作用,高浓度吸入引起单纯窒息。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应具有防火、防爆、防静电事故和预防职业病的知识和操作能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密闭操作,避免泄漏,全面通风,防止乙炔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在发生或合成、使用、储存乙炔的场所,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并与应急通风联锁,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戴易产生静电衣物和钉鞋。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在有乙炔存在或使用乙炔作业的人员,应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不能接触铜、银和汞。
要避免使用含铜66%以上的黄铜、含铜银的焊接材料和含汞的压力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乙炔化学品英文名:acetylene|carbide gas|ethyne化学品别名:电石气CAS No.:74-86-2EC No.:200-816-9分子式:C2H2产品推荐用途: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产品限制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通过打击、摩擦、火灾或其他着火源有极大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类别 1;化学性质不稳定气体,A 类;高压气体,压缩气体。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气体,即使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爆炸反应,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一旦发生泄漏,除去所有点火源。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不适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气体,有爆炸危险。
通过打击、摩擦、火灾或其他着火源有极大爆炸危险。
高压压缩气体,遇热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
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 SDS 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DS 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乙炔一、危险化学品基本信息品名:乙炔别名:乙炔气、乙炔液、乙炔气体化学式:C2H2结构式:CAS 号:74-86-2危险类别:易燃气体II. 危险性描述1. 主要危险性质乙炔是一种易燃气体,在通风不良或空间较小的封闭环境中,极易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在引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爆炸事故。
2. 对人体的危害乙炔对人体有刺激作用,长期或大量暴露在乙炔气中,可引起头痛、头晕、嗜睡、胸闷、呼吸急促、昏厥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窒息、昏迷、死亡。
乙炔还会在人体内与铜离子结合,生成毒性很强的化合物,损伤肝、肾等重要器官。
3. 环境危害乙炔气体可以破坏大气层臭氧层,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气候变化。
III. 防范措施1.储存和运输储存时,应将乙炔气体存放于远离火源和易燃物的处所,保持通风良好,存放温度不得超过40℃,防止与氧气、氧化剂、卤素等物质接触。
运输时应使用专用的乙炔气瓶,并在运输过程中避免碰撞、摔打等物理损伤,防止泄漏或爆炸事件的发生。
2.使用使用乙炔前,应充分了解其危险性质,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并佩带好相应的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呼吸器、防护眼镜、耳塞等防护装备。
在使用乙炔时,应注意其爆炸性和易燃性,切勿将其暴露在高温环境、明火或其他易燃气体环境中。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瓶阀,并检查连接处是否有泄漏。
3.应急处理如果发生乙炔泄漏或爆炸,应立即停止作业,确保安全疏散工作人员和周围人员,切勿使用明火、电器、手机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同时通知消防部门进行处置。
在乙炔泄漏的环境中,应配戴呼吸器,迅速制止泄漏源并进行适当的清理工作,以免泄漏扩散。
在乙炔爆炸后,应及时进行紧急灭火和处理,防止伤亡和环境污染。
IV. 安全提示乙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其危险性十分明显,因此在使用、储存和运输时,应充分了解其危险性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即时停止作业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乙炔(电石气)Acetylene 易燃易爆 CH 22CAS号 74-86-2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81.8(119kPa) 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沸点(?):-83.8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 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相对密度(水=1): 0.62爆炸上限%(V/V): 80.0 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爆炸下限%(V/V): 2.1 质。
危险性描述现场急救措施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话缙云县消防中队缙云县消防中队:119 3MAC(mg/m):未制定缙云县人民医院缙云县人民医院:120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氧气Oxygen 助燃 O2CAS号:7782-44-7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218.8 本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沸点(?):-183.1 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危险性类别易燃易爆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二甲醚Natural gasC2H6OCAS号:115-10-6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外观:无色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
相对密度:(空气=1)为1.62相对密度:(水=1)为0.66爆炸极限(V%):3.4-27.0危险特性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
现场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浓度MAC(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彭州市消防大队彭州市人民医院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大队:119医院:120危险性类别当心窒息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CAS号:124-38-9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56.6沸点(℃):-78.5相对密度(空气=1):1.53饱和蒸气压(kPa):1013.25(-39℃)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忠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品名氧气乙炔气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危险性理化数据】【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熔点(℃): --218.8【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的自然通风条件。
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沸点(℃): -183.1【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输氧。
人工呼吸。
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相对密度(水=1): 1.14【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护。
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1):1.4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 能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竭而死亡。
性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急【危险性理化数据】【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身体防护措施】性中毒:接触 10~ 20%乙炔,工人熔点(℃): -81.8/119kPa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沸点(℃): -83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名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氧气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输氧。
人工呼吸。
就医。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乙炔气【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失。
【活性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9kPa沸点(℃):-83相对密度(水=1):饱和蒸气压(kPa):4053(℃)【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炔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炔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ylene
中文名称2:电石气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97
CAS No.:74-86-2
分子式:C2H2
分子量:26.04
/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乙炔≥97.5%74-86-2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
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
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
予以注意。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