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A版高中课标教材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3.3.2节)

祁东二中谭雪峰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中第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第一课时. 本课内容是线性规划的相关概念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不等式和直线方程的基础上,利用不等式和直线方程的有关知识展开的.简单的线性规划指的是目标函数含两个自变量的线性规划,其最优解可以用数形结合方法求出.简单的线性规划关心的是两类问题:一是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 本节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体现了优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化归思想.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验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3. 会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二)、能力目标

1.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2.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作图和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寻求有实际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难点:借助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含义准确理解线性目标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与z最值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已经掌握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 初步学会分析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3. 能根据实际数据假设变量,并从中抽象出不等的线性约束条件并用相应的平面区域进行表示

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疑虑和困难: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线性规划问题;

2.用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中,为什么要将求目标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如何想到要这样转化?

3.数形结合思想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中应注重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等方法探究数学知识获取直接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等.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提供“观察、探索、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

3.在教学中体现“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经历“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指导学生做到“四会”:会疑、会议、会思、会变.

4.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发现新知的体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六、文本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点分析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以“几何画板”软件为平台,将目标函数与直线方程进行转化,通过直线的平行移动的演示,观察纵坐标的变化,直观生动地呈现图解法求最优解的过程,既加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建立起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间的密切联系.

七、教学过程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1.复习回顾:[幻灯片第2-4张]

1)提问:如何作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2)巩固练习:画出下面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本课的图解法解题热身准备. 2. 分析引例,形成概念,规范解答

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问题……

1) 将实际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数学建模) [幻灯片第5-8张]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引例.

[引例]:某工厂有A 、B 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 配件耗时1h ,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 配件耗时2h ,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 配件和12个B 配件,按每天8h 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

师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用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5003x y x y x -+⎧⎪+⎨⎪⎩≥≥≤

限制条件及作出相应的平面区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限制条件吗? 引导学生设定未知数(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y 件), 分析已知条件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

(2)、让学生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计意图】数学是现实世界的反映.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实际生活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时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复习旧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3)、教师进一步提出新问题:

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

引导学生若设定工厂获得的利润为z ,则易得z = 2x + 3y ,此时问题转化为即求z 的最大值的问题了.

【设计意图】添加优化问题,定义目标函数,引出新问题.

2)分析问题,形成概念[幻灯片第9-17张]

师生活动:教师根据引题得出线性规划问题相关概念.

(1)、就在学生兴趣顿起的时候,教师就此给出了相关概念:① 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对变量 x 、y 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 、y 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叫线性约束条件. 线性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外,有时也用一次方程表示.

② 欲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函数z=2x+3y 叫做目标函数. 由于 z=2x+y 又是x 、y 的一次解析式,所以又叫线性目标函数.

③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④ 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做可行解.

28416412

00

x y x y x y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