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开采的特点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6.84 KB
- 文档页数:2
海上石油鑽井海上石油钻井,顾名思义,就是在茫茫大海中打石油井。
当你站在海边的礁石上向远处眺望,只见天与海交接处连成一片,黑沉沉的。
那些正在海上工作的工人,全都穿着橙黄色的工作服。
人站在礁石上可以隐约地看见油井,而这油井是运送原油的工具。
虽然说油井是在海上,但实际上人员并不是生活在海底下面,而是在海面上一百米左右的地方,进行作业。
我曾经在电视里看过他们如何钻井、如何工作、如何获得资料等等,因此今天,我就来给你们讲一讲我眼中的海上石油钻井队。
由于海上钻井施工条件艰苦,且海上有台风,所以这儿是不会出现像平地上那么多的劳动力的。
首先第一步就是钻井队员们打开大海的“盖子”。
钻井队员们戴着特制的头盔,每隔五十米就放一个桶,从桶中装满淡水,再把泥浆倒入钻井船中,而后钻井船就从灌满淡水的桶中缓缓地往外抽取淡水。
由于海洋的压力大于淡水的压力,所以当把淡水和泥浆混合之后就能从钻井船中抽取出淡水和泥浆了。
接着他们又开始把装满原油的油桶吊入钻井船中。
吊入的时候一共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钢索把油桶吊入钻井船,然后把铁链拉直,最后把铁链的另一端套在钻井船尾部的绞车上;第二种方法则是先让钻井船开到油井附近的浅海区域,然后在距离油井一百米左右的地方放下油桶,待铁链垂落下去之后,再把铁链拖起,最后把油桶吊入钻井船中。
在此期间,工人们必须带着氧气瓶和监测器,以免发生意外情况,最后安全把原油吊入钻井船中。
而后海上石油钻井队员又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一次在海底管道破裂时,工人们及时抢修,终于化险为夷。
还有一次钻机的引擎被卡住了,正在紧急关头,又是他们及时把钻机解救出来。
当他们把钻机吊出时,才发现有三位工人牺牲了,因为当时钻机所在的位置已经沉入了海底。
虽然说油井是在海上,但我知道他们不仅工作条件恶劣,而且其中有许多工人们在施工时都牺牲了。
我还听爸爸说,海上油井也要比陆上的油井危险几倍呢!《итроки》这首歌有着它独特的韵味,这也就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吧!当人们听到这首歌时,仿佛进入了这个充满石油井的世界,能够体会到当时海上钻井工人的辛苦,以及战胜重重困难而完成这个项目的喜悦。
高风险行业,因此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这就需要完善现场安全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模式,降低开发风险,保证开发安全。
2 海洋石油开发影响因素(1)开发难度大。
海上石油开发十分复杂,难度较高,主要体现在作业现场大量的交叉式作业和立体式作业,由于作业复杂导致开发难度提高,例如在陆地平台搭造时,由于后续作业条件受限使得作业空间较小,20×30 m 平台施工空间狭窄,难度比较高,危险性大,需要实行安全管理模式,以保证开发安全。
(2)海上钻井平台环境恶劣。
相对于陆地油田开发而言,海上气候复杂,海啸和风浪都会影响海上钻井平台安全。
钻井平台是海上石油开发和勘察的重要设备,包括动力,通讯,消防、救生污水处理等设施。
海啸等海上自然灾害会对作业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经济损失加大,同时也会对员工人身安全产生影响[3]。
(3)海洋石油安全面临多重因素威胁。
海底洋流运动会产生极大冲击力,其力量会使海底中的输油管道受到损坏,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同时在开发时,石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极易引发火灾,这对海上石油开发中的消防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必须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
3 海洋石油安全管理内容(1)专门审核作业方案。
海上石油开发作业中包含着大量复杂的作业方案,例如大型结构物吊装作业、海上设施拖带作业、辐射射线探伤作业等,这些作业风险性大,需要对其进行专业评估。
同时这些作业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作业方案,保证风险防范到位才可以正式动工,并获得检验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认可、审核之后才能够正式动工。
0 引言海洋石油工业施工现场风险系数较高,需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油田开发施工质量。
海洋石油施工现场是在陆地上建立平台,通过导管架带输送石油工艺,难度和技术含量本身比较高,施工时用工量多,人员涉及多,应用的特殊工种和交叉作业较多,彼此互相协作。
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复杂,安全管理任务繁重,需要进一步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
第七章海洋钻井概况及主要特点一.海洋钻井的主要特点1.要有坚不可摧的井场2.要有隔水、引导、防喷系统、套管头3.要有定们系统和升沉补偿装置4.先进的交通、通讯及良好的生活保障5.有一套防腐措施和设备6.普遍采用丛式井(定向井)技术7.井身结构复杂,套管尺寸大,层次多8.注意安全9.遵守海洋法、环境法“渤海7号”打的井30”导管 50米M20”表面导管 445米” 1775米技术套管13 3/8” 2505米技术套管9 5/87”尾管 3500米标准井深结构类型(可用于一般的深井和超深井)二.海上投资1.海上石油投资是较大的2.海上油气田开发费用随水深增加而增加墨西哥海上油田开发费用水深 30M 比陆地油田高1倍水深 180M 比陆地油田高1--2.5倍水深 300M 比陆地油田高2--8倍3.开发费用这么大,为什么各石油公司还要把钱往水里扔呢?海上每米进尺的探明储量比陆上高27倍海上每吨储量的探明成本比陆上低6.7--23倍三.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几项最高纪录1.最深的海洋钻井钻于路易斯安那西三角27区块 6983M2.最深的海上采油井位于路易斯安那州近海,深度6173米3.钻井最大水深 1983年美国东海水深2386米4.水深最大的固定平台壳牌石油公司建于墨西哥湾的Cognac平台水深312.5M5.最重的钻采平台雪弗龙公司的北海Ninian混凝土平台,重达60多万吨高167M6.钻井最多的平台加利福利亚圣巴巴拉海峡的Gilda平台,可钻96口井7.产量最高的海上油田 1951年在沙特发现的Safaniyah油田8.最大油轮 55万吨(法国)。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探索及应用一、海上油田稠油的产量和地质特点海上油田稠油是指在海上地区开采的粘度较高的重质原油。
由于海上油田石油资源地质条件与陆上油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海上油田稠油开采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地质特点。
海上油田稠油的储集条件相对复杂,厚度较薄的砂岩、泥页岩等非均质储层在海底形成的成因复杂,给稠油的开采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海洋环境的特点也增加了稠油开采的难度,如海域水深、波浪、风暴等都会对开采作业造成不小的干扰。
由于这些特殊地质特点,海上油田稠油的开采技术要求更加先进和成熟。
二、热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热采技术是指通过增加稠油温度和降低油石油粘度,以便油藏中的石油能够更容易地流动。
目前主要的热采技术包括蒸汽吞吐法、电加热法、火热法等。
这些技术的原理是在油藏中注入热能,使得稠油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油粘度降低,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便于开采。
蒸汽吞吐法是指在油藏中注入高温蒸汽,通过压力差和热量传递促使油藏产生压力能够自然流出。
电加热法是通过在井口部署电热棒,并在油藏中通电,通过电能转换为热能,使得稠油温度升高,油粘度降低,从而实现稠油的开采。
火热法是指在油藏中点燃一定时间的火焰,通过热能传导使得油粘度降低,然后通过压力差使得油藏产生压力,从而促进稠油的开采。
这些热采技术的应用在陆上油田的成功案例比较多,但在海上油田稠油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体系和工艺流程并不成熟。
未来需要对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技术的优势和挑战与传统的稠油开采方式相比,热采技术在海上油田稠油开采中具有诸多优势。
它能够有效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减小了资源开采的浪费;可以有效减小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热采技术可以使得稠油在开采过程中更加稳定和可控,减小了采油过程中的风险和事故;热采技术还可以改善油田生产水平,减少生产水成本。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海上油田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热采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复杂性和难度;热采技术在海上油田的技术难度较大,需要更高的投资和更完备的技术体系;海上油田的环保要求和安全要求更加严格,使得热采技术的应用更加谨慎和严格;热采技术的长期稳定性和经济性也需要更加严密的考量和研究。
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曾祥林,梁丹,孙福街(1.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2.中海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摘要:海上新开发油气田中,低渗透油藏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与陆上低渗透油田相比,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更具有挑战性。
在对海上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其开发生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陆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实践经验,提出了适用于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技术对策,对今后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上油田;低渗透;开发特征;技术对策中图分类号:TE348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海上油田开发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优质储量已被动用,未开发储量中低渗透难采储量所占比例已达20%左右。
2008年,海上低渗透油田原油产量为150×10 m ,天然气产量为4.1×10 m。
,分别占总产量的4.3%和3.8%,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由于受环境的制约和成本的限制,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较陆上低渗透油田更加困难。
为充分动用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储量,技术上必须更先进,否则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因此,加强海上低渗透油田地质渗流特征和开发技术的研究,进一步经济有效地开发好低渗透油田,对海上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油藏地质特征目前发现的海上低渗透油田主要是沉积型储层,根据沉积环境、砂体展布规律可以进一步将海上低渗透油田细分为海相低渗透砂岩油藏、长流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相砂岩油藏以及短流程扇三角洲前缘相和冲积扇沉积砂岩油藏等3类。
海上低渗透油藏埋深大,除文昌油田群的低渗透油田埋深较浅(1 000~1 400 m)外,其他低渗透油田的埋深基本在2 500 m以上,平均达到3 087 rn,大部分属于中深层、深层油藏。
该类油藏储量丰度低,平均为177×10 rn /km 。
海上9个低渗透油田211块样品的统计结果表明,平均孔隙度为16.2%,平均渗透率为10×10一~50×10一I,zm 的占21.79%,/J、于10×10一m 的占63.5l%。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探索及应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对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焦点。
传统的石油资源已经开始枯竭,因此对于非传统的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而海上油田中的稠油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传统石油资源,采用热采技术来进行开发已经成为海上油田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将探讨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的探索及应用情况。
海上油田稠油资源的特点海上油田中的稠油资源是指粘度较大、温度较低,常温下呈现为凝固状,难以直接开采的一类油藏资源。
这类资源不仅存在于陆上油田中,也同样存在于海上油田中。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使得传统的采油技术难以对其进行开采,因此需要独特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开发利用。
稠油热采技术的探索历程稠油热采技术是利用热能来改变稠油的物理性质,从而使得其变得更加流动,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开采。
这项技术的探索历程可以追溯到美国早期,当时美国石油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对于稠油热采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稠油热采技术开始被引入到了海上油田的开发中。
尤其是在北美地区的加拿大和美国,稠油热采技术已经被成功应用于海上油田的开发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稠油热采技术的主要方法稠油热采技术主要有蒸汽吞吐法、燃气驱动法和电加热法三种。
蒸汽吞吐法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进行驱替,从而使得稠油变得更加流动,以便于开采。
燃气驱动法则是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的热量来对稠油进行加热,并采用燃气驱使得稠油流出。
而电加热法则是通过电热器等设备对稠油进行直接加热,从而使得其温度升高,流动性增加。
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海上油田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情况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对于海上油田稠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在海上油田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在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已经有多个海上油田利用稠油热采技术进行了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量持续增加。
而在其他地区,比如南美、非洲等地区也开始逐渐引入稠油热采技术,尝试在海上油田中进行应用。
HAZOP分析在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HAZOP(危险性和操作性研究)分析是一种系统的危险分析方法,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识别和评估与工程设计、操作和维护相关的危险性和风险。
在海上油气田的开发生产中,由于环境条件复杂、操作风险高、事故后果严重等特点,HAZOP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和管理相关风险。
一、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的特点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涉及到海上平台的设计、建造、运营及维护等多个环节,存在诸多的风险。
首先,海上环境条件变化多端,海浪、风暴等极端天气会对平台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
其次,海上油气开采作业涉及到高压高温的条件,如油井喷放、装卸油气等作业容易引发爆炸、火灾等危险。
此外,海上油气平台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深水作业,人员和设备的管理、维护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设计阶段:在海上油气平台的设计阶段,进行HAZOP分析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识别设计中的潜在危险和操作风险。
通过HAZOP分析,可以发现设计缺陷、操作不当、设备失效等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在设计阶段可以对海上平台的主要设备、管道、仪表等进行HAZOP分析,评估其在不同工况下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2.运营阶段:在海上油气平台的运营阶段,进行HAZOP分析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识别运营中的危险和风险,加强对人员和设备的管理和监控。
通过HAZOP分析,可以发现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导致的事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操作、油气泄漏等进行HAZOP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和改进措施,确保运营过程的安全稳定。
3.应急响应:在海上油气平台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HAZOP分析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评估事故后果,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通过HAZOP分析,可以对事故的原因、后果及可能的扩散路径进行分析,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例如,对发生火灾、泄漏等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进行HAZOP分析,评估不同应急情况下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困难,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置事故。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现状和勘探特点及方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海、墨西哥湾、南海和中东等地区。
海洋油气勘探的特点包括勘探难度大、投资高、勘探周期长、风险大等。
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目前主要的勘探方法包括海洋地震勘探、地磁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和磁力勘探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利用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推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
- 1 -。
海洋石油钻井技术特点1.作业范围广且质量要求高移动式钻井平台(船)不是在固定海疆作业,应适应移位、不同海疆、不同水深、不同方位的作业。
移位、就位、生产作业、风暴雨雪等简单作业工况对钻井平台(船)提出很高的质量要求。
如半潜式钻井平台工作水深达1500~3500米,而且要适应高海况持续作业、13级风浪时不解脱等高标准要求。
2.使用寿命长,牢靠性指标高高牢靠性主要体现在:(1)强度要求高,永久系泊在海上,除了要经受风、浪、流的作用外,还要考虑台风、冰、地震等灾难性环境力的作用。
(2)疲惫寿命要求高,一般要求25~40年不进坞修理,因此对结构防腐、高应力区结构形式以及焊接工艺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3)建筑工艺要求高,为了保证海洋工程的质量,采纳了高强度或特别钢材(包括Z向钢材、大厚度板材和管材)。
(4)生产管理要求高,海洋工程的建筑、下水、海上运输、海上安装甚为简单,生产管理明显地高于常规船舶。
3.平安性要求高由于海洋石油工程装置所产生的海损事故非常严峻,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区域进展、海上平安与技术规范条款的变化、海上生产和生活水准的提高等因素变化,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平安性能要求大大提高,特殊是对包括平安设计与要求、火灾与消防及环保设计等HSE的贯彻执行更加严格。
4.学科交叉,技术简单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涉及了海洋环境、流体动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结构、船舶技术等多门学科。
因此,只有运用当代造船技术、卫星定位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机电与液压技术、现代环保与防腐蚀技术等先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方能有效解决海洋石油开发在海洋中定位、建立海上固定平台或深海浮动式平台的泊位、浮动状态的海上钻井、完井、油气水分别处理、废水排放和海上油气的储存、输送等一系列难题。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特点
发达国家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日渐成熟,海上油气产量继续增长,开采作业的范围和水深不断扩大。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是陆上石油的延续,经历了从浅水深海、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海岸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世界海洋石油工业的序幕。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与陆上相比,有狂风巨浪,平台空间也比较狭窄。
从勘探的方法上来看,油气勘探方法和技术,虽然陆上和海洋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把陆上的地质调查到海上就很难大规模开展,主要是要受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再从其工程特点来看,勘探还是采油都要钻井,但是在海上,要比陆上复杂得多,因为海上我们要到平台上进行钻井,根据不同的水深,有不同的钻井平台。
而相较于投资风险而言,因为海上特殊的环境,勘探投资是陆上的3-5倍。
1.1.海上油田开采的主要程序
海上油田常规开采的模式可分为六个程序(参考《海洋自升式平台设计与研究》)。
1. 由地球物理勘探船对海底地质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是以二维或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到的
地下声波反射数据来确定地下的构造形态和地层岩性,用以找出有希望的含油气构造。
2. 在该构造上进一步采用移动式钻井平台,按选好的井位钻井取芯,对地层作更详细、更
具体的调查。
如钻的井有油气发现,而且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就称这口井为发现井。
3. 为了对油气构造进行评价,还要由移动式平台钻若干口评价井与探边井,通过评价井可
进一步掌握含油构造的油层范围、油气的性质、产量及储藏量方面的材料。
4. 根据上述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确定油田是否开发,进而提出最佳的开采
方案,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
5. 钻生产开发井。
开发井中包括生产井和注入井(注水或注气),这些多数是定向井。
钻
生产开发井可用移动式平台,也可用固定式平台。
钻井后涉及到完井,即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
完井过程中涉及固井,即在井眼内套管柱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浆,使之固结在一起的工艺过程。
6. 当部分开发井完成后且原油的集中、处理、储存及输送系统完备后,油田即可投产。
生
产中还涉及到修井,即为维持和改善油、气井正常生产能力,所采取的各种井下技术措施的统称。
从上面所述的勘探开发程序中,可以看到,除了移动式钻井平台外,海上油气开发还需要生活平台、生产平台、维修供应平台、铺管平台、修井平台等。
1.2.海上钻井的主要特点
就钻井的工艺方法而论,海上与陆上基本相同。
但海上移动式钻井装臵和海底井口之间可能存在深达上千米的海水,而且这些海水不停的运动着。
这样海上钻井除了要配备钻井设备外,还必须有一套非常重要的水下设备。
同时,由于波浪、海流、潮汐与冰等对钻井装备及水下设备的作用必然引起钻井装臵(主要是半潜式平台)与海底井口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钻井装臵还必须配备与水下设备相适应的运动补偿装臵和张紧装臵。
这就是海上钻井的特殊性,也是海上钻井的困难所在。
对于坐底式平台和自升式平台,因为平台的井口和海底井口是相对固定的,只要将类似于路上钻井的井口装臵中的导管适当加长,把海底井口与平台连接起来,就可形成泥浆返回所需的环形空间,从而解决了隔开海水的问题。
防喷器可以装在水面以上的平台甲板上,形成所谓的水上井口装臵。
这种井口装臵与陆上的井口装臵差别不大,比较简单。
半潜式钻井装臵的井口设备要复杂的多。
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在风,浪,海流等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中,以纵摇和垂荡(升沉运动)对井口设备及钻井作业的影响为最大。
因此,井口设备必须装有能伸缩和弯曲的部件,以适应和补偿平台所产生的这些运动。
海上钻井的完井井口装臵有两种:水面完井装臵与水下完井装臵。
前者将采油树装在水面以上(平台甲板上),后者是装在水中(海底或水面下某处)。
水面完井的优点是技术简单,便于检修和管理,便于进行水下作业,但要建造专门的采油平台以设臵井口装臵。
水下完井
法不需要建造采油平台,也不妨碍航运和捕捞,但井口装臵复杂。
操作、管理、检修都不方便,尤其是修井作业,困难更大一些。
采用哪种完井方法主要取决于钻井装臵和工作水深。
半潜式平台多采用水下完井方法。
如果浮式钻井装臵是为固定式生产平台钻生产井,则这些井自然是水面完井。
坐底式平台的工作水深较浅,一般采用水面完井。
自升式平台钻的井采用哪种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
尽管如此,由于海上石油的勘探与开发不断向深水发展,故水下完井法越来越受欢迎。
1.3.海上钻井业务中的主要经济指标
一、平台造价:该指标主要涉及(1)船体造价,主要是钢构加工;(2)舾装报价,包括船体设备、船舶金属制品、生活设备、甲板辅料、油漆等;(3)机电报价,包括主机、应急发电机、电气设备等;(4)升降机构报价,包括齿轮齿条式或顶升式等;(5)钻井设备报价;
二、年营运开支:(1)船员工资;(2)折旧费,每年按平台造价提取,一般为20年,使用年限不宜太长,否则它会在技术上落后不适应新的要求,经济性差;(3)修理费,包括岁修和特修两种,每年按平台造价提取;(4)保险费,一般根据平台的使用情况和所入船级确定。
三、燃料费和润料费,燃料费包括主机、辅机、锅炉等设备消耗的燃料费用;
四、其他费用,包括供应品费、企业管理费以及平台停靠码头的费用。
五、平台作业的日租金,日租金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
六、平台每年营运天数,与平台装备水平、市场供求有关,同时受天气等因素影响。
参照油服钻井平台营运情况,对营运天数进行正态拟合,得到新平台营运天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56天和52天,二手平台对应值分别为250天和41天。
七、我们参考中海油服的经营数据进行了以上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得到影响公司利润的各项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日租金>年度营运费平均值>平台购臵费>利率>年度维修费平均值>日耗油费。
前四个因素对收益率增减表现出非对称性,即各自增减相同的比率,收益率增加的幅度小于减少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