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美术
- 格式:docx
- 大小:10.19 KB
- 文档页数:5
名词解释新古典主义一、新古典主义(文学领域)1. 定义- 在文学上,新古典主义是17世纪开始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崇尚理性,强调文学创作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法则。
2. 背景- 当时的社会处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既有矛盾又有妥协。
这种社会状态反映在文学上,就是新古典主义既带有封建贵族文化的一些特征,又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某些要求。
3. 特点- 崇尚理性: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作品中人物的言行、情节的发展等都要符合理性逻辑。
例如,在戏剧创作中,人物的情感表达要适度,不能过度放纵。
- 模仿古代:把古希腊、罗马文学奉为典范,从题材、体裁到创作手法都进行模仿。
像法国剧作家拉辛的悲剧作品就借鉴了古希腊悲剧的结构和人物塑造方法。
- 遵循“三一律”:这是新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重要规则。
“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一致。
即一部戏要在一天(24小时)之内,在一个地点,完成一个情节线索。
这一规则有助于使戏剧结构紧凑,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的自由。
- 体裁有严格界限:例如,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分明,悲剧表现崇高、严肃的主题,多描写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的命运;喜剧则以讽刺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为主,描写市民阶层的生活。
二、新古典主义(美术领域)1. 定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美术思潮。
它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追求庄重、典雅、和谐的艺术风格。
2. 背景- 一方面是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过度装饰、娇柔造作的一种反叛;另一方面,受到当时考古发现的影响,人们对古希腊、罗马艺术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向往。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也希望通过这种艺术风格来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显示自己的文化品味。
3. 特点- 构图与造型:构图严谨,造型准确,注重素描关系。
画家们强调对物体结构的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往往具有理想化的特征。
例如安格尔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比例精准,体现了新古典主义对造型完美性的追求。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异同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异同07中文(2) 田宏飞学号:2007011219一、相同点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都是一种文艺思潮;都崇尚理性;创作都遵循“三一律”原则和模仿自然。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强调继承古典,在古典的基础上发展现在文艺;都是在当时阶级社会的需求选产生。
二、不同点1、产生: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2、模仿说:古典主义号召“摹仿自然”。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古典主义描述的对象主要是人性。
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自然”。
至于物质世界,古典主义作家几乎是视而不见的; 而新古典主义要求模仿自然,要服从理性的指导;自然的原则要从属与理性的原则,自然原则是理性原则的补充。
3、代表:贺拉斯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罗马的文艺要向古希腊的文艺学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典范的文艺主张; 而17世纪法国的布瓦诺(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代表),提倡法国的文艺要向古希腊古罗马文艺看齐的主张,西方文学史上称为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带有浓厚宫廷色彩、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
它把向古典学习推到极点,使之系统化、法律化,而且较多的是在政治、伦理上对古罗马精神的借用,赋予更多的现时代的官方意志。
4、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当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有密切关系;它是受这种政权的保护、鼓励与培植的,是为这种政权服务的; 而新古典主义虽拥护王权,赞美开明君主,但抨击和嘲讽腐朽的和愚昧的封建主和宗教势力。
外国美术史(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9世纪欧洲和美国美术第⼀节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新古典主义与古典主义有何区别和联系?)1.a.新古典主义:随着法国⼤⾰命的到来,艺术的倾向从罗可可表现⼥性⾁感变为宣扬视死如归的坚强,资产阶级以历史上的罗马作为借鉴,庞贝古城的出⼟更激起对古典艺术的崇拜的狂热。
b.古典主义:通常是指与希腊,罗马艺术或思想品质有关的潮流,它包含了完美永恒以及希腊⼈对⽣活之观念为基础的⼀些价值判断,强调思考的秩序和明晰性,精神的尊严和宁静,结构的单纯和均衡,以及⽐例的均称。
⼆.(请指出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主要代表⼈物,并⽐较两者在艺术主题和风格上的差异?)1.⼤卫(名词解释)A.歌颂古代英雄,表现理想美《贺拉斯兄弟之誓》(名词解释)《苏格拉底之死》B.描绘时代重⼤事件《⽹球馆的宣誓》《马拉之死》《加冕式》C.肖像画:《雷卡⽶埃夫⼈》a。
虚实对⽐和爽利的⽤笔,简洁的艺术处理b。
既⾼雅庄重,⼜婉约⾃然《撒滨⼥⼈》:妇⼥冲⼊战阵化⼲⼽为⽟帛2.另外的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A.追求理想化的美,实⽤具有⽣命的线B.艺术典雅优美《⽡平松浴⼥》C.精于观察:对形的追求以现实为基础a《⼤宫⼥》:拉长的⼈体,加强线条流动感和近似平涂的笔法,创造接近东⽅美的趣味b《泉》《⼟⽿其浴室》:富有⾳乐感的⽆数的圆,安格尔认为圆是最美的图形D.肖像画略施明暗,主要靠⾼超的亮部照型,突出⼈物个性。
三.法国浪漫主义绘画: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特征?1)注重情感表达,追求个性化,不满古典主义的冷静、理智。
2)不注重素描,强调⾊彩的丰富斑斓,⽤笔奔放不羁。
热⾥柯:A.⼀⽣与马紧密相连《受惊的马》《爱普松赛马》:捕捉动物神情的⼒作B.可贵之处在于画作凝聚着时代精神:a巨幅油画《梅杜萨之筏》:⾦字塔构图,描绘了三组⼈物。
这位写实主义伟⼤先驱扎了真正的⽊筏在画室,并请来模特,把在惊涛骇浪中的漂流的苦难表达的淋漓尽致,具有逼真感。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的简介及特点--------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被称为“古典主义”。
从17世纪初起,法国诗人马莱伯等为反对一切方言与俚语,确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规范做了大量工作。
诗人梅莱在悲剧《索福尼斯贝》中,最早实现了意大利学者提出的三一律原则,即一个情节线索、一天时间和一个地点。
这是古典主义剧作家创作的基本准则。
法国文艺理论家N.布瓦洛的《诗艺》是一部具有古典主义文艺宣言性质的重要论著,依据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提出理性至上的美学原则。
古典主义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文学中的代表者有高乃依、拉辛、布瓦洛、莫里哀、拉封丹等;绘画的代表者有普桑、勒布朗、大卫等;建筑中的代表者有芒萨尔、勒诺特尔等。
他们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民族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塑造了为崇高社会理想而服务的人物典型;他们的创作基本上为宫廷服务,对民间文学采取轻视态度。
古典主义由于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节的集中、单一,往往忽视个性,突出类型,不少作品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在建筑上的表现------在建筑方面,最著名的就是杰佛逊设计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
除了维吉尼亚大学外,杰佛逊连住家都是自己亲手设计的。
•在雕塑上的表现------新古典主义在雕刻艺术上以浅浮雕(bas relief)图式表现,因此截然不同于巴洛克风格的深度雕刻。
史前美术.古代美术:史前美术:史前时期的美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30洞窟壁画:1.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其中以野牛的姿态最为生动。
302.法国拉斯科洞窟,被称为“公牛大厅”。
西方学者们风趣的称这是“史前的西斯教堂”。
30雕刻: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小型雕像也应具有类似洞窟壁画的巫术意义。
最典型的作品发现于奥地利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像。
30巨石建筑: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最主要的是巨石建筑,它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和以巨大石块构筑的建筑物。
30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建筑:苏美尔人的美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美术等方面,其建筑都用黏土制成砖坯。
苏美尔人最重要的是建筑是塔庙,它是建在几个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这种类似于梯形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塔庙建筑的代表作品:乌鲁克神庙。
31新巴比伦王国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巴比伦城的建筑上,代表作品:伊斯塔尔门。
31雕刻:1.苏美尔人——阿卡德雕刻艺术,代表作品《萨尔贡王青铜头像》.《纳拉姆辛浮雕石板》。
2.古巴比伦浮雕,汉谟拉比当政,是巴比伦王国最繁荣的时期。
他颁布了已知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成为巴比伦时期保留的最著名的浮雕作品。
313.亚述雕刻,代表作品:萨尔贡二世宫殿圆雕《人首翼牛神兽》。
31古代埃及文化:建筑: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
31新王国时期的著名建筑:卢克索神庙(供奉太阳神阿蒙)和卡纳克神庙(献给神的妻子和儿子)。
31卡纳克神庙最惊人的部分是圆柱大厅,厅内共有134根石柱,分16行排列,占地5000多平方,是世界上最大的圆柱体。
31雕刻:古埃及的雕像和绘画都是建筑的附属品。
主要代表作品: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纳菲尔提醒王后像》等。
31工艺:法老图坦卡蒙的完整陵墓中所发现的物件就有黄金战车.镶着象牙的小柜和金制棺材.黄金面罩等。
32古代希腊美术:建筑:希腊的建筑主要是神庙,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于他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围绕。
福建招教考试美术考点备考指导二:19世纪的西方美术考点1 新古典主义美术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
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艺术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强调复兴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
维安是法国最早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试图反对情欲的、过分雅致的艺术,力求恢复古希腊艺术的朴素、庄严。
由于他的才能和个性的局限,他没能实现艺术上的根本变革。
大卫是维安的学生,在他的笔下,无论是手执利器的战士,还是披布在肩的哲人,无不刚毅坚强,勇于牺牲。
代表作品有《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
安格尔是大卫的学生,他是当时最有独创的艺术家,并被推崇为古典画派的首领,代表作品有《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考点2 浪漫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法国画家籍里柯,其他代表人物有德拉克洛瓦等。
籍里柯是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的先驱。
其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被看成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作,标志着浪漫主义画派的真正形成。
这幅画表现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
德拉克洛瓦是法国著名画家,曾师从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画家大卫学习绘画,但却非常欣赏荷兰画家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并受到同时代画家籍里柯的影响,热心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被称作“浪漫主义的狮子”,代表作《希阿岛的屠杀》、《自由领导人民》、《但丁之舟》。
考点3 现实主义美术1.法国现实主义美术法国现实主义的代表库尔贝、杜米埃、柯罗、米勒及“巴比松画派”等。
库尔贝。
库尔贝认为美术家应当大胆直面人生,以清醒的态度反映当代的现实。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基本特征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是法国乃至欧洲艺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美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基本特征包括:1、追求古典均衡和稳重;2、将艺术与政治相结合;3、注重细节和造型的准确性。
首先,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对古典艺术的追求体现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借鉴上。
艺术家们通过对古典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研究,探究古典艺术所追求的 Symmetria(对称)、Proportio(比例)和Eurythmia(和谐)。
他们认为,古典艺术所追求的这些美学原则与自然界中的规律相吻合,体现了宇宙秩序和神的意志。
因此,艺术家们通过将这些美学原则融入作品中,展现出艺术的均衡和稳重。
其次,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将艺术与政治相结合,通常被认为是19世纪初期的一种政治态度。
在那个时代,法国正处于政治动荡的时期,政治力量不断转换。
因此,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利用艺术表现自己的政治态度。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重要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借此帮助塑造法国的政治形象、塑造民族精神和增强自身的社会地位。
最后,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对造型和细节的准确性有严格要求。
新古典主义追求逼真的形态和细节,注重完整的解析和分析。
艺术家们以重视古代艺术原则的方式创作,这需要对几何形态、比例、对称等单元素素进行精密的掌握,并通过一系列的构图措施来表达自己对古代艺术形式的理解。
总之,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在欧洲美术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作品以古典美学的追求为主题,注重艺术与政治的联系,追求细节和造型的准确性,推动了法国美术和欧洲美术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风格,对今天的艺术创作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一词源出于拉丁文(ClassicuS),有“典范”的意思。
美术上的古典主义主要产生在意大利学院,17世纪时确在法国得到了极大发展。
在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特别发达,用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
美术上的代表有普桑、洛兰、乌埃、勒布伦等人。
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理性至上,克服个人情感;强调描写“美”的绝对概念;虽主张“模仿自然”,但这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
17世纪法国美术的主流是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主义十分推崇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练、明确等等。
其艺术特征是:一、强调遵循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传统;二、题材大多是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特别是王朝的一些史迹,现实生活的题材往往被排除在外;三、作品的规模较大,强调庄严、宏大的气魄。
宫廷内的古典主义美术家还十分注重作品的豪华性;四、在技巧上注重精确的素描,多运用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新古典主义美术
新古典主义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的美术流派。
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
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新古典主义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
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
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
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维安是法国最早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试图反对情欲的、过分雅致的艺术,力求恢复古希腊艺术的朴素、庄严。
由于他的才能和个性的局限,他没能实现艺术上的根本变革。
维安的学生达维德在大革命爆发前夕,从罗马留学归来,他非常成功地展出了他的绘画《乞食者贝里塞赫》。
随后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在1785年的沙龙上展出,这幅画明显表现出庄严、雄伟的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影响,对公民道德加以颂扬,又同法国革命的步调一致,引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共鸣。
1789年他创作了《布津蒂斯》,这幅画具有明显的向路易十六王朝挑战的意味。
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大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
19世纪初期,在达维德无可
置疑的领导下,新古典主义在法国取得了胜利。
在达维德的周围,他的追随者众多,其学生就有400多人。
他们大都成为法国画坛上的活跃人物,其中最享盛名并就某种程度来讲获得了独特地位的是热拉尔、吉罗代和格罗。
达维德的同时代人普吕东的艺术表现了革命年代艺术理想的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家,有人认为他并不逊色于达维德,在某些形象的严整和作品富有生气的处理上还在达维德之上。
达维德的学生安格尔不久成为当时最有独创的艺术家并被推崇为古典画派的首领。
新古典主义从达维德到安格尔是一个转折,从描绘与时代相关的事件转向了脱离现实的神话和纯艺术,从形式上由严格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向了带有华丽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
安格尔的一生艺术活动极为活跃,他的女性人体和肖像画成就最高。
法国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对欧洲的一些国家也产生了影响,其中首
先应该提到的是同时期的英国绘画。
当时一大批优秀的画家活跃在画坛上,其中有风景画家威尔逊、桑
德比和动物画家斯塔布斯。
富塞利则是一位独具风格的英籍瑞士画家。
明显受新古典主义影响的画家还有巴里、韦斯特。
同时期的德国画家有希克、科赫和杰内利。
新古典主义绘画产生的历史背景是:社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建立社会新秩序。
在这一时期西方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继英国和美国之后,法国处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风暴之中。
社会的发展与政治的革命,促成了文化的大发展:文艺复兴发展到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主宰了社会思潮,反映在美术领域就是借助复古表达理性。
这种时代的变革反映出当时社会精神文化的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古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以推动革命前进。
19世纪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它题材
新、风格新,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的创新。
它力求恢复古
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
与衰落的巴洛克美术、罗可可相对,它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与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样式。
西方对于古典美术的关心早在18世纪初就已出现,特别是一些意大利文化遗址,如庞培故城被发掘(1748)后, 美术家对古典美术非常向往,常去希腊、小亚细亚去考察旅行,从而新古典主义获得发展。
在美学上,德国美学家J.J温克尔曼的《希腊艺术模仿论》(1755)、意大利美术家GB.皮拉内西的《关于罗马人的豪奢和建筑》(1761),对新古典主义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19世纪,拿破仑对罗马帝国的向往更促进了这一倾向。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中
,
建筑师有英国的R.亚当、W.钱伯斯,法国的J.-G苏弗洛,德国的K.F. 申克尔;雕塑家有法国的J.-A.乌东,意大利的A.卡诺瓦;画家有德国
的A.R.门斯,英国的B.韦斯特,法国的J.-M.维安。
新古典主义至维安的弟子J.-L•大卫及大卫的学生J.-A.-D.安格尔,取得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新古典主义被19世纪的学院派视为典范,长期成为正统。
但同时又由于它对远古和异国的热烈憧憬和官能性的倾向,也构成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
在斯托拉时代的德国一度也流行”新古典主义艺术”这一概念,但内涵则异样。
在埃及美术、现代建筑和日本现代美术中,也常借用这一名称指某种追慕古典的美术样式。
安格尔代表作品:《泉》
格罗代表作品:《埃罗战役》
布格霍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编辑
1•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题材),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
2•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3•在造型上注重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4•注重唯美与写实的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古典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