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丝印、移印、电镀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丝网印刷与胶印1丝网印刷是属于孔版印刷,与平印,凹印,凸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
原理是印版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象和文字。
特点:a适应性强:可在平面,曲面,球面,凹凸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
B墨层厚度:立体感强,质感丰富,墨层厚度一般可达到30μm左右,而胶印在5-10μm。
C:耐光性强,色泽鲜艳2.干式胶印属于凸版印刷:先将印版图文上的油墨转移到橡胶布辊筒上,然后通过橡胶布辊筒再将油墨转移到印刷品上。
特点:适用于圆柱形,圆锥形和长方形等形状的容器,但非圆柱形容器的印刷比较困难。
采用胶印在容器上多色印刷比丝网印刷经济,故广泛应用。
缺点:印刷光泽度差,图文边缘不清晰,印版网点过小时,网点会渗入橡胶内而使印刷品网点扩大,印刷效果差。
丝印油墨丝印油墨指采用丝网印刷方式时所有的油墨称为丝印油墨。
编辑本段丝印油墨种类虽然丝印油墨属于印刷油墨的一种,但区分丝印油墨的种类方法非常的多。
主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1] 根据油墨所呈状态区分种类;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
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
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根据承印材料区分种类: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塑料合成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
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
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
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
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品、陶瓷器皿用油墨。
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丙烯用油墨等。
喷、印、电镀知识一、喷油件常识:1、喷油原理:通过手喷、手油或模具对胶件局部喷射油层,风干或烘烤固化后形成修饰图案底色或保护层。
2、塑料件喷油﹕ABS料(硬胶油)开油水清洗喷油 PVC等料(软胶油)清洁水PP料(PP油打底后再喷)调拔水(稀释油漆)另﹕防白水使用(a.减少油漆拉丝及反白;b.不易干。
)3、油漆、熔济安全﹕1).容器密封(有标识);2).存放通风处;3).防静电;4).防接触;5).防污染;6).防火。
4、喷油件的不良现象:a、飞油:由于模具向外偏移引起的油层超过自身的喷绘区,而飞散到其它的区域.b、色差:由于油漆未调好引起的与所需色泽存在有差异.c、返底:由于油层太稀薄未盖住基底颜色.d、不到边:由于模具向内偏移引起的喷绘区边缘无法喷到,而形成的空白边缘区域.e、聚油、起皱:由于局部油层喷射时间过久或油漆太浓,无法散开而引起的皱纹状或堆积油层.f、气泡:由于胶件表面水珠引起的喷绘后油层底部困气.g、针孔:由于胶件表面喷油气泡破或油漆太浓无法散开引起的针孔状露底。
二、印字件常识:1、分类:a、油墨印刷:类似纸张的印刷方式的油墨机印刷.b、手油图案:通过手绘的方式印绘图案.c、胶印头移印:通过胶头蘸取印油并转印到胶件上的印字方式.d、烫金:通过加热头将烫金带上印油加热与产品对压后粘附到产品表面.2、印字件的不良现象:a、拉丝:由于油漆太浓引起的喷绘后留有丝状油丝残留.b、色差:由于油漆未调好引起的与所需色泽存在有差异.c、返底:由于油层太稀薄未盖住基底颜色.d、变形:由于印安时位置未对正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图案或印字歪斜及变形.e、不清晰:由于油漆太薄引起的图案或印字不完整或不明显.f、气泡:由于胶件表面水珠引起的喷绘后油层底部困气.g、针孔:由于胶件表面喷油气泡破或油漆太浓无法散开引起的针孔状露底.三、电镀件常识﹕1、分类﹕1).电镀;2).电吹。
2、常见表面处理种类﹕1).电镍;2).暗黑镍(枪黑);3).黑锌过油;4).黑锌上叻架;5).电泳漆;6).煲黑;7).电彩锌;8).电白锌;9).电铬;10).电银;11).电金;12).电锡;13).电古铜。
丝印、移印知识培训技术部程继超2012-03丝网印刷丝网印刷3、事前准备:1)、图面及版下根据图面确认油墨种类、颜色、印刷位置及部品材质适合的副资材。
版下是制作(拆分)菲林的重要依据,也是判定印刷内容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
2)、菲林制作菲林是根据版下内容由专业公司或设备制作的胶片(底片)。
它的作用类似照相底片。
3)、选择适合的丝网类型适合的材质,常用的丝网类型有:绢丝网、尼龙丝网、涤纶丝网、(镀金属聚酯丝网)、不锈钢丝网等。
丝网印刷相同目数不同丝径的丝网特性对比如下:丝网印刷网版的制作过程1、剪裁丝网。
(四周比框宽约2厘米)2、绷网--绷紧丝网,然后脱脂。
3、刮板--在暗房中将网版上涂布一定厚度的感光浆,然后烘干。
4、贴合--将制版菲林(底片)与丝网贴合,并用胶纸将四周固定。
网版的制作过程5、曝光--放入晒版机曝光(时间3分钟)*如使用手工晒版机要用玻璃及重物压紧。
*手工晒版机要盖上遮光布曝光,时间3分6、显影并干燥。
钟。
印刷过程1、部品放入固定治具。
2、清洁部品表面。
3、放下网版。
4、刮油墨。
印刷过程*注意刮刀的角度,以及均匀用力。
5、抬起网板,取下部品。
6、检查部品。
45°~60°丝网印刷技术的要素丝网印刷技术的要素丝网印刷技术的要素丝网印刷技术的要素手工印刷的注意事项三、手工印刷技术注意事项:1、丝网的类型,尤其是丝网的质量及网版的张力。
2、网距及离开角度的调节。
3、产品定位的准确性,如固定位置稳定性、与网框的平行度、网框材料的稳定性。
4、刮刀的选择,即刮胶的硬度、刀口打磨的精细度等。
印刷过程中还要注意刮墨的压力、速度、角度。
5、印刷之前要先确认网板、样板、油墨、产品是否正确。
6、丝印效果要与样板一致,如:位置、大小、颜色。
7、在印刷光面产品时要注意:不允许直接接触到产品表面,印刷完毕后等产品表面油墨干燥后,再贴保护膜。
移印移印二、常见的气动移印机及工作原理1、自动单色机(根据产品大小分大、中、小型)。
移印丝印知识A:移印是一种通过可凹的胶头作中间体,把钢板上的图案转印到物体上的印刷技术。
B:移印时,钢板的深浅、胶头的软硬、大小、形状、油墨的特性,挥发速度、被印刷物体表面特征(光滑或粗糙,弧度大小等),工作环境的控制(例如温度,颜色,湿度,防尘等)。
必须处理好上述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加以调整,才能成功的移印。
C:钢板的深浅判断是否合适。
1,用深度计测量,常规移印钢板深度在2.4微米左右。
如细小文字,线条2微米即可。
实体图文,则3微米以下也适合,网点1.6微米可能偏深了。
具体的钢板深浅区别。
2,用实际依图案以及墨层的要求而定。
又如同一种图文,若印刷工作表面粗糙,麻面或光滑,所要求钢板深度又有印刷效果。
例如:如出现回油,图文模糊,较大的可能性为钢板太深,如出现回气泡(沙眼),可能太浅。
如果移印胶头在未印到物体上时,胶头上油墨已偏向干涸,则钢板太浅。
如果胶头上油墨呈现不平整(桔子皮纹),则钢板太深。
由于胶头仅能沾起钢板图案区小部分的油墨,所以蚀刻深度过大不会有任何益处。
蚀刻深度为25微米时,胶头也只能沾起12微米的墨膜,其余部分则留在了钢板上。
由于墨膜包含了至少40%的稀释剂,这部分稀释剂在油墨转移及干燥中完全蒸发掉,所以最后留在被印物上的墨层约为7微米。
D:胶头的选用。
1,有弹性。
2,有弧度。
3,不可无限大。
意即移印不可以印刷大面积的图案,但对不规则形状,凸凹不平的工件印刷则非常适用。
目前胶头颜色多样化(红、白、黄、兰)主要是由于制胶头原材料颜色而决定的。
从移印角度看胶头,颜色并不能对胶头的转移作用(沾墨和脱墨是否完全)造成影响,而制胶头的材料和工艺,才是最重要的。
可艺制作的100多款胶头全部采用水晶模,真空抽气制作出来的。
不但外观光洁平整,即使再精细图线文字也能清晰转移。
而且胶头内无气泡,沙眼,更加持久耐用。
胶头的硬度影响到印品图案的质量及胶头本身的耐用性。
硬胶头能很好的转移图案且耐用性好,但被印物弧形较大时,则采用软胶头,因为它更易于接触到弧形的各个部分胶头必须比图案大一些,因为这样胶头变形量越小,则印刷图案越精确,清晰。
移印和丝印的区别是什么?丝印的原理通过胶头的作用将刻在钢板上的图案转移到工件上,类似日常工作中的盖章通过胶刮的压力将油墨从网版的网孔中渗透到产品上,形成图案印刷面积移印的印刷面积有一定的限度,目前国内最大的印刷面可做到150*450MM,但不是满版印刷,而是间断字符类,满版印刷的话,目前最大作到直径300MM,但跟随的耗材成本(胶头)会很高印刷面积基本上无限制,平面类满版印刷可达到1500*2000MM,耗材(网版)的成本较低,并可重复利用产品外形对外形没有限制,平面,曲面,波浪面,只要是胶头形变可到达的地方均可印刷产品的印刷面要求平整,纯平面或者规则的曲面印刷品质高高套色移印机在一台机台最多可做12个套色,一次性将产品印出,并且成本较低,适合普遍工厂的投资丝印机也可以做多色套印,但多色套印的丝印机价格非常昂贵,不适合一般工厂投资,手工的走台一次性多色套印占地大,人工多。
特点移印的墨层较薄,可以在任何表面印刷套色,表现出非常好的色彩表现力及印刷适应性,俗称万能印刷,除水和空气不能印之外,任何物体均可用移印印刷丝印的墨层厚,印刷出来的图案立体感强,用手都可触摸到凹凸感,适合高档产品的表面印刷,色彩表现力非常好,多色套印较麻烦,对产品的表面要求是规则的平面或曲面,有一定的印刷范围局限性备注具体区别看视频具体区别看视频移印的原理移印的原理是把所需印刷的图案先运用照像制版的方法,把钢版制成凹版再经由特制硅胶印头转印在被印物上,并且可依产品的材质不同,调制专用的油墨,以使品质得到保证。
移印机的流程分为下列四点:1.由毛刷将油墨均匀覆盖在钢版上。
2.由刮墨钢刀将多余油墨刮除。
3.由印头下降到钢版将图案内的油墨沾起。
4.由印头移位下降至产品将图案盖上。
移印机适用行业:塑料业、玩具业、玻璃业、金属业、电子业、体育用品、文具业、光学业、ic封装业等。
移印机适用范围:尺、笔、球形物、洋娃娃眼睛、手表、照相机、吹风机之外壳、陶磁、医药器具、球拍、录音带、电子零件、ic、cpu、dram、计算机外壳、按键、装饰标志、手机机壳等之印刷。
烫印、喷油注意事项烫金原理烫金的实质就是转印,是把电化铝上面的图案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转移到承印物上面的工艺过程。
当印版随着所附电热底版升温到一定程度时,隔着电化铝膜与纸张进行压印,利用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使附在涤纶薄膜上的胶层、金属铝层和色层转印到纸张上。
烫金材料按照材料类型可分为:电化铝烫金,色箔烫金,色片烫金,金属箔烫金和其他烫金箔烫金。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电化铝材料的烫金,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真空蒸镀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烫金材料。
① 第一层是基膜层,也称为片基层,它起支承其它各层的作用,厚度为12、16、18、20、25μ。
② 第二层是隔离层(脱离层),烫金时便于基膜与电化铝箔分离。
③ 第三层是染色层(保护层):提供多种颜色效果,同时保护铝层。
④ 第四层是镀铝层:反射光线,呈现金属光泽,采用真空镀铝的方法。
具体原理是将涂有色料的薄膜,置于真空连续镀铝机内的真空室内,在一定的真空度下,通过电阻加热,将铝丝熔化并连续蒸发到薄膜的色层上,便形成了镀铝层。
⑤ 第五层是胶粘层,将镀铝层粘到纸张等承印物上。
电化铝箔主要以金和银色为多。
烫金设备能将电化铝箔烫金材料经过热压转印到印刷品上去的机械称为烫金机。
按烫金方式分为:●平压平,其烫金方式为平面对平面。
●圆压平,其烫金方式为烫金轮对平面。
●圆压圆,其烫金方式为烫金辊对承压辊。
烫金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1.烫金不上或烫金不牢(附着力)烫金不上或烫金不牢,即电化铝不能理想地转移到承印物表面或电化铝不能同承印物很好地粘附。
导致烫金不上或烫金不牢的原因主要有:烫金温度低;烫金时间短;烫金压力不够;底件含石蜡、有油污;印刷品底件厚实而光滑;印刷品底色墨干燥过快而晶化,电化铝型号不合适等。
我们公司现用的附着力测试胶带有3M-616、3M-610、3M-810.2.烫金反拉现象(图案边缘不平整、金粉)所谓反拉,是指在烫金后不是电化铝箔层牢固地附着在印刷品底色墨层或白纸表面,而是部分或全部底色墨层被电化铝拉走。
烫印、喷油注意事项烫金原理烫金的实质就是转印,是把电化铝上面的图案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转移到承印物上面的工艺过程。
当印版随着所附电热底版升温到一定程度时,隔着电化铝膜与纸张进行压印,利用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使附在涤纶薄膜上的胶层、金属铝层和色层转印到纸张上。
烫金材料按照材料类型可分为:电化铝烫金,色箔烫金,色片烫金,金属箔烫金和其他烫金箔烫金。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电化铝材料的烫金,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真空蒸镀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烫金材料。
① 第一层是基膜层,也称为片基层,它起支承其它各层的作用,厚度为12、16、18、20、25μ。
② 第二层是隔离层(脱离层),烫金时便于基膜与电化铝箔分离。
③ 第三层是染色层(保护层):提供多种颜色效果,同时保护铝层。
④ 第四层是镀铝层:反射光线,呈现金属光泽,采用真空镀铝的方法。
具体原理是将涂有色料的薄膜,置于真空连续镀铝机内的真空室内,在一定的真空度下,通过电阻加热,将铝丝熔化并连续蒸发到薄膜的色层上,便形成了镀铝层。
⑤ 第五层是胶粘层,将镀铝层粘到纸张等承印物上。
电化铝箔主要以金和银色为多。
烫金设备能将电化铝箔烫金材料经过热压转印到印刷品上去的机械称为烫金机。
按烫金方式分为:●平压平,其烫金方式为平面对平面。
●圆压平,其烫金方式为烫金轮对平面。
●圆压圆,其烫金方式为烫金辊对承压辊。
烫金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1.烫金不上或烫金不牢(附着力)烫金不上或烫金不牢,即电化铝不能理想地转移到承印物表面或电化铝不能同承印物很好地粘附。
导致烫金不上或烫金不牢的原因主要有:烫金温度低;烫金时间短;烫金压力不够;底件含石蜡、有油污;印刷品底件厚实而光滑;印刷品底色墨干燥过快而晶化,电化铝型号不合适等。
我们公司现用的附着力测试胶带有3M-616、3M-610、3M-810.2.烫金反拉现象(图案边缘不平整、金粉)所谓反拉,是指在烫金后不是电化铝箔层牢固地附着在印刷品底色墨层或白纸表面,而是部分或全部底色墨层被电化铝拉走。
喷油,丝印,移印知识详解喷涂常见次品描述:⼀、喷油1.飞油因套模不正或胶件变形导致油从套缝中飞出2.流油因喷油末⼲⽽流动的油层3.积油喷油不均匀积成油块4.油渍胶件上粘有油质⽽导致喷时不上漆5.油污胶件被油漆污染6.上⾊不⾜喷油时颜⾊没有签板深7.砂孔反映在制品表⾯象砂⼦⼤⼩的孔,打磨后可再加⼯8.⾛位涂层处理位置不正确,同样板有偏差,调整相应机械或⼯具可改善9.起⽛边涂层处理后其边参差不齐,调整丝印⽹版,移印胶头或喷油模可改善10.甩油涂层处理后,表⾯⼀块块脱掉,可改变盛放⽅法及等涂层全⼲后投⼊⽣产11.反底因胶件或油漆的原因令油层遮盖不到胶件的颜⾊12.漏喷油应喷油⽽没有喷油的位置13.刮花胶件或喷油层由于外界碰擦⽽刮花的痕迹14.⾊差涂层颜⾊不⼀致,异于样板,常见于配套配⾊胶件15.哑⾊或称⽆光泽,由油漆质量或喷涂层厚薄所致。
16.拉丝由于涂层太浓,⽽致使移开⽹版,胶头或模具时⽽留下的丝状物17.油⾯末⼲油⾯接触到硬物件时,其硬度不够凹下⼆、移印1.漏印规定移印的位置末有移印2.重印移印过多次,图案上易有叠影3.印错位没有将图案印在规定的位置4.移位移印的图案位置与规定的位置有误差5.变形移印的图案的形状与签板规定的形状不完全相同6.油起⽑因油⼲,机头回转时有油层7.油不清晰因油调得太稀⽽导致移印在啤件上的图案颜⾊不明显8.油不均匀油还没调和,致使移印图案清晰程度不完全相同9.不对⾊移印图案的颜⾊与签板的颜⾊不完全相同10.套⾊偏移套⾊移印时位置发⽣误差11.断线字体或图案⾃某⼀部分断开来,看上去不是⼀个完整的整体三、丝印1.飞油字体、图案边缘出现不规则的图形,⽐原来印出的图案浅⾊2.尘埃字体或图案边缘有多出的⼩点,⼩孔或图形缺损3.漏油在不需要印刷的部位多了⼀些油点,严重的出现⼤⾯积油污4.⼲⽹字体或图案边⾓位变得圆滑、⽆棱⾓或图案变⼩5.起泡印刷⾯上出现⼀粒粒的凹凸不光滑图形,如橙⽪⼀样皱纹6.粘⽹在图案上出现厚薄不均匀现象,有时印出的油很薄,⼲后出现砂孔,有时印出的油很厚,⼲后出现爆裂7.起丝图案边缘出现⼀条条的细丝或相连⼩点喷涂QC⼯作要项1.喷涂QC必须使⽤经批准的参考样板,清楚界定接收/拒收标准。
印刷 (Printing)目前印刷制程应用在手机制造上有以下数种:网印 (Silkscreen printing)移印 (Movable printing)热转印 (Hot stamping)什么是网印?网印的印刷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可能在还没文字产生时就有人发明了这项技术,它的优点是实用,人们还可以重复使用,并且操作简易。
网版印刷的原理1.使用刮刀把油墨涂在网版上。
2.再用刮胶以固定角度,将油墨平整的划向一边,此时油墨会依照网版制造时的图案,因渗透而印在被印物上,而且可以重复印刷3.而印刷网版在洗版后还可以继续保存使用。
什么是移印?移印的原理是把所需印刷的图案先利用照像制版的方法,把钢版制成凹版再经由特制硅胶印头转印在被印物上,并且可依产品的材质不同,调制专用的油墨,以使品质得到保证。
移印的流程1.由毛刷将油墨均匀覆盖在钢版上。
2.由刮墨钢刀将多余油墨刮除。
3.由印头下降到钢版将图案内的油墨沾起。
4.由印头移位下降至产品将图案盖上。
转印及烫金原理是用热力把图案或花纹从胶膜或纸膜转印到工作表面。
转印或烫印过程,只需对被印物烫印一次,便可把多种颜色图案转印在胶件上。
这样可以减低胶件不良率。
而烫金的原理与热转印雷同,最大不点为:热转印的图案是先印在胶模上。
而烫金则是将图案刻在印头上。
目前机种印刷曾发生之问题印刷字体位偏字体或窗框边缘呈锯齿状印刷油墨溢出外框油墨附着性不良,百格测试不过 (以字体与底色部分较受争议)咬花 (Texture)咬花系指将所需花色以化学蚀刻的技术,将模仁(大多为母模面)进行蚀刻的动作。
与其它部分较大的差异是,咬花是对模具的加工,而其它部分则是直接对半成品加工。
咬花作业流程模具入厂清洗模具 (整块模仁清洗干净)模具喷漆(保护作用)晾干 (时间约 6~8 小时)修割胶带 (欲咬花处割开)蚀刻咬花 (控制时间及深度)喷砂 (控制光泽度)咬花拔模角度建议值目前机种咬花面曾发生之问题拉花现象,不易脱模配合件花纹及光泽度不同所咬花纹规格与预期差异过大咬花不均匀电镀(Electroplating)电镀的目的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deposit),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
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
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菲林制作:工艺流程:已绷网——脱脂——烘干——剥离片基——曝光——显影——烘干——修版——封网丝网印刷通常有两种,即手工印刷和机械印刷。
手工印刷是指从续纸到收纸,印版的上、下移动,刮扳刮印均为手工操作。
机械印刷是指印刷过程由机械动作完成。
其中又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印刷,半自动指承印物放入和取出由人工操作,印刷由机械完成;全自动是指整个印刷过程均由机械完成。
不利特点1.多色彩丝印只能一次印刷一种颜色,这是众所周知的。
那针对多色彩的印刷就要去进行复杂、繁琐的套色了!套色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此方面的技术人员相对很少,色彩少了还好,如果一次需要印刷四、五种颜色,就难免会出现套色不准的现象。
这样就增加了产品的报废率,成本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但像那种四种色彩以上或有渐变色的图案,丝印也只有望尘莫及了!2.小批量大家都知道,丝印如果想印出图案就必须要有一套流程不可省的。
那就是制版、出菲林。
如果量小的话那这些成本就相当高了。
所以一般丝印公司不接小活的,主要就是因为成本太高!3、弧度限制丝网印刷,这种工艺只能针对比较平面的产品,如果是有些凹凸的话就完全解决不了。
4.墨量无法控制一、印刷时出现“肥油”的原因与处理方法:1、丝印时,丝印机的刮刀或是手印时刮板的停留,都可以造成油墨的积压。
那就需要您把速度提上去;2、油墨太稀的话,油墨会通过网版渗透到产品中,那就需要调整油墨的稀释度或是重新调试干油墨;3、丝印机平台上有异物或是脏东西,阻碍了印刷,把异物擦去就行了;4、网版上有异物,需要您冲洗网版。
二、印刷出来的产品有锯齿:1、查看网版本身是否有锯齿,有的话需要重新做丝网版;2、油墨太干,重新调试油墨;3、是否堵塞网版,是的话,需要冲洗网版,调试油墨!把产品用气枪吹掉表面的垃圾(人工)---产品有缺陷的抛光(人工)---上挂,脱脂除油---酸洗(15-30min)----清洗---磷化(15-30min)---喷粉---烘烤---下挂(人工)(抗打击性和厚度)粉末静电喷涂工艺流程,典型的粉末静电喷涂工艺流程如下:上件→脱脂→清洗→去锈→清洗→磷化→清洗→钝化→粉末静电喷涂→固化→冷却→下件;影响粉末静电喷涂质量的主要因素。
喷油、丝印、移印、电镀常识一、相关测试1、附着力测试:5%2、甩油测试:10%3、擦油测试:30%(10循环)4、耐酒精测试:30%(15循环)5、浓度测试:20ml量杯,8.5’~10’二、喷油1.1什么是手喷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使涂料(或油漆)从喷枪嘴中喷出呈漆雾状而涂表面的一种方式。
1.2手喷的优缺点优点:油漆快干,,密着性好,高效对涂面几何结构复杂的表面大都能获得涂层。
缺点:生产效率低,耗损量大,扩散到空气中的油漆对人体有害,故施工环境要求有良好抽风通风装置。
1.3工艺流程工件(素材)→专用治具架或架子上→拉线→吹物→喷油→拉线(烤拉)→检查→自然风干→包装(或丝印/移印)。
1.4手喷枪及其操作1.4.1喷枪:(Spray Gun)简称喷枪,本厂所使用喷枪属于压力型喷枪(Pressure TypeSpray Gun)。
1.4.2操作的基本原理:当压缩空气从喷枪嘴吹出时,在喷嘴口处形成负压区,大气压把油漆从漆路压到喷嘴处,从而被吹散成雾状漆,均匀地喷涂于工件上。
1.4.3操作要求a、喷枪压力:4.0~4.5×105Pa油漆的浓度:8.5~10.0Sb、喷枪与工件的距离:20~40cm为宜c、喷枪移动的速度:30~60cm/s1.5什么是油漆(涂料)呢?指含有或不含有颜料的树脂或油制成的混合液体涂于需装饰物(工件)表面经干燥、硬化成坚韧之涂膜,起到保护、装饰作用。
1.6油漆的种类a、硬胶漆:用来喷硬胶:如ABS、GPPS、HIPS、ect。
b、软胶漆:用来喷PVC、PC、ect。
c、含金油漆:用来喷在合金件静电油层上。
注:通常软胶油漆可喷在硬胶上,但硬胶漆则不可喷在软胶上。
电镀件喷油①真空电镀,用硬胶油漆②水电镀,用烘漆,加入适量固化剂。
1.7油漆对喷油件质量影响1.7.1油漆的颜色/粘度/硬细度/干燥速度决定喷油质量。
1.7.2油漆的成膜质量有关的因素表面效果(视觉)①漆膜颜色②漆表面光泽③遮盖力A深层附着力→百格测试B硬度/耐磨度→擦油耐磨C耐冲击性→震箱/投掷D 耐候性→耐水/耐热/老化/酸/碱。
喷油、丝印、移印、电镀常识
一、相关测试
1、附着力测试:5%
2、甩油测试:10%
3、擦油测试:30%(10循环)
4、耐酒精测试:30%(15循环)
5、浓度测试:20ml量杯,8.5’~10’
二、喷油
1.1什么是手喷
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使涂料(或油漆)从喷枪嘴中喷出呈漆雾状而涂表面的一种方式。
1.2手喷的优缺点
优点:油漆快干,,密着性好,高效对涂面几何结构复杂的表面大都能获得涂层。
缺点:生产效率低,耗损量大,扩散到空气中的油漆对人体有害,故施工环境要
求有良好抽风通风装置。
1.3工艺流程
工件(素材)→专用治具架或架子上→拉线→吹物→喷油→拉线(烤拉)→检查→自然风干→包装(或丝印/移印)。
1.4手喷枪及其操作
1.4.1喷枪:(Spray Gun)简称喷枪,本厂所使用喷枪属于压力型喷枪(Pressure Type
Spray Gun)。
1.4.2操作的基本原理:当压缩空气从喷枪嘴吹出时,在喷嘴口处形成负压区,大气压
把油漆从漆路压到喷嘴处,从而被吹散成雾状漆,均匀地喷涂于工件上。
1.4.3操作要求
a、喷枪压力:4.0~4.5×105Pa
油漆的浓度:8.5~10.0S
b、喷枪与工件的距离:20~40cm为宜
c、喷枪移动的速度:30~60cm/s
1.5什么是油漆(涂料)呢?
指含有或不含有颜料的树脂或油制成的混合液体涂于需装饰物(工件)表面经干
燥、硬化成坚韧之涂膜,起到保护、装饰作用。
1.6油漆的种类
a、硬胶漆:用来喷硬胶:如ABS、GPPS、HIPS、ect。
b、软胶漆:用来喷PVC、PC、ect。
c、含金油漆:用来喷在合金件静电油层上。
注:通常软胶油漆可喷在硬胶上,但硬胶漆则不可喷在软胶上。
电镀件喷油①真空电镀,用硬胶油漆
②水电镀,用烘漆,加入适量固化剂。
1.7油漆对喷油件质量影响
1.7.1油漆的颜色/粘度/硬细度/干燥速度决定喷油质量。
1.7.2油漆的成膜质量有关的因素
表面效果(视觉)①漆膜颜色
②漆表面光泽
③遮盖力
A深层附着力→百格测试B硬度/耐磨度→擦油耐磨C耐冲击性→震箱/投掷
D 耐候性→耐水/耐热/老化/酸/碱。
1.8喷油生产质量异常及改善方法
1.8.1颗粒突起(起沙粒)①压力高→调低压力②油漆未过滤有杂物→油漆过滤干
净③喷具不洁→清洁喷具④油漆受环境/质量→换油。
1.8.2露底色①油漆遮盖力差→换漆②油膜太薄→喷厚漆层。
1.8.3水点①油漆中含水→加入抗油剂/防潮剂②压缩空气中含水→压缩空气除湿
(增加干燥或油水分离器)。
1.8.4发白(色)①环境空气潮湿→加大防潮剂用量②油漆中含水→加抗油剂③压缩
空气中含水→压缩空气管中除湿④选用溶剂蒸发太快→调整开油水溶剂成分。
1.8.5桔皮①溶剂选择不当,挥发速度不匀,产生过流现象→调换开油水成分②喷枪
距离工件太近或太远溶剂很快干燥所致→调整喷枪与工件距离③空气压力太
低油漆雾化不良,流平性差→保证压力正常4.0—5.0 MPa。
1.8.6针孔①稀释剂挥发性太快,漆膜补充干燥后形式针孔→调整开油水(加入慢挥发
溶剂)②压缩空气中水分导致→充分保证清除压缩空气中水分(加防潮剂)。
1.8.7光泽弱(哑色)①漆膜稀(稀释剂加入过多),膜薄→保证正常粘度②涂面潮湿,
漆光泽度差→加光油重调油③天气湿度大→加入防白水。
1.8.8外观粗糙①涂面不净→清洁涂面②喷枪、喷油模清洁不好→清洁③漆太稠未流平
即干燥→稀释,开油水中加大增加流平性的稀释剂成分④喷枪离工件太远,溶剂
喷涂过程挥发太多→调整距离。
1.8.9起泡①漆未干时喷面漆,漆熔剂难挥发或漆潮气大,水分隔离油漆层,受热时水
分蒸发鼓色→针对相应改善②压缩空气中含有水分→干燥压缩空气。
1.8.10表面裂纹①胶件内应力油水作用下释放产生裂纹→前工序保证胶件应力不过大
及采取清除措施或采用快干型油漆及开油水②面底/漆配置不当→漆宜薄、稀,
干后再上面漆。
1.8.11挂流(积漆)①油漆太稀→调油②喷枪手势(移动过程慢或距离过近)→喷枪
保持平稳移动,均匀速度越过表面,调整喷枪距离。
1.8.12皱纹①喷涂量大→控制喷油量②喷枪距离近→调整喷枪与工件表面距离。
三、移印
移印是利用显像原理,将要印刷的图案先蚀刻在钢板上,然后在移印机上利用胶垫(硅橡胶头)把油墨移印刷在物件上。
1.移印油分为以下几种
a.硬胶移印油
b.软胶移印油
c.合金移印油
2.移印异常及处理方法
2.1颜色差异①油墨色调配不当→重调色②色影响反差过大→印色减少反差
③油浓度不合理→调油
2.2皱皮①钢板图案刻过深→重做②溶剂挥发→增加慢挥发溶剂③胶头过硬
→更换软的
2.3粘油甩油(飞油)①移印油与底漆不相配→换油②开油水溶剂能力太弱
→加强溶剂③速度太快→调慢
2.4沙孔/断线①油过稠→加开油水②胶头过硬→更换③钢板刻不良→重加工
钢板④胶头粗糙→更换
2.5油丝①油过稠→加开油水②压力过大,下落程度过深→调参数
2.6重影①胶头硬→更换②压力过大,下落程度过深→调参数
2.7露底色①钢板刻图案过浅→重加工②胶头过软→更换③工件凹凸不平→
改变移印件构造
2.8附着力差①固化剂不当→调整②开油水弱→更换③工件表面不干净→清
洁④油渗透力差→更换油
四、丝印的定义
是指利用感光材料通过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板,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文
1.丝印分两种a.手动丝印b.机械丝印
2.丝印异常及处理方法
2.1气泡①工件表面附着灰尘以及油迹等→表面处理
②印刷时油墨本身有气泡或粘度不均→加消泡剂,使用疏水性溶剂
③印刷速度过快或速度不均→调整,保持均匀性
2.2毛刺(锯齿状毛刺)①网板未做好,显影不充分→重新做好②网板与工件间隙
大→调整距离或用力稍大些③油太稠→调油
2.3丝印脱落①工件表面油污、杂质等表面处理②油本身粘结力不够→更换③稀释
剂选择不当→更换
2.4模糊/重影①网板与工件距离过小→调距离②刮板磨损→更换③刮板刮印角度
过小,使供墨量过大→调角度④油墨粘度太低→更换油墨⑤油搅拌不均匀→均
匀搅拌⑥丝网印版清洁后,残留有溶剂→擦干净
2.5 断字/出油①速度过快→调整②刮板刃口有损坏→更换③刮板压力不够或用力
不均匀→调整手法④网板与工件间隙过大→调整⑤油粘度过高→更换
五、电镀
1、五金电镀/塑胶电镀
A.五金①电解电镀(3-5微米);②化学电镀(5-8微米)
B.塑胶①真空电镀(20-30
微米);②水电镀(8-12微米)
2、原理
上挂→去油(杂物)→浸水→上镀→浸水→烤干→下挂→包装
3、电镀种类及测试
⑴镀锌、镀铜、镀铬、镀镍、镀金、镀银
⑵a.结合力测试:(折45度或90 度)五金
b.塑胶(测试):百格测试
c.盐雾测试①24H(4.6.8H)五金②48H(24H .72H)塑胶
中性盐雾测试:5%盐雾测试。
4、不良现象及原理分析
⑴脱皮(附着力不过)A.前处理(表面处理)不彻底 B.镀液遮盖能力差
⑵阴阳面 A.上镀时产品与产品遮盖住 B.前处理时产品与产品遮盖住
⑶腐蚀A.前处理不彻底B上镀时间不够
⑷起泡A.表面未处理干净B.镀液反应能力差
⑸麻点A.素材因素B.杂物在镀液里C.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