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实验报告建议与感想
- 格式:docx
- 大小:37.02 KB
- 文档页数:2
金相实验实习报告一、前言金相实验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通过金相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本次实习报告将对我在金相实验实习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进行总结和阐述。
二、实验内容1. 金相样品制备:首先,我们需要从金属样品上切取一小块试样,然后用不同的砂纸对试样进行磨光,依次使用粗砂纸、中砂纸和细砂纸进行磨光,直到试样表面光滑。
接着,将试样放入腐蚀剂中进行腐蚀,使金相组织显现出来。
最后,将腐蚀后的试样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2. 金相显微镜观察:将制备好的金相样品放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观察金相组织的形态、分布和大小等特征。
通过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找到清晰的金相组织图像。
3. 金相组织分析:根据观察到的金相组织图像,分析金属材料的晶粒度、相变组织、析出相等组织特征,并结合实验所用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探讨组织特征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相样品制备:通过磨光和腐蚀处理,我们成功地在金属样品上制备出了金相组织。
从制备过程中的观察来看,随着砂纸粒度的减小,试样表面的磨光效果越来越好,腐蚀后金相组织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
2. 金相显微镜观察:在金相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了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
通过调整放大倍数和焦距,我们找到了清晰的晶界和晶粒。
从观察结果来看,金属材料的晶粒度较为均匀,晶界清晰可见。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析出相,这些析出相可能是由于热处理工艺引起的。
3. 金相组织分析:根据观察到的金相组织特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金属材料为铁素体不锈钢。
晶粒度较为均匀,说明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均匀化处理。
析出相的存在可能是由于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了相变,形成了二次析出相。
这些组织特征对材料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均匀的晶粒度有助于提高材料的韧性,而析出相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四、总结通过本次金相实验实习,我们不仅学习到了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还掌握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的重要工具。
通过使用金相显微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和分布、相的组成以及其他微观结构特征。
本实验旨在探索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观察和分析样品的显微图像,对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质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金属材料的样品。
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并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薄片。
确保样品表面光洁,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2. 样品封装:将样品封装在透明的树脂中,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封装过程需要小心操作,以避免空气泡和杂质的产生。
3. 研磨和抛光:为了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我们需要对样品进行研磨和抛光处理。
首先,使用粗砂纸对样品进行研磨,然后逐渐使用细砂纸进行抛光。
最后,使用细研磨液和抛光液对样品进行最后的抛光处理。
4. 显微镜操作:将样品放置在金相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
使用适当的光源照明样品,并通过调整对比度和亮度来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
5. 图像分析:观察样品的显微图像,并使用金相显微镜配套的软件进行图像分析。
通过测量晶粒大小、相的分布和形状等参数,可以获得关于样品组织和性质的重要信息。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样品的显微图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和讨论:1. 晶粒大小分布:通过测量样品中晶粒的大小和分布,我们可以了解金属材料的晶体生长情况。
晶粒越大,通常意味着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因为大晶粒可以提供更多的晶界来阻止位错的移动。
2. 相的组成:通过观察样品中不同相的分布和形状,我们可以确定金属材料的组成。
不同的相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其对材料的性能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
3. 缺陷和杂质:金相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样品中的缺陷和杂质。
缺陷和杂质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金相实验心得(精选5篇)金相实验心得篇1金相实验心得金相实验是一种研究金属材料内部结构和性能的实验方法。
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可以了解其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形状和分布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对材料的性能和用途进行评估和优化。
我参与的一次金相实验中,我们使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材料的切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实验中,我们发现金相切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
因此,我们仔细地控制了切片的厚度、角度和磨光质量等因素,以保证切片的均匀性和透明度。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使用了金相组织定性镜和定量分析仪器,对材料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分类和测量。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该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中,碳化物的分布较为均匀,大小适中,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此外,我们还通过定量分析,得到了碳化物的含量和晶体尺寸等数据。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金相实验的重要性。
金相切片的质量控制、金相组织的分类和测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
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使用金相显微镜和定量分析仪器,以及如何从金相组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总的来说,这次金相实验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验,我不仅了解了金属材料内部结构和性能的相关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验中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次实验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金相实验心得篇2金相实验心得我参加了一次金相实验,这次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实验是在一个大型的科研机构进行的。
我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参与了这次金相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一种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了解其力学性能。
实验的过程是严谨而细致的。
我们首先对金属材料进行了制备,然后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对其性能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次实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严谨和细致。
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严谨地思考问题,如何细致地观察事物。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2.学习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
二.概述利用金相显微镜,在试样上观察金属组织的方法称为显微分析,所能观察到的金属组织称为显微组织。
显微分析是研究金属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观察、研究金属材料的组织形貌、晶粒大小、非金属夹杂物等在组织中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等问题。
金相显微镜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类材料经不同加工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判别材料质量的优劣等。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正常人眼看物体时,最适宜的距离大约在250mm左右(称为明视距离),这时能分辨0.15~0.30mm距离,放大镜一般只能放大25倍,若要提高放大倍数以观察更细小的物体,就必须利用显微镜。
光学金相显微镜放大倍数为几十倍到2000倍,它的放大原理如图1.1所示。
图1.1 显微镜成像原理图对着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对着人眼的透镜叫做目镜。
当观察物体AB放在物镜的举例焦点F1略远一点的地方时,则在透镜另一侧形成道理放大实像A1B1,A1B1处于目镜A B,虚像成像在人焦点F2之内。
人眼通过目镜观察实像A1B1时,将得到道理放大虚像''11眼明视距离处。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即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单独放大倍数的乘积。
本次实验使用XJP-100型金相显微镜,如图1.2所示。
它的构造可分为三部分:光学系统、机械系统和照明系统。
(1)光学系统:主要是目镜组和物镜组。
目镜:放大倍数有5⨯、10⨯、12.5⨯物镜:放大倍数有10⨯、40⨯、100⨯(2)机械系统:主要是底座、载物台、物镜转换器和调焦装置。
底座:支持整个显微镜体。
载物台:放置试样用。
武警转换器:用于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调焦装置:调节焦距用,一般显微镜分粗调和微调。
(3)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由光源、聚光透镜、孔径光栏、视场光栏和棱镜等组成。
第1篇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学校度过了愉快的实验学习时光。
在这段时间里,我参加了各种工程材料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对工程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工程材料实验的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工程材料实验旨在帮助我们掌握工程材料的性质、应用及加工工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同时,熟悉实验器材和仪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老师沟通,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我们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改进措施。
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了解材料性能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实验的基础,而实验则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补充。
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工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 观察与思考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思考原因。
这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 团队合作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4. 安全意识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这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保障。
5. 创新意识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尝试新的实验方法,探索新的材料性能。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四、实验总结通过参加工程材料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工程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实验使我掌握了工程材料的性质、应用及加工工艺,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金相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本】金相试样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观察,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了解并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概述: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金相显微分析法: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2.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为了能够在金相显微镜下真实地、清楚地观察到金属内部的显微组织,需要精心地制备金相显微试样。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有:磨制磨制抛光浸蚀镶嵌取样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 磨制磨制抛光浸蚀观察砂纸磨抛光剂抛光机浸蚀剂吹吹风显微观察风机酒精清洗水清洗水清洗吹干显微镜3.观察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分析各种相组分和组织组成物的特征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相或组织: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区分:铁素体与渗碳体、各种渗碳体实验概述:实验设备及材料金相分析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有:光学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电吹风机等。
实验材料有:低碳钢试样,工业纯铁、20钢、T8钢、亚共晶白口铸铁等显微组织样品,金相砂纸,抛光粉,硝酸酒精溶液(含4%HNO3),酒精,脱脂棉等。
实验一金属的显微分析法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讲义的有关内容;听取实验指导教师讲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等内容,熟悉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操作规程;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过程,学生每人一块试样,进行试样制备全过程的操作,直至制成合格的金相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所制备试样的显微组织特征,并用摄像机拍照存盘。
铁素体铁素体铁素体铁素体1# 工业纯铁工业纯铁珠光体珠光体渗碳体渗碳体45钢的显微组织变态莱氏体珠光体变态莱氏体珠光体亚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莱氏体珠光体白色基体是共晶渗碳体莱氏体珠光体白色基体是共晶渗碳体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9# 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变态莱氏体一次渗碳体变态莱氏体一次渗碳体变态莱氏体一次渗碳体变态莱氏体一次渗碳体过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6#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铁素体铁素体渗碳体渗碳体渗碳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珠光体莱氏体2# 3#莱氏体二次渗碳体莱氏体二次渗碳体珠光体珠光体珠光体珠光体二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4# 5#珠光体珠光体莱氏体莱氏体二次渗碳体渗碳体二次渗碳体渗碳体铁素体铁素体7# 8#渗碳体渗碳体铁素体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莱氏体莱氏体处理前冷塑变形后烛光体烛光体渗碳体热处理并腐蚀后四、总结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是指铁碳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所得到的组织。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金相分析实习,使我对金相分析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熟悉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以及观察和分析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
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内容1.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2)掌握金相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包括调节光圈、调焦、观察等;(3)熟悉不同倍数显微镜下金属微观组织的观察。
2. 金相试样的制备(1)了解金相试样制备的步骤,包括切割、镶嵌、粗磨、细磨、抛光、腐蚀等;(2)掌握各种砂纸、抛光机、腐蚀液等材料的使用方法;(3)观察制备过程中试样的变化,分析制备效果。
3. 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观察与分析(1)观察不同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如纯金属、合金、复合材料等;(2)分析不同组织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3)结合理论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初期,学习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熟悉操作步骤。
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2. 接着,学习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切割、镶嵌、粗磨、细磨、抛光、腐蚀等操作步骤,并学会了如何观察制备过程中试样的变化。
3. 在制备好的试样上,观察不同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
通过观察,了解了金属材料的各种组织结构,如晶粒、析出相、夹杂物等,并分析了这些组织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4. 结合理论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通过实习,加深了对金属材料微观组织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金相分析实习,我掌握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以及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观察与分析。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习的总结:1. 金相分析技术是研究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的重要手段,对金属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
2. 金相显微镜是金相分析的重要工具,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3. 金相试样制备过程要求严谨,每一步都要细心操作,以确保试样质量。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样标的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熟悉金相显微镜的操作,鉴定金相样本的物种,并记录金相图片。
实验材料及仪器:金相显微镜、金相样本
实验原理:金相是指金属和其它物质通过微观观察,用显微镜分辨各内容物质组成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描述属于金属晶体的结构的宏观观察技术。
金相显微镜也称金相检查显微镜,它根据样品的形状和一般性来确定是否有缺陷或异常状况;对金属样品或诸如金属材料组成物,细观察其内部构造,这就是金相组织学。
实验步骤:
1、检查并准备仪器:首先,检查显微镜是否干净并正确调节屈光物镜,然后,确保检查器材使用前面板上的复位按钮是可以操作的,调节整机到最佳操作状态。
2、将样本装上显微镜台:将金相样品装入可调整的立柱上,调整立柱的高度使得样本距离检查盘尽可能近。
并确保样本在显微镜上位置稳定。
3、操作显微镜:打开显微镜电源,用手动方式调节放大倍数,然后调整人工瞳距以完全调节显微镜,把样本放入检查框,用阴影法调整位置,确定样本的位置,看清样本的图像,使图像清晰可见且稳定:
4、拍摄金相图片:将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调到最大值后,使用低噪声的数码相机拍摄样本的金相图片,并标识。
5、观察金相图片:根据样本的金相图片,注意多孔结构、间接内部构造,以确定结构类型、破碎容量、晶体密度和含量,进行分析、确定物质种类。
6、完成实验后,控制显微镜的电力源,将显微镜和检查设备复位后关闭电源,并清理和消毒检查器材。
实验结论:金相显微镜是用来鉴定金属材料的有效工具,可以结合图像观察,辩证判断出金属材料的组成、结构、外形特征等。
由此可以确定金属材料的加工参数,合理评价金属材料的质量,是金属材料加工的有效工具。
金相样品的制备及观察实验报告一、引言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对金属材料制备和观察的实验,可以分析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相变等信息,为金属材料的性能评价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金相样品的制备和观察,掌握金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二、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如铁、铜等,并将其切割成均匀的样品。
然后,将样品进行粗磨,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逐渐进行细磨,直至得到光洁的样品表面。
接下来,将样品进行腐蚀处理,使用适当的酸性溶液对样品进行浸泡,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最后,进行抛光处理,使用细磨料和抛光布对样品进行抛光,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2. 金相观察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进行观察。
首先,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使样品的细节能够清晰可见。
然后,调节显微镜的光源,使样品能够得到均匀的照明。
接下来,通过调节显微镜的对焦装置,使样品的不同部分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动样品或调整显微镜的角度,观察到样品的不同角度和截面。
观察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滤光片,调整显微镜的亮度和对比度,以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三、观察结果通过金相观察,可以得到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晶粒大小等信息。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看到金属样品的晶粒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如颗粒状、板状、纤维状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金属材料中的相变和晶界等特征。
观察结果的描述应准确详细,包括晶粒的尺寸分布、晶粒的形状、晶界的数量和分布等信息。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金相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可以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评价和研究。
例如,通过观察晶粒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判断金属材料的晶粒长大机制和晶界的稳定性。
通过观察相变和晶界的存在,可以分析金属材料的相变过程和晶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对样品的制备工艺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五、实验结论通过金相样品的制备和观察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和相变等信息。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样品的制备实验报告金相显微摄像一、实验目地:(一)了解普通金相显微镜地构造与使用方法.(二)了解金相试样地制备方法.(三)学习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二、实验设备及材料:实验设备:金相显微镜、砂轮机、抛光机、吹风机、玻璃板、培养皿、镊子.材料:金相试样、砂纸一套()、抛光液()、腐蚀剂(硝酸酒精溶液)、药棉、酒精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用机械抛光和化学侵蚀地方法制备金相样品()观察试样地显微组织,并绘制组织图.试验步骤:()金相样品地截取及镶嵌()金相样品磨光()金相样品地抛光()金相样品地化学侵蚀()显微组织地观察与记录四、简述金相显微镜地放大原理:显微镜地成象放大部分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观察物体地透镜叫物镜,而靠近眼睛地透镜叫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地两次放大,就能将物体放大到较高地倍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简述金相显微镜地基本构造金相显微镜通常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有地显微镜还附有摄影装置(一)金相显微镜机械装置显微镜地机械装置要由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简、物镜转换器及调焦装置等.它是支持放大、照明部分地支架、具固定与调解光学镜头,固定和移动标本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金相显微镜放大部分放大部分包括接物镜和接目镜.(三)金相显微镜照明部分照明部分包括反光镜、滤光镜、虹彩光圈和聚光镜等六、金相制样地基本过程包括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各是哪些?制备显微试样包括取样、磨光、抛光及浸蚀四个步骤、取样取样时应根据被分析材料或零件地特点.选择有代表性地部分.试样最适合地尺寸是直径为,高为地圆柱体或面积为*㎜2,高地长方体.根据材料性质不同,可用手锯、用车床切削、用锤子击碎以及用砂轮切割等方法截取试样.在取样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试样受热组织发生变化.取得试样后,应将试样表面制成平面,同时边缘要倒成圆角(如分析化学热处理表面组织时则不能倒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磨光试样抹平后,须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然后进行磨光,磨光可用手工或机械两种方法.()手工磨光手工磨光是在不同号数地金相砂纸上进行.砂纸型号有.砂纸最粗,砂纸最细.磨光时所用砂纸从粗到细顺序进行,磨削压力不宜过大,用力要均匀且在同一个方向进行磨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一张砂纸上磨好后,应将试样冲洗干净,然后将试样转°换细一号地砂纸再磨.这样,又粗到细依次磨削,磨好后将试样洗净,然后在抛光机上抛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机械磨光一般是在预磨机上进行,即把砂纸用水玻璃粘在预磨盘上使用,试样易从粗砂纸到细砂纸依次分别进行磨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抛光抛光地目地是除去试样表面地细磨痕,最后得到一个光亮地镜面.抛光分为机械抛光、电机抛光和化学抛光三种方法,其中以机械抛光应用最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机械抛光是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机是由电机和水平抛光盘(直径‐)组成.抛光盘上铺有固紧地抛光织物,抛光钢试样时一般使用细呢绒,抛光铸铁时则使用如帆布、白色地确良等绒毛较短地抛光织物,以防止灰口铸铁中地石墨脱落,抛光铝、镁、铜等有色金属可用细丝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抛光过程中,应不断将抛光液洒在抛光盘上,抛光液是由抛光粉与水配成细地悬浮液.抛光钢和铸铁使用地抛光粉为氧化铝和氧化铬,有色金属等软材料可用细粒度地氧化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抛光时压力不宜过大,抛光时间取决于试样表面磨光地质量,一般约为分钟.金相试样经抛光后,其磨面应光亮无痕,且石墨或夹杂物等不应抛掉或有拽尾现象.这时试样先用清水冲洗,在用无水酒精清洗磨面,然后用吹风机吹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显微试样地浸蚀金相试样经抛光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光亮地表面和夹杂物、石墨、孔洞、裂纹等.要观察金属地组织,必须经过适当地腐蚀,使显微组织能正确地显示出来.浸蚀方法有化学浸蚀方法和电解法两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化学浸蚀是将抛光好地试样磨面在化学浸蚀剂(常用酸、碱、盐地酒精或水溶液)中浸润或拭擦一定时间.由于金属材料中各相地化学成分和结构不同,故具有不同地电极电位,在浸蚀剂中就构成了许多微电池,电极电位地相位为阳极而被溶解,电极电位高地相位阴极而保持不变.故浸蚀后就形成凹凸不平地表面,在显微镜下,由于光线在各处地反射清款不同,就能观察到金属地组织特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纯金属及单相合金浸蚀时由于晶界原子排列较乱,缺陷及杂质较多,具有较多地能量,故晶界易被浸蚀而呈沟壑.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使光线在晶界处被浸射而不能进入物镜,因次显示出一条条黑色地晶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应当指出,纯金属与单相合金中各个晶粒地成分虽然相同,但由于其原子排列位相不同,也会使磨面上个晶粒地浸蚀程度不一致,在垂直光线照射下,个个经历就呈现出明暗不一地颜色.化学浸蚀剂地种类很多,浸蚀剂地选用是根据试剂材料地性质及浸蚀地目地来决定.对于碳钢及铸钢,最常用地浸蚀剂为硝酸酒精溶液或苦味酒精溶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浸湿时,应将试样浸入一盛有浸蚀剂地容器内,并不断地轻微移动.待浸蚀适度后取出试样,迅速用水冲洗,再用无水酒精冲洗,然后用吹风机吹干,其表面须严格保持清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浸蚀时间取决于金属地性质、浸蚀剂地浓度以及显微镜下观察时地放大倍数.总之,浸蚀时间以在显微镜下能清晰地揭示出组织地细节为准.若浸蚀不足,可再继续进行浸蚀,但一旦浸蚀过度.试样则需要重新抛光再进行浸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实验结果处理和讨论:、观察试样时如何对金相显微镜进行调节?、金相磨样过程中应该注意地问题主要要几个方面?()磨光:采用手工磨光,是将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或平地瓷砖上),左手伸开压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使磨面朝下,且整个磨面必须和砂纸接触,然后轻轻向前推行进行磨削,提起使样返回,再重复上述操作.如果是耐水砂纸,按、、、、地顺序,干砂纸为、、、、号地顺序.每磨一道砂纸,试样地划痕均匀且方向一致,磨下一道砂纸时,试样、手、砂纸和玻璃必须用水冲洗干净,磨削方向与上一道砂纸所磨划痕方向垂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金相抛光过程中应该注意地问题主要要几个方面?. 抛光抛光由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等方法,使用最广地是机械抛光. 机械抛光是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机由电动机带动抛光盘,抛光盘上铺有不同地抛光布.粗抛时用帆布或粗呢,细抛时用绒布、细呢或丝绸等.抛光过程中要不断向抛光布上倒入适量地水与(或、等悬浮液.试样地磨面应平正地压在旋转地抛光盘上,压力不宜过大,并使试样从抛光盘边缘到中心不断地作径向往复移动.待试样表面磨痕全部被抛掉而呈现光亮镜面时,抛光即可停止,并将试样用水或酒精洗干净后转入浸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金相制备的实验报告
《金相制备实验报告》
在金属材料分析中,金相制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
通过金相制备实验,可以对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为材料性能的研究提供重
要的数据支持。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样品,通常是将金属材料切割成特定大小的样
品片。
然后,我们将样品片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以确保样品表面的平整度和
光洁度。
接下来,将样品片进行腐蚀处理,以去除表面氧化层,使样品表面更
加清晰。
在金相制备实验中,我们使用的主要设备是金相显微镜。
通过金相显微镜,我
们可以观察到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组织,包括晶粒大小、晶界分布、相含量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微观结构和组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能和性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实验参数,如腐蚀液的浓度和温度、
抛光时间和压力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金相制备实验,我们可以获得关于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和组织的重要信息,
为材料性能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金相制备实验也是金属材料分析中
的重要手段,对于材料工程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金相制备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这一实验可以为金属材
料的研究和分析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对于材料工程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金属材料分析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实验报告建议与感想一、引言1.1 任务背景金相显微镜是金相学中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用于观察材料的金相结构。
金相结构的观察可以揭示材料的组织结构、晶体结构、晶界和缺陷等信息,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索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制备金相试样,深入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
1.2 实验目的•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流程和要求;•学会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材料的金相结构。
二、金相显微镜的使用2.1 金相显微镜的原理金相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通过聚焦光学系统从样品表面反射的光线来观察材料的金相结构。
它主要由显微镜本体、光源系统、光学补偿装置和图像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
金相显微镜通常有亮场和暗场两种观察模式,其中亮场模式是最常用的观察方法。
2.2 金相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准备样品:将待观察的材料切割成一定尺寸的样品,并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使其表面平整;•调节显微镜:打开光源,调节显微镜的亮度和对比度,确保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放置样品:将制备好的金相试样放置在显微镜上,并通过试样夹具固定;•对焦观察: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对试样进行对焦,并调节焦平面,以获得最清晰的图像;•观察和记录:使用目镜和物镜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金相结构信息。
三、金相试样的制备3.1 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流程1.样品切割:根据实验需求,将待观察的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样品;2.研磨打磨:使用研磨机或打磨机对样品表面进行粗磨和细磨,使其表面平坦光滑;3.抛光处理:利用抛光机对样品进行抛光,去除研磨过程中产生的伤痕和凸起物;4.清洗处理:将抛光后的样品进行清洗,去除抛光剂和其他污物;5.腐蚀处理:根据需要,对样品进行腐蚀处理,以显现金相结构;6.清洗处理:再次对样品进行清洗,去除腐蚀剂和其他污物;7.酸洗处理:用酸洗液对样品进行处理,去除氧化物和其他表面污染物;8.最终清洗:用去离子水对样品进行最终清洗,以确保样品表面干净。
金相显微样品的制备及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金相样品的制备过程和基本方法;2.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试样的组织或缺陷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
它是研究金属材料微观结构最基本的一种实验技术,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金相显微分析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这里仅对常用的光学金相显微镜作一般介绍。
(一)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1. 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最简单的显微镜可以仅由两个透镜组成。
图1-1为相显微镜成像的光学原理示意图。
图中AB 为被观察的物体,对着被观察物体的透镜O1叫物镜;对着人眼的透镜O2叫目镜。
物镜使物体AB 形成放大的倒立实像A'B',目镜再将A'B'放大成仍然倒立的虚像A"B"。
其位置正好在人眼的明视距离(约250mm )处。
在显微镜中所观察的就是这个虚像A"B"。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由下式确定:目物目物f D f L M M M ⋅=⨯= 式中:M —显微镜总放大倍数;图1.1 成像光学原理M 物—物镜的放大倍数;M 目—目镜的放大倍数;f 物—物镜的焦距;f 目—目镜的焦距;L —显微镜的光学镜筒长度;D —明视距离(250mm )。
由上式可知:f 物 、f 目越短或L 越长,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2) 物镜的鉴别率物镜的鉴别率是指物镜能清晰分辨试样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物镜鉴别率的数学公式为:A d 2λ=式中:d —物镜的鉴别率;λ—入射光源的波长;A —物镜的数值孔径,它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
由公式可知,波长λ越短,数值孔径A 越大,则鉴别能力就越高(d 越小),在显微镜中就能看到更细微的部分。
数值孔径A 可由下列公式求出:φηsin =A式中:η—物镜与物体之间介质的折射率;φ—物镜孔径角的一半,即通过物镜边缘的光线与物镜轴线所成的角度。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标样的观察实验报告班级:实验日期:实验教室:指导教师:组员: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根据观察试样所需的放大倍数要求,正确选配物镜和目镜,并打开电源开关。
2.调节载物台中心与物镜中心对齐,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在载物台中心。
3.调节灯管至合适观察的亮度。
4.转动粗调焦手轮,降低载物台,使试样观察表面接近物镜;然后反向转动粗调焦旋钮,升起载物台,使在目镜中可以看到模糊形象;最后转动微调焦手轮,直至影像最清晰为止。
调节过程中应该注意调节幅度,不要使样品与物镜接触。
5.适当调节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选用合适的滤镜片,以获得理想的物像。
6.前后左右移动载物台,观察试样的不同部位,以便全面分析并找到最具代表性的显微组织。
7.观察完毕后应及时切断电源,以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8.实验结束后,取下金相样品,关闭电源,盖上防尘罩。
金相照片1灰口铸铁33#2铸铝38# 3铸铝39#4黄铜40# 5黄铜41#6锡青铜42#7锡基轴承合金44#8锌基合金45#相图分析上图的材料均为黄铜,左为单相黄铜组织,右为双相黄铜组织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合金中的铜与锌的比例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相图。
左边的合金在凝固的过程中,结晶出单相固溶体,发生匀晶转变。
虽然只有一相,但由于形核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导致晶体的生长方向不相同,使之在最后产生了相界。
右边的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结晶出两种成份的不同固相,发生共晶转变。
右边的相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有两相,先析出一相,到一定程度后,产生共晶反应,从先析出的相中析出另外一相,两个相之间有明显的相界。
金相显微镜的地位金相显微镜的用途主要用来观察金相组织的专业仪器,是专门用于观察金属和矿物等不透明物体金相组织的显微镜。
这些不透明物体无法在普通的透射光显微镜中观察,故金相和普通显微镜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以反射光,而后者以透射光照明。
金相显微镜具有稳定性好、成像清晰、分辨率高、视场大而平坦的特点。
作为一名金相检验工程师,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金相检验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金相检验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感想。
首先,金相检验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作。
在培训过程中,我学习了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基础、宏观金相检验技术、金相检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为我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金相检验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首先,我们需要对试样进行制备,包括切割、磨光、抛光等步骤。
这个过程要求我们细致、耐心,以确保试样表面平整、无划痕。
其次,我们需要对试样进行腐蚀处理,以突出试样的组织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选择合适的腐蚀剂和腐蚀时间,以达到最佳的腐蚀效果。
最后,我们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试样的组织结构,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
金相检验工作不仅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在观察试样时,我们要学会欣赏试样的组织结构,从细微之处发现异常。
同时,我们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将观察结果准确、清晰地传达给相关人员。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金相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性能、发现潜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金相检验工作中的一些体会:1. 严谨的工作态度:金相检验工作要求我们严谨细致,不能有任何马虎。
只有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性,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2. 不断学习:金相检验技术不断发展,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3. 团队合作:金相检验工作往往需要多个环节的协同配合,我们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4. 关注细节:金相检验工作需要我们关注细节,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总之,金相检验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职业。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金相检验领域发展的信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为我国金相检验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金相试样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学会制备金相试样。
实验仪器与材料:1.金相显微镜;2.金相试样的制备设备与材料:切割机、打磨机、抛光机、砂纸、砂轮、砂布、细砂布、蠟块等。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a)检查金相显微镜的工作状态,确认光源和镜头都正常运作;b)准备金相试样的切割机、打磨机、抛光机和相关材料。
2.试样的切割:a)将需要制备金相试样的材料放在切割机上,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定位和调整;b)打开切割机,根据需要切割出适当大小的试样。
3.试样的打磨:a)将切割好的试样放在打磨机上,用粗砂轮进行粗磨。
注意,在磨削过程中要保持试样的冷却,以免过度加热导致损伤;b)进行中磨与细磨,使用不同粒度的砂轮、砂纸或砂布,逐渐减小颗粒大小,直到试样表面光滑为止。
4.试样的抛光:a)将打磨好的试样放在抛光机上,选用合适的抛光盘和抛光液,进行试样的精细抛光。
注意,抛光的时间要根据试样的材料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b)抛光完成后,使用细砂布或砂纸进行最后的抛光处理,以保持试样表面的光滑。
5.试样的腊埋和切片:a)将抛光好的试样放在石蠟块上,并重新加热使其融化,将试样固定在蠟块上;b)使用切片机将固定在蠟块上的试样切成适当的薄片。
6.试样的腐蚀/染色处理:a)针对不同材料的试样,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腐蚀液或染色液进行处理;b)腐蚀/染色后的试样需要进行清洗和去蠟处理,以确保试样表面干净。
7.试样的镜检:a)将制备好的金相试样放入金相显微镜中;b)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观察试样的金相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金相试样的制备和显微镜的观察,可以对材料的金相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
根据试样的特点和所需的具体分析目的,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切割、打磨和抛光方法,以获得适合的试样表面状态。
同时,在试样的腐蚀/染色处理中,也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试样的制备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引入外部污染物,以免影响金相观察结果。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实验报告建议与感
想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以便于进一步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材料组织结构的显微镜,其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将经过特殊处理后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中观察。
金相试样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切割、打磨、腐蚀和染色等步骤。
三、实验步骤
1. 制备金属试样:选取合适的金属材料,根据需要进行切割或拉伸成形。
2. 打磨:用不同粒度的研磨纸逐渐打磨试样表面,直至表面光滑。
3. 腐蚀:将试样浸泡在适当浓度的腐蚀液中,使其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凹坑或孔洞。
4. 染色:将试样放入染色液中,使其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5. 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试样:将处理好的试样放入显微镜中,调节光源和镜头,观察试样的组织结构。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制备试样时需注意安全,避免切割或拉伸过程中产生伤害。
2. 打磨时需使用不同粒度的研磨纸逐渐打磨,以免损坏试样表面。
3. 腐蚀液需根据试样材料和需要进行选择,且操作时需保持通风良好。
4. 染色液需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和染色液。
5. 使用金相显微镜时需注意调节光源和镜头,以便于观察到清晰的组
织结构。
五、实验结果
经过制备处理后的金相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结构和
形态。
例如,铁素体、珠光体等不同组织结构可通过合适的制备方法
得到清晰可见的图像。
六、实验建议与感想
1.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耐心认真地进行每一步操作,特别是制备试样和
打磨环节需要反复多次进行。
2.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和金相试
样制备技术。
3.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产生伤害或损坏设备。
4. 实验后应及时清洗设备和试样,以便于下次使用。
5.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我对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