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句的用法及常用谚语、俗语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11
简析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一)一、主谓倒装句,即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形成谓语——主语的语序,突出谓语。
如: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2.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3.痛哉斯言!《原君》以上三句的主语分别是“百姓之为我爱”、“汝之不惠”、“斯言”,谓语分别是“宜”、“甚”“痛”。
这种倒装句有两个特点:一是语气上,谓语后用语气词“宜”的,增强了夸张的语气;用语气词“哉”、“乎”的,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
二是谓语一般是形容词,句子属描写句。
二、动宾倒装句,即把宾语提到动词前边,形成宾语——动词的语序,突出宾语,又分三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提到谓语前面成倒装句。
如:(1)何伤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沛公安在?《鸿门宴》(3)微斯人,吾谁于归?《岳阳楼记》宾语分别是疑问代词“何”、“安”、“谁”,动词是“伤”、“在”、“与”。
这种倒装句两个特点:一是句子都是疑问句;二是宾语一定是疑问代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形成倒装句。
如:(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2)不吾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共西华侍坐》(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宾语分别是代词“我”、“吾”、“之”,动词分别是“顾”、“知”、“御”。
这种倒装句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句子一般是否定句,二是宾语必须是代词,而且否定词必须是能直接放在代词前边的,宾语才能前置。
3.用助词“之”、“是”隔开动词,将宾语提到前面形成倒装句。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2)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芋老人传》宾语分别是“何陋”、“何芋”,动词是“有”、“甘”,用助词“之”、“是”隔开。
古文倒装句的常见用法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运用倒装句的手法更是独具一格。
倒装句指的是将主语与谓语的顺序颠倒,从而使语句更加强调、凝练或者突出特定信息。
在古代文言文中,倒装句的使用非常常见且多样化。
本文将介绍古文倒装句的常见用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古文。
一、完全倒装句的用法完全倒装句是指将谓语动词完全颠倒放置,常见的结构有“以谓动主”的形式。
例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出自《论语·卫灵公》)这句话中,动词“知”和“谓”都颠倒放在了主语之后,形式上构成了典型的完全倒装句结构。
完全倒装句常出现在古文中,用以突出主语或强调语气,使整句话更加凝练。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 以谓动主:如前述的例句,通过将“以”、“谓”放在主语之前,使得主语在句子中更加突出。
2. 非与疑问词连用:例如“不道德者,亏德而存。
亏义而已!”(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不道德者”,通过倒装结构的使用,更加凸显了句子的主题和语气。
3. 以形容词或动词起引导作用: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出自《道德经》)中的“劳心者”和“劳力者”,通过倒装结构,使得形容词起到引导作用,使得句子更具表现力。
二、部分倒装句的用法部分倒装句是指将一部分的词语颠倒放置,重点突出该部分信息。
在古文中,部分倒装句的运用非常广泛,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1. 助词与动词倒装:例如“田田者,生于毫末;乎乎者,生于泰山。
”(出自《庄子·后几篇》)中的“田田者”和“乎乎者”,通过将助词“者”放在名词之前,使得名词更加突出。
2. 副词与形容词或动词倒装:如“以后世之覆水难收,前世之法纸固难挽。
”(出自《晏子春秋》)中的“以后世之X”和“前世之X”,通过倒装结构,使得副词“以”、“之”和“难”等更加强调。
3. 状语与谓语动词倒装:例如“曰:人而无恒也,气之大也。
”(出自《庄子·天符》)中的“人而无恒也”通过倒装结构,使得状语“人而无恒”更为突出。
【读后续写】出彩技巧:巧用倒装读后续写是结合阅读理解进行写作练习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表达能力、对文章的准确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的构思能力以及创造性地模仿与使用语言的能力。
与应用文不同,读后续写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外,还注重学生的内容构思和情节衔接的能力。
想要写出出彩的读后续写,考生不仅需要在内容构思上下功夫,也需要在表达形式上花心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通过倒装,让你的读后续写与众不同吧!【常用倒装句结构】1. only+状语/状语从句+部分倒装只有……2. not only …but also …不仅……而且……3. so+形容词/副词+that …如此……以至于……4. 否定副词及表否定意义的介词短等置于句首时5. adj./n.(无冠词)+as+subject(主语)+be ……虽然……6. 表示方式、方位的副词或介词短语置于句首7. so/ neither/ nor +助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主语8. May+主语+谓语动词+其他表示祝福9. Had/Should/Were+主语+其他,主句省略了if的虚拟条件句部分倒装10. 作表语的分词/形容词+(地点状语)+be动词+主语11. Such+be动词+主语【结构巧用】1. only+状语/状语从句+部分倒装只有……e.g. He said before the whole class that only if we put our heart into our lessons could we make great progress.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只有我们认真听课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e.g. Only with these measures adopted can the problem of drunken driving be things of the past.只有采取这些措施,酒驾的问题才能解决。
倒装句的用法规则口诀一、倒装句的用法规则倒装句是英语语法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它与正常语序不同,其主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颠倒。
在英语中,倒装句的使用相对灵活多样,但也有一些固定的规则和口诀可以辅助学习和记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倒装句的用法规则及相关口诀。
1.完全倒装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进行完全倒装:- 在表示地点或方向的副词位于句首时- Up the hill walked the old man.(老人沿着山走上去了。
)- Out of the room rushed the cat.(猫从房间里冲出来了。
)- 在以否定词开头的副词置于句首时- 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日落。
)- Not only is he intelligent, but he also has a great sense of humor.(他不仅聪明而且还很幽默。
)2.半倒装半倒装指的是部分动词前移,而主语依然位于动词之后。
- 当以“only+状语”开头时- Only by working hard can you achieve success.(只有通过努力你才能取得成功。
)- 当以“so+形容词/副词+be/do/have+主语”结构开头时- So beautiful is the view that it takes my breath away.(美景如此令人惊叹,不禁让我屏住了呼吸。
)- 在以否定词“never”或“nor”开头的句子中- Never have I been so excited.(我从未这么兴奋过。
)- Nor did he notice the warning sign.(他也没有注意到警示牌。
)3.助动词倒装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助动词需要与主语发生位置上的倒装。
- 在表示强调的句子中- It is Mary who won the competition.(是玛丽赢得了比赛。
中考文言文倒装句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倒装句知识点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英语倒装句的归纳总结顺口溜1.英语倒装句,句子结构有特点。
2.谓语放在主语前,部分倒装是常见。
3.否定词在句首时,主谓倒装也常见。
4.只因或引出强调句,用do和助动词。
5.so或such引导表语时,完全倒装须记牢。
6.其他部分倒装句,需要倒装找原因。
7.特殊句式要牢记,语法学习方得力。
一、否定词在句首,部分倒装在后面。
否定词在句首,倒装跟着走。
如: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wonderful film.(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好的电影)二、So/Such…that…结构中,So/Such放在句首表强调。
So/Such放句首,句子要倒装。
如:So clever was the little boy that he could calculate difficult problems in his head.(这个小男孩如此聪明,他可以心算出很难的问题)三、Only在句首,强调状语、副词、介词短语等放在句子后面。
Only加状语/副词/介词短语,放在句首须倒装。
如: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solve this problem.(只有这样你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四、虚拟条件句中,从句若用were/had/should等词时,从句部分倒装在主句前面。
Were/Had/Should在句首,从句需倒装。
如:Should it rain tomorrow,we wouldn't be able to go on the hiking trip.(如果明天下雨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去徒步旅行了)五、让步状语从句中,as/though引导的从句表强调放在句首时需要倒装。
as/though表强调,引导从句须倒装。
如:Though he is a child,he knows a lot of knowledge.(虽然他还是个孩子,但他知道很多知识)。
倒装句语法知识点归纳总结倒装句是英语中的一种句法结构,与普通句序不同,将谓语动词或助动词放在主语之前,从而改变了句子的语序。
倒装句在表达强调、修辞、疑问和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倒装句的基本结构、分类、用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倒装句的基本结构1. 完全倒装句:将谓语动词或助动词完全放在主语之前。
例:In the garden stood a beautiful flower.Behind the house lies a large garden.2. 部分倒装句:将助动词、情态动词或系动词放在主语之前。
例:He can speak three languages.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二、倒装句的分类1. 谓语倒装句:将谓语动词完全或部分地放在主语之前。
例:She is coming. -> Is she coming?He has never been to Japan. -> Never has he been to Japan.2. 状语倒装句:将表示地点、时间、方向、原因、条件等的状语放在句首,主语和谓语动词保持原来的顺序。
例:Away went the train.In the distance could be seen a tall tower.3. 主从倒装句:主句和从句中的主语-谓语结构进行倒装。
例:Not until 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 did she go to bed.Only when the rain stopped could we go outside.三、倒装句的用法1. 强调句:通过倒装句,可以将句子的某一部分进行强调,常用的结构是完全倒装句和部分倒装句。
例:Not only did he win the game, but he also broke the record.Under no circumstances should you touch the red button.2. 疑问句:直接将谓语动词或助动词放在主语之前形成疑问句。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古代汉语中有许多特殊句式,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句式,并对其进行解释和举例。
一、倒装句倒装句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特殊句式,即将谓语动词的主语和宾语的位置颠倒。
倒装句可以分为主谓倒装和宾语前置倒装两种情况。
1. 主谓倒装主谓倒装是指将谓语动词提前,主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后的句式。
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或引起注意。
例句:山高路远,行人稀少。
君子远庖厨,近世食客。
2. 宾语前置倒装宾语前置倒装是指将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的句式。
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宾语或引起注意。
例句:父母都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应该孝敬他们。
大雁南飞,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二、折叠句折叠句是指句子中的某个成分重复出现,形成一种折叠的结构。
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或加强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河流。
山青青,水绿绿,风轻轻,云蓝蓝。
三、对偶句对偶句是指句子中的两个部分在结构上相互呼应,表达一种对立或呼应的关系。
对偶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天阴则下雨,天晴则放晴。
春日暖风吹绿柳,秋天清露滋红叶。
四、排比句排比句是指句子中的成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一种并列的关系。
排比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天高云淡,水长船慢,人远山青。
青山绿水,古刹秋风,鸟语花香。
五、状语前置句状语前置句是指将句子中的状语提前,放在谓语动词之前的句式。
状语前置句常用于强调或突出句子中的状语。
例句:悠悠岁月,人生苦短。
急流勇退,大海湛蓝。
六、借代句借代句是指用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另一个词,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句:狼来了!(指危险来了)兔死狐悲。
(指类似的人会有类似的遭遇)七、比拟句比拟句是指用“如”、“若”等词语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形成一种比拟的关系。
比拟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若即若离,如影随形。
八、反问句反问句是指以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反问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一:倒装句的定义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但有时由于语法或修辞的需要将谓语的一部分或整个谓语提到主语前面,这样的语序叫做“倒装”语序。
二:倒装句的类型1)部分倒装---- 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谓语的实义动词型2)全倒装---- 谓语+主语型三:在以下结构中用全倒装此结构通常只用与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常见的结构有:1.在there be或者There live(stand,appear.seem,remain,exist….) 句型中;如:There are thousands of people on the square.原语序应该为:Thousands of people are there on the square.There lived an old fisherman in the village.原语序为:An old fisherman lived there in the village.there stands a little girl.正常语序为:A little girl stands there.2.在“here,there, now, thus, then+动词+主语”的句子中,(谓语动词为be, go, come, lie, run 等,主语为名词);如: Now comes my turn.There goes the bell.Then came the order to leave.Here comes a bus= A bus comes here.3.在“out\ in, up\ down, off\away,in the distance,on the hill,round the corner”等表示方向性的副词或表示地点的介词词组位于句首,且主语又是名词,谓语是表示运动的动词。
Away went the crowed one by one.In came a stranger in black.Out rushed the children.Down fell the leaves.On the floor were piles of old books.☆注意:以上各种情况若主语是人称代词,如I, he, she, they等,则用正常语序---- adv.+主语+谓语;eg: Out she went.There they are.Here he comes.4.有时为了强调表语,构成“表语+连系动词+主语”结构;eg: Lucky is she who was chosen to be a leader.=She who was chosen to be a leader is lucky.Gone are the days when women were looked down upon!The days when women were looked down upon are gone!5、在某些表示愿望的感叹句,全倒装。
倒装句的例子文言文
1. “何陋之有?”这不是很经典的倒装句嘛!就像我们平常说“这有啥简陋的呀”,但在文言文中就成了“何陋之有”,多有意思啊!
2. “微斯人,吾谁与归?”哇,你看,这不是在说“没有这个人,我和谁一道呢”,用这种倒装的方式说出来,是不是感觉很特别呀!
3. “不吾知其亦已兮。
”哎呀呀,这不就是“不了解我也就罢了”的意思嘛,这样一倒装,立马就不一样了呢!
4. “忌不自信。
”这不就是说“邹忌不相信自己”嘛,文言文中这样一倒,还挺好玩的呢,对吧?
5. “宋何罪之有?”这就好比在问“宋国有什么罪过呀”,用倒装句表达,感觉好新奇呀!
6. “全石以为底。
”其实就是“以全石为底”,也就是“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这样的倒装是不是让你眼前一亮呢?
7. “孔子云:何陋之有?”就像我们会说“孔子说:有啥简陋的呢”,但古人就是这么有创意地用倒装来表达,神奇吧!
8. “吾谁欺?欺天乎?”这是不是在问“我欺骗谁?欺骗天吗?”,用这种倒装的句式,真的很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呀!
9. “大哉问!”这不就是“这个问题真大呀”的意思嘛,用倒装来强调,真的很有感染力呢!
10. “沛公安在?”就好像在问“沛公在哪里呀”,这样的倒装句,真的会让我们对文言文更感兴趣呢!
我觉得倒装句在文言文中真的是很独特的存在呀,让文言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呢!。
文言文倒装句的用法归纳一、什么是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将原本应该位于主语之后的谓语动词或助动词放在主语之前,改变了正常语序的一种句式。
倒装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改变语序增加了修辞效果。
二、倒装句的基本用法1. 谓语动词提前倒装句中,谓语动词可以提前到主语之前。
例如:“忽闻周公谓黄帝。
”(《尚书·洪范》)“晨兴起,炷香灯。
”(《子夜歌》)2. 助动词提前在倒装句中,助动词也可以提前到主语之前。
例如:“宁我负人不人负我。
”(《荀子·杂说》)“曷为乎哉?”(《论语·微子》)三、表示与正常顺序有所区别的情况1. 被强调部分提前倒装句可将需要被强调的部分放在主要成分之前。
例如:“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楚辞·屈原》)“今者父母皆委至,雠侮并至。
”(《战国策·赵策一》)2. 表示条件、让步或假设倒装句可以用来表达条件、让步或假设。
例如:“行行己所由,不由人所使。
”(《庄子·逍遥游》)“虽闻其声,未见其人。
”(《论语·微子》)四、表示目的或结果在文言文中,倒装句经常被用来表示目的或结果。
例如:“为天下成仁者,必以平⼼验于世。
”(《荀子·劝学》)“岂独当宗东京口耶?”(《滕王阁序》)五、其他特殊用法1. 非谓语动词提前倒装句中,非谓语动词也可以提前到主语之前。
例如:“黄溢之乐类鸟光矣。
”(《庄子·外物》)“伏念旧事方难拂,朝归空接白云寻。
”(杜牧《秋夕即事》)2. 短语或副词提前倒装句也可以将短语或副词提前到主语之前。
例如:“举座皆惊骇而无言。
”(《左传·昭公十八年》)“至于高始陵,则眇凝于葱茏之间。
”(《文选·王安石韩明直辞》)六、结论总的来说,倒装句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改变语序增强了表达的语气和效果。
它可以用于表达条件、目的或结果,并且可以突出强调某个成分。
掌握好倒装句的基本用法和特点,对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义以及提升阅读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倒装句的形式与用法归纳倒装句是英语语法中常见且重要的句子结构。
它的形式是将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序颠倒,以达到特定的语法和修辞效果。
本文将对倒装句的形式与用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完全倒装句完全倒装句的结构是将谓语动词完全移到主语之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当句子以地点副词或介词短语作为状语开头时,常用完全倒装句。
例如:- In the garden stood a beautiful statue.(园子里有一尊漂亮的雕像。
)- Under the tree sat the old man.(树下坐着那位老人。
)2. 当句子以表示否定意义的副词或副词短语开头时,常用完全倒装句。
例如:- 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日落。
)- Not only does he speak English, but also French.(他不仅会说英语,还会说法语。
)3. 当句子以表示方式或条件的副词或副词短语开头时,常用完全倒装句。
例如:- In this way can we solve the problem.(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 Only when you work hard will you succeed.(只有努力工作,你才会成功。
)二、部分倒装句部分倒装句是将助动词、情态动词或be动词移至主语之前,形成倒装的句子结构。
常见情况如下:1. 当句子以否定词开头时,常用部分倒装句。
例如:- I didn't realize until later that I had made a mistake.(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我犯了个错。
)- She couldn't sleep because of the noise.(由于噪音她无法入睡。
)2. 当句子以“so + 形容词/副词+ that”开头时,常用部分倒装句。
文言文四大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四大倒装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
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例如:“甚矣,吾衰也。
”(我太老了。
)
2.宾语前置:在文言文的正常语序中,宾语一般位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例如:“何罪之有?”(有什么罪?)
3.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定语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
4. 状语后置(又称介宾结构后置):在文言文中,状语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例如:“举世无双。
”(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
倒装句的用法归纳型的1、倒装句的定义倒装句是一种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的位置进行颠倒的句式,以达到强调、平衡句子结构或满足特定表达需要的目的。
11 完全倒装完全倒装是指将整个谓语动词置于主语之前。
111 表示地点、方位的副词或介词短语位于句首时,句子采用完全倒装。
例如:“Here comes the bus” (公共汽车来了。
)“In front of the house stands a tall tree” (房子前面有一棵大树。
)112 表示时间的副词位于句首时,句子采用完全倒装。
如:“Now comes your turn” (现在轮到你了。
)12 部分倒装部分倒装是指将助动词、情态动词或系动词置于主语之前。
121 否定副词或短语位于句首时,句子采用部分倒装。
常见的否定词有:never, seldom, hardly, little, not until 等。
例如:“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place” (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地方。
)“Not until he came back di d I know the truth” (直到他回来我才知道真相。
)122 “so +助动词/情态动词/系动词+主语”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也适用于另一人或物。
如:“He likes music So do I” (他喜欢音乐,我也喜欢。
)123 “neither/nor +助动词/情态动词/系动词+主语”表示前面的否定情况也适用于另一人或物。
例如:“I don't like coffee Neither/Nor does she” (我不喜欢咖啡,她也不喜欢。
)124 only 位于句首修饰状语时,句子采用部分倒装。
例如:“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learn English well”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你才能学好英语。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在文言文中有四种常见的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一、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者主语后置。
文言文中,谓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但是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确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强调“甚矣”。
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中国说》正确语序是“我少年中国美哉”,强调“美哉”。
二、宾语前置文言文中以下情况,宾语要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正确语序是“微斯人,吾与谁归?”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正确语序是“大王来操何?”沛公安在?——《鸿门宴》正确语序是“沛公在安?”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正确语序是“三岁贯汝,莫肯顾我。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正确语序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正确语序是“忌不信自。
”3、用“之”或者“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之”没有实在意义。
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没有实在意义。
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正确语序是“唯瞻余马首。
”三、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
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正确语序是“其相比两膝者。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正确语序是“盖简修狭桃核者为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即“居高庙堂”,“处江湖之远”即“处远江湖”。
一:倒装句的定义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但有时由于语法或修辞的需要将谓语的一部分或整个谓语提到主语前面,这样的语序叫做“倒装”语序。
二:倒装句的类型1)部分倒装---- 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谓语的实义动词型2)全倒装---- 谓语+主语型三:在以下结构中用全倒装此结构通常只用与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常见的结构有:1.在there be或者There live(stand,appear.seem,remain,exist….) 句型中;如:There are thousands of people on the square.原语序应该为:Thousands of people are there on the square.There lived an old fisherman in the village.原语序为:An old fisherman lived there in the village.there stands a little girl.正常语序为:A little girl stands there.2.在“here, there, now, thus, then+动词+主语”的句子中,(谓语动词为be, go, come, lie, run等,主语为名词);如: Now comes my turn.There goes the bell.Then came the order to leave.Here comes a bus= A bus comes here.3.在“out\ in, up\ down, off\away,in the distance,on the hill,round the corner”等表示方向性的副词或表示地点的介词词组位于句首,且主语又是名词,谓语是表示运动的动词。
Away went the crowed one by one.In came a stranger in black.Out rushed the children.Down fell the leaves.On the floor were piles of old books.☆注意:以上各种情况若主语是人称代词,如I, he, she, they等,则用正常语序---- adv.+主语+谓语;eg: Out she went.There they are.Here he comes.4.有时为了强调表语,构成“表语+连系动词+主语”结构;eg: Lucky is she who was chosen to be a leader.=She who was chosen to be a leader is lucky.Gone are the days when women were looked down upon!The days when women were looked down upon are gone!5、在某些表示愿望的感叹句,全倒装。
全部倒装句的用法归纳
全部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谓语全部置于主语之前,从而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达到强调的效果。
全部倒装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谓语动词为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主语 + 谓语动词 + 其他成分(如宾语、状语等)。
2. 谓语动词为含有感官动词或使役动词的句子:主语 + 感官动词或使役动词 + 谓语动词的过去分词 + 其他成分(如宾语、状语等)。
以下是全部倒装句的用法归纳:
1. there, here, now, then, thus等副词开头的句子,表示强调或引起注意。
2. 以方位词开头的句子,如介词短语作地点状语且位于句首时。
3. 表语置于句首,强调表语或保持句子平衡时。
4. 以副词开头的句子,如副词位于句首时。
5. 以表示方位的介词短语开头的句子,如介词短语位于句首时。
6. 以某些从句开头的句子,如从属连词位于句首时。
7. 以引导词it开头的句子,如it位于句首时。
8. 以时间、地点、条件等状语从句开头的句子,如从属连词位于句首时。
9. 以表示让步的从句开头的句子,如从属连词位于句首时。
10. 以某些动名词开头的句子,如动名词位于句首时。
11. 以某些形容词或过去分词开头的句子,如形容词或过
去分词位于句首时。
12. 以某些并列连词开头的句子,如并列连词位于句首时。
13. 以某些表示强调的词语开头的句子,如词语位于句首时。
文化语用视域中的古汉语倒装句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特别在文化语境和语用视
域中经常出现。
倒装句是指把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的位置调换,以达
到强调、对比或修辞的目的。
在古汉语中,倒装句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时间状语置于句首:古汉语中,时间状语常常放在句首,倒装句可
以出现在这种情况下。
例如,“昨夜大雨如注”中的“昨夜”为时间状语,放在句首形成倒装句。
2.谓语动词前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或修辞的需要,将谓语动
词提前出现,形成倒装句。
例如,“行百里者半九十”中的“行百里者”。
3.主谓倒装:古汉语中,为了强调主语或修辞的需要,可以将主语和
谓语动词位置调换,形成倒装句。
例如,“正是小桥流水人家”中的“正是”是副词,主谓位置调换形成了倒装句。
4.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在古汉语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其中包
括倒装结构。
例如“不出所料”、“不虞之有”等,这些句子中的倒装结
构是固定用法。
这些倒装句在古代文化和语用视域中被广泛使用,可以增加句子的修
辞效果,使语言更加精练和富有诗意。
同时,对于学习古汉语和了解古代
文化背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语中的倒装现象成语中的倒装现象成语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深刻的意义,给人以启示和教益。
在成语中,倒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指将语序颠倒或反转,以达到强调、突出和修辞效果的手法。
倒装现象在成语中的使用更为突出,增强了成语的表达力和鲜明性。
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成语中的倒装现象,以及对它们的相关解释和示例的参考内容。
1. 望洋兴叹:望洋兴叹原本是指眼睁睁地望着远处的大海,感到既沮丧又无能为力。
在成语中,倒装现象出现在“望洋”和“兴叹”之间。
倒装强调了兴叹的情感强烈程度,使之更加突出。
2. 人山人海:人山人海原本是指人群密集到如同山海一般的程度。
在成语中,倒装现象出现在“人山”和“人海”之间。
倒装的使用使人山和人海形象更加生动,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3. 万紫千红:万紫千红原本是指花卉争相开放,各种色彩繁盛丰富。
在成语中,倒装现象出现在“万紫”和“千红”之间。
倒装的使用使花卉的丰富多样更加鲜明。
4. 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原本是指美丽华丽、精致华贵。
在成语中,倒装现象出现在“美轮”和“美奂”之间。
倒装的使用使美轮和美奂的程度更加强烈。
5. 随风而去:随风而去原本是指随着风的方向而离开。
在成语中,倒装现象出现在“随风”和“而去”之间。
倒装的使用突出了离开的决绝和毫不犹豫的态度。
6. 逍遥法外:逍遥法外原本是指逍遥自在,不受法律制约。
在成语中,倒装现象出现在“逍遥”和“法外”之间。
倒装的使用增强了逍遥和法外的对比,使其更加突出。
7. 生死一瞬:生死一瞬原本是指生与死之间只有一刹那的时间。
在成语中,倒装现象出现在“生死”和“一瞬”之间。
倒装的使用使生死和一瞬的关系更加紧密,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宝贵。
8. 出类拔萃:出类拔萃原本是指超出众人之上,突出群体。
在成语中,倒装现象出现在“出类”和“拔萃”之间。
倒装的使用使出类和拔萃的程度更加强烈,并强调了突出的意义。
9. 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原本是指与尘世无关的乐土。
山东人最爱说的倒装句
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过来,以达到强调语气或修辞效果的一种语法结构。
在山东方言中,倒装句的使用非常普遍,下面列举了一些山东人最爱说的倒装句。
1. 你看这个人,真是不简单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人”和谓语“不简单”被颠倒,强调了“这个人”的不凡之处。
2. 这个菜,真是好吃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菜”和谓语“好吃”被颠倒,强调了“这个菜”的美味。
3. 这个地方,真是漂亮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地方”和谓语“漂亮”被颠倒,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美丽。
4. 这个孩子,真是聪明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孩子”和谓语“聪明”被颠倒,强调了“这个孩子”的聪明才智。
5. 这个老师,真是有耐心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老师”和谓语“有耐心”被颠倒,强调了“这个老师”的耐心和恒心。
6. 这个电影,真是好看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电影”和谓语“好看”被颠倒,强调了“这个电影”的精彩程度。
7. 这个歌手,真是唱得好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歌手”和谓语“唱得好”被颠倒,强调了“这个歌手”的歌艺水平。
8. 这个球队,真是厉害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球队”和谓语“厉害”被颠倒,强调了“这个球队”的实力和能力。
9. 这个公司,真是有前途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公司”和谓语“有前途”被颠倒,强调了“这个公司”的发展潜力。
10. 这个城市,真是繁华啊!
这句话中,主语“这个城市”和谓语“繁华”被颠倒,强调了“这个城市”的繁荣和繁华。
山东人最爱说的倒装句,不仅能够增强语气,更能够突出句子中的重点,让人听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一:倒装句的定义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但有时由于语法或修辞的需要将谓语的一部分或整个谓语提到主语前面,这样的语序叫做“倒装”语序。
二:倒装句的类型1)部分倒装---- 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谓语的实义动词型2)全倒装---- 谓语+主语型三:在以下结构中用全倒装此结构通常只用与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常见的结构有:1.在there be或者There live(stand,appear.seem,remain,exist….) 句型中;如:There are thousands of people on the square.原语序应该为:Thousands of people are there on the square.There lived an old fisherman in the village.原语序为:An old fisherman lived there in the village.there stands a little girl.正常语序为:A little girl stands there.2.在“here,there, now, thus, then+动词+主语”的句子中,(谓语动词为be, go, come, lie, run 等,主语为名词);如: Now comes my turn.There goes the bell.Then came the order to leave.Here comes a bus= A bus comes here.3.在“out\ in, up\ down, off\away,in the distance,on the hill,round the corner”等表示方向性的副词或表示地点的介词词组位于句首,且主语又是名词,谓语是表示运动的动词。
Away went the crowed one by one.In came a stranger in black.Out rushed the children.Down fell the leaves.On the floor were piles of old books.☆注意:以上各种情况若主语是人称代词,如I, he, she, they等,则用正常语序---- adv.+主语+谓语;eg: Out she went.There they are.Here he comes.4.有时为了强调表语,构成“表语+连系动词+主语”结构;eg: Lucky is she who was chosen to be a leader.=She who was chosen to be a leader is lucky.Gone are the days when women were looked down upon!The days when women were looked down upon are gone!5、在某些表示愿望的感叹句,全倒装。
Long liv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ay you be happy.四:在以下结构中用部分倒装部分倒装是指将谓语的一部分如助动词或情态倒装至主语之前。
如果句中的谓语没有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则需添加助动词do, does或did,并将其置于主语之前。
1.含有否定或半否定意义的词语(如:not,never,seldom,hardly,lit tle,scarcely,few…);或者含有否定意义的连词(not only…but also.., neither..nor.., no sooner…than...(一。
就。
),scarely..than.., Hardly..when.., not until...;nowher等);或否定意义的介词词组(by no means(决不),in no case(任何情况下都不), at no time(决不), on no account(决不),under no circumstances...(任何情况下都不))位于句首时;如: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语:I have never seen him before.=Never have I seen him before.Not a word did he say when he left.Seldom/Scarecely does he go to that park.Hardly(几乎不。
) do I speak to him.Little English can he speak.Little does h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eting.Few people did I see in the street.含有否定意义的连词:如:Not only can he play basketball, but also I can.No sooner had we arrived home than it began to rain.Hardly had we met our friends when the train left.Not until the baby fell asleep did the mother leave the room.(主句倒装,从句不倒装)=The mother didn’t leave the room until the baby fell asleep.注意:1)Not only...but also...必须连接两个分句时,才使用部分倒装。
而且只倒装not only后的分句。
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并列词语,不用倒装结构。
如:Not only his father but also I like reading.2)Hardly...when..., Scarcely...than..., No sooner...than...意义基本相同,它们连接的句子,都只倒装前一个分句,及“前倒后不倒(装)”。
3)当not until(直到。
才)引导主从复合句时,主句倒装,从句不用倒装,或者可以理解为“后倒前不倒(装)”。
含有否定意义的介词词组:如:By no means should we tell lies.On no account should we let him leave.At no time(决不)will I get married to you.In [Under] no circumstances will I lend money to him.注意:in no time(立即,马上)位于句首时,其后无需用倒装语序:In no time he worked out the problem. 他马上就算出了那道题。
2.only+副词;或介词短语;或状语从句时,主句倒装;eg: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use the computer well. (only+介词短语)Only yesterday did he find out that his watch was missing.(only+副词)Only when it began to rain did he finish his job.(only+状语从句)3.so用在句首,表示另一主语“也。
样”时,用“So + be(have,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语”结构;而表示另一主语“也不。
样”时,用“Nor\Neither + be(have,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语”结构;注意:若是对上文同一主语的情况进行肯定时,不倒装。
句型为“So+主语+be或do(did)/have ”。
如:He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 so did I.-----Davi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cently.-----So he has, and so have you.又如:He hasn't finished his homework, and nor have I.If you won't go, neither/nor will I.4.as 作“尽管/虽然”,引导让步状语从句(as可以换成though),由于语法需要,需要部分倒装。
如:Shortest as/though she is, she is not the richest.(倒装后,最高级前不用冠词)Child as he is, he knows a lot.(倒装后,单数名词前不用a)Fail as I did, I would try again.(倒装后,实义动词提前,在主语后添加助动词。
)Hard as he tried, he didn't pass the exam.(副词提到句首)注意:though位于句首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可以倒装,也可以不倒装。
但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必须使用倒装。
否则就变成了原因状语从句。
如:As he is too young, he couldn't go to school.5.在”so…that…”和”such…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中,当so和such位于句首时,用”so\such + adj + 主语+谓语”;eg: So difficult was the exam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failed to pass it.=The exam was so difficult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failed to pass it.6.若if 引导的虚拟条件句中有were, had, should 时,可将if省略,把were, had , should 放在句首。
Should it rain tomorrow, we would not play basketball.=If it should rain tomorrow, we would not play basketball.Had I prepared well, I couldn't have lost the job.If I had prepared well, I couldn't have lost the job.Were he to come tomorrow, I would go to meet him at the airport.=If he were to come tomorrow, I would go to meet him at the airport.有的同学总是抱怨时间紧,根本没时间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