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课件一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22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次公开课的主题为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
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悟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自己的警示。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认识社会的不公与作者的关爱。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育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悟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难点:如何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作者的关爱,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科书。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自己小时候听安徒生童话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自主阅读(5分钟)学生自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作者的关爱,讨论如何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教科书中的练习题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教科书中的练习题,教师即时批改,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
6. 小组活动(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将阅读安徒生童话的经历分享给身边的人,提高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命运作者关爱珍惜生活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理解和感悟。
答案:通过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理解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关爱。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说课稿一、说设计理念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以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要做到“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由此可看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二、说文本本书包括了安徒生创作的全部童话作品,从中可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全貌,感受其间的无穷魅力。
其中著名形象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上当受骗想穿新衣服的皇帝等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丰富.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品味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还可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文学理论水平和欣赏水平。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全面,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同时又是学生阅读和收藏的优秀版本。
三、说阅读指导目标1、创设具体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走近安徒生,了解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2、初步掌握阅读童话的方法,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对人物进行一些简单评判,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
3、安徒生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有深刻的思想,饱满的情感,通过阅读指导,在小朋友心灵中点燃善良的道德情感火种、唤起表达美的愿望。
四、说阅读指导重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对人物进行一些简单评判,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
2、初步掌握阅读童话的方法。
五、说阅读流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聊聊天吧,谁知道关于书的名人名言呢?生: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师:同学们知识真丰富,生活中肯定没少读课外书吧?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1、师: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谁愿意来说一说?(学生自由讲)2、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三、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1、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2、(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出示)安徒生:(1805。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公开课课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 学生能够掌握童话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深刻道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火柴的光芒象征温暖、希望和关爱等。
3. 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学会关爱他人。
四、课堂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引导 students to further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五、随堂练习(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课堂小结(3分钟)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命运幻想中的美好作业设计:1. 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2. 请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答案:课文中的象征手法有:火柴的光芒象征温暖、希望和关爱;火柴熄灭时,幻想中的美好消失,象征现实的残酷。
我感悟到,生活中有很多像小女孩一样需要关爱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了解了童话故事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海的女儿》,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美人鱼的故事。
教材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叙述,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安徒生童话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安徒生童话的插图,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安徒生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美人鱼的故事,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故事。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答案:例:美丽的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2. 请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的短文。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程度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这些文学手法的讲解和引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的安徒生童话故事,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安徒生童话》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激发学生对童话阅读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生平及其作品《安徒生童话》的特点。
1.3 教学过程:(1)开场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安徒生吗?谁能告诉我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2)教师讲解:介绍安徒生的生平及其作品《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如:浪漫主义风格、富有想象力、寓教于乐等。
(3)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并简要介绍故事内容。
(4)总结:强调本节课将针对《安徒生童话》进行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品味童话的魅力。
第二章:童话阅读技巧之想象力拓展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拓展故事情节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童话故事中的想象力运用,以《丑小鸭》为例进行分析。
2.3 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介绍童话故事中想象力的运用,如:奇幻的环境、奇特的形象等。
(2)案例分析:以《丑小鸭》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拓展故事情节。
(3)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安徒生童话故事,运用想象力拓展故事情节,并分享成果。
(4)总结:强调想象力在童话阅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想象力。
第三章:童话阅读技巧之寓意解读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读童话故事寓意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童话故事中的寓意表达,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进行分析。
3.3 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介绍童话故事中寓意的表达方式,如:象征、暗示等。
(2)案例分析: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引导学生解读故事寓意。
(3)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安徒生童话故事,尝试解读故事寓意,并分享成果。
(4)总结:强调寓意解读在童话阅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事物背后的意义。
第四章:童话阅读技巧之情感体验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感受童话故事情感的能力。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兴趣。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三、教案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1.很高兴我们又在一起读书了,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们还知道别的有关读书的名言吗?(学生自由说)2.是的,读书会让我们变得更美丽,更聪慧。
今天,让我们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有趣的《安徒生童话》吧。
3.播放课件,学生看课件猜故事名字。
(《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野天鹅》《皇帝的新装》)(二)走进童话,走进安徒生。
1.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安徒生资料。
小组畅谈:说说自己的搜集的资料。
2.集体交流,评议:谁的收获最多。
3.师补充一些有关资料。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三)了解童话目录1.咱们班同学带来的《安徒生童话》有很多种版本,有注音版、少年儿童版、完整版等……(四)阅读方法指导1.找到了自己想读的童话故事了,那么我们怎样阅读童话呢,结合以往的经验我们来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