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 格式:ppt
- 大小:499.00 KB
- 文档页数:14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第1篇一、通过环境描写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人。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作品描写的围绕人物展开的或人物行动涉及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另外,小说的环境还包括与人物及其行动有关的特定气氛和情调。
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是指环境与人物和谐一致,即社会风气、自然风光、气氛和景物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等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
反之,则是反衬。
二、通过分析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文中情节的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
所以,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1.肖像描写——小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是用它显示人物的性格。
肖像描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肖像描写,一种是动态肖像描写。
小说中,动态肖像描写运用得比较多。
动态肖像描写可以从人物一系列的肖像变化中,透出人物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爱好、思想感情等。
例如,《故乡》中“我”和杨二嫂的那段谈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视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侵染的丑恶灵魂。
相比之下,“我”的`神态则是愕然、惶恐、嗫嚅,直至闭了口,默然无言以对。
由此可见,小说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4.心理描写——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内心独白。
这是一种直接剖析人物思想活动的心理描写方法。
例《范进中举》中胡屠夫打范进后的心理描写。
(2)动作暗示。
这是一种以动态的方式,通过对动作、表情的描写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3)通过梦境、幻觉写人物的思想、愿望。
这是一种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特殊方式,常用来显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曲折历程。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第2篇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来传达思想、表达情感。
其中,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性格、言行举止、经历等都能够为读者带来深刻的印象。
在作家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常常会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产生共鸣。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性格刻画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多种多样,有正面的、负面的,也有复杂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奈特是一个倔强、聪明、独立的女性,她对待感情的态度也非常坚定;而男主角达西则是一个冷傲、高傲的贵族,他对待珍爱的女人也非常执着。
在小说中,作家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描写人物的内心矛盾,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
二、心理刻画小说中的人物不仅是具有某种性格的人,更是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小说中,作家往往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思考和反思,揭示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男主角盖茨比一直对女主角黛西·布坎南怀有爱恋,但却一直不敢表白,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会成为两人走到一起的绊脚石。
通过盖茨比的内心独白和行动,读者可以深入地了解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三、环境刻画小说中的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生活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家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人际关系等,表现人物的命运和命运的制约因素。
例如在《孔乙己》中,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孤苦无依的酒鬼,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艰苦。
作家通过孔乙己与周围人的互动,生动地描写了社会中底层人群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通过环境刻画,作家可以更加深入地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四、遭遇刻画作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常常会将其置于起伏不定的命运洪流之中,让人物经历各种遭遇。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1)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描写。
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它的作用不只是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更好的以“形”传“神”。
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写出的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
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历经沧桑,已变得麻木迟钝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
小说通过对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②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小说《守财奴》中有几处个性化语言描写,如“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办一办。
对不对,克罗旭?”“是呀,是呀,小乖乖。
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
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我觉得更满意。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了!……”“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句句话语,把一个贪欲十足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③通过动作行为刻画人物形象。
如小说《守财奴》中“抢梳妆匣”一处动作描写:“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这一“纵”一“扑”写得生动极了,使人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把一个金钱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2)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他人的言行,来间接刻画人物的描写。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的形象刻画,就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林黛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祸根,是一个混世魔王;从母亲口中得知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一、常见考点问法(1)概括某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文中某某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3)你喜欢某某这一人物吗?为什么?(4)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二、方法解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是:根据……语句, 可以看出他(她)……的特点。
三、分析人物形象方法:1.从人物描写方法看。
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
2.人物与具体相关的故事情节结合思考,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
3.结合背景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要把他们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4.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向人物的性格。
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示例分析:以鲁迅《故乡》中的人物杨二嫂为例分析1.“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外貌描写,说明杨二嫂老、丑且瘦。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2.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动作描写,讨不来,又骂又偷。
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3. “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贪婪。
(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4.“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语言描写。
表现了杨二嫂的尖刻、势利。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5.“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语言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势利、尖刻。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6.“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
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语言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贪婪。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7.“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要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人物背景和外貌特征
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人物的基本背景和外貌特征。
这包括人物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外貌特征等等。
深入了解人物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性格特点。
第二步:考察人物性格
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分析人物形象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1.行为举止:观察人物的行为和举止,研究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和表现。
这可以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一个勇敢的人可能会在危险情况下表现出果断和沉着的态度。
2.内心活动: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情感状况和价值观。
这可以通过人物的独白、内心独白和对话等方式进行分析。
3.他人评价:观察其他人物对该角色的评价,他们如何看待该角色,如何与其互动。
这可以从不同角度突显出该角色的性格特点。
第三步:关注人物与情节发展的关系
第四步:探索人物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第五步:对比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对立和互补关系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对立和互补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人物的独特性格和作用。
有些小说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对立,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每个人物的特点和价值观。
最后,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需要将上述几个方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和合理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和主题。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
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小说的三个要素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三者是不可分离的。
鉴赏人物形象,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所以然的社会因素。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括的说,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例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特别艰苦。
但是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的是社会环境。
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人物:范进、鲁提辖、贾雨村、孔乙己、韩麦尔、于勒、马克、吐温、奥楚蔑洛夫、别里科夫、夏洛克、葛朗台、等等,他们的命运与性格无不为环境所决定。
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和《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这两个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使社会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里。
而杜十娘被遗弃,那是由于生活在封建统治的时代,尽管做出了抗争,但最终也未能摆脱悲剧的结局。
由此看来,环境决定人物,人物能动地改变着环境,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怎样分析环境呢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
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只侧重在一两个方面,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方面有专制主义的潮流,一方面有民主自由的潮流,反动潮流和进步潮流矛盾冲突着。
而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而展现诸多方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既有封建礼教问题,又有迷信观念问题;既有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又有封建贞操观念的问题;既有人心冷漠的问题,又有人们的愚昧落后的问题。
这诸多的问题,在祥林嫂的一生的苦难历程中,时而这种因素起作用,时而那种因素起作用。
她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看出在旧中国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周围的人冷漠、愚昧,迷信。
怪不得有人评论说,祥林嫂非死不可了,不仅憎恨她的人,就是同情她的人也一样把她往死里赶。
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在这部小说中,有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
1. 主角A
- 性格特点:主角A是一个坚强、聪明、勇敢的人物。
他(她)具有无畏的精神,永不放弃,始终追求自己的梦想。
- 外貌描写:主角A身材高大,面容英俊(或漂亮),眼神深邃。
- 行为举止:他(她)总是勇敢地面对困难,从不退缩。
他(她)的行动力很强,总是迅速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
2. 主角B
- 性格特点:主角B是一个善良、聪明、谦虚的人物。
他(她)具有过人的智慧和耐心,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 外貌描写:主角B身形矮小,但举止优雅。
他(她)的面容
平和,眼睛明亮有神。
- 行为举止:他(她)总是善良地对待他人,从不求功名利禄。
虽然主角B不是勇士,但他(她)总是以智谋来战胜困难。
3. 主角C
- 性格特点:主角C是一个狡猾、自私、心机深沉的人物。
他(她)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 外貌描写:主角C的外貌普通,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他(她)的目光冷酷而锐利。
- 行为举止:主角C总是在背后暗中策划,设下陷阱来诱导其
他人。
他(她)不择手段地利用别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通过以上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他
们的性格、外貌以及行为举止。
这些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为整个
小说增添了丰富的情节,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小说人物分析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通过人物的描写、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描绘,来展示作者对社会现象、人性问题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
人物是小说中的核心元素之一,他们的塑造能够影响小说的整体氛围和阅读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小说人物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形象、性格和作用。
1. 主角人物分析主角通常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故事往往围绕着他们展开。
主角人物通常具有复杂的性格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深入思考和内心冲突的强大动力。
他们的命运和经历对整个故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在经典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被塑造成一个富有矛盾性格和激烈情感的人物。
他是贾府的独子,天生富贵,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追求使他感到无尽的痛苦。
他的形象将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相结合,成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2. 配角人物分析配角人物在小说中扮演着辅助主角的角色,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冲突。
他们的描写通常包含主角人物的补充或对比,从而更好地凸显主角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增强故事的张力。
举个例子,在经典小说《飘》中,配角人物阿什利·威尔克斯是主角斯嘉丽·奥哈拉爱慕的对象,他代表着南方贵族文化的象征。
阿什利的风度和温文尔雅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斯嘉丽的粗犷与冲动。
通过配角人物描写的辅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主角人物的心理和动机。
3. 反派人物分析反派人物是小说中的反面角色,他们的存在往往是为了制造冲突和障碍,激发主角的成长和转变。
反派人物可以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来塑造,他们的形象通常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我们可以看到汤姆·罗宾逊这个反派角色的描写。
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种族主义者,因为他的行动导致了错误的指控和无辜人的冤死。
他的形象引发了主角斯科特和她的父亲艾图斯对正义和平等的思考,同时也加深了小说的紧张氛围。
4. 次要人物分析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通常是为了补充故事情节或增加故事的情感色彩。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其中,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主要的要素。
那么,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这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好人物形象,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外貌描写入手人物的外貌,涉及的范围很广,一个人的外表、容颜、衣着、身材、打扮,乃至一个细微的眼神,都是外貌描写的范围。
这种描写不但勾画出了人物的外貌,而且能够以“形”传“神”。
二、从语言描写入手俗话说:言为心声。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最直接的反映,是展示人物性格的纽带和桥梁。
从语言入手,能快捷了解人物的身份、教养、性格、经历乃致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从动作描写入手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特定背景下的人物都会有特定的动作,且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四、从心理描写入手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
要准确地掌握人物性格的本质特点,就必须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老人与海》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桑迪亚哥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他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